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那个被Oasis引领的英伦摇滚时代

  “那个时候充斥着菲·柯林斯的音乐,到处都是无聊的人,乏味的乐队,做着大型表演,唱一些空洞的歌,没有摇滚歌星的范儿,只是些穿着紧身裤的混蛋,就跟演话剧似的。该让有所作为的人上场统治摇滚了,这就是我们的任务。”

  2000年年初,已经功成名就的绿洲乐队主唱利亚姆·加拉格在拍摄关于英伦摇滚的纪录片时,一边翘着二郎腿吐着烟圈,一边自信地说道。

500

  那时,英伦摇滚的余热还尚未完全蒸发。绿洲乐队作为英伦摇滚的扛鼎之士,仍在用吉他和铃鼓对抗着快餐音乐的侵袭。

500

  超音速青年的诞生 

  如果你看过电影《猜火车》,一定对伊万·麦克格雷格扮演的那类英式坏小子不陌生。他们早早肄业,在潮湿的巷子里流窜,过着混沌且破碎的日子。

500

  年轻的加拉格兄弟就是这样的混小子。他们热爱逃学、盗窃,常常看见一件东西很酷就顺手牵走,拿去换大麻、烟酒。如今加拉格兄弟的旧屋里恐怕还有偷来的战利品——衣服、自行车甚至除草机。

500

  哥哥诺尔在13岁的时候,因为在商店偷东西受到了6个月的缓刑观察。正是在这段时期,他用父亲留下的一把吉他开始自学音乐,并模仿电台上播放的音乐弹唱。

  15岁那年,诺尔因为将一袋面粉扔向老师而被学校退学,只能去建筑工地上打工。然而,他又不幸被煤气管道的部件砸中了右脚。于是,他被调去仓库工作。这正好给了他充足的练琴和传作的时间。

  可以说,早期诺尔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失业、吸毒和音乐创作中度过。

  比诺尔小五岁的弟弟利亚姆同样是个不折不扣的“校霸”,但他对音乐开窍的年份要比诺尔晚得多。

  有一次,别的学校的小混混来找利亚姆茬儿,二话不说直接轮起锤子硬生生地冲他脑袋上砸了一记,血立刻溅得到处都是。

  王小波说,人生就是个挨捶的过程,人总是在一记又一记的重锤下从生铁锻造成柔钢。

  利亚姆说,他吃的这一锤,不仅让他逃过了两堂数学课,还把音乐细胞一锤敲进了他的脑袋里。

  从那天起,利亚姆仿佛开窍了一般,他开始听音乐,听披头士和石玫瑰。拜这一记“锤”所赐,他竟然能听懂歌词背后的内涵,与英国摇滚乐最鼎盛的时代有了共鸣。

  于是,他有了加入乐队的想法。

500

  贝斯手保罗(Guigsy)和鼓手Tony所在的The Rain乐队不满主唱,听说曼城·酷仔·好声音·利亚姆想加入他们,便欣然同意了。

  利亚姆加入乐队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名。

  类似于父母给孩子“翻字典”起名,利亚姆一眼瞅见房间里Inspiral Carpets乐队海报上“Smindon oasis”这个词,就决定叫乐队为“oasis”(绿洲)。

500

  那时的哥哥诺尔是Inspiral Carpets乐队巡演的道具管理员,跟着乐队满世界跑。

  但诺尔不幸丢掉了这份工作:因为他给乐队经纪人摆臭脸,跟其他工作人员起争执,乐队把诺尔给炒了。

  这给了利亚姆“可趁之机”,因为他知道,诺尔是写歌的一把好手。

  利亚姆带着乐队演奏了诺尔曾经写的一首歌。当这首歌在排练室里响起时,那种绝妙的,被自我所创造之物萦绕的感觉直击诺尔的心。

  至于诺尔到底是怎么加入乐队的,诺尔说:“我自带着《黄金大镖客》的背景音乐,一脚踹开了排练室的大门,说,大家都停下来,我会让大家变成百万富翁。”  

500

  利亚姆说:“诺尔抱着我的大腿,求我说,‘让我加入乐队吧,你让我做什么我都愿意。’我说,‘好的,孩子,起来吧,你能加入。’”

500

  还有一种说法。乐团正在为了四段旋律大吵,突然之间,诺尔走了进来,提出了很多与旋律有关的中肯建议,并把乐曲改造得更简洁明了,琅琅上口,给乐队带来巨大的惊喜。

  经历了一年的排练打磨,绿洲乐队终于有了几首能上台面的歌。

  机会也在悄悄接近他们。

  那时,绿洲和一支全女子乐队Sister Lovers共用一家排练室。这支乐队的成员之一Debbie Turner是Alan MCGee的前女友,而Alan MCGee是著名唱片公司Creation的老板。

  Sister Lovers在格拉斯哥有一场演出,邀请绿洲一同前去。兄弟伙四人便一人掏了25英镑,租了辆小破车往苏格兰最大的城市——格拉斯哥去了。

  可是没有一个人认识这帮毛小子,节目表里也没有绿洲的名字。要不是Sister Lovers说“不让他们演,我们也不干了”,主办方早就把他们几个扫地出门了。

  Alan MCGee是冲着前女友才去看这场演出的,没想到,他却被绿洲乐队震撼了。

500

  据说当时Alan MCGee的心理活动是这样的:

  (绿洲唱了第一首歌)

  “让我再听听第二首。”

  (绿洲唱了第二首歌)

  “我要签下他们。”

  (绿洲唱了第三首歌)

  “我绝对要签下他们!!!”

  Alan MCGee冲上台去......

  于是,绿洲乐队有了第一张唱片合约。

500

  Alan MCGee与绿洲乐队

  1994年9月,他们发行了首张专辑《绝对可能》(Definitely Maybe),攻占排行榜第一名,成为英国史上销售最快的初登场专辑。

500

500

  工人阶级的代表

  加拉格兄弟俩是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成长起来的。

  这位毁誉参半的政治家一方面把英国从经济下滑中救了出来,一方面又限制工会力量、大力推行私有化、缩减人民福利。英国《独立报》撰稿人约翰·雷图说:“在那些年里,英国的贫富差距急剧加大。有些人生活的确得到很大改善,但英国社会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犯罪率上升,社区破裂和分化。”

  若将布里斯托尔湾至诺福克郡连成一条直线,把英国南北分开的话,就会发现撒切尔过往的政策造成了明显的南北差异,即南部的经济日益繁盛,但以工业为主的北部却日益衰落。

500

  曼彻斯特就是北方渐渐没落的工业城市之一。

  18世纪80年代,象征工业革命滚滚浪潮的世界第一家棉纺织厂在曼彻斯特诞生,带领曼城走向光明的19世纪。20世纪下旬,随着第一产业的衰落,曼彻斯特必须经历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随之共振的则是历史车轮前的卑微个体,即那些大量的蓝领阶级。

  绿洲乐队就被塑造(或是自认为)成工人阶级的代表。

  “过去我们在那儿,现在我们在这儿。所有这些困惑,每一种困惑都不一样。”

  《Columbia》唱的是青春的迷茫和虚空。

  “我过着我的城市生活,不容易有出路。生活节奏对我来说太快了,我需要时间来享受阳光。”

  《Rock'N'Roll Star》唱的是在生活的煎熬下向摇滚出逃的心路历程。

  “你是个流浪人,属于下层阶级。但你满不在乎,因为你照样茁壮成长。你是未被邀请的客人,一个人待到散场。”

  《Bring it On Down》直接把绿洲以及听绿洲的歌迷划分出来,旗帜鲜明地表示自己站在劳苦大众这边。

  撒切尔下台以后,英国的保守党继续执政,社会风气趋于传统。但绿洲们从每个毛孔里都冒出一股Gangster气质,常常以出格的行为挑战公共良俗。

  有一次,他们去荷兰为The Verve乐队助阵演出。临走前,他们让巡演经理载他们跑满整个曼彻斯特买上足够的毒品才肯登上轮渡。船上有赌场和夜店,利亚姆在经过赌桌时故意把桌上所有的筹码都撞翻,挑起了一场“战斗”。

  等到巡演经理再看见他们的时候,他们已经被带上手铐,关在了船舱底部了。第二天,绿洲乐队就被荷兰禁止入境,彻彻底底搞砸了第一次出国演出。

500

  绿洲这种离经叛道又迷之自信的做派承袭了英国自性手枪乐队以来的“摇滚明星”朋克范儿,既危险又充满吸引力。

  但在当时,绿洲并不是排行榜上唯一的霸主。他们的劲敌是同时期的另一支著名乐队——Blur

500

  Blur的成员来自伦敦大学,意图用英伦风格对抗从涅槃而来的美国垃圾摇滚。1994年,Blur发行了《Parklife》,这张专辑一经发布就成为专辑销售榜的第一名,并在榜单上停留了长达九十周的时间。

  当年,Blur一举斩获了四项全英奖,对英伦摇滚的发展意义深远。这意味着非主流乐队的全面胜利,也昭示着Brit-pop的新浪潮。

  哪壶不开提哪壶,Blur主唱Damon上台领奖的时候,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我认为我们应该和绿洲共享这个奖。”

  这让极度自负的利亚姆气不打一处来。当Alan McGee为绿洲的冠单Some Might Say举办庆功派对时,Damon也很大度地出席了。结果,当时20岁的利亚姆在席间对着Damon贱兮兮地做鬼脸:“Na Na Na……我们是第一,可惜你不是”。

  这个做法彻底惹恼了Damon,于是,Blur孤注一掷地提前了单曲《Country House》的发行时间,用来和绿洲的单曲《Roll With it》比个高下。

  一场英伦摇滚一哥之战正式开始。

  当时最大的音乐杂志NME不遗余力地炒作这件事,就连当时的新闻十点档都花时间报道对Damon的专访。

500

  在媒体看来,他们一个讽刺伦敦城市生活的无趣,一个表现曼城边缘人的愤怒;一个是中产阶级贵公子,一个是工人阶级穷小子。这可以看作是英国的南北之争、阶级斗争,还是英摇源流之争——绿洲是披头士的现代版,Blur是滚石的今世。

500

  利亚姆看不上Blur学院派背景,说他们是艺术学院的书呆子,嫌弃Damon唱歌时拿腔捏调装伦敦西区人;Damon则不喜欢绿洲们的狂妄和粗野。

500

  最终,这场“单曲之争”以Blur胜利告终。“农村大别墅”以274000的销量超过了“跟我摇”的216000。在表演中,Alex还穿了一件绿洲的T恤,十分挑衅。

500

  然而,随后的专辑之争却让绿洲又赚回了脸面。Blur的新专辑《The Great Escape》登上了冠军宝座,但销量不及前作。绿洲的专辑(What's The Story)Morning Glory却是不可战胜的。

  它包括了Wonderwall、Don't Look Back In Anger、Champagne Supernova等众多日后的超级金曲。唱片出炉后连续数周霸占英国专辑销量排行榜的龙头位置,就连在英国乐团总是不吃香的美国,他们也登上了销量排行的第四位,至今全球总销量仍在不断增长。

  在1996年的全英音乐奖上,绿洲总共拿下了3项大奖,Blur却颗粒未收。

  在颁奖台上,利亚姆也不忘嘲讽对手。他吊儿郎当地走上台,拿着奖杯,开始唱起了Blur的成名曲Parklife,诺尔还在旁边阴阳怪气的应和着,只不过,他们把最后一句“Parklife”,改成了“Shitlife”。

  接下来,绿洲还办了两场大型演唱会。而这两场演出均一票难求,总共有四分之一英国人口都申请了门票,想去看利亚姆背着手摇铃鼓。

500

500

  渐远的英伦摇滚和绿洲

  电影《波希米亚狂想曲》里有句台词:大部分乐队不会不成功,只是会解散。

500

  一支乐队的解散,往往象征着一个时代的青春结束了。

  在英摇争霸的浪潮结束后,Blur和绿洲都逐渐走向下坡路,甚至多次面临解散危机。

  1999年春天,绿洲开始筹备他们的第四张专辑。但乐团创团元老"Bonehead"和Paul McGuigan却相继离开了乐队。

  乐团为了继续专辑的录制,找来了前Heavy Stereo的吉他手Colin "Gem" Archer和前Ride 和 Hurricane #1的吉他手来充当它们的贝斯手。

  然而,这张专辑的市场表现却不尽人意。Standing on the Shoulder of Giants成为了绿洲消量最差的专辑。

500

  加拉格兄弟俩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

  “一个脖子上不可能有两个脑袋。”当绿洲的前贝斯手回忆当年的情形时,总会这样说。

500

  做为乐队的创作主脑,诺尔想控制乐队的发展走向,保证演出和录制都能顺利进行。但没有人数的清利亚姆到底惹怒了诺尔多少次。

  在1994年九月份洛杉矶Whisky a Go Go俱乐部的演出上,绿洲乐队因为嗑了太多药而导致演出失败。第二天,诺尔直接失踪,飞去拉斯维加斯冷静了一番,还在那里创作了Talk Tonight。利亚姆和其他成员好说歹说,诺尔才愿意回来。

  杜莎夫人蜡像馆举办的最讨厌人物评选,利亚姆得票第三,仅排在希特勒和米洛舍维奇之后。

  1998年,他获得了NME颁布的年度混蛋奖(Dickhead Of The  Year),一个月后,他在香港往悉尼的国泰航机上,又因‘侮辱性和令人呕心的言行’而被航空公司列入黑名单,在抵达悉尼后,还因为侵犯性的行为和攻击乐迷被铐在法庭出席审讯。

500

  2000年,在巡演的路上。喝醉的利亚姆不断贬低诺尔的前妻,甚至开玩笑说诺尔的女儿不是他亲生的,导致兄弟二人大打出手。接着,诺尔负气退出巡演,直到乐团巡演回到英格兰才归队。

  2002年,利亚姆和另外三名乐队的随行人员在慕尼黑的酒吧喝酒闹事被捕,他不仅失去了两颗门牙,还踢断了一名警官的肋骨。

  与此同时,乐队的创作也没有曾经那么顺畅了。直到2005年新专辑Don't Believe the Truth的发布,才使得乐队在音乐上渐渐找回以前的感觉。

  但诺尔的“离意”越来越明显。在访谈中,诺尔不断表示成员们应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渴望得到新的突破......

  终于,在2009年的一场演唱会上,兄弟俩在后台发生的剧烈的争执,演出随即取消。

  两个小时后,诺尔正式宣布退出绿洲乐队。

  随后利亚姆以Beady Eye的名义继续出发,诺尔也组建了新乐队Noel Gallagher's High Flying Birds。

500

  至于兄弟俩旷日持久的争端何时结束,至今都是绿洲乐迷心中的大问题。

  时至如今,利亚姆每每接受采访,都要cue一下诺尔,虽然语义尖锐,但总让人感到他是在对过往表示“意难平”,总让乐迷捕捉到他们“复合”的可能性。

500

  正如诺尔在乐队纪录片里说的那样:“我比任何人都要了解我弟弟,利亚姆就像一只狗 ,而我像一只猫。猫是非常独立的动物,他们什么都不在乎,是真正的混蛋。而狗就是:‘陪我玩!陪我玩!’‘快扔球给我玩好不好’因为他们需要陪伴。这是最根本的东西,你改变不了你的本性。”

  但凡二人中的一个能“Don't look back in anger”,曼彻斯特的绿洲就可能重现生机。

  毕竟乐队事实上是成员间互相成就的。利亚姆高亢有力的声音,诺尔走心的创作,使得乐队达到1+1大于2的效果,让绿洲能在九十年代的众乐队众脱颖而出,成为继披头士以来最具代表的英伦摇滚乐队,并影响了众多摇滚乐队。

500

  当我们在期待兄弟和解,绿洲重组时,也是在期待那个摇滚黄金年代的复兴与重生......

  参考:

  Oasis纪录片《Supersnoic》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