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大专,后来升级为学院或是二三本,剩下没有升本的真就比较一般
【本文来自《不明白为什么专科要遭受那么多歧视,难道单纯就是因为社会鄙视链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是这么理解的,30年前就存在的大专基本上在扩招轮以后能升级成学院的,不管是二本三本都升完了,那个时代大专也算大学生,至少说专科,普遍还是捏着鼻子也承认的。
剩下的学校除了际遇不好的(比如奇葩的南京地质学校,这个学校分出去的分校最终升级成了武汉地质大学之类的一本,可都2010年他好像还是个专科,直到最后被东大吞了)基本上都属于比较一般的学校了。
加上企业需要能迅速上手的熟练技术员级别的员工,这个需求并不是完全来自于国内,大部分是来自于欧洲企业,特别是德语区国家的企业,他们就细分出专科,短期大学,(所谓)正规大学,DF,HF之类的类型,一个大学生作为潜在的头头和几个专科生成为一个小团队。有这种结构的企业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本科生优于专科生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