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一名普通的音乐工作者,出访海外别人最先希望你是韩国人时,就很痛心

【本文来自《咱们娱乐圈能不能靠对外开放,倒逼产业升级?》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YBDTYOU

    多写点!想看!可以单开一帖好好讲讲

产业观察我就不写了,除非观察者来找我约稿,哈哈哈,我讲讲心境,就是怎么说呢,现在这种状况作为一名中国音乐人是很痛心的,尤其是如果大家如果有比较多的出国经历就知道,去欧洲,东南亚这些地方特别的明显,年轻路人看你是亚洲面孔对你感兴趣过来跟你交谈,首先他(她)会希望你是一名韩国人,尤其是最近韩国文化剽窃这个势头又起来了,回头看看我们的文化是多么灿烂辉煌,但是在流行文化上完全没有话语权,就真的特别的愤怒。

但是作为一名普通的音乐工作者,我们什么都决定不了,只能希望国家更好的经济发展,更好的美学教育,让我们的老百姓不再为那种低质量的艺人和文化作品去买单,质量上去了,才能更好的输出出去,这几年我们的年轻一代应该很少再去听《那一夜》那种网络歌曲了吧,说明我们已经进步了,但是还不够。经常在观察者网上面发文章我很欣赏的汪海林老师虽然我们不认识,缺跟我有一位共同的好友,黄力加导演(代表作《神医喜来乐》)他讲的影视行业的许多事情其实跟我们音乐行业是共通性很强的,虽然细分下来差异很大,但是您可以看看他讲的影视产业的内容。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