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比中国到底差在哪里?
1)今天,印度有机构宣布,印度GDP已经位居世界第四。消息传来,很多中国网民对此表示不相信,认为又是印度在吹牛。最近,因为印巴空战,国内对于印度的关注又多了起来。还有专家发文说,不要小看印度。我这些年写过不少关于印度的文章,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在今天的文章里,我主要聚焦两个问题:第一,印度未来的发展前景到底如何?第二,印度跟中国相比到底差在哪里?
印度一定会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吗?(2023年2月7日)
小米被印度“没收”48亿,中国全社会应尽早明确对印度的战略定位(2023年6月14日)
中企在印度屡遭“杀猪盘”,印度不是中国的敌人,但也绝对不是中国的朋友(2023年12月28日)
印度经济将升至世界第三,远超日本和德国,凭什么?(2024年1月4日)
2)我对于印度未来发展前景的观点比较明确,在上面的文章里都写过。虽然一些朋友不太理解,但是,我依然要在这里再重复一下:如果未来印度不发生“国运逆转”级别的大事件,印度GDP一定会成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世界第三,而印度的综合国力也大概率会跃居世界第三,超过日本、德国,还有法国和英国。在全球南方国家中,印度会成为仅次于中国的大国,领先巴西、印尼和土耳其等国。要理解这一点并不难,因为,数字不会撒谎。2025年,印度GDP大概率会超过4万亿美元,按年均5%的增长率计算,最迟15年后,印度GDP就会翻一番,接近9万亿美元。由于日德英法等国的GDP已经相当成熟,后面不萎缩就不错了,很难有大的增长,因此,印度GDP一定会成为世界第三,而且,印度这个世界第三还会把后面的国家拉开很大一段距离。
3)不过,尽管印度GDP会升至世界第三,但是,由于印度人口众多,其人均GDP目前在2000多美元,15年后,即便印度GDP总量翻一番,其人均GDP也不过四五千美元,也就跟今天的越南、泰国差不多,跟传统发达国家差距非常大,跟今天的中国(人均GDP在13000美元左右)差距也很大,跟那个时候的中国差距就更大了。所以,到了那个时候,印度整体上看,还是“大而不强”“大而不精”。但是,由于综合国力主要看总量而非人均量,因此,印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国力不容小觑。
4)中国网民不大看得起印度,觉得印度是“又菜又爱玩”。还有人认为,印度没有完成土地改革,没有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不可能发展起来。这些都是事实,但是,这些因素也许会在未来决定印度发展的上限,但是,在那个上限到来之前,印度的GDP规模和综合国力还会继续向前发展很长一段时间。
5)在很多方面,印度跟三十多年前的中国有相似之处。一些年轻朋友可能不理解,但是,很多我们今天看不惯印度的地方,比如贫穷、落后和愚昧等,在三十多年前西方人看来,中国也在相当程度上存在过。我们现在看不起、看不惯印度,只是因为我们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把当年的很多问题解决了。
6)印度今天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是一个传统的、前现代化的国家在向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不得不处理的问题。印度的很多问题,具有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前现代化国家,在其向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面临这些问题。既然是具有阶段性,那么,印度现在面临的很多问题,比如文盲很多、底层民众不讲卫生、愚昧落后等,这些随着印度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会逐渐有所改善。我们看待印度,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不要拿今天的印度跟今天的中国相比,而是要看今天的印度跟十几年前的印度相比是否有了很大的进步,如果有,那就说明,印度整体处在一条向前发展的道路上,假以时日,今天我们很多看不惯印度的地方,都会得到改善。
7)与此同时,我也认为,印度跟中国相比,有两个明显的差距。第一,印度在文化上,相比中国有很多劣势。印度这样一个“散装国家”,其文明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远远不如中国这样一个有着2000多年“大一统”传统的国家。印度也缺乏中华文明中儒家那种“以天下为己任”“拯救黎民苍生”的精神动力和追求。中华文明几千年不断绝,与这种“大一统”的传统,以及儒家文化那种“天行健,君子应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很大的关系。印度今天在文化上缺少中华文明的那种韧性。
8)第二,印度还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这就是它的“选票政治”。印度从一个前现代化社会,在1947年独立后,直接照抄照搬英国的资产阶级议会政治,印度并没有进行深刻的、广泛的社会革命。我们现在看到印度没有进行土地改革、依然存在的种姓制度等,都是缺乏一场深刻的、广泛的社会革命所致。不仅如此,资产阶级议会政治发展到现在,已经越来越异化成了“选票政治”。政客为了捞取选票,无所不用其极。比如,印度总理莫迪为了捞取选票,就大打“印度教民族主义”大旗,这反而激化了印度教与伊斯兰教民众之间的矛盾。中国历朝历代都很重视化解和缓和民族矛盾,但是,在印度“选票政治”的刺激下,印度政客不仅没有想着化解和缓和民族矛盾,反而还会故意激化民族和宗教矛盾,用以完成选举动员和争取选票。这在未来有可能让印度陷入持续的动荡和不稳定之中。
9)如果印度未来出现“逆转国运”级别的事件,也跟印度相对于中国的上述两个“短板”有关系。如果印度政客为了捞取选票,不断刺激、激化内部的民族和宗教矛盾,印度社会就会出现撕裂,这就有可能逆转印度的现代化进程。与此同时,印度由于在文明的积淀上不够,从大英帝国那里继承了资本主义对于“丛林法则”的迷信、对于机会主义的操弄,一直缺乏大国政治和大国外交的智慧,这也会在未来给印度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10)有朋友认为,等到印度发展壮大了,美国也会反过来遏制印度。其实,这是一种用静态的视角去看待问题的方式。15年后、30年后,真正决定印度国运的,肯定不是美国,而是中国。到了那个时候,美国国力衰退,还能不能撑起自身作为超级大国的门面都不一定。一个身处霸权衰落期美国,联合印度抗衡中国还有可能。说美国为了维护自身霸权而去遏制印度,则几乎没有可能。从中华文明的传统来说,中国不会故意堵死印度的发展之路,但是,印度由于缺乏大国智慧,喜欢一味蛮干,还动不动喜欢跟中国“扳手腕”,甚至,一些印度政客为了刺激印度国内民族主义情绪而故意挑衅中国,这在未来会让印度的发展面临很大的阻力。其实,在2020年中印加勒万河谷冲突之前,中国曾经试图把印度视为可以信任、可以携手发展的发展中大国“兄弟”,但是,印度却挑起加勒万河谷冲突,并在国内大肆宣传反华情绪。此后,中国明显在支持印度工业化方面加大了警惕,并留有后手。印度的那些“精英”可能都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问题,也从来没有想过他们刺激和挑衅中国让他们失去了什么。未来,如果中国解决了中美博弈的问题,到了那个时候,印度还“不知死活”再来挑衅中国,中国必定坚定反击,印度到时候不仅会再次吃一个大败仗,还有可能丧失稳步推进现代化的大好时机。印度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它能不能很好地处理跟中国的关系。如果我是一个有志于推动印度实现民族复兴的人,我一定会去研究中国的传统哲学和中国在中美博弈中体现的斗争智慧。如果印度不懂“韬光养晦”、不懂“避其锋芒”、不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未来,它还会在中国这里吃苦头。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