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印度人民三观之下的“八荣八耻” (下)

 

05

以不沾荤腥为荣,以饮食不忌为耻

禁欲苦修的成本毕竟太高,这种行为本身也跟如今的现代社会十分格格不入,所以大多数印度教徒可能空有理想抱负,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太多现实因素制约,于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虔诚他们会倾向于一个比较容易的选项——素食。

印度教的素食跟佛教的素食有共通点,也有不同之处。佛教素食修持的是“慈悲心”,基于对众生的共情,是一种利他主义,跟大乘佛教解脱众生的精神是相符的;而印度教素食基于的是“非暴力”和“洁净”,从根本上来看属于利己主义

我可以举一个例子告诉大家佛教的“慈悲心”跟“非暴力”的区别。如果有个人在路上看到一条素不相识的狗被车撞了,立马就不管不顾冲过去救助,花重金对牠进行救助医治,这就是慈悲心;“非暴力”一般不会主动伤害动物,但也仅限于不伤害,给点剩菜剩饭的关心是可以的,但假如要他们付出真金白银来救助动物,那就很难了。用一种相对通俗的说法,“慈悲心”大致是“勿以善小而不为”,更多是基于主动的同理心,甚至可以无差别心地待人如己;“非暴力”大致是“勿以恶小而为之”,更多是基于害怕遭报应,即便行善也是为了往自己的“福报账户”里存钱。

印度教相信万物有灵,也就是说所有的生物都有一个永恒不灭的“梵我”(Atman),这个“梵我”在轮回中以不同的形式转世。有些佛教徒会跟你讲:咱们不要杀生啊,世间的一切有情众生在无数轮回中都可能是你的前世父母,所以杀生是大逆不道的。这种说法其实是从印度教里来的“邪见”,大家想啊,佛教打一开始就否定了印度教中“梵我”的存在,讲的是“无我”(Anatta)“无常”(Anitya),没啥东西是永恒不灭的,而“我”更是一个虚无的概念,“无限轮回中的前世父母”一说显然站不住脚,与佛法的根本教义相悖。在佛教中关于“灵魂”是否存在这个问题有“断见”和“常见”之争,“断见”的立场接近唯物主义,认为身死心灭;“常见”则偏唯心主义,认为身心相异,灵魂只是暂居色身,也并非永恒不变。(参见《被重新发明的印度文化(四)佛教》)

印度教的三观基于永恒不灭的“梵我”,因此他十分笃信“前世父母”这种说法。在这一认知之上,印度教发展出了“非暴力”(Ahimsa)的道德概念,以免误伤自己的“前世父母”。这个概念在2500年前的吠陀时代就已经形成了,甚至早于佛陀的时代,Ahimsa的意思是“不伤害、不杀死”,后来“非暴力”还被延伸到了言论、思想领域——对另一个生物进行侮辱、腹诽都是不应该的。早在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非暴力”就被定义为了最终极的美德、自制力、天赋、牺牲、力量,朋友、幸福、真理、教导。(Ahimsa is the highest virtue , Ahimsa is the highest self-control, Ahimsa is the greatest gift, Ahimsa is the best suffering, Ahimsa is thehighest sacrifice, Ahimsa is the finest strength, Ahimsa is the greatest friend, Ahimsa is the greatest happiness, Ahimsa is the highest truth, and Ahimsa is the greatest teaching.)“非暴力”思想经过了发展之后,在甘地的时期发展到极致,变成了一种占据道德制高点的意淫武器,其内在逻辑是——老子只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那么错的就是你就是你就是你!真理是站在老子这边的!人固有一死,老子才不怕被你弄死,你弄死我只会加深你的罪业,而我下辈子就能得到嘉奖!

咱们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个“仁”,“非暴力”的中心思想则是个“忍”——只要啥事儿都能忍下来,就能成圣人。只要理解了这一点,便能理解甘地的各种奇葩行为和言论,苦修禁欲说白了不就是个“忍”字诀嘛!同时也就能够理解为啥印度人民生活在如此不公正的社会制度下还能安之若素——忍过了这辈子,咱们下辈子又是一条好汉!

印度人民的素食跟“非暴力”是建立在同一个认知基础上的——世间众生(Sarvabhuta)都是自己无限轮回里某一世的爹妈,你要吃了他们,下辈子你也会被吃。佛教由于受此邪见的影响,也常常能听到类似的言论。我丈母娘住我们家里的时候看我们打蚊子,电蚊拍噼里啪啦的声音虽然是打在蚊子身上,却是痛在她的心里,在边上一个劲儿念经给蚊子超度,还诅咒她亲闺女下辈子变蚊子遭同样的报应。最搞笑的是,有一次我在客厅里捏爆包装快递的气泡塑料膜,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丈母娘在隔壁房间听见还以为我在打蚊子,心惊肉跳地一直在念经。

我太太同为藏传佛教徒,她虽然打蚊子,却见不得活杀动物。有一次我带我太太在上海跟朋友聚会吃潮汕火锅,有一道菜是生烫竹签活虾,虾脚都还在动,结果她被惊吓到,说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活虾!回家在地铁上哭了一路,搞得我在边上很囧。电影里面如果有血腥的镜头,她也会不敢看。

除开“非暴力”因素之外,在印度教的洁净观里,肉食是十分肮脏的事物。古时候人们缺乏食品卫生的知识,烹饪方法也非常有限。像印度这种地方,一个不留神可能就会吃坏肚子食物中毒,出于食品安全的缘故,印度饮食文化里非常忌讳生食,这就是为啥印度菜都喜欢煮成稀烂糊糊。肉食在热带容易腐败变质,吃坏了几次肚子之后,古代印度人民便得出了“肉食是肮脏的”这一结论。

有这样的三观为背景,印度人是真心觉得素食者既高尚又纯洁,是“非暴力”的实践者。碰到一些宗教节日,地方政府往往会在那天禁止屠宰卖肉,屠宰这种事不但“不洁”,还有伤天和。一些原本吃肉的低种姓印度教徒,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也会主动成为素食者。作为外国人假如在印度告诉别人你是素食者,对方会立马对你肃然起敬,就好像你在中国碰到一个中文说得很溜的老外一样,一下子能拉近距离感。

在印度,完全没有忌口什么都吃的人我虽然碰到过,但简直比大熊猫还稀少,印度社会普遍会这样的人持负面看法,可能就像我们觉得一个人“毫无节操”,于是这些人就会在印度教社会里隐藏自己的食性。常见的情况是有些年轻一代的印度人在家中完全素食,一有机会跑到国外就胡天胡帝百无禁忌。我家楼下的一个工程师就是,他爸妈在的时候是个很乖的妈宝男,跟着爸妈一起素食,跟我私下聊天的时候才向我坦白他在外面读书的时候猪肉牛肉之类啥都吃过,在我家里也什么都吃。当然,猪肉牛肉在印度大多数地方并不容易搞到,不是你想吃就有的吃。

跟印度人交往了解对方的忌口是很重要的,免得不小心冒犯对方。中国人在许多国家人眼里的刻板印象就是什么东西都吃的怪物,印度人经常会问我是不是吃狗肉,我说我不吃狗肉,但我吃蛙肉、蛇肉,他们就会无比好奇蛙肉和蛇肉要怎么吃,是什么味道。而当我告诉他们,中国人远远没有像韩国人、越南人那么嗜食狗肉,他们觉得很不可思议。拉达克人对大牲口的肉没有忌讳,但就像很多藏人一样不吃鱼虾,出于慈悲心他们觉得吃鱼虾杀生太多,一个虾子就是一条生命,一口就没了。我丈母娘住在我家里时,无法直视我们吃螃蟹和虾子,躲在隔壁房间给虾蟹念经超度;我丈人好几次把螃蟹说成Scorpion(蝎子),在他们眼里虾蟹与蝎子并无差别。

总之在印度素食是大主流,无肉不欢的人当不了印度教徒。有这种“非暴力”的素食文化为背景,大多数印度人都不会主动伤害动物,整个国家就像个大动物园似的,牛羊猪狗猴子松鼠孔雀鹦鹉在人类社区宾至如归——不过与其说是动物搬进了城市,倒不如说是人类住进了丛林。你在印度城市里能见着各种动物,孟买作为印度最大的城市,郊区甚至有花豹出没。而大家之所以觉得印度脏,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正是满大街的动物粪便。

500

孔雀直接飞到家门口

生活在印度的动物一方面享有极大的自由,爱咋咋地,活得无拘无束,基本没人会捕杀城市里的流浪动物;但另一方面,由于“非暴力”的冷漠,没人会去关心动物的福利。虽然印度人习惯把剩菜剩饭倒在街边喂动物,但这些高盐分的食物很难说得上健康,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我大概是我们这个社区最经常用肉骨头喂流浪狗的人,不经意成了社区狗王,家门口地盘上的三四条狗都认我,走在巷子里屁股后面常常会跟着一串摇着尾巴的狗。但不得不说印度的牛羊猪狗的生存环境十分糟糕,在垃圾堆里翻找食物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寄生虫病、皮肤病非常普遍,不少猫狗都皮包骨头营养不良,甚至长着烂疮。救助流浪动物这种事情在印度基本不存在,任其自生自灭。

 

500

在垃圾堆里翻找食物的白牛

毕竟这个国家连人的日子都还没过好,又怎么顾得上满大街的动物呢?许多印度女人的地位,甚至还不如村里的一头牛。

 


06

以生男弄璋为荣,以生女弄瓦为耻

很多中国人都觉得印度是个非常危险的国家,我早年一直为印度辩解——一个连动物都不伤害的国家,对人又能坏到哪儿去呢?现在我觉得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客观来讲印度的暴力犯罪相比其他一些国家确实比较少,在印度很少听说大奸大恶草菅人命的悍匪、大盗,但由于性压抑的缘故,采花贼却不少。同时由于印度女性地位的低下,受害者常常得不到公正的待遇,于是又姑息了这些罪行。

《白虎》(The White Tiger)那个电影一开始男主人公介绍自己原生家庭的时候,第一个镜头给了几头牛,说这是他们家里地位最崇高的成员,那几头牛甚至还只是水牛,而非印度人所尊崇的白牛。

 

500

在印度一些落后、守旧的农业地区,女性的地位可能真的还不如动物。不少印度人把女儿视为一种“诅咒”,家里要是生了个女儿就哭丧个脸。

重男轻女这个问题,在所有的父系农业社会都很普遍,而印度由于从来没有进行过解放妇女的社会革命,重男轻女问题也就特别严重。社会对女性的歧视会造成恶性循环,一些穷人家的女孩被父母从小当做童工使唤,错过接受教育的机会,成年后缺乏维生技能和独立性,不得不依附丈夫,从而进一步导致了家庭地位的低下。还有就是印度女性就业受到歧视,大家别看印度人口那么多,其中真正能干活儿的人却不多,一大半女性都给排除在外了。印度传统观念认为女人就该在家里相夫教子,出门抛头露面工作是很丢人的事情。特别在北印度,你会发现很多本该是女人干的服务员、售货员等工作,全都是男人在做——反正女孩子将来不需要找工作,那些父母也就更加心安理得地不让女孩子接受教育了。所以如今印度政府提供的基础教育不但是免费的,而且是强制性的。

有人可能会援引印度烧寡妇的现象来证明女性地位低,关于烧寡妇的问题我在这里得澄清一下。某些自媒体说印度人到现在还有烧寡妇的“萨蒂”(Sati)习俗,事实上是,1943年以来至今,包括官方和非官方一共记录了34起萨蒂既遂或未遂的事件。最后一起强迫性质的萨蒂发生在1987年的拉贾斯坦邦,受害者是一名结婚仅有8个月的18岁少女Roop Kanwar,她24岁的丈夫去世后,数千人参加了这场可怕的“献祭”。而最后一起未遂的萨蒂则发生在2008年,75岁老妇Lalmati Verma企图在她80岁丈夫的葬礼上投身火堆一起被烧死,被众人阻止,但她依然在亲友离开后自杀身亡。无论是把1987年称为“现在”,还是把丈夫死后的自杀说成“依然存在烧寡妇”,恐怕都不是很严谨吧。

“萨蒂”在最初是自愿原则的,即便在古代也并非普遍现象,具有区域性。由于传统农业社会女性对丈夫的人身依附程度非常高,没有自己赖以为生的技能,而从前的印度教又不允许寡妇改嫁,丈夫死后有些女性在巨大的生活、抚养压力下,便会选择自杀,其方式则是在丈夫的葬礼上自焚。穆斯林入侵南亚之后,他们并不介意娶寡妇,印度教社区担心年轻寡妇嫁给穆斯林皈依伊斯兰教,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才有了强迫式的“萨蒂”。到1861年的时候,无论自愿还是非自愿,烧寡妇就作为一种陋习在英属印度范围内被完全立法禁止了。可以确定的是,如今强迫性质的“萨蒂”在印度已经完全绝迹,也早已不再是印度的社会问题。

曾经存在过的活烧寡妇现象,确实能够证明印度女性地位低,但咱们过去的裹小脚和贞节牌坊也没高明到哪儿去;反倒是更能证明我之前讲的“非暴力”的冷漠与利己主义。

 

500

阿米尔·汗(Aamir Khan)是我们中国观众都很熟悉的印度演员,也被称为“印度的良心”,他以前做过一个《真相访谈》(Satyamev Jayate)节目,第一集讲的就是关于印度的性别选择、杀害女婴问题,可见这在印度确实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这几年由于立法的加强,孕期的性别选择得到了遏制。我太太生孩子的那个医院,B超房门口直接就贴着法律警告,孕妇家属假如要求医生提供性别鉴定的话,医生和家属都要面临罚款和监禁的惩罚

 

500

然而同样是在印度,同样是农业社会,同样也存在重男轻女思想,拉达克人却希望家里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儿。我太太说拉达克从没听说过选择性堕胎或杀害女婴的事情,这一方面有信佛的关系,修持慈悲心,做不出残杀骨肉的恶事;另一方面拉达克不像印度其他地方有嫁妆制度,不会让生女儿成为一种家庭负担。

之所以在杀害女婴的问题上,印度教的“非暴力”完全起不到阻止,因为杀害女婴的利己收益要大于坚持“非暴力”的利己收益,于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者,“非暴力”完败。

私以为,许多社会习俗和现象背后都有其经济学原理。由于传统农业社会女性劳动力价值要低于男性,产生了重男轻女的现象;而父系社会为了对生女儿的家庭进行经济补偿,于是又发展出了彩礼制度来平衡。然而奇葩的印度却不走寻常路,流行的是嫁妆制度。印度的嫁妆制度的前因后果可以写篇大论文,大家可以去看《印度的嫁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这篇文章。

嫁妆制度背后也有其经济学原理。彩礼制度适应的是下层劳动人民的婚姻,因为女儿在劳动人民家庭中参与经济活动,可以创造经济价值。把女儿嫁出去会导致家中劳动力减员,自然应该得到一定的补偿。但富人和统治阶级之间的婚姻就不是这么个逻辑了,富人家的女儿本身不仅不干活,还需要仆人来伺候,嫁妆一方面是给婆家照顾自己女儿的经济补助,另一方面在女性没有财产继承权的古代印度,是一种变相分割财产的方式。其实中国古代富家小姐的陪嫁丫鬟就具有“嫁妆”的性质,一起送到婆家继续照顾小姐,不占用婆家的人力资源,只不过大多数人的关注点都在“陪床”上。

因此嫁妆制度在富人阶层的流行有其经济学上的合理性,然而我前面也讲了,印度人民好面子,穷人一看富人都这么搞,于是他们也跟着打肿脸充胖子搞起了嫁妆。除此之外,早期印度教的《摩奴法典》(Manusmrit)为了杜绝穷人家卖女儿的行为,把收取彩礼的婚姻定义为了“阿修罗婚姻”(Asura Marriage),这种婚姻不会受到神的祝福,因此彩礼在印度教中自带原罪

嫁妆制度造成的家庭经济负担,对于农业社会本来就客观存在的重男轻女问题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07

以娶高种姓为荣,以嫁低种姓为耻

在如今的印度,嫁妆已经通过法律形式明令禁止,但传统社会文化的惯性岂是一朝一夕能够消除的。在嫁妆制度下,低种姓女子带着嫁妆通过“顺婚”嫁入高种姓家庭,以此实现“人生升级”成为了一种惯例。你们别看印度男女比例失衡,打光棍的都是那些低种姓穷光蛋,高种姓的男性反而掌握了更大的主动选择权,他们可以在“顺婚”过程中人财两得

所谓“顺婚”指的是高种姓男子娶低种姓女子,女子和后代都可以继承男方的高种姓。需要指出的是,在印度教传统中,婚姻应当发生在同一个种姓阶级内部,“顺婚”娶低种姓女性虽然允许,但并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因为其中的经济利益才让人趋之若鹜。

另外我要说明一下,就算在同一个种姓阶级(Varna)里面,不同种姓职业(Jati)之间也有贵贱之分,婆罗门和婆罗门之间、贱民与贱民之间并不平等。两个人如果在同一种姓阶级,虽然没有顺婚逆婚之说,但仍存在高攀下嫁等情况。

对嫁妆的明文禁止,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抑制了“顺婚”。如今印度索取嫁妆和不要嫁妆的婚配情况都存在,总的来说越穷的地方嫁妆要得越多,越是富裕的家庭越不在乎这些东西。而男人这种动物,在找对象这件事儿上攀比心是很重的。大家可以想象下,几个印度男人在一起聊天,大家都在说自己老婆嫁过来的时候带了多少多少嫁妆,假如你老婆娶进门的时候啥嫁妆都没有,是不是很丢面子了?这时候除非你宣布说——我老婆种姓比我高!才有办法震慑全场。能娶到比自己种姓高的老婆,在印度是非常有面子的一件事情,相当于穷小子高攀了白富美。因为在传统印度社会里,过去“逆婚”是不被允许的,直到现代社会这一禁忌才开始松动。

由于过去嫁妆制度造成了惯例,就使得那些只要稍有条件的印度男人,在择偶的时候要么找有嫁妆的,要么找种姓比自己高的,因此不少女性想要把自己嫁掉,就只能屈就比自己种姓低的配偶。

婚可能是结成了,但问题也来了——年轻一代或许不怎么在乎“逆婚”的问题,但一些观念保守的父辈常常会接受不了,从而也就有了“荣誉谋杀”的现象。

“荣誉谋杀”这事儿世界各地都有,最常见的就是杀死奸夫。荣誉谋杀大多数都跟婚姻两性有关,比如子女拒绝父母安排的婚事、婚前婚外性行为等等。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荣誉谋杀大国,印巴两国虽然宗教信仰不同,但祖传文化都是共通的,他们的文化里面有个概念叫izzat,是“尊严、名誉”的意思,接近于中文语境中的“气节、面子”。“不食嗟来之食”、“死不认错”都属于izzat。

在南亚社会中,妇女长期以来被物化,与家庭财产和名誉相绑定。女儿未经自己允许,嫁给了一个低种姓的男人,这对于很多印度父亲来说那真是一种奇耻大辱,严重伤害了他们种姓社区的izzat,大家都会对此说三道四,挽回izzat的方式就是杀死这个大逆不道的女儿。从实际情况来看,荣誉谋杀背后往往都有着社区的支持甚至怂恿

当然,自作主张的逆婚大多数时候不至于会搞到闹出人命的地步,一般也就是被逐出家门。我隔壁邻居就是低种姓男娶高种姓女,其实他们的种姓相差并不悬殊,而且男方的工作收入都相当不错,在银行担任管理层。可即便如此,女方父亲依然断绝了父女关系。据那个女的说,结婚后她爸爸就再也没有跟她说过一句话,这种婚姻在他们社区看来是非常不光彩的,有失izzat。

如此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深层次的心理原因恰恰是在于不自信。

 


08

以移民海外为荣,以生在印度为耻

我们看印度人,老觉得他们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只要稍微对心理学有所涉猎的读者应该都能知道,这恰恰是自卑的表现

我前面就讲到过,印度虽然有着丰富悠久的传统文化,但是文化上并不自信。一来是因为印度历史就是一本烂账,武力值孱弱,长期被各种虐菜,只能靠吹牛逼找文化自信,比如说从神话史诗《摩诃婆罗多》论证出史前印度就已经有了飞行器、核武器。就连大家跑去印度看的那个最出名的泰姬陵,严格来说都不能算是印度文化,那玩意儿是莫卧儿王朝的穆斯林建的。伊斯兰文明创造的泰姬陵成为印度的象征其实让印度人民挺受伤的,所以印度的纸币上故意没把泰姬陵印上去。二来印度教传统文化的三观基于的是神权祭司阶级利益,基本上还停留在中世纪欧洲天主教会买卖赎罪券的那个水平,糟粕多于精华,很少有符合现代文明普世价值观的,实在也没啥太多值得骄傲的东西。第三就是我前面讲过的,印度人由于长得黑,并且给英国人做奴才做久了,因此总觉得自己比白种人要低一等,有着根深蒂固的种族自卑。

500

核弹我们印度早就有了!

500

飞机我们印度也早就有了!

 

这种文化上的不自信,导致了印度人特别崇洋媚外。早些年不少中国人也很崇洋媚外,但中国人崇洋媚外纯粹就是贪人家的钱,非常功利和现实,除了个别恨国党之外,中国人并不会从骨子里觉得自己的民族文化比西方人低一等。这几年中国人渐渐阔气了之后,对外国友人不客气的嘴脸立马就露了出来。追溯到更早历史,从来都是我们天朝上国瞧不起八方来朝的夷狄蛮戎,而中国传统文化更是一身傲骨——梅兰竹菊,感物喻志。

印度人的崇洋媚外,则是建立在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的基础上的。身为外国人在印度有各种特权,你可以通过这些特权感受到毫不掩饰的对印度本国人的歧视。比方说,在印度一些地方火车站,有外国人专用的候车室,将外国人和印度人隔离开;有次我在泰姬陵里面,边上一群印度游客有些喧哗,保安马上过来把他们赶走,跟我们道歉;列城每年夏天会有马球节,一看我们外国人立马会将我们引到主席台边上的贵宾座,而印度当地人则挤在一边席地而坐;印巴边境的降旗仪式也有为外国人专门保留的坐席区……重点是,很多时候你并不需要为这些特权支付额外的费用,一张外国人脸就是通行证。

你固然可以将之解读为对外国人的友好,但我是真心觉得,这些做法对自己国家的老百姓太不公道,这样的事要是发生在中国肯定早就被骂死了。记得2012年有个日本人在武汉丢了自行车,当地警方连夜全城找车物归原主,这件事后来被一边倒地批评。而类似性质的事情,在印度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印度人自己却无动于衷——或许所有人都觉得,外国人就是比我们印度人要高一等

500

在拉达克看马球比赛被请上主席台,全免费

500

但看着当地群众都是这样的,老实说我是有点如坐针毡的

印度人一方面喜欢各种炫耀、吹牛来维持自己脆弱的自尊心,另一方面却连自己都瞧不起。再举一个例子来说吧,印度最穷最被人瞧不起的邦是比哈尔邦(Bihar),比哈尔人在印度各地都是过街老鼠,当别人问起比哈尔人你从哪儿来的,有些人会羞于说自己是“比哈尔人”,而说自己是“帕特那”来的(帕特那Patna是比哈尔邦的首府),这样至少听起来可以避免被贴上“比哈尔人”的标签。而据我一位身在美国的朋友说,他在美国碰到的一些印度人,问他打哪儿来的,他们也不说自己是“印度人”,只说是“孟买来的”,这正是因为耻于被贴上“印度人”标签的缘故。

在旁遮普邦Jalandhar市附近的一些锡克族村庄,当地居民的毕生的夙愿就是逃离这个国家。如果他们如愿拿到发达国家的签证或绿卡,就会在屋顶上建造飞机形状的水塔或模型,用以还愿。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旁遮普邦的锡克族本来就跟印度政府存在矛盾,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并不十分具有典型性,据说全世界每年被抓的非法移民有10万人来自旁遮普邦。但无独有偶的是,在印度的海得拉巴附近有一座签证神庙,庙内的“签证神”(Lord Balaji)能够保佑人们顺利拿到H-1B美国工作签,吸引了每周10万名“求签”者慕名而来——嗯,拿到签证是神的护佑,没拿到那是你的信仰不够坚定,请继续尝试。听说如今签证神的“功力”已经覆盖到美签之外其他国家的签证。

 

500

签证庙(图片来源见水印)

以下是印度摄影师Rajesh Vora拍摄的飞机水塔组图——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印度人为了离开印度可以妖魔鬼怪齐亮相;而那些离开了印度的印度人,为了不回印度更是能够无所不用其极。我听一个在印企中国公司里工作的朋友说,他公司领导层里的中国人在几年时间里被一群害怕回国的印度人全都搞了下去,其动力正是为了留在中国,疫情期间那些被困印度回不了中国的印度员工一个个都鬼哭狼嚎的。海外印度人很懂得抱团求生,首先,他们很多人本来就是一个村儿里成群结队来的;就算不是一个村儿的,大家互相一看种姓,就能知根知底自动建立好组织秩序。其次,他们毫无“内举不避亲”的武德负担,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相互提携;而中国人升上去了往往就会为了避嫌,反而跟底下的其他中国人划清界限,防老乡防得特别严实,靠一个人单打独斗自然不好混。第三点也是最关键的,到了海外的印度人,身负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生存压力,必须不择手段地扎根下来,要是混得不好可能就得滚回印度,那可是从天堂掉到地狱的落差。我认识的在国外待过的印度人,普遍非常憎恨印度。我太太就不大情愿在印度定居,她更喜欢中国,多亏我把印度的生活安排得比中国还安逸,不过她现在已经完全不想回拉达克老家了。当然,我们过几年是有计划回中国的。

最近这些年,许多印度人在美国公司混得风生水起,对此我们其实不用太羡慕,其造成的深远影响是印度本土的精英阶层大量外流,这种持续性的失血对印度的发展非常致命。印度人不存在读书成才报效祖国的思想,逃出这个鸡笼子一样的国家才是首要人生目标,长期以来印度教的利己主义思想也注定了这个国家的人民各怀鬼胎一盘散沙。而印度富人通常只有想要骄奢淫逸了才会回印度——毕竟这里佣人便宜听话、消费低廉,尤其是在外面挣了钱不回来显摆一下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遥想古时候的印度人,将海外视为恐怖的“蔑戾车”之地,那里的人不信吠陀,无有种姓,罪孽深重,无法往生轮回;哪里能想到而今时过境迁,唯有逃往“蔑戾车”,才能彻底摆脱阴魂不散的种姓社会遗留的枷锁,不必继续在鸡笼中轮回。

 


【结语】

过去我觉得文化是没有优劣的,深入了解了印度之后,我认为这句话有待商榷。或许某些文化,就是会相对比较劣质。

有人可能会说:你说的很多现象我们中国也有啊!我并不否认,尽管印度人的三观奇葩,可人性和经济学原理毕竟相通。但一些现象虽然相似,形成这些现象的内因却未必一样,就好像一些中国人的崇洋媚外跟印度人的崇洋媚外性质就很不同。印度文化的一大特点是把很多农业社会时期自然形成的习俗、规矩作为宗教形式固定了下来,比如对牛的崇拜、内婚制、洁净观等,这些本该是特殊历史时期、特定环境或条件下的产物,如今却难以随着时代发展进行改革。

有人可能会说:我碰到的印度人并不是这样的啊!我也不否认,印度的社会在进步,观念也在改变,而且印度社会撕裂本身就很严重。比方说缺乏上进心的主要是下层印度穷人,而以生在印度为耻的则主要是上层印度人,上层和下层的利益与认知均不相同。下层印度人由于被宗教洗脑、民族主义洗脑,大都安于现状混吃等死,还对自己的国家民族骄傲得不要不要;而很多上层印度人却由于眼界的开阔,对这个国家充满了厌恶,努力想要离开。

有人可能会说:印度不应该是一个充满灵性的国家吗?我以前也这样觉得,但大家想一想,灵性这个东西能当饭吃吗?灵性的想象飘在半空中,而真实的生活是落在尘土里的,甘地以及那些瑜伽圣人难道就不吃饭拉屎了?把印度的灵性抽丝剥茧到内里,就会发现其本质是不务实、不严谨、不负责任、不求甚解,稀里糊涂把一群古代婆罗门出于自身利益编纂的吠陀经典当作世界的真理。

有人可能会说:说不定印度人觉得中国人才是奇葩呢!我深知由于成长环境的关系,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会被困在从小习得的认知中。然而当我比较了古代世界不同文明的三观基石,发现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世界的三观,其本质都是古代的神职人员把自己的道德偏好以神的名义规定下来,大框架本身有问题;唯有儒家思想是通过对人性和伦理的实践探索,来确立社会的道德准则。虽然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里,儒家思想一度被曲解、被教条化,但其内核依然是古代文明中最接近科学和人文主义精神的伦理价值观。

去过印度的人,对这个国家的印象往往都两极分化,要么去好几次都不够,要么一次就受够了这个国家。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正是因为印度社会的文化背景、印度人的三观架构跟我们差得太远了,像我这种热衷于探索不同文化的人自然是如获至宝,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受得了“重口味”的狂轰滥炸。

印度社会具有极高的多样性,这既是印度的优势,也是劣势——文化的魅力在于多元化,社会的效率却需要单一化。中国的效率正是通过牺牲个性与多元化实现的,印度非常注重自己多元的文化,因此也就只能忍受低下的社会效率。从目前来看,这两者似乎无法协调。

中印之间的误解,有许多都是由于双方认知背景的巨大差异造成的,在我们眼里印度人是奇葩的三哥,在他们眼里中国人是可怕的无神论者,因此互不理解,而这种情况可能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比方说这两天中国官方公布了加勒万河谷冲突的真相,一时间蹭热点的文章无数,但我没有看到任何一篇把冲突根源说清楚的,我借这篇文章末尾跟大家简单讲讲。

有些国内的朋友觉得这下印度人应该无话可说了吧!其实并没有,印度人非但质疑我们的官宣,而且在他们看来反而坐实了中国对印度的“侵略”。因为加勒万河谷以及班公错地区,在某种意义上属于双重争议地区——不但主权有争议,就连实控线都有争议

有人可能会说,你放屁!领土主权没争议,就是咱们的!很抱歉,这事儿您说了不算,只有双方签订了划定边界的条约,主权才算正式生效。

在主权边界划定之前,中印暂时以实控线为界,中印2020年边境冲突的根源在于双方对实控线的主张不同。印度主张的是1962年中印战争爆发前的实控线,中国主张的是1959年两国的实控线。正是因为1959年到1962年间,印度在实控线上蚕食了我们不少土地,所以才会有后来的中印战争。中国打那一仗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实控线恢复到1959年的状态,保证边境的长治久安。而印度这帮孙子明明吃了败仗,却死不认账,不肯以现实态度处理问题,依然主张1962年战前偷鸡摸狗来的实控线。因此在两国主张的实控线之间就有一些双方都主张的地带,在印度人的认知里面,那是印度领土;在我们的认知里面,那是中国领土——我们的保家卫国,在印度人眼里就成了“侵略行为”;印度人的“保家卫国”,在我们眼里也就成了主动挑事儿。我们觉得自己有理有据,印度人其实也觉得自己“有理有据”,两边谁都说服不了谁。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这个死结一时半会儿根本解不开,就算再打一场中印战争也不一定能逼着这帮孙子认账。

在根本认知背景具有差异的情况,你的“实控线”和我的“实控线”,并不是同一条“实控线”;你的“荣辱”和我的“荣辱”,并不是同一番“荣辱”;而你的“真相”和我的“真相”,自然也不会是同一个“真相”。

中国和印度,从来都是两个次元。

作者:莫希智

网名随水,纪实摄影师,专注印度社会文化、喜马拉雅传统文化等主题。自2012年起深入印度社会拍摄专题,驻地印度田野调查。2018年迎娶拉达克姑娘为妻,目前定居南印度。

除特别注明外,图片均为作者本人拍摄。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