关爱军人中老年群体,人人有责

🏇🏻点上方蓝字关注「三剑客」 侠肝义胆🤺

500

文/剑客君

本文中老年军人,主要指30岁-40岁左右的军人。当然,也包括90后。

因为——

“1992年生人已步入中年”,没错,这是《新华每日电讯》上的一篇文章引联合国定义,认为,这让那些25岁的年轻人似乎感到了中年危机的压力。

《新周刊》发了一篇文章,叫《90后的中年危机已经杀到》。内容说:其实,这种危机也叫四分之一人生危机,它的主要症状就是迷茫和焦虑;这些20多岁的人,站在世界面前,却不知道入口在哪里。

1

为什么要关爱30多岁中老年军人?

原因之一:他们懵蔽啊。

500

500

今天,iG血洗朋友圈,31岁的我却一脸懵蔽:什么情况?iG是啥?可以吃么?

人人在刷屏,八百年没发朋友圈的隔壁班张二傻子也不例外。这次,他不仅发了朋友圈动态,还连发了两条。第一条比较常规,叫「等了7年,等来了iG」,第二条还蛮有脑洞的,叫「痛失亚军,含泪夺冠」。

好吧,我终于需要主动弄明白啥叫iG呢。趁着今晚自由活动,不用加班、不用看新闻的大好时机,我主动翻阅了一些网络资料,似乎这中间还挺有情怀滴。

所谓的iG,其实是电竞俱乐部的名字。2011年8月,地产大亨家王公子通过微博正式宣布进入电竞领域,整合国内电竞产业,并在随后收购了快要解散的CCM战队,组建iG电竞俱乐部。

而今天,在刚刚结束的第八赛季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当中,iG顺利击败了来自欧洲的霸主FNC,成功为LPL拿下历史上的第一个全球总决赛冠军。

这样肤浅入门级的科普,似乎还是让人费解。接下来,有人发图过来了:

500

没错,你没看错,赫然在列的是中老年人。我又仔细对照「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标准,发现我完全符合以上特征。真的很感谢挽救30多岁中老年军人。

我在内心想问,你们不是玩dota么?不是玩王者农药么?(注:部分部队明令禁玩,动作危险,请勿模仿)不是玩吃鸡么?这些,我这样的30多岁中老年军人也明白了,也会玩啊。

但我很快发现,这就是青少年对中老年的打击。嘿嘿,在你不明白的地方,给你致命一击。谁让你瞧不上他们?他们要用行动来证明,你们中老年人无知、落伍了,夕阳红了。

2

为什么要关爱30多岁中老年军人?

原因之二:他们孤独啊。

连队新兵谈心时,我加了几个00后新兵的微信。翻看他们的朋友圈,发现没有几条。但后来我发现在他的00后战友微信能看到他的好多动态。

原来,他早就设置了分组可见。

我这位30多岁中老年军人,早就在他在屏蔽范围之内。

这么多年来,少年们一直在摆脱中老年人,犹如军营中的少年摆脱中老年军人。中老年军人在短信上,青年军人就去微信上;中老年军人都来微信上了,青年军人就去玩QQ空间、微博;你们又想玩微博,青年军人就去抖音、bilibili上……脱离得好累啊。

不过听说最近很多中老年军人也玩抖音了,不知道下一步青年军人往哪里跑了。

今天,遇到了一个1998年出生的副班长。我说,我一看到你就想起了我家收音机。他把嘴巴张成O形。

1998年,当时的法国世界杯家里的黑白电视机收不到体育直播,我和邻居小伙伴们听的是收音机吱吱转播声。决赛结束后的第二天,我们高呼着齐达内,一帮人在学校草坪上抢着一个脱了皮的足球,拼命地狂奔……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的这么想……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突然发现,我喜欢一边听《光阴的故事》,一边跑步了。

是的,越来越多的中老年军人,喜欢发运动动态,比如,今天跑了一个3公里、5公里、10公里,配速4分30秒、4分45秒……

我们老主任就喜欢发运动动态。他说,很多人留言回复里,一般有一个竖大拇指的表情。

后来,他小孩告诉他:其实别人的真实想法是——你这是老黄瓜刷绿漆,老都老了,还想证明自己年轻?!

一句话差点让老主任喷饭。

3

500

为什么要关爱30多岁中老年军人?

原因之三:他们压力山大啊。

中老年军人不仅承受着被青年军人情感隔离的孤独感,还承受着事业、家庭爬坡无劲的无力感。

这个事业、家庭的坡好像并不是坡,有点像珠穆朗玛峰,少说也是个厄尔布鲁士峰(注:欧洲第一高峰)。想爬上去,没门,除非你累成犬。

待遇收入、养家糊口、孩子教育、住房问题、职务晋升、婚恋问题、转业安置……哪个问题,你能用一个手提秤砣称得起重量?

21岁那年,我“4+1”合训(注:目前已宣告失败的一种升学模式)毕业了。意气风发的我,在军校没学到多少本领,却学了一身羁傲不逊的屌丝气息。

只是,没人会告诉我,军校只是部队“预科班”,部队这个巨大的“磨刀石”,会让我这帮傲慢的小年轻尝尝“他老人家”的厉害:不把你的菱角给你磨平,枉为大家称我“大熔炉”这么多年!

果然,作为一名新排长到部队报到第一天,副班长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排长,你是80后吧?真年轻!那个靠窗户的上铺光线不错,你就睡那吧!

第二天,领导在全营搞教育,他这样给我们大家分析了80后军人——你们啊,懂啥部队?还是太嫩,要多多打磨,要发点狠,给自己多来几脚,踩到基层的土里面……

这个著名的「踩土论」不仅我牢牢地记在了心里,同批下来的李三呆排长还用行动来践行着。别人问他,要不要谈恋爱,他说,不行,还没踩进土里;后来,家里介绍了一个女朋友,女朋友问他,要不要结婚,他说,不行,还没踩进土里……

再后来,又耽误了两年,他开始为对象的事着急了,结果不假外出了一次去相亲,被上级发现了,给了处分。结果,李三呆,现在是33岁的上尉正连职副连长,情况有点酸爽。

而如今,李三呆的教导员,30岁,是比他小两届的师弟。

十一期间,参加了一个新媒体论坛。各种地方CEO、啥O的,到处发名片,我接过来一看,尼玛,基本都是94后、95后。一个「O」先生直接残暴的说:他们的新媒体行业,都在努力淘汰和分流80后:淘汰思维落伍的,分流当高管的。

我突然理解了一个画面:多年以前,我看到一家军民融合论坛。地方组解说的,都是年纪轻轻的高管,而部队代表,都是德高望重的上校以上军官。

500

今天,一条消息刷屏:一家总资产超过1000亿元的国企,9月的一次人事调整在最近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该公司法人、董事长兼总经理由一名“80后”担任,而两位新任董事皆为“90后”,一名出生于1993年,另一名出生于1995年——后者大学毕业仅一年。

两相对比,伤害很大。

4

为什么要关爱30多岁中老年军人?

原因之四:他们的中年危机杀到。

“1992年生人已步入中年”,没错,这是《新华每日电讯》上的一篇文章引联合国定义,认为,这让那些25岁的年轻人似乎感到了中年危机的压力。

《新周刊》发了一篇文章,叫《90后的中年危机已经杀到》。内容说:其实,这种危机也叫四分之一人生危机,它的主要症状就是迷茫和焦虑;这些20多岁的人,站在世界面前,却不知道入口在哪里。

是的,30多岁中老年中国军人,并不想在迷茫中迷失自我,他们拼尽全力,只为了赶上这个时代。

对他们多一点关爱,没错!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