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代机与国家战略问题综述及预言
新四代机的争论很大,但是可以把这个问题放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来看待,新四代机或者F31成功是有必然性,几乎是透明化的,这是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的。
从中国外交和国际政治角度来看待这个军事问题,新四代机,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一、必须是可以出口给潜在友好国家或者盟友并且不会引起国际地缘政治动荡,特别是出口给一个友好国家却引起另外的友好国家的巨大压力的连带效应。所以类似于J20这种体量巨大的四代机不管是不是猴版都不能出口,这是其巨大航程、载弹量、可改造升级空间大、潜力大的性质决定的,出口必然引起剧烈地缘政治动荡。体量和航程必须控制。
二、优先满足建构中国盟友体系的战略需要。成本要低于F35,空战性能要持平F35,其它性能可以适当取舍。关键要做好成本控制。
上面两个条件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条件,总结为一句话:可出口、有战力、可接受成本。
另外,考虑到中国需要一部新四代机自用,设计时应考虑有两种方案,相互之间可以不做太大改动就可以实现功能的倾向性转换。F35有三种方案,中国只需要做好两种或者一种基本型就行了。
从技术上看问题本来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我想举两个军迷看不懂的例子也懒得懂的例子:
一、苏联解体,美国可轰炸过苏联,开过一枪一炮?
二、美国军事世界第一,为何就日薄西山了?中国可对美国开过一枪一炮?
胜利,首先是博弈战略上的胜利,而不是什么战术层面的或技术层面的胜利。军迷多从军事层面看问题,但这往好的说也只是政治的延伸罢了。
一次美元潮汐就可以灭一个中等国家或者洗劫一个大国几十年的财富。
一次街头巷尾的谣言就能煽动起打破几十年的宁静,祸乱一个国家。
一次游行就可以灭掉一个政权,窃取一个国家。
战争好像是电视荧幕上的残垣断壁、一会导弹来了、一会坦克来了,那只是小国游戏。大国过招真不是这样的。大国就是大国,不是小国,思维也得跟上才行。
国家战略现状及战略需求,不是三代机还有多少还要用多少年,怎么来替换的问题,也不是什么所谓的中型机械陷阱(隐形中型机效能是常规三代机及其中型能比?)而是人民币与美元的博弈的问题。美国霸权解体,就在这几年(五年之内),那中国利益最大化是什么?装备一千架J20很费钱?那人民币国际化这点钱算什么?明确讲忽略不计。那资金问题可以忽略,中国还生产新四代机干什么呢?直接六代机不更有战力吗。说来说去,这个新四代机还是什么战略定位大家还是不清楚,还在技术层面打转。
新四代,的出口时间和人民币国家战略紧密相关,五年之内必须要能成熟并出口。首要使命不是自己装备而是以中国为核心把盟友或者友好国家的军事整合到中国军事体系,给盟友输出安全需要。那么这里就有几个要求
1、能出售/可安全出口
2、能快速成熟
3、成本持平或低于F35
4、空战持平F35
至于其它,中国要自己用就针对性改造,对空对地上舰都没关系。新四代首先是满足战略性出口(注意用词,不要想到狗大户了),特别是时间要在五年之内成熟,也就是说基本型必须要赶在中国战略节点上成熟,跟随战略走向海外。说得再直白点就是跟上币缘政治的步伐。
这是政治预言范畴,不接受所谓技术层面的无谓辩论。
另外也可以谈新四代机为何不会是J20及其猴版。
1、战略支点技术,非卖品。包括以其基础改造的猴版。
2、J20去推行国外战略发展有硬伤。无它,航程大、潜力大,既带来地缘政治动荡也带给购买国冒险的野心。这样不但不能有效建构安全体系,还会给自己的战略方向建设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现实的例子美国的做法是成熟的经验,也是深思熟虑的精心研究结果。
在这里预言,中国必然推动F31成熟或者另行设计一个新中型四代机,只有这两种可能。(J20的猴版不要指望,只会有增强版不会有猴版)
J20增产也好不增产也好,都只是国内事而已。国外事则是另外一回事,国外事的战略需求必然推动新四代机的成熟与出口。
一代一路、亚投行、雄安新区、上海石油期货,这些战略可曾有一样是摆设。这些战略还是当回事好,至少对分析国际问题不会闹笑话是有用的。
不懂政治,也就不懂军事战略。
最后,大家认为中国和美国最大的战略短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