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项目身体对抗相对弱,郑海霞灵活度高的优势明显,可惜当年没经验导致她伤退了
【本文来自《郑海霞入选国际篮联名人堂》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72胜10负
绝大多数人被海霞的外形欺骗了,以为她是个靠身高吃饭的笨重型中锋,其实海霞在她这个身高的女篮选手里是最灵活的,背身单打时她的转身跟闪电一样快,篮下脚步也是无比华丽,最绝的是,像她这样体重的大中锋,居然还能下快攻!
对,女子项目的身体对抗相对弱,所以郑海霞灵活度高的优点体现地更为明显,可以在大区域内为所欲为,110KG的中锋可以玩跑跳!
男选手同样身体条件的,因为对手压迫性强,表现难度就大了很多。
可惜当年我国的个性化体能训练的研究和积累经验不多,郑海霞这种吃身体的特殊运动模式导致伤病严重,其实咱们国家的足蓝球等专项体能训练提升水平是很快的,只是外国强队提升更快,水平更高...
相比之下单人项目水平提升体现更明显,比如举重100KG以上的大级别就有一批00后的修长型苗子开始出成绩了,与大众对于举重选手的传统印象不同,四肢比例长,骨骼架构更适宜提铃加速时间长这个优势的发挥,附以相应的神经训练刺激,我国大级别成绩不可限量。
可以说我国竞技体育科研水平一直在提高,女排选手的体能训练成绩也非常斐然,弹速与力量都是世界前列(张常宁的120KG卧推,我滴妈,关键人家平时不练这个项目...
肌肉美感爆破的举重奥运冠军吕小军玩票时胸推大概也就这个重量),但篮球、足球可能作为集体项目进步难度更大吧(至于男排其实差距更大,和实际强手在体能上都不是一个次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