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上过培训班的家长,大多都有体会,上花钱,不上,你熬心

【本文来自《贩卖辅导班焦虑?《小舍得》里的“鸡娃”教育让人窒息…》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作为一个初三孩子的家长,小舍得里面出现在孩子身上的情节,我可以非常负责的说,不是在自己身上出现过,就一定在周围的人身上出现过。

咱这儿是四线城市,小学入学没有很难,但市区有两所较好的民办初中(两个都摇号,只要市区内小学毕业,或者父母在市区有房,小孩户口在等等条件。)

大家一定以为摇号和彩票一样,起码是公平的,事实告诉你不是。

六年级班主班私下已经将本班的优秀学生,通报给该校,前两三名,录取比例几乎是百分百,一个学校六个毕业班,前三名几乎都进了这两所学校,还有数人同时被两所学校摇中。

两校报名人数在6500人左右,录取约1500人,比例挺高的,但这个比例不是公平的,他们是掐了尖的。

再后来就体现在高中和大学录取上,本市进入优质大学的大多真都出自这两所学校。

我想说的是,小学阶段的差距不会太大,因为都是相对基础的知识,我也相信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很聪明,可是一个学样的优质资源有限(如优质的教师),几个优秀的教师配给了优质的班级,优质的班级有优质的孩子。

家长们想让孩子接受无差别的平等教育,可现实不可能,所以就得证明我孩子的更优秀,只有优秀了才配拥有更优秀的老师。

就如同每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技能差别一样,老师的水平也是高低不平。

再来说说校外培训机构,如今一个初中,高中门口至少五六家培训学校。

初三,一对一培训,市场价150-200元/时,30小时起,英语一般200-300元/时。

有一家专做一对一的机构,高三阶段,400-500元/时,两小时就近1000元。

《小舍得》将校外培训机构的嘴脸揭露不少,上过的人,大多都有体会,上花钱,不上,你熬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