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让女性走开?别让传统成为男尊女卑的庇护伞

喜欢传统文化,并不是为了抵制现代文明,更不是为了让一小撮人回到男尊女卑的世界。无论这则讨论起因是某个小范围里人与人之间的争执,还是基于一些大多数人已经有了共识的关于男女交往应当遵守的礼节,我都觉得这个话题有必要聊一下。最早的,我开始逐步接触传统文化的时候,反对声音里最常出现的就是提倡传统文化=恢复男尊女卑/封建社会等等这样讲传统文化与过去社会的某些侧面画上完全等号的观点。

不曾想过了十年,竟然还要为这种观点写一篇文章,更可笑的是这次竟然是因曾经那些人眼里正在提倡传统文化的人而起。或许正是因为时间太长了而我们并没有前进多少,以至于我们可以停下来看看周围的伙伴了,才发现竟然有那么多人与自己为伍却打着将来可以奴役自己的主意。传统和历史,都不是欺辱的理由。

500500

原文链接: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3966329496414984

这段文的意思大约就是,据作者了解,以前啊过去啊祭祀都是以男的为主,所以现在也应该这么来,别拿“女权”说事儿。且不说后来就有人打脸了他女性不祭祀的事情,他自己都说了武则天。只说这种迫不及待想继承男权社会特权的嘴脸就挺可笑的,真要谈什么以前啊过去啊,帝王庙的祭祀岂是我们这些

平头百姓可以瞎掺和的呢?

500500

經禮堂:回复@觞深之渊:不是祭祀限制了性別,而是女性不爭氣。你們爭著祭祀祭祀,祭祀來祭祀去,上面受用的都是老爺們,堂下就算全是紅裙,堂上可都是鬚眉,算什麼呢?所以要祭就自己長志氣,搞女性的祭祀嘛,女媧、老婦、先蠶、三太、孔母、孟母、宣文君、秦良玉、季文蘭。有祠堂的可以致祭,沒祠堂的可以為位这位更是可笑(这位下面还会出场的,敬请期待),因为被祭祀的对象是男性所以女性不该参加;作为回报,他觉得男性不该参加祭祀对象是女性的活动。

哈!哈!照这个道理吧,帝王庙里的还都是些帝王功臣呢,你算老几也敢买票进来?而且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男权社会留下来的遗产总是男性多一点,这种男祭男、女祭女的提法看似公平,但是简直是个连小孩子都糊弄不过去的笑话。男女有别,为何别的总是女性?人和人之间的认知可以差多少,或许从此事中就可以看到了吧。我以为在如今的时代里,女性可以做什么根本不是一件值得讨论的事儿,因为当你将讨论限制在“女性”上,其实就是在承认只有男人=人,而女人需要被另行安排。500500

济南-晨风君:男女不是不平等,只是分工不同,有些事情不让女生干是保护是尊重。。。。。某系极端女权主义的可以去死了,某些无知的直男也可以去死。。。。。。。。不要拿西人之物套华人之理,那样只会狗屁不通是啊,男女有别、分工不同,所以是保护。


不让女生开车是保护,绝不是因为歧视女性车技差;不让女生晚上出街是保护,绝不是因为我们犯罪的多;不让女生奋斗事业是尊重,绝不是因为我们比不过女性……每一个以尊重和保护开场的,以限制为结尾的论调,真该问问他们,为何不是以男性的规避为结尾呢?毕竟世界无非男女啊!女生车技差,男生就别上街了,免得被撞死;女生单独出门危害大,男生就关起来吧,免得犯罪;女强人惹人厌烦,么就自插双目吧,免得吓破了玻璃心……你看,这段话我依然可以将自己包装成尊重和保护。500500500500

很多时候我们承认男女有别,是希望社会可以更纤细更敏感地去认知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然后更多元化地去满足更多人的需求。而不是为了在男女之间树起一道壁垒,禁止男女接触。难以归纳这位(前面已经粉墨登场过了)的论调已经落后时代多少个身位了。

在女性可以选择几乎所有职业的今天,哪怕有就业歧视也只敢隐秘地发生,竟然还有人在提倡通过避免非血缘关系男女的正常社会接触来保障所谓的女性就业。这不仅仅在否定女性的职业能力,更是企图重新回到那个女性不能抛头露面的社会。有些糟粕,请该直接丢进你家马桶!关于哪些是传统文化里的糟粕,实在是一个有撕上几天几夜潜质的话题。然而最可怕的论调就是,总有个把人喜欢跟你说你以为的那些糟粕,都是西方文明给你带来的。

500

徐子明:不 ,他们当然不会考虑如何尊重历史和尊重传统。对于他们而言,他们所接受的西化教育和媒体灌输给他们的西化理念才是第一位的,其他的事情都是彰显他们的意见和欲望的工具,比如说汉服,比如说祭祀,他们所考虑的是这些事物能否满足他们的欲望。史料?传统?对不起,和我不一样的,那就是糟粕。就好像知乎上有人提问《贞操观已经变为「糟粕」了吗?性解放事实上是一种西方文化,难道我们不应该保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吗?》一样,谁给了你们勇气如此去曲解别人的文化呢?

谁都不是天然拥有这些的,无不通过先人的斗争得到的。其实我们会发现,我们眼里的很多糟粕其实就是那些曾经的不开放、不自由、不平等——“女子者,顺男子之教而长其理者也。是故无专制之义,而有三从之道;幼从父兄,既嫁从夫,死从子,言无再醮之端,教令不出于闺门,事在供酒食而已,无阃外之非义也,不越境而奔丧,事无擅为,行无独成,参知而后动,可验而后言,昼不游庭,夜行以火,所以效疋妇之德也。——《孔子家语·本命解》只是在这个框架下原先最被压迫的人群当然就是看起来似乎要求最多的,不是因为那些人太贪,而是曾经失去太多。

500

说实话,我也想做那个既得利益者,那么我顶多就看着那群人一代一代地挣扎着争取自己的利益。这种感觉就像看蚂蚁搬家一样,它们大概永远也不知道我这个云淡风清的围观者其实可以用一只手指就毁灭它们所有的努力。其实,就算这段话是孔子说的,那它也只是糟粕。少给我打什么尊重历史和尊重传统的旗号,这些连文化都算不上的过去的伦理,竟然想复辟?白人敢说欺压黑人文化么?欺压黑人的时候

敢说请尊重我的历史么?

500

传统文化不应既利用女性又欺压女性我不知道其他传统文化圈子里的男女比例几何,但是在传统服饰领域,女性的比例极高,而此事竟然恰恰是发生在这样一个男女几乎二八开的地方。何止放肆,简直狂妄!女生支持和参与传统文化,只是因为我们喜爱之余想发挥那么一点使命感而已。更有那么多传统文化领域等待我们去努力,服饰、音乐、节俗、工艺、诗词,但是你竟然只是想借此重回那个欺压女性的年代。她们把你当做伙伴、当做茫茫人海里难得可以投机的同好,你却打着小算盘,瞄准每一个时机企

图重新有一天再压榨她们!

500

我所想象得到的无耻都难以逾越这些发言。人最令人作呕的地方,不在于他们多么卑鄙,而不是他们根本不认为自己是下作,反而将自己包装成尊重和保护者。如果有一天,传统文化真的只能堕落到定义成他们所怀念的那样,女子需要三从四德,不能单独出行、不能有自主思想,只能在家提供酒食,那么我只能弃传统文化而去。我都不是“人”了,我拿什么跟你们这些“人”谈文化?不要觉得这是危言耸听,IS的今天不就是这样的画面么?既然IS并没有缺乏那些愿意被奴役的女性,我相信今天也一定有人愿意遵从上面那些截图的言论。人各有志,自取其道,我尊重你的选择(强调:是你的选择,不是你为我们所作的选择),但是我永不承认你的观点!

有人说为何突然关于女权的话题变得这么热了,只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弹。但是请一定相信,如果那一天真的来到,被压死的不仅仅女性。所以一切为女性争取的人权,其实也是为了男性争取的。

其实这个话题与传统文化为何逐渐变成了热点一样,哪里有遗忘,哪里就有反思。因为同理,遗忘、否定抑或过度自大地对待传统文化,一定也会相同的态度对待现在。所以一切对传统文化所呼唤的,其实也是我们想对这个时代呼吁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