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别再让她们消失!

作者 | 布瑞五

万万没想到,2021年初冲上热搜的,居然是“杨笠被举报”。

500

理由是:涉嫌性别歧视、制造性别对立,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说个脱口秀,咋还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了?

500

杨笠被举报:

“脱口秀救不了中国人!”

杨笠是 2020 年的脱口秀女王。走红之初,爆梗刷屏全网:

“他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

500

但接着,是争议。说她是“脱口秀咪蒙”。

500

前两天的《脱口秀反跨年》,她顺着这股势头讲新段子,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当晚,她 call back 自己之前的爆梗。

“我说你是个垃圾,你肯定是不乐意。

但如果我说你是个好人,你也觉得我在侮辱你。

现在我说你是个普通人,你也不高兴。

那你到底是个啥?”

500

随后,她用了一个谐音梗,来回答“男人到底是什么”:

见(贱)仁(人)见智。

500

最后,她直接喊出了

“男人还有底线呢???”

500

现场效果是好的。高潮不断、前仰后合。

500

播出后,舆论却炸开了锅。

首先是来自同行的 diss 。

比如池子——

“总有人问我脱口秀应该是什么模样,

我觉得很可能是罗翔老师那样,

但肯定不是杨笠那样。”

500

图:微博 @池子池子大池子

还有张博洋——

“慢慢的,只谈性别,不论正义。”

500

图:微博 @张博洋byz

然后,是网友的站边——

“为她洗地的人,

将会找到另一种理由。”

500

“女👊,母人!”

500500500

被围剿最凶时,女性开始为她发声。

500500

图:微博 @姚晨 / @黄奕

部分男性也表示,“没有觉得被冒犯了”。

500

图:微博 @裂哥Splitman

就连脱口秀男演员黄西,也站出来为杨笠加油:

“杨笠讲的当然是脱口秀,

她是国内今年最值得看的脱口秀演员。”

500

图:微博 @黄西 Joe_Wong

对啊,张口闭口女司机,凭什么杨笠说的不是脱口秀?

大家可能忘记了。

当初,池子自己也曾拿女性开涮过。

500

图:池子

而说杨笠是“脱口秀咪蒙”,实在是冤。

杨笠自己解释过,那些梗的初衷,仅仅是希望女性不要再那么自卑。

脱口秀是冒犯的艺术,是特定场景下的玩笑。开场前,很多演员会先说一句:

“下面讲的,都是为了博大家一笑哈,多多包涵!别对号入座!”

但是就有人当真了。还把人举报了。

难怪有人惊呼:

“脱口秀救不了中国人!”

500

“一个女的,说什么脱口秀?!”

脱口秀是个舶来品,stand-up comedy,一诞生就自带叛逆色彩。 

外国的女脱口秀演员,可比杨笠狠多了:以犀利为己任,语不惊人死不休。

比如,汉娜盖茨比。她曾讽刺过父权制和性别歧视,言辞犀利——

“艺术史告诉我,

世上只有两种女人:

处女或婊子。”

500

图:女脱口秀演员汉娜盖茨比

播出后,立刻遭到男性指责:“我觉得你的梗并不好笑。”

女性却纷纷点赞。那时 #Me too 运动兴起,很多女性对她的段子有共鸣,也在玩笑中消解了不幸,并找到一丝安慰。

这场脱口秀在 imdb 上的评分,高达 8.2 分

500

图:imdb

中越混血的女脱口秀演员黄阿丽,挺着孕肚讲笑话,火遍全球。

她也调侃过男性——

500

图:女脱口秀演员黄阿丽

笑过之后,引人思考:

对啊,为什么没人问男人“喂,你怎么平衡家庭和事业”?

这些梗,要是在中国的脱口秀上说,下场可想而知:

“一个女的,说什么脱口秀?!”

但仔细想想,她们到底在说什么?

冒犯、讽刺。

她们从女性视角发声,目的不是为了伤害男性,而是在讽刺社会强加给女性的刻板印象。

她们在用言语打醒大家:“快看,这里有不公正!”

500

图: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

脱口秀,给了弱者吐槽强者的机会。

至于争议,未必是坏事。

因为,争议说明偏见存在。

争议也意味着,有人在抗争。

500

对偏见的反抗

是人性的闪光

不只是脱口秀。偏见比比皆是。

比如,“荡妇羞辱”。

28 岁的杭州吴女士,出门拿了个快递,就被捏造为一个“出轨的少妇”。谩骂随之而来。

她甚至失去了工作,社会性死亡。

20 岁的成都女孩赵某确诊,隐私被疯传。她是别人口中的“放荡女”。

反抗这种偏见,成就了诗歌。

五年前,一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让余秀华火了一把。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

无非是两具肉体碰撞的力

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

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

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身体被禁锢在轮椅里,她的心却是自由的。

500

图:余秀华

但争议也来了,说她靠荡妇言论搏出位。

500

她继续写诗,继续创作。

500

图:余秀华

之后,余秀华的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销售量突破 10 万册,这是 20年来中国最畅销的诗集。

刘年这么评价:

“她的内心,没有高墙、铜锁和狗,

甚至连一道篱笆都没有,

你可以轻易地就走进去。”

她战胜了偏见。

关于文学界的偏见,美国作家拉斯在《如何抑止女性写作》中写过:

“她写了,可她不该写。”

“她写了,可你们看看她写的啥呀?”

“她写了,可她算不上真正的艺术家,这也不是真正的艺术。”

500

图:《如何抑止女性写作》

而对这种偏见的反抗,成就了文学经典。

女作家夏洛特勃朗蒂,曾向罗伯特骚赛探讨文学。骚赛觉得她很有才华。但同时,也劝她放弃做诗人。

还给了一点“不成熟的小建议”

“文学不能成为女人一生的事业,

而且也不应该是。”

后来勃朗特写出了《简爱》。

小说里,女主角简爱说出金句:

“难道我贫穷、低微、不美、瘦小,

就不配有灵魂和感情吗?

我的灵魂与你平等。”

她勇敢地追逐爱情,最后如愿以偿。

简爱的不卑不亢成为一束光,照亮了那个时代的女性。今天看来,仍然闪闪发光。

作者夏洛特勃朗蒂,战胜了偏见。

500

图:电影《简爱》

另一种偏见,是社会施加的“年龄焦虑”。

《乘风破浪的姐姐》,女团风的孟佳、少女感的张雨绮、苹果肌的宁静成团了。

最接近普通人状态的陈松伶,却早早被淘汰。

伊能静上了热搜,是这么写:“ 50+伊能静,依旧胶原蛋白满满。”

说女性“宛如少女”,成了一种褒奖。

但多少人能像明星一样,到了 50 岁还“宛如少女”呢?

对这种偏见的反抗,成就了优秀的女演员、

50 岁的柏林影后咏梅,出现在今年的金鸡奖论坛上。她是当晚唯一的女性。

“年龄不是我的敌人,

每一条皱纹都有我的故事。”

500

图:咏梅在德国柏林电影节

日剧《年龄歧视》中,30 多岁的女员工,再也无法忍受上司的年龄偏见,辞职了。

离开的时候,她说:

“我在公司拼死拼活工作 10 年,

却落得个这样的下场。

没人把我当成经验丰富的女职员。

而是把我当作上了年纪的黄脸婆。”

500

图:日剧《年龄歧视》

许多企业招聘,只招 28 岁以下的女性。

生活中的年龄偏见,也有。某餐厅打出标示:

谢绝本地中年妇女点单。

500

图:某餐厅标示

充满偏见意味。

500

图:丘索维金娜

对这种偏见的反抗,成就了伟大的女运动员和母亲。

17 岁的丘索维金娜,首次代表独联体奥运会,就一举摘金。此后,她代表乌兹别克斯坦继续参战,4 年拿下五块奖牌。 

500

图:丘索维金娜的儿子,阿利舍尔

2001 年,已过黄金年龄的她,荣耀退役,结婚生子。2003 年,她 2 岁的儿子患上罕见疾病。

万般无奈的她,重返赛场。

所有人都觉得,这个女人疯了。

“想钱想疯了,

别给国家丢脸。

快 30 的女人了,

滚回家另谋出路吧!”

丘索维金娜,没有被偏见击溃。

500

图:丘索维金娜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丘索维金娜再次摘银。一直到 2018 年,她还拿到了亚运会银牌。

“有次我看到一个小姑娘做了非常难的动作。

当时想,我这个年纪是不是也能完成呢?

于是除了星期天外,

我每天都训练三小时,

最后终于学会这个动作。

年龄没有给我任何障碍。

因为我相信要把握当下,

不让明天的自己后悔!“

她是参加奥运会次数最多的运动员。

这些年赚到的钱,支撑了医疗费用。她的孩子完全康复了。这时大家才知道,她是为爱而战。

年龄大又如何?她最终战胜了年龄。

500

图:丘索维金娜和儿子阿利舍尔

威·赫兹里特说:偏见源于无知。

男性和女性,首先都是人类。我们既是对手,也应该是互相督促、共同进步的队友。

打压或吹捧男性,侵害或吹捧女性,都不会带来真正的平等。

2021年,让我们一起告别偏见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