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办葬礼,是先天反应还是情感波动?

  面对死亡特别是近亲离世,许多动物都会做出反应。动物行为学家虽曾多次描述那些撕心裂肺的场面,但都是将其当作个案来处理。而今,首批针对不同动物种群的系统性研究正式开启。

  灵长类动物不离弃逝者

500

  很多动物行为学家都注意到,灵长类对同族尸体表现出特殊行为:它们聚集在尸体周围,为它梳洗,为它守夜,整个族群还会给丧子的母亲提供帮助。但最值得玩味的是,狒狒和黑猩猩母亲会抱着已经死去的孩子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要知道,这个行为需要耗费大量精力。1968年,英国著名灵长类学家珍·古道尔(Jane Goodall)最先揭示上述现象。此后有更多的学者观察到这类行为。

  大象对逝者难以忘怀

500

  虽说大象墓地只是一个传说,但大象面对死亡的行为着实令人困惑。美国史密森尼保护生物学研究所(SCBI)生态学家希夫拉·戈登伯格(Shifra Goldenberg)在对比了零散的研究数据和自己的观察记录后,在2019年向公众介绍了大象遇到亲友去世后的行为。它们会待在逝者身边,抚摸它,有些还会试图扶起尸体,甚至回到已化为白骨的尸体前……她尤其指出,大象对同类的尸骨抱有特别的兴趣,但无视其他动物的尸骨。

  蚂蚁有组织地清运尸体

500

  在蚂蚁、蜜蜂或白蚁群体中,每个成员都有特定职责,处理尸体时同样如此。1950年代以来的多个研究已证实这一点。专职的工蚁或工蜂负责清运尸体,避免病菌在蚁穴或者蜂巢中传播。有些种类的蚂蚁或蜜蜂会把尸体放在特定地点,远离生活区域。白蚁会在巢穴内挖出小房间来埋葬尸体。其他种类则通过吃掉尸体来实现再循环……

  鲸类会把死去的幼鲸托出水面

500

  2018年,一头在温哥华附近海域活动的雌虎鲸将死去的幼崽顶出海面,这个行为持续了17天,且其活动范围横跨1600千米!同年,另一支国际研究团队指出,在所有海洋哺乳动物里,海豚是最关注逝者的。雌海豚把死去幼崽带在身边的行为,出现在75%的被观察案例中。而在其他案例中,也有雄海豚留意到尸体,或是表现出性兴奋,或是接替雌海豚的工作,不让尸体沉入水中。

  乌鸦呼告死亡

500

  “当一只乌鸦注意到同类去世时,它会靠近尸体进行观察,然后发出令人不适的刺耳叫声。”美国华盛顿大学约翰·马兹鲁夫(John Marzluff)团队在2015年如此描述道。叫声引来其他乌鸦,它们聚集在尸体周围,一同发出凄怆的声音。几分钟后,它们会抛下尸体,并在以后刻意避开这个地点。有其他观察指出,同样是鸦科的一些喜鹊会把羽毛和小树枝盖在同类的尸体上……这不禁让我们联想起人类的葬礼。

  灵长类动物面对死亡可谓反应强烈。大象、鲸、鸟类、啮齿类以及社会性昆虫也是如此。

  动物行为学家很早就确信,动物在面对亲友去世时,会表现出复杂的、过激的行为,而此前我们一直以为这独属于人类。

500

  “有迹象表明,死亡会在很多动物群体中激起情感上的回应。”荷兰灵长类学家弗兰斯·德瓦尔(Frans de Waal)肯定地说,“有些鸟类看到同类死去后会选择死亡。我们在灵长类身上明确观察到一段消沉期,它们会丧失胃口,睡眠也会变差。”

  那些痛彻心扉的场面总会让我们联想到亲身经历的死亡。而今,专家们已经走出感动,开始系统性地记录动物的这类行为,并建立统计数据,评估其属于范例还是孤案。

  他们还描述不同物种面对死亡时的不同反应,并尝试理解同一物种各类行为的动机:是先天反应还是情感波动,抑或是动物们能意识到每一条生命都会走向终结?

500

  詹姆斯·安德森 

  “截至目前,一线的工作人员不太乐意汇报这些情况,因为它们被认为是偶尔为之,不具有代表性。”英国斯特灵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詹姆斯·安德森(James Anderson)指出。因为缺乏具体、明确或已公开发表的数据,一线工作人员的证词往往会遭到质疑:他们的见闻有可能是个例,或者纯属巧合却又被人们自作多情地过度诠释。

  然而,新兴学科“比较死亡学”的出现减弱了质疑的声音。建立这门学科的正是詹姆斯·安德森,他的动机始于10年前,一只50岁雌性黑猩猩“潘西”的离世。潘西一直生活在苏格兰的布莱尔德拉蒙野生动物园,安德森的学生在那里架设了多台摄像机。

500

  标志性的潘西案例

  “我们第一次拍到了一个小型灵长类群体在亲人临终前和去世后的举动。”他回忆道。和其他直击了类似场面的人一样,安德森教授的心被触动了,不仅因为他看到垂死的潘西得到点滴帮助,更因为亲友在面对死亡时做出的种种反应:潘西的养女紧紧依偎着母亲度过了最后一夜,动物园里的另外两个同伴睡不好觉,尸体被搬走后,所有黑猩猩都显得迟疑,不敢进入死者待过的房间。

  新兴科学的基础

  2010年,詹姆斯·安德森发表了首篇文章,详细描述了摄像机拍到的景象。他率先将“死亡学”应用在了除人类之外的物种上。安德森教授阅读了海量的相关研究综述,涉及各类物种。很快他意识到,灵长类并非唯一会哀悼死者的动物。

  2016年,他取得了更大突破。在一篇奠基性的文章中,他提议描绘不同物种面临死亡时的反应频谱:谱的一端是机械性的、先天的、化学性的反应,无需情绪波动介入就会产生;在频谱另一端,反应则带有复杂的社交意味,流露出类似忧伤的情绪。这位心理学家以此奠定了“比较死亡学”的基础。

  动物确实能感知其他动物的死亡。它们面对死亡会有固定模式的行为反应,这可能是进化所选择的,以避免族群因为接触尸体引发病原体传播。蜜蜂就属于这类情况,它们会对尸体腐败的化学信号做出反应,从蜂窝中搬出同类的尸体。

  一些老鼠也是这样,一旦闻到腐败气息,它们就会反射性地埋葬尸体。不过,还有些物种并不遵循卫生逻辑:它们聚集在尸体周围,抚摸尸体,为其守夜,将其抱在身上。是否可以将之视作情感的宣泄,或者某种怀疑的情绪,抑或一概归结为后天行为?

500

  比较死亡学旨在研究不同行为之间的进化延续性,这要求动物具备特定的生理结构:神经系统、促成情感的内分泌系统、支持推理的认知系统……比较死亡学还会探索同一物种为何会产生不同的行为。

  为什么有些母亲会抱着死去的孩子,有些不会?为什么这头大象的尸体令群体无动于衷,而另一头大象的去世却引来大量成员的悼念?这种行为多样性是与社会结构有关,还是与逝者在族群中的地位有关,抑或是与死亡场景有联系?


​  “我们希望厘清动物面对死亡时的各种反应,并结合不同因素去理解:背景、死者身份、和生者的关系……”詹姆斯·安德森解释说,“特别是有些物种面对死亡时的行为明显包含了认知和情感成分,我们要研究这些反应和人类死亡四要素之间的关系。”

  心理学家发现,人类关于死亡的概念由四个方面组成,这种意识是在童年阶段慢慢习得的:非功能性——死者没有感觉,无法交流,不会行动;不可逆性——人一旦死去就意味着永远离开;不可避免——没有人能摆脱死亡;因果关系——死亡是有原因的(疾病、意外)。

500

  “个体之间的确有差异,但总体来说,儿童到了4岁左右就会明白死亡不可逆转,非功能性和不可避免这两点大约在5岁至8岁间能意识到,因果关系则要到9岁至11岁才能明白。”安德森教授详细解释道。那在动物身上是怎样的情况?是否有些物种也发展出了类似的认知图式?比较死亡学试图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的禁忌,重新把人类置于动物世界中,来比对动物和智人面临死亡时的不同反应。

  这项庞大的计划如今正引导动物行为学家转向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把零散、偶然的观察记录集中起来并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从中提炼出种群层面的统计数据。为了确保数据的有效性,研究必须在自由生活的动物身上进行,这带来了不少难题。

  “在自然界,死亡常常猝不及防,突然而至。”法国蒙彼利埃大学进化科学研究所的艾丽莎·卡特(Alecia Carter)指出。为在可控实验条件下观察近亲面对死亡的反应而制造或模拟死亡,从伦理学角度来看,实在是不可取。

  无论如何,若干研究结果已然出炉。华盛顿大学率先公布了首批种群研究数据。约翰·马兹鲁夫团队钻研鸦科动物,主要是渡鸦以及短嘴鸦——这些鸟类会结成长期的伴侣关系,还拥有动物界无与伦比的解决问题能力。

500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在三分之一同类死去的案例中,它们表现出了强烈反应:先有一只乌鸦靠近逝者,发出惊恐的叫声吸引其他乌鸦,随后一同发出刺耳的鸣叫。几分钟后,乌鸦弃下尸体。

  最终,它们不仅会避开这个地点,还会避开或许与该死亡事件有关的人类。“最好不要在一具乌鸦尸体附近暴露行踪,你会遭到攻击的。”参与相关研究的华盛顿大学环境与森林科学博士卡莉·斯威夫特(Kaeli Swift)警告说,“它们的行为或许是在分享一个危险信息。”

  另一份新近发表的研究揭示了个体在面对有情感联系的家族成员去世时所表现的反应。法国国家科研中心进化与功能生态学研究所埃丽兹·于夏尔(Elise Huchard)团队将母子关系作为研究重点,因为这是动物界最紧密的情感纽带。

500

  动物行为学家用了13年时间来跟踪若干狒狒种群,在此期间,有12只母狒狒失去了它们的幼子。团队观察到,有9只母狒狒会继续抱着死去的孩子,时间从数小时到10天不等。

  诚然,人们普遍会对这样的数据持保留态度,毕竟在野生环境中无法做到持续观测,比起遗弃尸体,怀抱这个行为显然更容易被观察到,但此类行为的出现频率还是值得关注。

  “我们确实产生了疑问,它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艾丽莎·卡特困惑道,“对于活动量大的物种而言,抱着孩子颇费体力。”

  克服丧子的压力

  那该如何解释这种行为呢?

  “难下定论,时常会有新的解释出现。”埃丽兹·于夏尔如是说。母亲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孩子已经死去,又或者它们希望孩子死而复生。但于夏尔对后一种说法持怀疑态度,因为母亲抱着死去孩子的方式不同于抱着生病、虚弱或丧失意识的孩子。有时能看到母亲是把孩子的遗体头朝下提着,有时是在地上拖行。

500

  艾丽莎·卡特提出了另一个假设来解释这种行为。她想到了母子之间的强关系,这种联结主要源于分娩时出现的催产素:“这是进化过程中母子关系上的一种选择,这种关系一旦缔结就很难打破。怀抱孩子或许是照顾幼崽的一种延续。”

  又或许,这种举动能让母亲克服丧子的压力。日本京都大学野生动物研究中心弗莱德·博科维奇(Fred Bercovitch)团队在2019年提出了这一假设。200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动物学家检测了丧失亲人的雌狒狒的粪便,其中糖皮质激素(和压力有关的激素)超标,大约两个月后才回到平均水平。这一结果说明,压力的确存在。

  弗莱德·博科维奇注意到,日本一只雌猕猴抱着孩子尸体过了20天后,其糖皮质激素水平很快恢复到平均水平。某些雌性动物在丧子之后能获得亲友的支持,这或许有助于消减这种不适所引起的压力。艾丽莎·卡特和埃丽兹·于夏尔的研究率先指出,动物母亲的伴侣会以其特有的方式参与哀悼。

500

  她们多次观察到,伴侣会驱赶想要靠近遗体的好事者,或者在母亲暂时离开时负责守护遗体,甚至把遗体清洗干净。这份研究也佐证了某些更像是奇谈的观察,比如,黑猩猩会对丧子的母亲伸出援手,海豚会提供食物给托起尸体的母亲,后者要耗费很大的力气把死去的幼崽顶出水面。

  而詹姆斯·安德森更是在上述行为和人类经验之间构建起联系:“在一些国家,新生儿死亡后,母亲会用一些时间来和宝宝进行肢体接触。这种接触能治愈丧子之痛造成的情感创伤。”2014年在英国多家医院进行的一项实验表明,母亲愿意怀抱死去的幼儿。尽管她们对这项实验有抗拒情绪,但她们似乎从中获取了某种平复情绪的效果。

  针对动物葬礼的研究已然开启。死亡学今后将涵盖整个动物界,最终将超越原本的研究范围。毕竟,要研究动物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特征,还有比死亡更好的切入点吗?

  撰文 Anne Debroise

  编译 黄雅琴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