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的原因——超长篇日漫的局限性
【本文来自《终将烂尾的超长篇日漫》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经典日漫《食梦者》里边,通过“真诚最高”之口或许揭示了为什么超长篇漫画通常烂尾的原因。他认为“漫画家是不需要学历的”。在本作中,作为主人公的他确实也放弃了学业,凭借过人的天赋画工,与另一位负责剧本创作的少年“高木秋人”组成搭档,从初中便为了连载漫画而努力。而后为了方便创作,选了一所课业轻松、太过普通的高中就读,且在大学时期中途退学。虽然一个人的学识和思想深度并不一定与学历捆绑,但他这句话侧面反映了不少漫画家的一个特性——“读书少”。凭借过人天赋,这些漫画家们或许有天马行空的想法,能画出生动有趣的漫画。可是超长篇漫画必然带来的世界观拓展,导致“读书少”的漫画家难以把握宏观叙事。
还有一个点在于,我长大了,接触到更多知识才懂。可是,日本包括外国的一些整体情况,可能是道路的不同导致我们从小生长的环境不一样,接触的思想不同,感觉他们普遍缺乏一些“唯物主义”精神,更缺乏一种“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在青少年时期,日漫里展现出的友情、亲情、战争、人性的探讨是很吸引人的,也就是说这些漫画家们有自己的思想能引导读者进行思考。可也就仅止步于此,他们只能做到“提出问题”,而不能很好地“回答问题”,导致他们的结局常常烂尾。整体来看,他们的回答基本都有些脱离现实的理想色彩,或者是答案匹配不上问题的深度。有很多剧情,如果能够辩证地去看待,以“唯物史观”去推动剧情发展,结局是能够合理很多的。可惜他们的格局不够,驾驭不了。
举个例子,《进击的巨人》里,艾伦以很偏激的方式去实现“和平”,但除了这种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外,现实里我们已经找到了新的道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吗?所以可能这就是生长环境不同带来的思维的不同,作者生长在他那个国度造成了他思想的局限性,我庆幸生长在今日的中国,坚持走这条道路传播这种思想,让我们能有更开阔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