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特快:来,看人类早期驯服飞行器的珍贵画面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亚洲特快》,我是在观察者网陪您聊天的席亚洲,今天咱们聊点啥呢?

给大家推荐一部经典的老电影吧,这部电影曾经是列车长的童年回忆,最早看到这部电影应该是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央电视台,当时和影片一起播放的还有引进的美国纪录片《飞行器史话》,感觉当时的节目安排真是走心。

这部电影的全名叫《飞行器上的好小伙——或者我是怎样花25小时11分从伦敦飞到巴黎》片名特别长,但是这部电影不论对于航空爱好者来说还是仅仅作为一部喜剧片来看,都非常经典。

本片是一部英国喜剧片,当时导演肯·阿纳金刚刚完成了历史巨片《最长的一天》,之后又把兴趣转向了早期航空史,并获得了20世纪福克斯10万英镑的投资,开始制作这部电影。1965年上映时,该片它在全世界取得了2995万美元的票房,成为这一年票房排名第四的好莱坞电影。在它前面的三部电影是,《音乐之声》、《日瓦戈医生》和《007:雷霆万钧》,在这么个“地狱房”里冲到第四名,对于一部题材相对小众的喜剧电影来说绝对是意料之外的成功了。

本片的基本故事结构来自于1910年的短片《飞行狂热》,影片中虚构了一场由《每日邮报》发起的从伦敦到巴黎的飞行大奖赛,悬赏一万英镑,按照汇率计算相当于2019年的103万英镑。这项比赛引来了世界各地的早期飞行家们,他们驾驶着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早期飞机前来参加比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展开了一系列搞笑,有趣,但又时时彰显着早期飞行家们勇敢精神的故事。

这部影片的高明之处在于,一方面它在影片制作和参赛飞机的历史考证方面十分用心,制造了20架早期飞机,均以1:1比例认真考证,还原其中6架能够实际飞行,而且影片中诸如飞行中飞机起落架轮子掉落后迫降等危险镜头一律采用真机实拍,可以说是诚意满满。甚至影片中不那么引人注意的汽车都制作的十分认真,

而另一方面呢,影片的故事和基调却是一个轻松喜剧,以卡通化的手法对各国飞行家们特点的夸张表现,把危险而艰辛的早期飞行描写成了诙谐幽默的小故事,但同时又不失对飞行先驱们的敬意,即使是对航空科技、早期飞行史和这些飞行先驱故事没有了解的普通民众也能从观影中得到相当的乐趣。这也难怪本片成为了电影中表现航空科技发展史的一部难得佳作。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有两个配音版本,中央电视台版和上海电影译制片版,其中上译版对于其中的各种技术术语和外国人名翻译更讲究,当然更甭提那几位大家熟悉的老配音演员的精彩表演,这也是列车长小时候看的版本。后来央视播放的版本重新进行了配音,感觉和上译版比就还是差了点意思。大家可以听听这味儿。

有意思的是影片里的飞行竞赛,是有《每日邮报》发起的,不过名字却不是现实中的英国《每日邮报》,也就是Daily mail,而是一个叫做Daily Poster的假想报纸,不过翻译成中文倒是不影响,那么真实历史中的《每日邮报》确实举办过飞行竞赛,不过这个竞赛的方式不是像电影中这样如同今天赛车比赛一般大家一起飞行,而是发出一系列悬赏,要求全世界的人们来完成,第一个完成即可获奖。

那么他们最早的竞赛邀请是在1906年发布的,悬赏从伦敦飞到曼彻斯特,悬赏一万英镑。

而后来他们又陆续发表了越来越多,越来越远的飞行竞赛的悬赏,跨越英吉利海峡的悬赏是在1908年发表的,不过悬赏只有1000英镑。而每日邮报有奖竞赛中最后的一场是在1930年发表悬赏,要求完成从英国到澳大利亚的单人飞行,悬赏一万英镑。

而电影中的这场飞行比赛的原型,则是1911年的每日邮报环不列颠航空竞赛,于1911年举办,飞行总航程1630公里,分11站举办,冠军飞行成绩为22小时28分钟,平均飞行速度为72公里/小时。

而类似电影里这样的,大家同场竞技的比赛,更为大家所熟悉的,则是1913年开始举办的施耐德杯比赛,由热衷于航空事业的法国金融家施耐德出资举办,其主要是进行水上飞机竞速。施耐德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继续举行,极大促进了间战期人们发展高速飞机的热情,英国“喷火”式,美国P-51“野马”、德国Me-109和意大利马基202等在二战中大放异彩的战斗机的设计原型都曾在施耐德杯竞赛中最早崭露头角。

20世纪初的飞行竞赛当然也不止是这两个,而是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那么这里呢,要介绍的是本片真正的主角呢,当然就是那些早期飞机了。其实本片中制作的飞机,对于航空史爱好者们来说很多都不算陌生,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些飞机也都展现了当时英国人眼中各国人民的印象和特点,这里咱们来介绍一下。

首先啊,这个时代已经过了1903年莱特兄弟制造出飞行者一号后一段时间内各国的飞机设计师自己开着自己制造的飞机上天表演的那个时代,所以影片中的各国飞行员其实并非飞机的设计者,而是更加专业的飞行员了。

本片主角座机,也就是最后赢得比赛的英国飞行员驾驶的其实是一架法国人设计的飞机,安托涅特4型单翼机,现实中的从伦敦到曼彻斯特的飞行竞赛也是由英国飞行员驾驶这型飞机获胜。这种飞机基本奠定了后世单翼机的基本设计元素,在当时而言可以说是相当超前的,也符合了作为影片主角作为大英帝国年轻贵族,领风气之先的形象,其最大飞行速度可达90公里/小时。

而影片中美国飞行员所驾驶的飞机,看起来可能让人联想起莱特兄弟早期的“飞行者”号,但其实呢,却是英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布里斯托尔·伯克赛”型,它的最大飞行速度也可以达到90公里/小时。

而影片中财大气粗,又喜欢各种新鲜玩意的意大利伯爵,先后换了4架飞机,一架是英国飞行先驱赫拉迪厄·菲利普制造的带有21片机翼的试验机。一架则是法国航空先驱埃斯诺-佩尔特里制造的14-BIS双翼机,一架是英国的李-理查兹环翼机,而最后他试图驾驶参加比赛的,则是一架是英国飞行家帕萨特试制的扑翼机。不过虽然意大利伯爵对于这些创新性满分的飞机寄予厚望,但是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基本都不怎么靠谱,不是飞起来就坠落,就是干脆飞不起来,这位仁兄居然经历了这么多坠机还能平安无事,也是福大命大造化大啊。

而有意思的是,影片中设定,这位意大利伯爵驾驶的怪模怪样的飞机都是来自一位飞机设计师,他在这次飞行比赛中使用的是一架非常特别的飞机,居然采用了鸭翼设计。现实中,这是一架英国设计师H.S 迪克森于1911年制造的飞机,它的名字叫“迪克森钳子”,可能是得名于它的外形吧。不过可惜该机在第一次试飞中就坠毁了,证明了当时技术条件下鸭翼布局带来的不稳定的缺点。而电影中出现的这架飞机也确实不能飞行。不过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鸭翼布局又在新世纪大放异彩,包括咱们的歼-10、歼-20,追溯上去也跟这把奇形怪状的“钳子”有点亲戚关系是不是?

影片中的法国飞行员开的飞机,总算真的是法国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了,这架看起来很低矮,轻巧的飞机是法国桑托斯·杜蒙特验证机20号,其实这架飞机设计上是很有意思的,重量只有110公斤,相当于上面提到英国、美国飞行员所驾驶飞机的一半不到,但发动机功率却和它们不遑多让,看得出是要追求飞行速度。但是呢……毕竟那个时代还没出现流线型蒙皮之类的减阻技术,所以实际上它的飞行速度也没高多少。当然后来设计师给它换上了功率更大的发动机,终于创造了120公里/小时的飞行速度纪录。至今该机作为法国早期飞机的代表被保存在法国航空博物馆中。

影片中还有一位留着大胡子的英国飞行员,代表英国陆军参赛,也就是那个在别人飞机上搞破坏的老兄,驾驶的是一架罗伊三翼机,这也是后来英国阿芙罗公司的早期产品。电影里这位勋爵大人思维比较保守,他选择的这架飞机虽然能够平稳飞行,但最大飞行速度仅有40公里/小时,只有上面提到的几种先进飞机的一半不到,也怪不得他要搞破坏才有可能赢得比赛了。

影片中还有个老是围着一条围巾的飞行员,他是代表英国海军参赛,飞机还起了个名字叫皇家海军胜利号。这架飞机也是一架单翼机,也是由法国人皮考特·杜布里埃尔设计制造的,该机也采用了单翼设计,属于当时比较先进的飞机。

影片中还有一位英国飞行员,演职员表里名字干脆就是“苏格兰老哥”……虽然戏份不多,但他开的飞机其实是超越时代的,因为这架布莱克本-D型飞机实际上是1912年才制造出来的,而影片中设定的年代是1910年。它的发动机功率达到了50马力,最大飞行速度97公里/小时。1947年,这架幸运的飞机被从农场里翻出来并进行了翻修后进行了飞行,创造了当时的最老的现役飞机的记录。

影片中还有两位主要负责搞笑的人物,就是德国飞行员,是两位德国陆军的军官,他们是看着说明书驾驶飞机的,后面还有一段飞机倒过来飞行,不得不在水面上倒腾腿儿的场景,非常搞笑。

另外还有一位负责给影片增添一些“东方气息”的日本人,叫山本,影片里他第一次登场是挂在一个大风筝下面,虽然不科学,但是也很有意思了。因为在世界历史上第一位靠空气动力学完成飞行的人,就是一个亚洲人,当然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人,而且还是一位皇族,根据历史这是一位北魏的皇族,名叫元黄头,在当时北魏的政变中他被株连,而政变胜利者决定用他来行“厌胜之术”,于是将他绑在一个“纸鸢”,也就是风筝下面从一座高塔上推下,据记载当时有不少人也被施以同样的刑罚,但是只有元黄头的风筝居然平稳的一直飞到了很远的地方平安落地,不过这个故事的结局还是一个悲剧,他虽然逃过了摔死的命运,但还是被关起来饿死了。

啊,那上面这是个插曲了,影片中这位日本人还是挺现代的,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桥段,用来自嘲西方人的“东方主义”。

有意思的是呢,这两位德国人和这位日本人所驾驶的飞机,还都是同一种型号。为了让他们的飞机看起来有所区别,德国人驾驶的飞机没有安装机身蒙皮,而日本飞机则在蒙皮上画上了一些狮子之类的花纹。

这架飞机其实也是英国制造的,其设计者是英国人贝林思,所以这架飞机也就叫做贝林思双翼机了,它采用了一台40马力的发动机。设计上可以说是中规中矩,也难怪会得到影片中德国、日本两个国家参赛者的青睐了。

那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飞机,影片中还有一些奇形怪状的飞行器,出现在影片开头的一小段关于人类早期试图制造飞行器的片段中,但其实这些飞行器大多数却不是在20世纪初,而是大多出现在人类在飞行方面“鬼点子”更多的二三十年代。

这里面包括,1931年的美国“泰勒·麦克唐纳”充气橡胶滑翔机;1937年的德国SG38滑翔机,该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纳粹德国的滑翔飞行学校中被广泛使用;1928年,美国发明家约翰·匹兹在底特律试制的“匹兹空中汽车“,它安装了可以上下扇动的翼面,在上升的时候打开,下降的时候关闭,匹兹希望用这种方式让自己的飞行器起飞,不过最后的结果是仅仅做到了让”飞行汽车“在地面上下跳动,从未真正起飞;而这个看起来颇有20世纪初怪异飞行器味道的东西,其实是1921年法国人安托内·欧赫米辰制造的试验性直升机,至于它头顶的气囊,一方面是设计师希望用它增加直升机的飞行稳定性,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安全保障,希望以此避免直升机试验中失败的时候直接坠地,这种直升机的试验持续到了1935年;而这个则是法国人杜赫尔特在1912年试验制造的试验直升机,它是现代共轴双桨直升机的始祖了,俄罗斯卡-52可以到这里来找找祖先。那么后面这个圆盘飞机和有一大堆机翼的飞机,就是前面介绍意大利飞行员开过的两种飞机了。

那么这里啊,咱们就介绍完了这部经典航空题材电影中出现的各种老飞机。但总让我觉得还有些意犹未尽,这部影片拍摄于1965年的英国,那正是一个冷战的时代,自然就不会有俄罗斯早期飞行家的镜头,也不会出现中国的早期飞行家。

不过中国人在这段20世纪初的飞行历史中并未缺席,1906年,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试飞成功三年后,中国工程师冯如开始决心制造飞机。当时日俄战争刚刚结束一年,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土地上大打出手,而中国人却只能保持中立,身在美国的冯如当时就说,“日、俄战事大不利于祖国,当此竞争时代,飞机为军事上万不可缺之物……倘得千只飞机分守中国港口,内地可保无虞。”

怀着这样的梦想,冯如在1909年制作“冯如一号”飞行成功,这正是《飞行器上好小伙》影片设定的飞行大赛的一年前。

从这个时代来看,在这个影片中设定的年代,冯如也只有28岁,也正是一个“好小伙”,所以,或许应该把电影中的“山本”替换成有这位来自中国的“好小伙”。

但是,冯如作为一个中国人,可能没有这个闲情逸致到英国来争夺十万英镑的奖金。因为,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冯如随即参加革命,并被任命为广东革命政府“飞机长”,建设了中国的第一个飞机制造厂,并随后组织北伐飞机侦察队,准备帮助革命军参战。但可惜的是,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亲自驾机进行飞行表演时不幸坠机遇难,时年仅29岁。

2011年,中国创立了“冯如航空科技精英奖”,纪念这位中国航空事业的先驱者。今天这个奖项的获奖者们已经制造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高超声速导弹、可重复使用航天器、远程战略轰炸机和商用大飞机——在《飞行器上的好小伙》结尾,三架”闪电”提醒人们时光荏苒,几十年时光已逝的时候,列车长想到的,是这个场景。

好了,本期节目到此结束,感谢您的收看,咱们,下期再见!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