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往事:欧洲士兵商人和北美种植园里的鬼

印第安人的花布超出了欧洲人的认知,于是欧洲人用火药取了印第安人的命。小红帽用黑人的血浇灌棉花田,只有傻子才梦想密西西比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500

棉花很晚才传入欧洲。公元950年前后,南欧出现了棉纺织业萌芽。在这之前的中世纪传说里,欧洲人以为棉花是一种植物和动物的混合体。

500

欧洲人想象的“植物绵羊”

人类对棉花的驯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200年至前2750年之间的印度。大概在同一时期,今天秘鲁海岸一带的人们,做出了相同尝试。而在尼罗河东岸,考古学家发现了公元前500年的棉纺织品。

500

印度国父甘地曾这样对比:当印度给欧洲供应棉花时,欧洲人还沉浸在蒙昧和野蛮中

公元前200年左右,印度的棉花知识传入中国西南边疆。到元朝(1271—1368)时,棉花已经在农村广为普及。明朝(1368—1644)末年,形成了北方种植、南方纺织的地理分工,跨区域棉布生意占全国商业额的1/4。

当时的世界棉花产业大致分布在印度、中国、东南亚、中亚、奥斯曼帝国、墨西哥和秘鲁,这其中没有欧洲的一席之地。对于棉花生长来说,欧洲绝大部分地区的气候都过于寒冷、潮湿了。直到1600年,绝大部分欧洲人还只能穿亚麻和羊毛制作的衣服。

500

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

然而,欧洲人有一样东西是这些古老文明没有的,即对外扩张的强烈欲望,并且他们掌握了与之匹配的手段。自1492年哥伦布在美洲登陆、1497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开拓印度航线以来,欧洲人对“新大陆“的土地、劳动力进行暴力掠夺,获取了大量财富与新知。

500

1532年,在被征服的印加帝国的仓库里,西班牙人发现大量棉纺织品,其精致程度和复杂的颜色搭配远超他们的认知

亚当·斯密将这一时期的欧洲原始积累称为“重商主义”,但“战争资本主义”才更贴切。欧洲爆炸式的经济增长,并非因为欧洲人有更优越的宗教信仰、启蒙传统、机构或制度,而恰恰是因为他们奉行高侵略性、野蛮性、外向型的资本主义积累方式。

作为第一个工业国家,英国并不像它自诩的那样,拥有自由、民主的制度,或不偏不倚的官僚机构。事实正相反,英国在数个世纪中几乎持续处于战争状态,拥有巨大的军费开支,对外秉持干涉主义,并实施严格的贸易保护主义关税。当它开始用自由主义说教他国时,只是因为皇家海军的巨炮轰开了对方的国门。

500

尤利西斯·格兰特认为:“保护主义让英国获得成功,并在近2个世纪选择了更为有利可图的自由主义。我确信200年后,从保护主义中获利的美国,也将接受自由主义。”

1600年之后,随着英国、荷兰东印度公司相继成立,欧洲人只用两个世纪,就改变了世界棉花种植和生产的既有格局,建立起一个以曼彻斯特为中心的单一棉花帝国。在这个帝国无形的洲际贸易中,阿拉巴马的黑人奴隶、印度织工、尼罗河三角洲的欧洲商人、兰开夏高度组织化的手工艺者,都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1

士兵商人和印度织物

直到18世纪末工业革命发生之前,欧洲人支配那些有着千年历史的棉花世界,靠的既不是先进技术、优化的生产组织结构,也不是物美价廉的商品,而是通过资本与国家力量联合,在殖民地建立的强制性存在,以及武力屈服竞争者。

500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船队停靠在印度加尔各答港口

全副武装的欧洲公司最初进入印度这个古老市场时,面对着成百上千来自南亚和阿拉伯半岛的棉花商人。他们很快就依靠更大、更快的船只和更具破坏力的火药,将竞争对手的贸易网络边缘化。

500

1860年代,位于印度孟买的棉花市场

1621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达卡港进口了约5万件棉纺织品。40年后,这个数字涨了5倍。随着在亚洲的重要棉花市场扎稳脚跟,棉纺织品成了东印度公司最重要的贸易货物,到 1766年,占到该公司全部出口货物的75%。

与此同时,在美洲的扩张也在同步进行。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英国、荷兰先后在美洲强占了大量土地,劫掠了这片大陆上任何可以搬走的财富:黄金和白银。事实上,他们最初就是靠这些偷来的贵金属在印度购买棉纺织品的。

500

西班牙征服者在美洲

当金银被洗劫一空后,欧洲人发明了一条新财路:开辟种植园种植热带和亚热带作物。除了最主要的甘蔗,还有咖啡、烟草和靛蓝。种植园需要大量劳动力,于是他们开启了肮脏的奴隶贩运生意。起初数以千计,后来数以百万计。1500年后的三个世纪里,被贩运到美洲的非洲奴隶超过了800万人。

购买奴隶的“货币”,有时是枪支,有时是让非洲人感到新鲜的便宜货,但更普遍的是棉纺织品。在大量购买奴隶的交易中,纺织品通常会达到交易物品价值的50%以上。

500

为了获得更多奴隶,欧洲人更迫切地需要大量印度织物

在欧洲人介入之后,棉纺织品有史以来第一次涉及一个跨越三大洲的贸易系统,世界被分成了“内部”和“外部”两个区域。“内部“是欧洲国家,有着自成体系的法律、体制和习俗;“外部”是这些欧洲国家的殖民地,其原住民被屠戮,资源被掠夺,人民被奴役,大量土地被外国私人领主占有。

“内部”的秩序并不适用于“外部”。欧洲士兵商人的冒险活动得到了他们政府的支持,暴力凌驾于当地法律,并强制重塑了贸易市场。而这就是亚当·斯密所说这些被占领土“往往比其他任何人类社会富有得更快”的原因。

500

英国东印度公司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向殖民地征税

当然,印度织物不只落入非洲部落首领手中,也被送回“内部”市场。精美的轧光印花布、细平布吸引了正在崛起的欧洲精英阶层,他们有很多钱,并希望通过穿上这些棉纺织品,让自己显得更体面,更文明。

2

拉丁美洲的原棉

1780年前后,各种具有现代特征的机械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曾经,叙利亚的原棉在埃及纺织,印度西部的原棉在孟买纺织,海南的原棉在江南地区纺织,安纳托利亚的原棉在卢塞恩纺织……现在,伦敦和利物浦的港口仿佛可以吞下全世界的棉花。

500

1830年代的兰开夏郡棉花纺织厂

在曼彻斯特的工厂里,蒸汽机驱动的纺纱机正在加速运转。1781年,英国制造商纺纱消耗了510万磅原棉,这是他们84年前纺纱量的2.5倍。1790年,纺纱量达到1781年的6倍。1800年,纺纱量再次翻倍。

机械化生产将曾经只供富人消费的棉纺织品变成了大众消费品,但也带来了一个副作用:原棉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500

在英国码头堆积的外国棉花

欧洲不产棉花,棉纺织业原料完全依赖进口。过去两个世纪,他们主要从奥斯曼帝国获取原棉,但现在那里已经无法满足这种爆炸式的增长需求。从1780年代开始,欧洲的棉产品制造商开始寻找新的原棉来源:拉丁美洲看起来大有前途。

早在1630年代,拉美的白人种植园主就开始小规模种植棉花,到了1770年代,棉花的吸引力已经大到无法忽视。从1781年开始,加勒比地区的棉花出口,随着欧洲对原棉的需求翻了一倍。在南美的巴西,棉花的种植份额从1800年的11%,增长到了1821年的30%。

500

甘蔗是当时加勒比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

但是,棉花在这些地方的扩张,受到了甘蔗和咖啡的限制。如果要继续这种增势,势必要大规模调动种植其它作物的奴隶,那么那些“用黑奴的血汗浇灌的”传统种植园将无法继续“增加我们的金库储备”。

另一方面,随着19世纪的到来,这些拉丁民族的被奴役者,似乎也不像原来那么听话了。从1791年海地革命开始,一场席卷整个拉丁美洲的独立革命开始酝酿,政治动荡导致原棉价格增长,让欧洲人头疼不已。

500

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的独立战争为拉美国家带来了解放,但该地区的殖民经济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

于是,这个新兴的棉花市场也将被逐渐取代,取代它的地区就在旁边:在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南部,不只有适合棉花生长的气候和肥沃土壤,更重要的是,那里的白人种植园主将蓄奴视为天赋人权。

3

黑奴和印第安人

1842年1月,查尔斯·狄更斯从波士顿下船,开始了他的美国之旅。他一路参观医院、学校、监狱、孤儿院、种植园。在弗吉尼亚,庄园主们热情接待他,允许他参观奴隶的工作现场和宿舍。但当他提出看看工人伙食时,“主人们好像聋了一样。”

500

狄更斯将这次游历写成《美国手记》。尽管他对发达的铁路和运河系统大加赞赏,但鉴于他对奴隶制度的尖酸刻薄,这本书注定不会像《老古玩店》那样在美国热销

在狄更斯访问的年代,棉花刚刚取代烟草成为美国南方最主要的农作物。这两种作物之间存在大量相似性,因此种植园的转型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而且,整个18世纪,美国农场主们持续积累了来自地中海地区、拉丁美洲的棉花种植知识。独立战争期间,由于无法从英国进口棉布,棉花成了种植园主们的新选项。

500

摘棉花的未成年奴隶

1786年,即在美国宣布独立的10年后,英国机械化棉纺织业迅速扩大,导致棉花价格不断上涨,乔治·华盛顿极为准确地预测到“这种新原料的增长,将为美国的繁荣带来无限大影响”。

为了大规模扩大棉花生产,种植园主们大量引入奴隶。1790年代,佐治亚州的奴隶数量达到6万人。在南卡罗来纳,奴隶数量从1790年的2.1万人增长到1810年的7万人。在四个典型的南卡罗来纳内陆县,黑人占人口比例从1790年的18.4%上升到1820年的39.5%,至1860年达到61.1%。

500

试图逃跑的奴隶,最轻的惩罚是牛皮鞭鞭打。他们被剥光衣服,手脚绑在四根柱子上,所有奴隶必须观看

除了奴隶,种植棉花还需要大量土地,这加快了种植园主们向西和更南部地区的迁移。1815年后,佐治亚、阿拉巴马、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阿肯色、得克萨斯等肥沃的内陆地区都长出了棉花。这些土地,有些是从外国政府那里获得,有些则是通过血洗印第安人获得。到1850年,美国生产的棉花,67%都产自半个世纪前还不属于他们的土地。

羽翼渐丰的美国政府建立了一个军事-棉花复合体,对于这一点,最有发言权的是印第安人。自从这些白人外来者在两个多世纪前离船登岸以来,他们带来了病菌、钢铁和火药,现在还要用这白花花的农作物继续侵占原住民的土地。

500

印第安切罗基部落酋长约翰·罗斯在一封写给国会的信中说:“你们对我们的投诉置之不理。我们失去了国籍,被剥夺了公民权,和作为人类大家庭成员的身份!”

1819年,联邦政府用俄克拉荷马和阿肯色的贫瘠土地,与乔克托人“交易”密西西比河三角洲500万英亩的肥沃土地;1838年,联邦军队开始将切罗基人赶出他们在佐治亚的祖居地;1835-1842年,联邦军队从塞米诺尔人手中抢走了佛罗里达,这也是美国在越战之前经历的时间最长的战争。

500

这幅19世纪的政治漫画,展示了美国政府、司法系统、铁路公司等对切罗基族印第安人的不公正待遇

黑人和印第安人遭受的暴力,共同铸就了美国棉花产业的繁荣基础。到1857年,美国出产的棉花数量已经和中国持平。1861年内战爆发前夕,美国原棉占其所有产品出口总值的61%。在英国全部8亿磅棉花消费中,占到了77%的市场份额。

对于英国人来说,如此依赖美国原棉显然是危险的。但是,更危险的是兴起于1830年代的“废奴运动”。迫于100年来废奴主义者的压力,英国在1834年正式废除了帝国的奴隶制。如今,这场运动已经转移到了美国。英国报纸警告道:“一旦解放黑奴,棉布价格可能会增加1到2倍,给英国带来毁灭性打击。”

如果说野蛮胁迫是数百万美国奴隶的噩梦,那么结束暴力,对于英国人同样是一场噩梦。从这个角度看,美国的独立对英国也算某种福音,因为美国的种植园主正在千方百计地阻止奴隶解放成为现实。

4

棉花战争

在一众支持蓄奴的总统、最高法院法官、参众两院议员的赞成下,美国深南部的奴隶主把自己的权力写入了宪法。他们发明了一种“五分之三条款”,即将奴隶的实际人口乘以3/5,作为计算税收和议员分配比例的基础。

500

深南部奴隶主的“美国梦”

奴隶主之所以权势熏天,是因为蓄奴州内没有与之竞争的精英阶层。但北方的情况截然不同,那里的精英阶层是正在崛起的工业集团,新兴的民族工业亟待呵护,况且他们的工厂里也急需自由工人。这使得双方在政治、经济利益上格格不入。

当两个经济体同时向西部暴力扩张时,危机不断爆发,最终汇聚在了“蓄奴或废奴”这个双方都认为正义属于自己的问题上。而实际情况是,战争爆发时,林肯还没有发布废奴宣布。在很大程度上,南北战争是北方工业集团与南方种植园、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20世纪与19世纪的冲突。

500

战争期间的南、北方分布图。蓝色代表联邦(北方),灰色代表邦联(南方),黄色代表忠于联邦的蓄奴州,绿色代表尚未开发的联邦领土

1861年4月12日,从联邦分离出去的南方率先发难,炮击北军要塞。这种决绝的孤注一掷,是因为他们坚信欧洲贸易伙伴会为了自身利益介入战争。在南方,“Cotton is King”的说法体现了棉花作为政治筹码的重要性,而这种影响力过去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屡试不爽。

500

南军炮击萨姆特堡成为美国内战的导火索

然而,这一次奴隶主的判断出现了时间误差,“棉花外交”并没有在战争初期奏效。1861年5月,英国宣布在美国内战中保持中立。作为回应,南方人点燃了250万包棉花,使出口欧洲的棉花从1860年的300万包迅速下降到数千包。但是,老谋深算的英国人早在美国内战爆发前就做出了预判,整个1850年代都在囤积美国南方大丰收的农作物。

南方人期待的“棉荒”危机直到1862年下半年才爆发。当欧洲的囤货被用光后,棉花价格从1860年的每磅10美分飙升至1863年的每磅1.89美元。英国人在向印度、埃及和巴西寻求替代品的同时,不得不和美国南方的棉花州做交易。

500

内战期间,南方棉花的出口量虽然大幅下降,但交易依然存在

尽管亚伯拉罕·林肯从战争一开始就对南方实施了海上封锁,但北军士兵不得不承认南方人手中的英国步枪更具优越性。对于这个事实,北方人颇为投鼠忌器,既不想刺激那些忠于联邦的蓄奴州,也不想真的惹怒欧洲人。

当1865年战争结束时,工业集团如愿以偿地将南方变成了北方的“殖民地”,他们在南方建设纺织厂,将烟草业托拉斯转移到新泽西,并控制了阿拉巴马的铁和煤,以及田纳西的钢铁产业。同时,为了保护获胜方的工业发展,战后的总统们进一步筑高贸易壁垒,其中最极端的代表是分别于1890、1897年通过的“麦金莱税率”和“丁利法案”。到19世纪末,美国成了世界第一大工业国。

至于那些棉花种植园,战后依然留在南方人手中。而那些被这场战争“解放”的人们,又被获胜的北方人送回了南方的种植园里,他们将以自由人的身份每天工作10小时,每月领取10美元薪水。

500

黑奴真的被解放了吗?这个问题困扰美国至今

联邦政府和北方商人都清楚地知道,恢复棉花生产对复苏国家经济至关重要,棉花外汇可以缓解联邦债务压力,稳定货币市场,并为铁路发展提供资金。而在这个过程中,“自由奴隶”的作用不可替代。到1870年,南方生产的棉花数量已经超过战前水平。直到1937年,美国始终是世界领先的棉花出口大国。

结语:长达数个世纪的棉花帝国,是欧洲和美国实力外交的缩影。就像一位19世纪的美国棉花种植园主所说的,“五年内我可以赚到任何人所能想到的钱”,在这个帝国内,“所能见到的钱”是唯一准则,而暴力是最常见的手段。

为了达到目的,殖民扩张、奴隶贸易、对原住民的屠戮从来不构成心理障碍。至于阴谋与谎言,或许就像“植物绵羊”一样,他们自己也分不清真假。

-  END -

参考资料:

1、《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斯文·贝克特(美)

2、“Traders or Traitors: Northern Cotton Trading During the Civil War”,David G. Surdam

3、“The Role of Cotton in the Civil War”,Brita Voris

4、“Cotton and the Civil War”,Eugene R. Dattel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