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我靠?英、法六代科幻战斗机!

500

       【法国达索NGF六代机......模型】

        ——

        咋一看,这不就是YF-23腰斩......剩下的前半身?

        NGF极度突出隐形、超巡,无尾布局,把YF-23的V形尾翼砍掉,差不多就是NGF了。

        ——

        不过细细一看,法国达索还是舍不得三角翼、鸭翼传统。

        为了多少保留一点机动性、高仰角飞行能力,法国NGF科幻战斗机模型——山寨了俄罗斯T-50进气道上方的可动边条(看上去像,暂时存疑),看来法国人非常认可这种一体化鸭翼,算是向自己的“阵风”鸭翼致敬,也见证一下历史悠久的法俄团结。

500

        

500

(卫国战争苏联红军诺曼底-涅曼外籍大队)

        没有尾翼的情况下,水平机动怎么办?达索有招,NGF尾喷口附近的机身像喇叭花一样绽放开来,似乎在为3D矢量喷口左右摆动敞开通道,

        这上下两片尾部机壳,犹如遮挡喷口的弧面刀王,耐高温的要求将非常高。

        ——

        如果矢量推力失效,就算NGF“飞碟”使用飞火推一体化软件,先改变飞行姿态(左右侧倾),然后用主翼襟副翼实现控制,其响应速度、敏捷性都会比有尾翼战斗机慢。

        空战的时候,快慢0.1秒就是生死一线间,所以俄罗斯T50有了可动边条都不敢放弃尾翼。

        总之,NGF没有任何尾翼,机动控制全靠矢量推力,没有气动控制备份、亢余量小,机动性够呛。

500

        法国NGF背部凹槽、凸起的发动机舱鼓包是纵向的,可以增强方向安定性。

        这两个纵向凸起的鼓包、一条凹槽就等于是它的“垂直尾翼”,只负责保证平飞时飞行安定性。高速飞行的方向安定性没有问题。而该机的横向控制完全由发动机矢量喷口保证。

        ——

        最不可理解的是NGF进气道没有使用当下流行的DSI隐形进气道,而是用了F-22的加莱特进气道,宁可付出正面隐身效果降低的代价,也要保证高超声速飞行。

        当然,进气道有明显的预压缩设计,在高迎角飞行时保证发动机的进气。

        综上所述,法国达索认为,未来将不需要近距格斗空战,YF-23代表的超巡、极度隐身才是未来的方向。

        但是......

        1、隐形战机内部弹仓导弹数量不足(4-8发),如果导弹打完,需要机炮交战时,格斗能力差的一方就完了。攻击时用格斗弹问题不大,摆脱敌机时没那么容易,缺乏缠斗能力。

        2、取消尾翼,搞无尾布局,强化隐形和超声速能力,希望抢先发现、抢先攻击、一击制敌、扫荡干净,这想得很好,但是实际能否做到?

500

        在隐身时代,放弃格斗能力,远战靠隐身+远程导弹,近战靠头盔瞄准具+格斗导弹,搞“一击脱离”,寄希望于远程导弹+自己隐身,抢先攻击,把对方扫干净,即使一开始能打个20:1,然后一旦双方近身搏斗,无尾布局的战斗机恐怕要被三代机反过来打个1:20。

        正因为这个原因,美国空军在评估后放弃了YF-23,选择了更重视格斗机动的F-22。几大空军强国,没有一个敢玩无尾布局,T-50、F-22、歼20,甚至日本的风神。

        法国将NGF的外形搞得如此激进,我看有钓鱼的成分,如果成功立项,成为欧洲战斗机,阿三、日本、土耳其再入个股,到最后实际研发阶段,恐怕还是要加上尾翼,极可能是V形尾翼。

        用一句话形容现在的NGF就是:YF23腰斩+T50可动边条+F22加莱特进气道

        其战术定位和米格31、F106、幻影2000一样,应归类为截击机。

          ——

          ——

          ——

        【英国“暴风”六代机......大模型】

        达克斯福德航展上首次露面。看上去,英国的“暴风”其实就是多年前英国搞过的隐身外形实验模型。只是为了高速飞行,尊重 面积率规则,让机体横截面过渡更平滑,竟然搞了个粗大尾椎,这个尾椎要受到尾喷口火焰的长时间烧烤。

500

        英国YY的六代机不像法国人那么浪漫、大胆,还是使用了V形尾翼,兼顾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功能,但是其安装的位置非常靠前,与涡升力互动,提高气动效率。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V形尾翼位置靠前后与主翼形成了一个夹角,导致后方、侧上方雷达反射面增大,如果有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从后上方飞来,牛牛的这个“暴风”够呛。

500

500

        “暴风”的进气道是克隆F35的,超声速性能一般,胜在简洁容易维护、正面隐身性较好。

        综合看来,牛牛是想兼顾高速和机动性,导致了粗大尾椎、后上方隐身差这两个缺点。

        英国也是尊重传统的,舍不得“掠夺者”攻击机的大尾椎,毕竟掠夺者低空高速轰炸能力令牛牛念念不忘。

500

500

        这款六代机模型,也可以用一句话形容:

      “掠夺者”大尾椎+YF23尾翼+F35进气道

       “暴风”应归类为兼顾空战的“掠夺者”魔改战斗轰炸机

       不如命名为“掠夺者II”,凭借前代掠夺者的良好印象,可以卖给皇家海军、南非。

500

        ——

        ——

        ——

        问题是,特朗普认为,只有买美国军火的牛牛,才是好牛牛,牛牛你搞什么六代机,你想干什么?

        特朗普认为,牛牛应该砸锅卖铁,卖肝卖肾来帮衬波音、洛马,

        特朗普认为,牛牛最多只能保留一些旅游、选美产业、爵位销售产业就好,

        谁让两国有“美英特殊关系”,大家是表兄弟呢?

        兄弟就是用来宰的!

500

        即使是一条咸鱼,也可以有自己的梦想。

        这两款科幻六代机......模型,即使胎死腹中,也可用于拍摄科幻片,比如《独立日3》、《钢铁苍穹3》、《铁血战士6》、《战舰2》、《阿凡达3》、《记者卡舒吉》......

        一个专攻截击机,一个专供战斗轰炸机,格斗空战都是副业,主要靠雷达+远程空空导弹远距制敌。问题是绝对隐身是没有的,大家都是隐身机,谁能保证可以躲过近身搏斗?

        看来英法都放弃机动、格斗空战,五体投地拜倒在YF-23的石榴裙下。

500

500

500

        诺斯罗普当年的首席科学家——YU-PING-LIU——估计会感动地老泪纵横!

        “现在我才知道,为什么上帝让我多活了27年”

500

        作为国际航空界有故事的两家,法、英两国还是有传统,有想法的,这两款模型推出的用意何在?

        一是争夺欧洲六代战斗机领导权,隐身机时代投入太大,欧洲联合起来也只能发展一款战机,究竟是姓英?还是姓法,谁当带头大哥?分包生产的蛋糕谁操刀来切?

        小德、小意、小西、小瑞,大家请过来看看科幻模型哪家强。

        二是钓鱼,阿三、安倍、小文子、矮多安,看着喜欢不,六代隐身战斗机,了解一下?

500

500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