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晚会、地标打卡,《唐宫夜宴》为什么火成2021“文化现象”?

文 | 糖炒栗子

“文化和创意上的降维打击”、“把我变成自来水的水平”、“泱泱华夏的文化自信,大河南终于找准定位了”……时隔半个月,春节凭借着《唐宫夜宴》火热出圈的河南卫视,再次在元宵晚会的混战中异军突起。岳云鹏的话或许更能简单粗暴代表观众的呼声:“这个节目太好看了!”

河南博物院元宵奇妙夜在正月十四上线,避开了晚会混战的浪潮,但这并不影响其接连两天持续霸占微博热搜。截至目前,其引发的微博话题有#河南元宵晚会是实景拍摄#、#河南元宵晚会 审美在线#、#河南卫视为回馈网友重新拍元宵会#、#云云鹏说河南元宵太好看了#,累计讨论量近4亿。

500

从创意到制作5天完成、节目时长30分钟、没有主持人、《唐宫夜宴》中的唐宫小姐姐串场、融合了河南多个知名历史文化和建筑,仅有的明星艺人是霍尊、GAI和汪苏泷……就是这样一档非常规晚会,却在播出之后横扫舆论,豆瓣小组上更是有不少网友喊话家乡“支棱起来,向河南学习”。

这一切还要追溯到半个月前河南春晚凭借着《唐宫夜宴》迅速出圈,长期霸占微博热搜榜单,成为春节期间的交流符号,如今由其掀起的打卡河南博物院热、唐代装束热、考古盲盒热、衍生节目热,仍在继续风靡。而河南元宵晚会的好评无疑是为其再添了一把火。

《唐宫夜宴》已然火成了2021年的文化现象,由此掀起的文化热或仍将继续,更重要的是它的出现搅动了晚会市场、卫视定位甚至是文化市场的一池平静,留下诸多可行性思考。

从《唐宫夜宴》到元宵晚会,市场在追捧什么?

《唐宫夜宴》火了!短短五分钟的节目,在投注市场后迅速转化成一系列可观的数字:据媒体统计,其共计斩获5次微博热搜、108万讨论量、20.4亿播放量、25亿阅读量;与此同时14位唐宫小姐姐也在迅速走红,首席舞者易星艳的一条“唐宫disco”的微博转赞评累计约有9万之多。

用一句话来概括,《唐宫夜宴》其实是一群圆润讨喜的唐宫少女从准备、整理妆容到夜宴演奏的过程。在舞蹈的呈现上,虚实结合的场景和舞台也为故事增加了几分奇趣和震撼:博物馆中的定格、乐俑“活化”后少女的鲜活灵动,路过一湾池水时少女们的不同风韵,夜宴演奏上的精妙,直到回归一开始的定格造型。

打破传统古典舞的观众门槛,唐宫少女的灵动仪态以及舞蹈中融入的奇妙元素,让整个节目极其贴合当下年轻观众的审美。而以博物院位背景的创作又让整个节目多了一份历史的底蕴,将观众真切的感受着盛唐气象。

500

河南元宵晚会某种意义来讲是《唐宫夜宴》的前/后传,故事的韵味更加浓烈。河南博物院中,汪苏泷的微微一笑让博物院中陈列的唐仕女“脸红”,并在闭馆后活化,由此开启了她们的游历之旅,整场晚会便是以此串联起来:

她们来到应天门欣赏水月洛神,于是有了绝美的舞蹈《芙蓉池》;她们登上观星台,看到了武术表演《斗转星移》;在镇馆之宝莲鹤方壶飞鹤的指引下,她们打开了霍尊《莲鹤方壶》的演唱现场;她们穿越到《清明上河图》,观看了上元灯会,也拉开了河南传统戏曲的舞台,带来了《五世请缨》《夫妻观灯》的戏曲联唱……短短半小时,融合了河南多个知名历史文化和建筑,韵味无穷。

500

“三刷”、“半个多小时演完,直接重播一遍,太好看了”,在各种社交平台上,不难看到网友们对这场晚会的热情仍在持续。而在这种舆论的浪潮中,不难发现真正吸引观众、引发全面共鸣的关键,还在于其中浓郁的国风、国潮,对传统文化、华夏文明的展示。

《唐宫夜宴》和元宵晚会的火爆出圈,其实是在晚会语境下为传统文化找到了一个当代表达的出口:当传统文化不再是冷硬束之高阁的文物,而是开始以极具个性化和网络化的表达拥抱年轻人,往往会释放出强大的市场影响力,撬动隐藏在年轻一代骨血里最深刻的文化家国情怀。

地标打卡、衍生节目、盲盒热,“唐宫夜宴”火成文化现象?

“才知道本来河南卫视当初是春晚和元宵会一起拍好的,但春晚意外爆红后,网友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大受感动,就想用自己的心意快速回馈网友,无以为报唯有作品,于是她们就用五天的时间兵分四路重新拍了一版元宵会”。随着河南元宵晚会的出圈,越来越多的幕后故事开始被挖掘。

5天时间为网友重新定制了一档晚会,这恐怕是市场上绝无仅有的了。从这个维度来讲,河南元宵晚会也算是《唐宫夜宴》最典型的衍生节目了。事实上,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一场由《唐宫夜宴》掀起的文化现象已然席卷至各个细分市场,形成独特的“唐宫热”。

500

除了定制版的元宵晚会上,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和文物宝库频道还联合推出《唐宫夜宴中的国宝》系列微视频,七天七集,主要是对莲鹤方壶、贾湖骨笛、唐三彩、《簪花仕女图》等国宝进行知识普及。

随着节目火爆出圈,《唐宫夜宴》的舞者还身着锦衣华服,化着斜红妆容出现在郑州大剧院、炎黄广场、郑州东站等多个郑州地标。这种主动从线上走向线下也成功让网友再度沸腾,“河南旅游”也成为评论中一个极热的词。

500

事实上,从春晚出圈后,对于河南博物院、洛阳博物馆等地的打卡便成为网友极其热衷的事儿。“许多游客是看了《唐宫夜宴》,充满对文物的好奇才来的”,河南博物院的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据媒体报道,前者参观人数较之前增加了近四成,后者在初三之后客流量同样显著增加,唐三彩成为网友打卡的重点。

500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河南博物院再次开启“宠粉”之旅,国内首套唐宫夜宴仕女乐队主题的盲盒正式开启预售。“唐宫夜宴·仕女乐队”系列盲盒灵感来源于河南博物院院藏的“绘彩陶坐姿伎乐女俑”,《唐宫夜宴》中唐宫少女手中拿的正是这些隋唐乐器。此番属于超前预售,需要在两个月后才能发货,价格在50-420元之间。

与此同时,《唐宫夜宴》所掀起的唐装、妆容热同样在市场上有所体现。淘宝上“唐装齐胸襦裙二片式仙女裙”也都齐齐打出了“唐宫夜宴演出服”的字样、采用了节目中的图片作为物料。除此之外,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同样掀起了仿妆热、Q版插图热等。

搅动晚会市场、卫视崛起,“后唐宫夜宴”带来哪些启示?

“改变了传统晚会的模式,古典美兼具创新力,诚意满满”、“大河南终于找对方向了”……除了本身带有的节目热度和文化现象,《唐宫夜宴》和河南元宵晚会的火爆出圈,更广泛的意义在于其带给晚会市场和二三线卫视崛起的思考。从网友呼唤央视、家乡电视台学起来的声音中,不难窥见这一点。

当下无论是传统卫视还是互联网平台,晚会的比拼似乎陷入了过度依赖明星阵容、争夺流量明星的困境中,明星元素、歌舞元素的简单拼接,正在成为常态。以央视春晚为例,近年来始终困扰着其关于老一辈艺术家被淘汰、流量明星扎堆的争议背后,实则是大众市场对于优质节目缺失的不满。

《唐宫夜宴》和元宵晚会的出圈则是为市场敲响了警钟:晚会同样可以是极具创意的内容作品,更重要的是它为略显厚重的传统文化找到了一个更年轻、更现代化的出口,以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去完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是其撬动大众热情的砝码,也是当下的晚会市场所稀缺的。

当然这背后同样有着更多不为人知的付出和心血。据媒体报道,为了实现唐朝的“以肥为美”,舞蹈者们需要在嘴里塞入医用脱脂棉球,让整张脸圆润起来,同时她们还需要在表演时作出夸张的表演表情,让唐宫少女们火起来;除此之外,节目的制作还需要融入5G、AR等技术,实现古代与现代、传统与科技的勾连。

500

接连两档晚会的出圈,也让河南卫视这个昔日被禁锢在武术和戏曲中的平台被市场所关注。当下面对视频平台和一线卫视的强烈夹击,二三线卫视的生存空间愈发狭小,买不起的版权剧、难出圈的综艺节目,也让他们作为媒体窗口所释放的影响力愈发微弱,找准定位精准突围、用真诚回馈市场也就成了可行之道。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卫视此番的突围无疑是其精准找到了撬动大众市场的杠杆,即其作为华夏文明发源地以及洛阳、开封两座古都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所拥有的传统文化沉淀。在寻根文化盛行、传统文化高热的当下,这无疑是天然的招牌。当然这背后同样离不开河南广电在媒体深度融合的大势所趋下,在去年大刀阔斧的进行了机构改革和机制创新。

“时也,运也,命也”,河南卫视以《唐宫夜宴》为轴心在晚会市场、媒体融合等多重语境掀起的风暴,实则是一次全方位的厚积薄发,至于它的路径是否具有可复制性尚不可知,不过它带给市场的震撼和思考却是值得肯定的。既《国家宝藏》等文化类节目搅动综艺市场后,传统文化终于再次向更广义的文娱市场发起冲击,何尝不是幸事一件。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