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北部湾赶海人

赶海,是沿海渔民传统的生活习俗。每当退潮的时候,渔民们便赶到浅水或裸露的海滩,打捞或捡拾退潮留下的鱼虾蟹贝等海产品,这就是所谓的靠海吃海。海南西部的临高角昌拱村人是祖祖辈辈的赶海人,代代享受着这片海湾日复一日的美食馈赠!

 

500

近日清晨5点,杨四川来到海南临高角昌拱村海边,和当地渔民一同赶海体验艰辛与喜悦。

500

  渔民信奉妈祖,是因为妈祖常为在大海迷失方向的船儿点燃指路明灯!人们敬仰大海,因为海洋是孕育大地万物的伟大母亲!

500

美丽的临高角昌拱村海滨的清晨,映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令人憧憬迷人画卷!

500

昌拱村人赶海多不是为了乐趣,而重在补贴孩子上学与老人及家人们的健康获取新鲜的海味。 

500

昌拱村的老渔民王嘉说:海边长大的人没有不会“赶海”的,追逐着退去的潮水,手里拿着铁钯,扒着藏在沙滩里的花蛤毛蚶。遇到礁石底下的小蟹小鱼,还有水面上跳动的小虾,也不放过,有时直接把它们放进嘴时给吞进了肚子里。生吃蟹子活吃虾,挖到海蛎贝类就回家熬汤喝,昌拱村这里的人们没有一顿能离得开海味的!

500

浅水的海滩,晨曦,电筒灯光,色彩斑斓构成美丽的画卷!

500

披着晨曦,淌着清澈的海水,寻寻觅觅嘴边的美味!临高角这片海滩,目前而言还基本上算得是原生态。是真正孕育生命的摇篮,渔民把大海喻为母亲,也把她比作蓝色的土地。潮起潮落,无数个世纪的变迁和进化,养育了与她亲近的代代昌拱人。

500

在海里,人类是最渺小的,想起成语“大海捞针”!但海潮退却,裸露了大海的胸襟,平静,宽广!恩赐!

500

500

昌拱村的渔民王忠告诉笔者,赶海有许多技巧,也要有些经验! 相传赶海的顺口溜俗语:例如,“初一十五两头干”说的是,农历初一与十五,早晨与傍晚都退潮,一天之内可有两次赶海的良机;“西北风落脚赶大潮”则是说,连着几天刮西北风,风停之时潮退得很远,是赶海人的节日;“东北风,十个篓子九个空”告诫人们,正刮着东北风的日子赶海是不会有收获的。

500

一位外地游客看到用这张网赶海捕鱼很是好奇!

 就是用渔网组成的围墙,像一个迷宫状,鱼虾蟹贝进入网后很难找到出口,最后变成餐桌上的美味。

 

500

太阳慢慢从海平面升起,生活还在继续,潮涨潮落的轮回,渔民们面对日益枯竭的海资源,显得是那么无奈与无助,我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着,下一次和渔民兄弟赶海归来,应该是鱼虾蟹蚌收获多多的吧!

500

吃海鲜的人很多,了解渔民的人很少!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既描述了人们对鱼的喜爱,又讲出了一千多年前渔民的艰辛。尽管现在捕鱼工具比古人要先进得多,但如今渔民的辛苦与困惑仍还少不。 

500

 中国的农民苦,人们赞美农民,常会说:沉甸甸的稻穗里凝结着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杨四川要说的是:美味绝伦的海鲜里不仅有渔民的辛勤汗水,还有他们的血泪,甚至是生命和灵魂。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