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谈判中语言确实不是重点,但这却是参与工作的入场券

【本文来自《我在美学习多年,常参加与老外的商务谈判,底气专业经验才是关键,英语真不重要》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本人也学外语,从事外贸很多年,参加过很多商务谈判,也接待过一些对象国的政界和民间社团人士,翻译级别不算很高,可也不算很低。说说自己经验吧!

我很赞同作者观点,在商务谈判中语言不是重点,对你要谈内容的深度掌握才是重点,但是话又说回来,这语言却是你参与这工作的入场券。

在刚入行三四年那会,有一次生病住院,恰好正是老外来得集中的时间段,我一病就忙不过来,马上联系大量翻译人员临时顶岗,来了不少,论翻译时间和水准都比我厉害,可进入厂区楞就是翻不出,为什么?就是不懂专业技术,我们的行业很偏门,最后老外在厂区的工作是靠技术人员极其稀少的专业词汇带比划完成的,请来的临时高翻都是在吃饭和外出游玩陪同,剩余专业时段干瞪眼。

不是母语在你运用的时候必然会有短暂的停顿思考,再牛叉的高翻都会有这情况,大部分人对翻过去不懂,那么可以参考外国人翻成中文,这几年外国人学习中文多,也有很多中文厉害的,口音比中国人都标准,可你只要仔细对比就会发现,在一些有文化深度和特殊生活气息方面,他们怎么都做不到,这个不是能力问题,是时间和文化习俗问题。

很多人也看过,外国人做他们母语语法考试一类还比不过中国人,普通外国人词汇量甚至不如我们大学生,可人家在运用上就是比我们牛,这就是母语。要懂母语的含义,就得先懂母字,这是孕育,生长,是要一直在母体内滋养,说白了就是一个你可以无限融入的环境。大部分学习语言的人没这条件做不到。所以说,英语当主课,是在用学生百分百的心血去修行残缺的功法,辅助就行,为主!没必要!语言是智人到人的成长,利用工具(技术)才是动物和人的区别。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