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生的长袖善舞,TCL科技的高台跳水
文丨顾小白 编辑丨百进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半个月内两度跌停,TCL的年味有些差强人意了。
2月5日,TCL科技遭遇了春节前的临门一锤——当天股价低开低走,午后很快封死跌停,最终报收8.46元/股。而就在半个月前,这只千亿白马刚刚在1月19日遭遇过一次跌停。
不少投资者试图从消息面上探寻其股价遭受重挫的原因所在。不过,前思后想却只有一纸2020年度净利润预增的业绩喜报。长期来看,TCL科技主攻的战略新兴产业也具备长期向好的趋势。
业绩预喜,行业持续向好,为何近期却连遭“重锤”?
突如其来的跌停
从TCL科技2月5日的交易龙虎榜可以看到,卖三、卖四、卖五席位均为机构席位或者机构常用席位,三个席位合计卖出超4亿元。与此同时,深股通卖出近16亿元,游资招商证券深圳深南东路营业部卖出2.1亿元。
显然,无论是机构还是游资,罕见地在卖TCL科技这件事上达成了一致。
对于股价跌停,TCL科技证券部相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宣称,有很多投资者咨询股价波动是否与“韩国玻璃厂爆炸产能受损”、“老板减持股票”、“公司新建产线”等传言相关,但公司目前基本面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经营一切正常,公司正在关注股价波动并查找原因,后续不排除会(对传言)进行回应。
《正经社》了解到,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TCL科技的跌停是机构先手止盈的结果,毕竟科技无论成色如何,也都是有估值天花板的。
拉长时间线来看,当前TCL科技股价已呈现出高位下滑态势。具体而言,是从2021年1月18日触摸到10.25元/股的历史新高后,就开始了震荡下行,及时出货套现似乎已成为了优化之选。
长期以来,TCL科技(前身为TCL集团)的股价多在低位徘徊,如同横在李东生心间的一方石块。2018年触及区间最低点2.07元/股后,开始了缓慢上行。中间经过几轮较大的起伏后,相较于历史新高10.25元/股,涨幅接近500%。
这期间,市场对其科技实力的认知起伏,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K线图的曲折往复。
“科技”下的投资
2020年2月7日,“TCL集团”正式更名为“TCL科技”。
彼时,李东生信誓旦旦地对外表示,TCL科技下一步会考虑通过投资收购、兼并重组的方式开拓新的产业赛道,选择高科技、长周期、资金技术密集、进入门槛高的战略新兴产业布局,尤其是材料领域。
事实证明,TCL科技此后确实一直在践行投资之道。2020年3月初,核心子公司TCL华星与三安半导体共同成立实验室加码研发Micro-LED显示等技术;2个月后,旗下TCL资本宣布以42亿元收购武汉华星39.95%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恒健控股,加速武汉华星在高端智能手机和移动PC显示面板领域的自主技术研发。
《正经社》梳理获悉,2020下半年,TCL科技的投资版图还在继续。6月,TCL华星宣布拟向日本JOLED公司投资约20亿元,押注印刷式OLED新赛道。7月,TCL科技斥资百亿元招安中环集团,进军半导体硅材料领域。8月,TCL华星再度出山,以76亿元收购苏州三星电子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60%股权及苏州三星显示有限公司100%股权
行业数据显示,TCL科技在2020年共计花费了约248亿元进行了多笔投资和并购。由此,TCL科技的科技版图也初具雏形——一个囊括了从中小尺寸到大尺寸的面板制造群,中环集团入袋更是让“下一代显示技术”的想象变得具体。
那么,紧锣密鼓的TCL科技,能否用新的业务集群打下一片天地呢?从行业来看,2019年智能手机AMOLED 面板出货量为 4.71 亿片,这之中三星的占比为78.3%,第二名京东方仅为7.7%。对比之下,TCL科技的产能仅占柔性OLED市场的1.6%。
而在大尺寸OLED面板制造方面,目前,全球仅有LG一家能供应大尺寸OLED屏,市场蓝海一片。三星选择了工艺更简、兼具OLED性能和成本优势的QD-OLED研发制造,当前正处于量产爬坡期;TCL华星专注的印刷OLED技术,在广州的T8产线项目正在筹建,初步规划量产时间为2024年。
可以见得,即便在小尺寸面板上力量卑微,但印刷OLED在大尺寸领域很有可能是TCL科技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但这一场注定将旷日持久的长跑赛,除了动辄上百亿元的投资,还得直面日韩以及国内竞争对手的竞争角逐。
这场豪赌,TCL科技又有多少胜算呢?这份不确定性,或许也是长线投资人所顾虑的。
左右手的倒腾
相比于上述能够给出圆满理由的业务线收购,TCL科技近年来也有不少骚操作满满的资本运作。这也是这家“公司业绩预喜,行业持续向好”企业的热门槽点之一。
TCL科技董事长李东生是个对资本运作极为热衷的实业家。最为出名的是2018年底,TCL集团旗下TCL实业、惠州家电、合肥家电等8家营收规模超百亿元的公司,最终以不到50亿元的价格贱卖给了李东生,坊间大呼“李总,真会做生意”。
除此之外,TCL科技在变卖资产上还存在左右手倒腾的现象。2019年1月,TCL科技在其临时股东大会上,审议通过出售重大资产事项的议案,TCL科技剥离智能终端资产。其中,TCL科技将TCL实业(香港)100%股权出售给TCL实业,后者主营业务为家电、手机。彼时,主要从事ODM模式的显示器和电视机开发的茂佳国际也被一并剥离。
2020年6月,茂佳国际被估值24.7亿元卖给了TCL实业(香港)。
前脚刚刚卖掉,后脚TCL科技就后悔了。2020年12月11日,TCL科技发布公告称,以28亿元的价格回购茂佳国际,并解释为能够提高公司的业务能力,以及抗风险能力。
但从收购时的对赌协议来看,TCL科技对茂佳国际的成长力似乎又不太抱有希望。对赌协议显示,茂佳国际2021-2023年的净利润分别不得低于2.24亿、2.46亿、2.88亿元,三年间累计净利润不得低于7.6亿元。但实际上,2020年前十个月,茂佳国际的净利润就已经达到了2.36亿元。
按道理说,卖了又买也就是个管理层战略制定失误的锅。但妙就妙在,2020年6月,茂佳国际在被转卖给TCL电子控股股东TCL实业(香港)的时候,转让价格不到24.7亿元。
短短半年时间,这朵“黄花菜”的身家一跃,就飙涨了4亿元左右。
这一波操作,不禁让外界猜测,TCL科技如此左右倒腾似有进行利润转移的嫌疑。如此长期以往,对上市公司资产也将成为隐患。
对此,TCL科技向市场给出的答复是,因为两次评估基准不一样,当前新冠疫情趋于平稳,市场环境逐渐向好,茂佳国际受到的不利影响得到缓解,业绩恢复正常。故本次评估值相较前次有所增长,现在的估值是合理的。
不得不佩服的是,一买一卖之间,TCL科技也借此换来了更高的估值,实现了进一步“做大做强”了。
值得注意的是,热衷资本运作的TCL科技,其扣非净利润波动巨大。具体来看,2016年-2019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334万元、11.9亿元、15.9亿元、2.35亿元。如此跌宕起伏,用过山车来形容也不为过。
而由于产业线投资均属于长线投资,这些年来的拼盘收购让TCL科技的债务问题也越来越明显。据其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9月,TCL科技总负债规模已经达到了1199.4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6.52%,大幅超过最近几年平均60%左右的负债水平。
同期,TCL科技财务费用16.63亿元,占息税前利润的44%。在利息费用吞噬利润的助力下,ROE长期低于12%。
常言道,站得高看得远。TCL科技站在面板战场最高的山巅规划着自己的未来,但脚下的石头和泥泞,它是否有注意到呢?【《正经社》出品】
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 百进·校对|然然
声明:文章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对上市公司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请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