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梁莹升职记 | 升的是职,丢的是对知识的敬畏感

“梁莹终于栽了。”

这是一些不喜欢梁莹的学生在看到中国青年报报道时的第一想法。

10月24日,《青年长江学者与她的“404”论文》迅速刷爆朋友圈,中国青年报报道了梁莹的学术不端和忽视教学等行为,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讨论。

这篇文章中提到,社会学院6位教授曾向学校领导反映过关于梁莹一下学术不端的传闻,建议校方调查核实,否则“可能迟早要出事”,但至今也没有得到什么反馈结果。

据记者调查,在过去的几年里,梁莹将她在国内几大主要学术期刊数据库中超过120篇的中文文献全部删除了,这其中包括她的硕士、博士毕业论文。学术期刊的某位负责人表示,这种作者主动要求撤下文章的情况确实“很不正常”,在创刊以来也“可能是唯一一次”。

虽然删掉了数据,但图书馆还是留下了纸质的出版物,这些无法被删除的文字暴露了梁莹涉嫌抄袭和一稿多投的问题。

500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官网上,只能查询到四十余篇英文论文

在事件爆发后,将梁莹推上舆论风口的,除了这消失的一百多篇论文,还有她身上的荣誉和头衔。

用梁莹的经历来看,确实如报道所说,39岁的她“几乎拿到了所有她那个年龄文科教授能够拿到的头衔”。

2015年度入选首届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

2016年度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

2017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这些奖项意味着梁莹在自己的领域已经摸到天花板了。

500

▲图片来源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官网

在舆论发酵后,尽管南京大学第一时间责成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但对于爱惜羽毛的名校来说,这样的事情确实还是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10月26日,梁莹接受了记者采访,称自己已向学院和学校提交辞职申请,并表示网上恶意攻击太多,且有很多信息不属实,“遭到网络暴力”的自己也“很累”。

500

▲南京大学官方微博发布声明

调查还在进一步进行,从南大的态度来看此事应该不会轻轻揭过,但回顾这位明星教师的成名之路,也足以引发我们的思考。

梁拉拉升职记与职场潜规则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吴晓刚评价梁莹为:

中国现有的科研评价体制下的一朵奇葩。

梁莹的确是极端个例,高校中也不乏有学识、讲品德又懂情怀的学者,但从梁莹本人的经历中,我们不难窥见到一些现有科研评价体制下存在的问题。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梁莹在2009年进入南京大学任教的时候,学院内部就曾经有过一些意见上的分歧。一些老师们认为,30岁就发表了30多篇论文的梁莹,从文科的标准看“担心她不够严谨”,但最终她还是凭借论文数量上的优势成功入职。

有趣的是,梁莹的入职之所以这么顺利,主要是因为“当时社工系的总体科研能力弱,而梁莹的科研能力较强”。

这句话听起来像是,论文发表数量的压力让当时学院颇有种病急乱投医的心态,这才让梁莹捡了漏。

从报道来看,如果说能成功入职是“著作等身”的梁莹对了症,那她接下来的节节高升也就顺理成章了。

从09年入职的小白新人教师,到15年入选“长江学者”的学界大牛,梁莹只用了六年。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荣誉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梁莹的努力和能力,不论是否学术不端,梁莹对其所研究的领域是有贡献的。但据记者调查,单2011年到2013年,她就发表了36篇论文。

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在南京大学任教后,只有两年教学经验的梁莹平均每两个月发表一篇论文,如此短时高效,文章的质量难免引人怀疑,这也能让人在一定程度上能理解梁莹为什么要把这些其他教授评价为“粗制滥造”的的文章从网上删除。

人们常说,当你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你就会成功。梁莹正是“唯论文”评价标准下的行动标兵,如此高产的她将论文产出做到了极致,并凭借着这股敢拼敢写的毅力火速登顶。这样的梁莹被称为“奇葩”,也被称为体制下“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这样“精致的利己主义”带来的,除了一百多篇涉嫌抄袭、一稿多投的论文外,还有更多。

首先,如果不加以规制,梁莹的“落马”反而会激起更多人的侥幸心理。

在成名的快速通道与巨大名利的诱惑下,不难想象会有一些投机分子抱着“只要不出事”的心态铤而走险,想要沿袭梁莹的神话。无论是高校还是学术界,这样的影响是可以预见的恶劣。

500

500

▲记者对梁莹发布的中文论文与其他作者论文作对比

除此之外,当害群之马成为领头羊,只会使得教师群体被污名化。

在梁莹的诸多回应中,有一句颇为耐人寻味:

你这样查,全中国所有的人,很多教授、博导都有问题。

尽管梁莹这句话在当时的语境下,很大可能是有恼羞成怒的成分在,但背后透露的信息也很难不让人心惊。如果说,“长江学者”梁莹是极端个例,那么,在公众视野之外,是不是还有很多“低配版”梁莹藏匿在黑暗之中?

长此以往,这样的揣测是否会让公众对高校教师群体产生一定偏见,而这份偏见是不是也是对专注教学、醉心学术的学者们的一种辜负。

最重要的是当身为“学界大牛”的梁莹走上讲台,她对学生的影响远不是这几个小时的课堂。我们说言传身教,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从来就不只是知识上的。当坐在讲台下的学生再走上讲台,没人能保证不出现第二个梁莹。

“研究”与“教学”之争

那问题来了,研究上如此占用精力的梁莹是否还能研究教学两手抓两手硬呢?

据报道,梁莹严重忽视教学,念课件、吃零食、早退缺课、让研究生甚至自己父亲代课、让学生自己自习的情况时有发生。

500

▲网友对中国青年报报道的评论

这样的现象在高校中并不少见,当“论文数”成为指挥棒的时候,老师们很容易一头栽进研究里,苦苦挣扎在指标的苦海中,反而忽略了教学的重要性。想要“上位”就要不停发表论文,但如果发表论文占据老师大量精力,那么放在课堂和教学上的注意力有时难免会被压缩。如果只专注教学这项本职工作,自己的职业生涯可能就到此为止了。

并不是教学比研究高贵,身为一个高校教师,做好教学和做好研究同样重要,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推进社会的进步是每一个学者的责任。但当教学被教师评价体系所忽视,只凭老师的“道德”约束,未免有点本末倒置和不近人情,我们很难要求所有的老师都是“国家一级平衡木运动员”,也很难避免梁莹这样“极品偏科生”的出现。

聊及科研与教学,就在昨天,人民日报做了这样一则报道,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55岁的老师龚德才,专注教学,认为课上好就行,因为“不想为了评职称而写文章”,在岗上工作了31年,始终没有参评职称。

面对搞科研与讲好课哪个更重要的问题,他的回答是“学生喜欢,我就问心无愧了”。

500

▲龚德才坚持手写板书

实际上,搞科研与讲好课并不应该是一个冲突的事情,从教师评价机制来说,不该用单一的“论文”指标评价教师的能力。长此以往不仅会产生梁莹这样的指标投机者,也会使得研究的水分变多、教学质量变差,不能形成良性循环。从老师个人来说,也要守好本心,做好本职工作,不能本末倒置。这样才是高校老师该有的态度和风骨。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

学术不端事件频发背后,体现的是对知识敬畏感的缺失。

按照康德的说法,真正能够使人产生敬畏感的莫过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头顶苍穹的无限星空的敬畏,一是对自己内心的道德律的敬畏。

敬畏感源于崇高神圣的认同和谦逊求知的心态。当学者缺失了对知识的敬畏感,就如同渔夫轻视大海,猎人轻视山林,滋生的不仅仅是傲慢。

回顾近来的新闻,类似的事件并不罕见。

从六月初暨南大学新传学院博士生和《新闻界》杂志学术不端行为被曝光,到九月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学生团伙作弊事件的风波,可以看到,从教师群体到学生群体,这是共性的问题。

500

▲北大化院奥赛金牌得主团体作弊

在中国青年报对梁莹的报道中,还有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地方,记者在对梁莹的调查中发现,在数据库中,还有数十篇其他作者的论文与梁莹的论文内容十分接近,但发表时间要晚于梁莹。看起来像是一场大水冲了龙王庙的闹剧,你抄抄别人,我抄抄你,你好我好大家好。

这就是缺乏敬畏感导致的轻浮的学术态度和淡薄的知识产权意识。当知识不再神圣,当知识只被一篇篇文章量化,冰冷的数字难敷热对学术毫无热情的心。

在中国,想要获得学位,不论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都必须要完成毕业论文。经历过的同学就会知道,当毕业季来临,不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都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安排好论文完成的时间和节奏,很容易产生过度引用、抄袭等行为。

而查重这项规定非但没有让学生停止学术不端行为,反而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使得剽窃、抄袭的行为变得更加高明,洗稿成为了抄袭学生们应付查重的常态

毕业论文锻炼的不是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变成了洗稿、降重的能力,这也直接导致了近几年高校毕业生整体论文质量的不断下降。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亲力亲为”,从发表期刊到毕业论文,需求旺盛的论文市场不可避免地会涌入投机者,甚至滋生了一条灰色产业链

在淘宝上搜索“论文代写”,可以看到词条已经被屏蔽,但是当点进“店铺”搜索,还是能找到很多代写机构。

500

▲淘宝搜索界面

点进一家靠前的店铺,我们可以看到销量并不低,在离毕业还有半年的销售淡季的十一月,这个数字着实令人心惊。

500▲月销量达一万多

有买家就要有卖家,庞大市场需求下大量的写手从何而来?又是什么人在写?质量又如何保障?

知著君发现,在豆瓣上搜索“论文”,会出现多个小组,这些小组点进去无一例外都是赤裸裸的“论文交易市场”。当点进这些帖子,看到的都是“招人信息”和“自我推销”

500

▲在任意小组中搜索“原创”

500

▲打广告的代写机构和个人

从这些帖子我们可以看出,为代写机构工作的,有很大一部分是学生群体,而无论是从价格还是交稿时间来看,并不足以让这些代写的学生从头进行研究和原创,甚至有很多人是跨学科“零基础入门”。这样的稿子如何过审,想必也逃不过流水线式的照搬+洗稿这样的行为背后,自然是没有对知识的敬畏感。

结   语

无论是学术不端缺乏规范的梁莹,还是一些急功近利、只图毕业的学生,他们身上体现的,是对知识的傲慢和轻视,以及浮躁功利的学风。

于高校教师来说,多一份对知识的敬畏感,多的是对教育的热爱与追求,是对研究和探索的一份好奇与求知。于学术来说,多一份对知识的敬畏感,多的是对智慧的谦逊与渴望,是对未知世界的憧憬与敬重。只有这样的高校,才是人们想象中的、向往的高校。

从米兔到梁莹,象牙塔渐渐暴露出了与其他地方同样的欲望与污垢,大家对高校丑闻拔出萝卜带出泥的披露状况也变得见怪不怪。但我们知道,如果公众面对恶性事件的第一想法从“居然”变成“果然”,那么改变就变得更加艰难。

当高校走下神坛,不可避免的也会让社会对道德与受教育水平之间的关系产生质疑,甚至导致反智主义的盛行。一般来说,反智主义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对智性、知识的怀疑或反对,认为智性、知识对于人生有害而无益;二是对知识分子的轻鄙甚至敌视。

这与许多学界丑闻下的评论很容易联想到一起,反智主义的盛行对一个社会的影响必将是恶劣且深远的。当社会缺失了对知识的敬畏,知识又怎会继续回馈以社会。

从老师到学生,与知识打交道的人本应对知识多些敬畏感,但大到频发的学术不端行为,小到考试作弊,背后体现的都是对学术、对知识的傲慢和轻视。整顿高校不正学风,不能只靠道德约束,还要从体制上进行改革,就像澎湃新闻对梁莹事件的评论一样。

梁莹之病,不能头痛医头。

=END=

参考资料:

1.冰点周刊·《青年长江学者与她的“404”论文》

https://mp.weixin.qq.com/s/4qbD78T_8_pN4wbz2h6RFg

2.黑眼豆豆写字的地方·《本科毕业写论文,形式大于内容? | 周末谈》

https://mp.weixin.qq.com/s/u3LZZXbZYs3tDpb3PUnLXA

3.沸腾·《撤销百篇论文、不屑讲课,这位青年长江学者就这么当老师?》

https://mp.weixin.qq.com/s/jZt3trjD9NEHeiUdwH0rKQ

4.澎湃新闻·《梁莹之痛 不能头痛医头》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68598

5.信用中国·《谁站在青年长江学者梁莹和她“404”的论文背后?》

https://mp.weixin.qq.com/s/jBXfB15edLgyDRjfywbNoQ

本文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