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向未知——日俄战争前的俄国主力舰

航向未知——日俄战争前的俄国主力舰

自从彼得一世要当“两只手”的皇帝时,俄国就已经对海洋流露出了足够的渴望。但作为传统陆上强国,俄国的海洋“霸权”长期只局限于波罗的海和黑海一隅。纵观整个近代海军发展史,俄国留给世人的印象,也无非是克里木战争中黑海舰队悲剧性自沉,以及黑海上的那对外形古怪的圆盘炮舰。

不过,在19世纪的最后十年里,随着俄国内部和外部局势的变化,这种状况将会发生改变。

俾斯麦曾长期致力于德俄友好。他通过释放足够的善意并努力调和俄奥关系,曾为德意志第二帝国创造了一个友善的东面邻居。在长达十余年的岁月里,这项政策使俄德两国受惠无穷。使前者可以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安心地应对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以后纷乱的国内政治环境。而对于德国来说,则能够有效地免去对被迫卷入俄奥冲突的风险。

然而,和平的局面在1888年发生了改变。这一年,弗里德里希·威廉·维克托·艾伯特·冯·霍亨索伦继位成为了德意志帝国的新皇帝,使称威廉二世。随着新皇帝的继位,德国国内的政治环境逐渐发生改变,较为激进的扩张派逐渐占据了政治力量的核心,与年轻气盛的威廉二世迅速达成了政治同盟。两年以后,曾经叱咤风月的“铁血宰相”,被威廉二世解职。曾被誉为“俾斯麦欧洲”的旧秩序,随着创建者的离任而迅速瓦解。

威廉二世与其所代表的政治集团在情感上倾向于普鲁士的传统盟友奥匈帝国。早在继承帝位的次年,小皇帝就曾对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表示:只要奥国以任何理由出兵(进攻俄国),德军也会全力支持。所以当1890年德俄《再保险条约》到期以后,以德皇首的德国政治集团并未积极与俄国洽谈如何延续该条约。既然西面的那个德国不再表达善意,那么波罗的海上的安全也就成为了俄国需要面对的显示问题。

随着俾斯麦的去职,德意志帝国的舰队扩张计划启动了。

1892年10月1日,装甲巡洋舰“凯瑟琳·奥古斯塔”号装甲巡洋舰建成。过了一年又三十天,新锐战舰“魏森堡”号加入了德国海军。“魏森堡”号属于勃兰登堡级,同型舰共有4艘,排水量均在10000吨上下,最大航速可达17节。德国战列舰的定位和英国所倡导的全球海军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这些安装着280毫米口径主炮的军舰在设计时便没有考虑过远洋作战的需要,这就使德国设计师可以不必考虑见缝插针地安排煤仓,以至于能够在船舯再塞进一个主炮塔【注释:但这个炮塔内安装的280毫米炮仅35倍径,而非艏艉的40倍径】。1893年至1894年间,随着这些新式战舰的完成,德国的海军实力迅速增长。

粮食一直是俄国最大宗的出口产品。北方的波罗的海与南方的黑海,是俄国对外输出粮食,同时也是其从欧洲获得各种工业制品与生活必须品的主要通道。一直以来,俄国都试图能将这两条通道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彼得一世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的北方战争如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占据黑海北岸的战争亦然。而导致克里木战争的,俄皇尼古拉一世对博斯普鲁斯海峡的野心,与其说是其对于东正教世界唯一领袖的狂热和为俄国打开进入地中海通道的野心作祟,不如视之为对自身安全缺乏信心的偏执表现。

随着德国对俄态度的日渐冷却,俄国沟通西欧的波罗的海航运线,已经不再那么的安全。

迈入“前无畏舰”时代的俄国海军

早在1881年,俄国海军司令阿列克谢·亚历山德罗维奇大公就曾拟定过一份雄心勃勃的舰队扩建计划。试图在十年内为波罗的海舰队配备16艘远洋战列舰和13艘巡洋舰。1885年,这项浩大计划在俄罗斯海洋技术委员会的顾问反复劝说下,被务实地缩减成了9艘战列舰。但是直到1891年,这项在执行中饱受官僚主义、资金短缺等麻烦困扰的工程,从纸面上得到落实的只有3艘船——铁甲舰“亚历山大二世”号(9392吨)和“尼古拉一世”号(9748吨),以及装甲海防舰“甘古特”号(7142吨)。这看似是一个政府缺乏执行能力的经典案例,但结合现实却也可以说为俄国省下了大笔冤枉钱……

【附录01】

俄国是传统陆权国家。在一个友好的德国位于波咯的海出口这一前提下,御前会议对建设大舰队这种宏图大业也缺乏足够的热情。提供给海军用来建造第四和第五艘战舰的拨款非常微薄,所以俄国海军部一度要求将新舰的排水量限定在6500吨一下。

但随着德皇威廉二世的继位和德国对俄态度的转变,使俄国无法再对波罗的海的舰队采取漫不经心的的态度。而该地区的战略环境,更因为横贯日德兰半岛。从易北河口沟通基尔湾的威廉皇帝运河工程,而遭到彻底的颠覆。

在此之前,德国海军常年将其舰队的主力,部署在面对赫尔戈兰湾的威廉港,面向着北海方向。而仅在基尔港部署少量船只。因为有日德兰半岛的存在,在威廉港内的舰队很难在战时分身兼顾波罗的海。而当运河投入使用以后,舰队从威廉港驶入基尔湾就只需要几天时间,且不需要进入危险的北海水域。对德国而言,其近海的战略安全有了很大的改善。而对于俄国来说,这等于是德国的舰队规模被扩大了一倍。

《再保险协定》失效以后,俄国海军立刻得到了御前会议的追加了拨款。这使得计划中的四号和五号战舰不再因为资金问题而遭局限。

经过对当时欧洲各国海军主力舰的系统的考察,俄国海军部决定获仿效英国最新的“特拉法尔加”号战列舰建造了第四号战舰——也就是后来的“纳瓦里诺”号。次年,俄国海洋技术委员会(MTK)又在前者的基础上设计了其放大版本,专门用于黑海舰队的“三圣”号。

计划配属在波罗的海的“纳瓦里诺”号其船体设计脱胎于“特拉法尔加”号,但通过从法国海军引入的技术,海洋技术委员会给这艘船设计了在当时尚属先进技术的主炮塔系统。不过这样一来,“纳瓦里诺”号的干舷又被进一步被压低,使其作战定位更接近于当时美国海军的那些岸防战列舰,而不适合在远洋活动。

与“纳瓦里诺”号相比,“三圣”要更先进一些。其率先采用了当时属先进技术的镍合金钢装甲板,而非此前被沿用了15年之久的钢-熟铁焊合装甲【注释:又称“钢面铁甲”,在两层钢装甲板之间浇筑熟铁,改善早起钢制装甲板过粹的缺点】。新式装甲板使“三圣”号在确保防御能力不变的前提下,得以将侧装甲带厚度从18英寸削减到16英寸。富余的重量被用于扩大船体的装甲分布面积,这使得“三圣”号较之“纳瓦里诺”号有更加完善的装甲保护。不过,建造于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的“三圣”号自设计伊始就被定位于黑海,所以并不能对改善波罗的海上的安全形势起到帮助。

对于德国造成的现实威胁,俄国海军部在说服御前会为3艘海军上将级装甲海防舰拨款,以应一时之急外,也紧锣密鼓地为下一代战列舰设计方案进行着研究与规划。但资金一直是俄国海军的老大难问题。与德国一样,俄国是一个传统陆军国家。由于奥匈、奥斯曼等传统陆上敌人存在,俄国必须要维持一支规模超过百万的常备陆军【注释:虽然德国面对的困境与俄国类似,但自从普法战争以后,德国就已经完成了其工业化的努力,从一个以出口土豆为主的传统农业国家变成了一个种类完备的,以出口钢铁和各类工业制品为主的工业化国家。德国有着可以支撑其强化海军舰队的经济资本,而工业国对外贸的日益依赖,也迫使其必须打造一支可以保障其海上通道的舰队】,且仍是一个对外出口小麦和玉米为主的农业国家。

关于新战舰,俄国海洋技术委员会曾在1890年9月向海军部建议,在“甘古特”号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具备3个单装12英寸炮塔的8600吨、不足105米长的小型战列舰。其规划如下:

总吨位8500吨;两柱间长101.04米,船体全长104.73米,最大舷宽20.42米,最大吃水6.4米;

动力系统为两台直立式三涨往复式蒸汽机,最大输出7320马力,最大航速16节。以10节速度航行时续航力可以达到3000海里。

武器系统为3门独立的305毫米主炮,以三角形布局分别安装在船艏和两舷舯部。副炮为4门152毫米炮与4门120毫米炮,全部安装在炮列甲板两侧的炮廓内。在上层建筑上安装6门47毫米炮和4门37毫米炮。

对于安装两种口径的副炮,委员会的解释是考虑到当时速射炮口径过小威力不足的问题,所以混装152毫米的1877型舰炮以及从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进口的120毫米速射炮,以平衡火力密度和威力的矛盾。委员会认为,基于上述原则建造的新战舰,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平衡海军对战舰性能的苛求与预算紧迫之间的现实矛盾。

不过,俄国海军部的高官们似乎没有人喜欢这种设计。海军武器专家马卡罗夫就坚决反对在新战舰上混装两种口径的副炮,认为这势必造成火力控制方面的灾难。同时他也指出,在已有新标准的前提下,制造这种火力布局的战列舰是不合时宜的。由于此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皇家主权”号已为世人所熟知,所以俄国海军最终一致决定放弃这种已经过时的战列舰方案。

【附录02】

1891年3月,海洋技术委员会综合了各方反馈意见对设计进行了修改。战舰的火炮布局仍维持自“纳瓦里诺”号开始的艏艉中轴线布局。4门305毫米主炮被安装在两个贝壳形状具有2.5英寸装甲保护的炮塔内。而副炮,则改用6门从法国进口的152毫米施耐德式45倍径速射炮。经过上述修改后,新战舰的排水量预计将达到9020吨。为了确保航速仍然达到16节,主机被增强到8500马力。这份设计方案最后得到了御前会议的批准争取到了建造预算。

新战舰的建造筹备工作于1891年8月7日开始。这艘新战舰的许多设计超过了当时俄国的造船技术所及,加上俄罗斯帝国官僚系统一贯的僵化拖延问题,海军和造船厂的订货合同直到1892年5月才正式签署。而在此之前的1892年1月3日,这艘船已经获得了它的名字——“伟大的西索亚”。

在摸索中进步

就在海军部和施工方磨磨蹭蹭期间,海洋技术委员会却没有闲着。

1893年初,还在船台上的“伟大的西索亚”号又按照该委员会的意见进行了一次重大设计设计调整。船体的上层建筑物与炮塔系统被整个推倒重来,主炮塔被换成了刚从法国引进的圆筒式大型炮塔。

这次改动使战舰排水量增加到了10400吨,船体也被延长至107.23米,舷宽扩展到20.73米。船厂不得不拆毁部分已经完成的结构按照新的图纸进行改建。这使下水时间被推迟到了1894年中。不过,经过上述修改后,“伟大的西索亚”号几乎脱胎换骨,成为了俄国海军第一艘完全具备“前无畏舰”特征的新式战列舰。其战斗力较之德国海军最新式的勃兰登堡级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上述设计,也为此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俄国主力舰基本布局,打下了基础。

也就在海军部位“伟大的西索亚”号不断修改设计的问题争吵不休的时候,海洋技术委员会的另一个工作组正在为另一种战列舰的设计而忙碌。

这种战舰的基本构造基于俄国海军在1886年开工的“尼古拉一世”号战列舰。但为了适应新的主力舰技术标准,海洋技术委员会的设计师延长了原始设计的船艉添加了一个双联装的305毫米主炮炮塔。同时,鉴于已有的主力舰使用经验和美国海军“印第安纳”号战列舰的设计,新战舰方案将部分152毫米副炮安装在了甲板上的独立炮塔内,以便其能够在高海况下继续使用。

委员会评估后认为,这种战舰的尺寸将会达到114.6米长、至少21米宽、吃水8.6米,预计其重量将达到11140吨。不过与“伟大的西索亚”号那再三返工的设计方案不同,这种带有副炮他的战舰设计很快就得到了海军部内所有高官的认可,并将之视为海军这一阶段的主力舰核心,并试图为其争取到了建造3艘的预算。以便这种新战舰在未来能够和当时还在“继续改进”的“伟大的西索亚”号一起,构成一支由4艘战列舰组成的战列舰中队。1891年1月,御前会议的批准了3舰的预算,甚至比“伟大的西索亚”号领到“准生证”还要早上2个月时间。

海军部对这型战舰抱着莫大的希望,故以彼得巴甫洛夫斯克保卫战【注释:克里木战争期间,英法联军以近3000人6艘战舰包围俄国位于堪察加半岛上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要塞。当地守军不足1000人,仅有一艘44门火炮巡防舰和一条12门炮快速帆船。双方激战10昼夜后,以俄军损失100人联军折损近500人无功而返而收场】、波尔塔瓦之战【注释:北方战争中,俄、瑞两国军队于1709年在乌克兰波尔塔瓦地区进行的决定性会战。此战瑞典军队伤亡近万人,被俘数千。而俄军近死亡1300余人,伤3300人。瑞典残军约1.6万人于几天后向俄军投降。瑞典与俄国争夺波罗的海沿岸霸权的北方战争由此以俄国的完胜而告终】、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注释:克里木战争中,俄军困守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著名战役。最终,要塞在坚守11个月后陷落】这三场被俄国人引以为傲的战役来为之命名。为了适应舰队作战需要,“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号甚至被留出专门空间用以容纳舰队司令部,在设计之初就被赋予了舰队旗舰的定位。

1892年5月19日,3艘彼得巴甫洛夫斯克级战列舰在彼得堡两处造船厂的三个船台上同时开工建造。如不出意外,俄国海军将在5年内获得一支可以拿得出手的战列舰中队。

快速战列舰计划

1894年初,西起易北河口的布伦斯比特尔科克港,东至基尔湾的霍尔特瑙港的威廉皇帝运河【注释:即现在的基尔运河】贯通。虽然船闸、岸堤等配套工程尚未完成,但那最迟也不过是1895年中的事情。5月和10月,勃兰登堡级战列舰的三号与四号舰“库菲尔斯特·弗里德里·希威廉”号和“白堡”号完成,德国海军拥有了一支由4艘战列舰构成新式战列舰中队。同年11月,德国第二代前无畏舰“弗里德里希三世”号开始铺设龙骨,同型舰共有4艘,将构成德国海军的第二个现代化的战列舰中队。

此时,俄国海军部已经将第二个批量建造的战舰计划摆上了台面。这就是后来的佩列斯维特级战列舰。

1894年初,时任俄皇亚历山大三世副官的尼古拉·马塔维耶维奇·契哈乔夫少将向海军部建议,设计一种具备巡洋舰特性的现代化战列舰。这种战列舰应当具有极好的适航能力,非常强大的续航力。俄国此前并没有建造和使用类似战舰的经验,所以就循惯例从英国海军的舰队内寻找符合此定位的舰艇。最后,俄国海洋技术委员会相中了百夫长级战列舰。

百夫长级被英国海军归类为二等战列舰,排水量10500吨。其作战定位基于远东地区广大海域内的巡航与显示军事力量存在的需要,英国海军要求其具备强大的续航力和较快的速度,以便能够迅速投入热点地区执行任务。基于上述原则,其对装甲系统和火炮的要求相对较低,但对航速与续航力有较大要求。因此,船体修长的百夫长级只配备有轻量化的10英寸主炮和8门4.7英寸副炮。但船体内有充足的储煤空间,并且安装有功率强劲的蒸汽机。这使这种战舰安装有两套单台功率6500马力,并配有强通风装置的蒸汽机组,其最大航速可以达到19节。在10节速率下,续航里可达到6000海里。这在蒸汽机时代对于一艘万吨巨舰而言,是非常惊人的。

通过上述参考对象,海洋技术委员会将这种新战舰定位成了战列舰和巡洋舰的混合体。最终仿效百夫长级,设计一种排水量10500吨,也同样配备254毫米主炮的快速战列舰。

海军部希望新战舰的航速可以达到17节以上——即达到和当时俄国海军最新的“亚速纪念”号装甲巡洋舰一样的速度【注释:俄国皇太子尼古拉曾搭乘该舰远航海参崴,去主持西伯利亚大铁路东段的开工仪式。舰队在停靠日本期间,发生了著名的“大津事件”】。但就俄国当时的技术水平来说,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要求。要知道“亚速纪念”号船体狭长且仅有6673吨重。在这个前提下,它凭借两台主机输出的8500马力,也不过是达到17节而已。以当时俄国的技术条件还无法生产单台超过5000马力的大功率蒸汽机,无法支持一艘万吨战舰达到这种速度。而且以当时的状况,从英国或者德国进口功率更大的蒸汽机似乎也是不现实的。

在反复权衡后,一向客观的海洋技术委员会最终决定“水多加面”——干脆安装第三台主机了事。虽然这种直线式的态度可以解决问题,但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根据委员会的推算,第三台主机加上全套轴承、变速系统,将使船体重量超过百夫长的规模,将达到了11500吨。为了减重,委员会不得不对船体设计进行修改,由原本类似百夫长平甲板型修改成了长艏楼造型。以期望能够凭借船艉削去的一层甲板,将为船体重量控制在11000吨左右。

不过,波折并未就此结束。

在火炮的选择上,委员会和海军部又产生了分歧。海军部对120毫米(4.7英寸)速射炮的威力很不满意。虽然这种战舰在设计中很大程度参考了百夫长级的定位和性能,但俄国海军却不真的打算按照百夫长的方式来运用它。毕竟俄国可没有那么多的主力舰可以和英国海军那样玩什么“存在宣誓”,每一艘船都是需要拉来当主力的。所以最后将军们还是决定再从法国进口一批施耐德152毫米速射炮了事。

敲定了炮的问题,装甲系统的问题又成了下一个争论的焦点。经过旷日持久的争议,委员会最终在1895年中,对原有的防御标准进行了一定的升级。而此时,这种新战舰的质量已经达到了12577吨,比之当时法国最新式的“查理曼大帝”号战列舰还要多1500吨。而且,能够以18节速度航行的“查理曼大帝”号安装的还是12英寸主炮。

1895年11月21日,两艘快速战列舰中的——“佩列斯维特”号和“奥斯丽娅比亚”分别在彼得堡的海军造船厂与波罗的海船厂动工。尽管御前会议批准了全部3艘的建造预算,但俄国位于波罗的海沿岸可建造一万吨以上船只的大型船台只有5个。3艘彼得巴甫洛夫斯克级战列舰此时还在船台上进行船体施工,空闲的船台只剩下了两个。

一些不怎么和谐的因素也同样笼罩着这种新战舰的建造工程。

就在一个月以前,日本从英国订购新式战列舰的消息传到了彼得堡。情报显示,日本人订购的战列舰重达12000吨,能够以18节速度航行,配备12英寸主炮,其缺点是装甲板材质较差。尽管“佩列斯维特”号与“奥斯丽娅比亚”号通过采用新的哈维钢与克虏伯钢在防御性能上有所加分,但是10英寸口径的主炮注定使这款刚刚开工的新式战列舰在所有同时代战舰中显得羸弱。

新情况与新需求

1896年8月,“伟大的西索亚”号接近竣工。帝国政府与海军都对这舰队作战序列内的第一艘现代化主力舰寄予了厚望。然而当海军部的接收团队在竣工仪式前登舰进行验收时,却对其状况大失所望。他们发现这艘船的舵、通风系统、水泵和炮塔均存着各种问题和缺陷。在经过各种修修补补后,这艘船终于在当年的10月6日交付进行海试。

1895年10月1日,大约2000名信奉东正教的亚美尼亚人在伊斯坦布尔集会请愿,要求奥斯曼苏丹进行改革给予他们平等的公民权利。情愿者随后遭警察武力驱散。同时,城内也开始发生针对亚美尼亚人的袭击和伤害行为,许多人惨遭杀害。在这以后,奥斯曼帝国境内针对亚美尼亚人的屠杀事件开始蔓延,并在几个月内席卷比特利斯省、迪亚巴克尔省、锡瓦斯省、特拉布宗省及凡城省等亚美尼亚人聚居区。受害者不计其数。

自1453年拉丁帝国灭亡后就俨然以东正教世界领袖自居的俄国自然不能坐视。当屠杀在1896年末愈演愈烈时,俄国除了发动国际力量做出声讨外,还动员黑海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侵入奥斯曼帝国临近水域,做出武力干涉的姿态。作为俄国舰队当时最新锐的“伟大的西索亚”号战列舰,自然被当做威慑土耳其人的王牌打了出去。俄国海军计划借着示威航行的机会,顺带连同海试尚未完成的科目与成军训练一并落实。

然而,“伟大的西索亚”号的处女航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灾难。自12月初从喀琅施塔得港起航以后,这艘船上的水兵与军官就一路在和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故障进行着搏斗。当12月27日该舰驶入阿尔及尔港以后,便再也无法坚持航行。船长决定在港内停留至少20天,对船体与电气系统进行彻底的检修。不过,船员们只太平了5天就收到了彼得堡发来的电报,催促他们继续赶路。于是,船长只能带领着这艘问题多如漏勺一样的“新船”,继续凑活着往前开。

1897年2月底,“伟大的西索亚”号在克里特岛的外海进行了其建成以来首次武器系统测试,以验证其副炮系统的实际效能。事实证明了法制152毫米施耐德速射炮的可靠性。两周以后,信心满满的俄国人又搞了第二次测试,以验证他们自制的305毫米主炮。遗憾的是,这次却捅了大篓子。

在进行主炮射击演练的时候,由于火炮尾栓设计上的缺陷而发生了炸膛事故。猛烈的爆炸将炮塔的顶盖整个掀飞,顺带将22名官兵送上西天。于是这艘建成才几个月的战舰,只能带伤驶向土伦。

“伟大的西索亚”号在土伦逗留了近9个月时间。在此期间,法国船厂的工程师对这艘船进行了多达数百项改进和调整,终于使其达到了可以投入战斗的状态。在此期间,俄国官兵们只能待在土伦领教那些嘴贱的法国船工们的揶揄。舰长曾写信给海军部抱怨说,一位法国工程师多次当着他的面指着船上主装甲板间那些宽达1.5英寸(38毫米)的巨大缝隙对俄国的造船水平大加嘲讽。虽然这段不快的经历令俄国人颜面尽失,但却也迫使他们对自身的技术能力有了清醒的认识。

就在“伟大的西索亚”号带着一船俄国佬困在土伦挨训的那段时间,世界形势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1897年11月14日,德国舰队抢占了俄国觊觎已久的胶州湾地区,并强迫清政府将其租借给德国。1897年12月15日上午,不甘于人后的俄罗斯的舰队闯入了位于辽东半岛的旅顺港,并同时强占了北面的大连湾。过了4个半月,在俄方的威逼利诱之下,清帝国被迫答应将旅顺乃至整个北面的大连湾租借给俄国。俄罗斯帝国那个“位于开放水域内的温水不冻港”之梦,突然就这么实现了……

就在俄国在东方迅速扩张的同时,德俄关系也逐渐解冻。德皇威廉二世似乎开始对他即位之初对俄国的冷淡和敌意感到了后悔,多次在公开和私下场合对俄国表示出了极大的善意。这在相当程度上地缓和当时波罗的海地区的紧张氛围,也使俄国有余力将有限的海军力量投入东面的太平洋沿岸,以推行其东方战略。而派兵强占旅大地区的军事冒险行动,便是这一系列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然而在东方,俄国却有一个需要立即要面对的敌人——日本。

在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以后,日本对俄国的敌意与日俱增。两国在朝鲜半岛的矛盾几乎无法调和。而凭借甲午战争的胜利,日本将从清帝国虏获的巨额赔款多数投注到军力的扩充方面。在短短几年内,日本海军的实力发生了指数级的飞跃。其“六·六舰队计划”的建设目标,足以使日本在1903年以前,拥有一支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足以称雄亚洲的强大舰队。

而反观俄国,强占旅大地区虽然使俄国一步迈入其东方战略的终点(详见上期现代舰船B刊本人拙作),却也将俄国官方此前耗费数年时间定下的全盘计划统统打乱。在1897年出台的《海军七年发展计划》中,俄国海军原本计划于1903年以后向太平洋沿岸部署5艘最新式的战列舰,并配属相当数量的巡洋舰与驱逐舰以构成一支足够强的舰队,以加强对远东地区的控制与辐射。

随着俄国远东势力范围大跃进式的发展,新占据的旅顺港是急需立即部署舰队加以启用的。然而此时,俄国计划中部署到东方的舰队却还未开工。根据计划,它们最快也得等到1899年才能开始铺设龙骨。那么,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新情况,俄国海军就只能拆东墙补西墙了。

“伟大的西索亚”号在完成维修工作(其实是彻底的修改)后,在1898年夏季抵达远东。在此后的3年多时间里,这艘船一直以海参崴港为基地在远东地区活动。在1900年爆发的庚子之变中,该舰也参加了对清帝国的武装干涉行动。“伟大的西索亚”号在东亚数年的航行中,由于无法获得良好的保养与定期入坞维护,战斗力日趋下降。直到1901年,它和装甲巡洋舰“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战列舰“纳瓦里诺”号一起,被俄国海军部遣往美国进行彻底的检修工作。

就在“伟大的西索亚”号于远东地区活动的这段时间里,3艘彼得巴甫洛夫斯克级战列舰在船台上渐渐成型。这3艘在建造过程中充分汲取了“伟大的西索亚”号教训,在船台上即对数百项问题进行了修改。与此同时,法国也在相关领域内对开始对俄国进行技术输血。这一切使得俄国的船舶制造技术在短时间内有了显著提高。

“皇太子”号与“列特维赞”号

早在1897年初,御前会议曾拨出3000万卢布的特别预算,用于在海参崴建造一个设施完整并拥有大型船坞的修船厂,以解决俄罗斯太平洋地区的战舰缺乏养护设施的困境。不过,在获得旅顺之后,问题的实质就发生了改变。旅顺原本就有完整的码头和较大尺寸的船坞,在其基础上加强和升级,比之从头建造一个船厂,可以节约很多钱。而俄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当务之急,则如何赶在日本之前强化远东舰队的规模与作战能力。

在1901年前后,海军可以陆续获得5条新式主力舰。其中包括3艘彼得巴甫洛夫斯克级战列舰,和2艘佩列斯维特级快速战舰【注释:因为俄国当时在波罗的海只有5个大型船台,所以佩列斯维特级的第三舰“胜利”号,必须等到1899年才能启。在这里不把配属黑海地区无法调动的“三圣”号与尼古拉耶夫造船厂新建的“波将金”号计算在内。有关内容以后会有专文详细论述】。加上“伟大的西索亚”号和“纳瓦里诺”号,可谓初具实力。不过,海军却并不打算把这些船全部部署到远东。这不但因为“纳瓦里诺”号的战斗力令人怀疑,更是因为不能在波罗的海上唱“空城计”的考虑。而3艘不足5000吨的海军上将级装甲岸防铁甲舰,显然也不宜被派往远东。那么,可供选择的也只有那5艘最新的了。

不过,俄国海军对只配备10英寸主炮的佩列斯维特级信心全无,因为诸多情报已经准确无误地描述出了日本购置的6艘英国战列舰的性能面貌:统一的18节最大速率,统一的12英寸主炮。除了最初的2艘12000吨级战列舰,后续4舰均为15000吨规模,将会有更好的装甲保护。为了尽快加强舰队以备东方之急,俄国海军部的解决方案就是挪动修新造船厂的预算,向其盟友和友好国家的船厂,订购新式军舰。

对于新战舰的规格,海洋技术委员已经有了通盘考虑。鉴于当时已经有准确情报的日本第二批订购战舰的排水量将达到15000吨规模,1897年初,委员会建议新购战列舰的排水量也应当达到了14000吨以上。不过这项要求很快在现实面前遭到了否决——旅顺的船坞即使经过第一期扩容也塞不下超过13000吨的船。此外,如果将订购主力舰的吨位增加到15000吨的话,其造价势必大幅度增加。那么,这3000万卢布的经费势必将无法满足海军希望能够同时外购2艘战列舰和2艘巡洋舰的规划【注释:外购的巡洋舰就是后来的防护巡洋舰“维京人”号与装甲巡洋舰“巴扬”号】。鉴于佩特列维特级不合时宜的主炮火力,海军技术委员会决定将彼得巴甫洛夫斯克级战列舰的前后双联装305毫米主炮作为今后俄国主力舰的标准主炮配置。但相对11000吨级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新舰增加的排水量可以用于改善动力系统,以便将航速提高到18节。但是,曾在佩列斯维特级上采用过的三轴推进模式,将不会继续沿用。俄国海军要求新式战列舰的动力系统必须是双轴式的,以便节约空间和承载吨位用于添置煤仓,将主力舰的续航能力从“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号的2800海里/10节,提高到至少4500海里/10节。

在1898年年初,海洋技术委员会进一步制定了新战列舰的装甲规格。要求新舰全部采用最新的哈维钢与克虏伯钢装甲,并在现有战舰的基础上增大防护面积加强船只的持续战斗能力。至此,俄方算是基本给出了新购战列舰的技术轮廓。

海洋技术委员会倾向于通过法国的船厂来建造新式战列舰,这样刚好有利于俄国船厂同步对法国造船技术的吸收引进,可谓一举两得。但当这份价值3000万卢布的巨额订单被公布出来以后,各国的军火企业立即蜂拥而至竞相示好。这也难怪船厂和军火商们为之疯狂。因为就在这之前的数年内,同样急于扩充海军的日本曾接连抛出天价采购合同,试图从零开始建造一支世界级的舰队。但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些订单最后都成为了英国厂商的囊中之物。这难免使其国际同行们种种羡慕嫉妒恨,却又无可奈何。所以当这次俄国公布其采购意向后,各国厂商自然是要来卯足力气争抢了。甚至不惜走各种关系游说俄国海军司令甚至皇帝本人。最后在各种权衡与施压下,新舰合同被一分为二,分别交给了法国土伦造船厂与美国的费城造船厂。前者将负责建造战列舰与装甲巡洋舰各一艘,后者将建造战列舰与大型防护巡洋舰各一。于是,这便就有了后来的“皇太子”与“列特维赞”号战列舰。

“皇太子”号是一艘纯法国血统的战列舰,全舰从外观上便透出一种法式风格特有的圆润感。与当时所有法国战列舰一样,这艘船的装甲系统防护区域巨大,超过当时欧洲同时期战舰甚多。此外,法国设计师遵照俄方关于“高海况下副炮全数可以使用”的要求,将全部12门152毫米副炮统统安装在了甲板上的炮塔内。这样做不但确保了副炮可以在恶劣海况下正常使用,还使其射界和防护比之传统的在量舷按照炮列布局的模式有了巨大的改善。但结合全舰过重的装甲,这必然造成了超重和船身重心升高的问题。为了增强稳定性,法国设计师按照惯例将船体水线以上设计成了内倾造型。但这样的缺点也很明显,一旦船体发生倾斜,其复原能力势必远低于船舷外飘和垂直设计的其他船只。但这在当时也是唯一的办法

相对而言,“列特维赞”号的设计就要保守的多。费城船厂给出的方案参考了当时该厂正在建造的美国海军“衣阿华”号战列舰(BB-4)。但鉴于俄方严苛的吨位限制和至少18节航速的硬性规定,厂方将“衣阿华”号上的炮塔式副炮设计剔除,但扩大了动力舱以便容纳更大功率的主机。对于俄方要求副炮能够在恶劣海况下射击的要求,美国人以提高干舷高度整体提升适航性作为解决方法,而未采用炮塔化的副炮设计。

最后,土伦船厂和费城船厂交付的“皇太子”号与“列特维赞”号,经过各自严格的试航检验,都是符合俄国海洋技术委员会订购要求的优秀战列舰。但两舰实现性能要求的方式却截然相反。法国人将大量新技术集中运用于战列舰之上,例如电驱动炮塔,以及全部炮塔化的副炮系统。但诸多新技术的集成势必带来可靠性的问题,并造成其他方面的未知问题。实际上,光是为了满足“皇太子”号诸多电动系统巨大的电力需求而塞进主机舱内的那6台蒸汽发电机,就已经令设计师费尽心机。与之相比,“列特维赞”号保守的风格且没有任何吸引人眼球的地方,但却被认为是可靠而且实用的。两舰开工时已临近世纪之交,装甲材料技术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积累后已逐渐功成圆满,所以无论是“皇太子”号还是“列特维赞”号,都有幸成为了世界上首批全面采用克虏伯装甲钢技术的战列舰。

1903年11月19日,战列舰“皇太子”号驶入旅顺港。“列特维赞”号,比它要早上一个月时间。次日,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奥斯卡·维克托罗维奇·斯塔克海军中将决定以这艘战舰充当旗舰。

此时,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已经拥有7艘战列舰。如果把1902年12月服役的装甲巡洋舰“巴扬”号也算上的话,这里已经云集了8艘主力舰,与隔着朝鲜海峡虎视眈眈的日本海军,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然而这却是一种虚假的平衡。俄罗斯太平洋舰队配备的7艘战列舰分属四种不同类型。不仅主炮口径与性能参差不齐,只能勉强达到16节速度的3艘彼得巴甫洛夫斯克级战舰也势必拖累整个战列舰编队的最大速度。

这只是一堆为了不同需求和战术考虑而分别建造的战舰之间的混合而已。杂乱无章,全无条理。而原本应该配属给太平洋舰队的那5条新式战列舰,此时正在不久之前才被一一空出来的船台上搭建船体。那边是后来覆灭于对马之战的博罗季诺级,一种基于“皇太子”号的设计发展来的,达到15000吨规模的主力舰。

俄罗斯帝国诺曼诺夫皇朝末期的海军扩张计划,自开始至结束,均没有一个独立而明确的计划。其存在的意义,除了应对各战略方向上突如其来的威胁,便是为帝国对外扩张计划所服务。正所谓起于彻头彻尾的“未知”之中。而透过历史的迷雾,纵观其未来不久之后的结局,这支舰队最后也消亡于一片“未知”之中。

正如斯多葛主义的代表人物塞涅卡所言:当你不清楚自己要去哪个港口的时候,任何风向都不会令你满意。

【附录01:俄罗斯海洋技术委员会】

俄罗斯帝国海洋技术委员会(Морско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комитет)立于1867年,并一直存在到罗曼诺夫皇朝的终结。

该委员会司是俄罗斯海军部最重要的专业技术部门,可以广泛的就海军需要配属的舰艇类型和规格,新船只的设计与制造,以及相关管理工作,向海军部乃至最高当局提交专业性意见。同时,委员会也肩负着对海军正在制造的各类舰船、机械装置、武器系统、弹药和建筑进行督察的职责。其成员由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员构成,委员会被授权通过投票表决的形式,从俄罗斯本国甚至外国选定名誉会员和研究员的权限。委员会的直辖机构还包括俄国海事博物馆、海军火炮试验场、海军科技实验室以及生产委员会。

在本文涉及的年代内,俄国海洋技术委员会历任主席分别为:

1882-1888年

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舍斯塔科夫海军中将

1888-1896年

康斯坦丁·洛维奇·皮尔金海军中将

1896年

帕维尔·彼得罗维奇·特尔托夫海军中将

1897-1901年

伊万·哈伊洛维奇·季科夫海军少将

1901-1905年

费多尔·瓦西里耶维奇·度巴索夫海军中将

500

【附图01:由俄罗斯海洋技术委员会主导设计的布雷巡洋舰“伊利英中尉”号,该舰是俄国海军舰队内首艘专职布雷舰。其基础设计和使用经验,为之后建造的,曾在日俄战争立下赫赫功勋的叶尼塞级,做出了重要贡献】

500

【附图02:1901-1905年间担任俄罗斯海洋技术委员会主席的费多尔·瓦西里耶维奇·度巴索夫海军中将】

附录02:前无畏舰

自1888年英国海军部决定不再把鱼雷和撞角作为主力舰的标准武器后,海军主力舰的战术定位开始发生转变。1892年,当威廉·怀特爵士主持设计的“皇家主权”号战列舰加入到到英国海军的作战序列是,曾经主导海战标准近200年的“战列线”战术回归了。

在铁甲舰时代,曾被沿用数百年的战列线战术曾被摒弃。自丽萨海战之后,各国的海上战术普遍倾向于横队作战,将主力舰一字排开以舰艏冲角对敌,待杀入敌阵后各舰便以配置于两舷的火炮和鱼雷展开混战。这种战术定位造就了铁甲舰时代主力舰的两种主要形式:或类似维多利亚级战列舰那样船艏配置威力惊人的超重型火炮,追求能够在接敌阶段给予对方致命一击。或者是类似巨像级那样,在船舯对角线配置主炮,以便混战时左冲右突。

“皇家主权”号的诞生,意味着主炮将成为未来海战的主角。海上战术将回归到1652年海军上将罗伯特·布莱克在《航海指引》中定义的战列线那样:各舰艏艉相列排成纵队,以侧舷对敌。在这种战术下,船舯对角线主炮布局和船艏的超重型主炮布局已不合时宜。前者势必只能对敌发挥一半的火力,而后者将使船艉方向出现火力盲区。在设计上,“皇家主权”号汲取了尼罗级和海军上将级的优点,在艏艉的中轴线上配备双联装13.5英寸主炮,使侧对敌状态下能够实现火力最大化。在防御设计上,“皇家主权”号的侧装甲带了覆盖艏艉主炮之间的区域,能够保护船上的全部致命部位【注释:尼罗级和海军上将级虽然也是艏艉主炮中轴线布局,但设计上带有试验成分。仍然设有结构性的撞角,侧舷主装甲带也未能覆盖艏艉主炮,且干舷颇低】。

“皇家主权”号连同其同型舰共建造8艘。自英国海军对外公布其设计以后,其立即成为了世界海军主力舰的设计标准。不过“皇家主权”号并不能被认为尽善尽美。为了减轻重量提高干舷增强适航性,“皇家主权”号没有安装当时已逐渐成为主流的主炮他。它的13.5英寸30倍径双联装主炮,被裸露地安装在艏艉轴线的旋转炮座上。对于战舰的火力生存性而言,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海军主力舰的新规则随着“皇家主权”的问世而诞生而被改写。

【附录0319世纪后半的船用装甲钢演化简述】

以1850年为起点,在克里木战争前后出现的蒸汽装甲舰通常会使用一些铁板作为防护。期初,对于前膛炮一层熟铁板便能基本确保无虞,对于较重的弹丸,也只需要适当加厚铁板便可以应付。但随着长锥形炮弹的出现,熟铁立即显得无力。

1876年,施耐德钢出现,其具有比熟铁更大的硬度。不过英国海军在进行测试后发现,这种装甲材质过粹,容易在重击后断裂,实用性有限。不过一年后,在一次偶然中两位英国工程师发现,当施耐德钢和熟铁板嵌合在一起后,能够带来非常理想的抗弹效果。于是英国人开始讲施耐德钢板与熟铁板焊接在一起,构成世界上第一种原始的复合装甲,即所谓的“钢面铁甲”。但是,早起的焊接技术并不可靠,并不能在两块板材间形成牢固的焊点,往往削弱其实际抗弹能力。

随着冶金技术的进步,欧洲的钢厂发现,在铁水中添加其他的元素能有效地改善其机械性能。1888年经过反复的实验,新一代的镍钢装甲板宣布问世。此时,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在钢板中添加足够的碳元素,能及大地增强板材的硬度。一块具有良好韧性的低碳钢板,如果能够通过某种手段使其表面一定深度渗透进足够的碳,则其坚硬的表面能够具备足够的抗弹能力,而具有足够韧性的内层则可以有效避免钢板在中弹后的开裂和破碎。4年以后,经过反复尝试,美国工程师海沃德·奥古斯都·哈维初步掌握了给镍钢装甲板进行表面渗碳的技术。于是哈维钢宣布问世。

在哈维钢发明以后,装甲钢的技术并未就此停滞不前。德国的克虏伯公司经过改进,发明了改良过得哈维硬化法,并将之运用其新开发的镍铬合金钢上,使得克虏伯装甲钢宣布问世。

渗碳表面硬化的镍铬合金钢(KC),6英寸(152毫米)厚的克虏伯装甲防护能力相当于7.5英寸哈维钢甲,或是12.5英寸(317.5毫米)钢面铁甲,或是16英寸(406毫米)的熟铁装甲。

 

500

【附图03:施工中的战列舰“无畏”号。照片中拍摄的该舰穹甲构造部分,主要敷设克虏伯装甲钢】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