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自己的喜好去让多样的电影每个都附上“正确的三观”,还是会走上样板戏的老路
【本文来自《今天,我们电影正被这两字害惨》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枪王黑泽
“需知,你的经历和认知形成的三观,不一定和别人一致,在别人不影响到他人的情况下,强行让别人该变观念,不然就别说话,这比道德沦丧更可怕。”。。。。你也知道“在别人不影响到他人的情况下”?那么太自相矛盾了,电影就是会影响到他人,让他人改变观念。而且你对正确的理解过于肤浅,这是有一个大的是非观框架的,在这个框架里可以随意发挥创作。不是你眼中狭隘的“小框架”。好好想想你自己举的例子“有认为该承认同性恋的,有认为不能承认的,有认为相声里带点颜色可以的是传统,有认为不行的,有认为女性应该温柔相夫教子的,有认为女性应该独立自主拼事业的。”哪个是社会公认的“正确三观”了?凭什么你觉的正确的三观指的是这些东西?我就举个最简单全世界公认的“正确三观”——“热爱祖国,爱好和平,正义必胜”,理解什么是正确三观的大框架了吗?
如作者所写的,当前电影评价存在一种风潮比如《唐探》中王宝强“卖丑”“涉嫌侮辱女性”,《孤味》里女主原谅了出轨的丈夫,这肯定不在社会评价体系中处于“正确”一系。于是有人想让这种情节消失,于是以后电影中不再会有好色的小人物,所有丈夫出轨了妻子马上离婚,并且让他净身出户,因自己的喜好去让多样的电影每个都附上“正确的三观”,这不就是样板戏吗?
如你所提出的“大框架”:“热爱祖国,爱好和平,正义必胜”,这是底线,作者全文也没有反对底线吧,他反对的是对所有文艺作品情节上纲上线,每一个人物都要高大全,爱岗敬业,尊重女性(这个讨论的最多),爸爸要照顾家庭,不能原谅伤害自己的人,对敌人不能有一丝软弱。反正怎么说都能有道理,这不就是党同伐异?
最后说说八百这事,守四行仓库这事是老蒋为了博欧美同情,做的一个表演,我感受到了国军的英勇,一江之隔拿800将士引起世界关注的无奈,更多的是激起了我认同“国弱就要受到欺辱,领先于世界才能长治久安”,我认为这部电影让我有所触动,所以尽管网上吵的沸反盈天的,但这不影响我评价这部电影。符不符合史实,逻辑合不合理,有没有吹国军,这些不合理的地方都是导演牺牲掉了逻辑性,为刻意制造的奇观让路,说白了就是导演为了感染力不要逻辑,就是导演拍的蹩脚,打低分我认为可以,抵制就免了。我再重申下我的观点,你可以不喜欢,但是文艺作品是应该有多样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