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葡萄酒是国人的短板,“干杯”本身是对葡萄酒的亵渎
【本文由“fastradio”推荐,来自《澳大利亚出局!国产葡萄酒的春天还有多久?》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不懂葡萄酒的人写不出像样的葡萄酒市场分析与报道。这篇文也一样。
先纠正一个看法,葡萄美酒夜光杯这句里头的葡萄酒,与我们这里说的葡萄酒根本不是一码事。也别提什么中国葡萄酒的“自古以来”。没有的事。
贺兰山麓的葡萄酒产业其中就有法国团队的功劳。此地确实有与波尔多产区相似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样式。法国人在这里耕耘了很久。几种葡萄酒也确实非常棒。
但是!一瓶像样的就要二三百块,而同等品质的波尔多,罗纳河谷等名产区的AOC或AOP,10欧都已经属于贵了。到20欧,初学者会被老师劝阻别去喝了,其中的好处初学者尝不出来,浪费钱。10欧的酒,加上运费保险经销商,比贺兰山的酒还便宜。这让人怎么追捧?偶尔买一瓶意思意思也就可以了。
至于葡萄酒的欣赏问题,这是国人的短板。品鉴葡萄酒是不佐餐的。国人那种“干杯”风本身也是对葡萄酒的亵渎。这是文化传统方面的事情。
毕竟,中国的酒文化除了干杯之外尽皆浅薄,白酒元朝才传入中国,在此之前实际上就只有米酒。黄酒这事,不出浙江和苏南。如何品鉴酒类这事目前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还是不说的好。
至于企业规模,大不见得就好。香槟酒代表富贵吧,整个产业加一起才几十亿欧元。但完全不妨碍其众多小而美的品牌,酒庄。好的东西只有给认知的人才值得!
宁夏的好葡萄酒,不如脱离传统的酒类经销模式,走直销的路,绕过冗杂低效的中间环节,把实价给到消费者,这样也许还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