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钰莹,不要再装了!

作者:梁小小

  “我是杨钰莹,1971年出生,我是歌手,出道30年……”

  精致美丽的面孔,白色的连体洋装,笑容甜甜的,杨钰莹就这样来到《浪姐2》。

500

  舞台上,久违的熟悉的歌声响起,欢快轻松的舞蹈,节拍不太对,动作有点乱。

  表演结束,没有得到意料中的高分。

  杨钰莹有点愣住了,但很快神色如常地走进企划室里。

  几位评委开始夸她,两位男士都说她曾经是自己的梦中情人。

  面对赞誉,杨钰莹非常谦让,一直强调:

  “没有了,他们那时听我的歌也是避不开的。”

500

  可以说,这种低调内敛跟她这样的咖位有点不太符合。

  再说,90年代的杨钰莹本身也是无数人心中的女神,如果换作别人,一定会大大方方承认的。

  可杨钰莹却不习惯这样。

  记得在《鲁豫有约》里,她曾说过,

  “我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忧郁的人,初中时一直很内向。后来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学会催眠,告诉自己我很快乐。”

  “开始要试着快乐,假装快乐,慢慢就会真的快乐。”

500

  综合她这些年来,在各种节目里的表现,不难看出,杨钰莹的这种假装,已经融入骨子里。

  就像有人说,杨钰莹简直是夸夸群主,太会夸人了。

  不论走到哪里,不论是跟明星、素人,还是朋友同事,都要先夸一夸。

  这样的夸奖,当然很有礼貌,很温情、很有爱心。

  只是,如果一个人总是不断寻找身边人的优点,还要用很好、很贴切的词语去夸奖他。

  是不是会很累?

  杨钰莹却一直乐此不疲。

  除了佩服她的教养和格局,我更看到了,她这样做的背后,是深藏在内心深处的不自信。

500

  《浪姐2》的个人采访里面,杨钰莹一来就夸奖所有的姐姐们:

  “这不是走进了百花园吗,简直就是一场眼睛的盛宴了,温柔的、热情的、纯洁的、迷人的……”

  走进来后,见到每一个人都要夸一句。

  夸董洁很瘦,夸容祖儿美得像公主,夸陈梓童很帅,夸吉克隽逸身材真好。

500

  等到所有人都打完招呼,大家都在位置上坐好以后,杨钰莹却在那里走来走去,不经意间,看到阿兰好像还没有夸过。

  走过去拉着手说:“哇,你的眼睛好大好漂亮。”

  说话间,金巧巧走过来,几个人简单聊了几句。

  然后,她又开始夸金巧巧脸小,上镜一定很好看。

  不知道夸完了多少人,人也差不多到齐,C位还空着。

  杨钰莹又开始夸那英,怂恿她去坐那个位置,却被那英直白地给怼了回来。

  其实,以她的咖位明明可以不说话,只管做好自己就好了。

  可杨钰莹就像一个习惯了不断操心的大姐,一会关心这个,一会爱护那个。

500

  这样的好心,能得到多少人的感谢呢?

  人人都知道,说得越多,就越容易出错。

  好在杨钰莹水平高,不管夸谁,都能找到合适正确的语言,且不让人反感。

  夸奖黄晓明是天生的男主角,容祖儿和王鸥都侧目过来。

  杨钰莹缓缓地说:

  “我们每一个人小时候的作文里都写,今天小明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去上学,所以,你天生就是男主角。”

  一席话,有理有据,真是让人不得不服。

500

  记得在《偶像来了》节目里,杨钰莹一看见林青霞,又开启了夸奖模式:

  “青霞姐姐应该在画纸上待着”、“画纸上待着,是仙气飘了下来...”

500

  这些话,让林青霞满眼喜欢,不自觉地说:“你真是会讲话。”

500

  看见赵丽颖,又夸赵丽颖很瘦;夸谢娜很可爱,只要听见她的声音就能忘忧。

  跟林青霞同坐一辆车,看见对方穿裤装,又夸奖很帅,像运动员。

  “青霞姐有那个帅气,就是既美又有型...”

500

  后来去请教做奶茶,她又夸奖牧民姑娘:

  “你的眼睛好亮,我觉得你的眼睛有点像草原晚上的星星。”

  几乎在每一个节目里,杨钰莹都会夸人,夸王嘉尔的眼睛会说话,夸汪涵风度翩翩,夸钱枫玉树临风,夸兵哥哥英姿飒爽,让人有安全感。

  这些夸奖,每一句都很到位,很贴切,也确实是真心。

500

500

  只是,一味的见人就夸,并不能让所有人买账。

  有人认为这是高情商,有人觉得这样太装。

  我认为,真正的重点是,绞尽脑汁想合适的词去夸奖别人,太累。

  总是过多地关注别人,反而暴露出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

500

  杨钰莹本名叫杨岗丽。她还在母亲肚子里时,父亲因为意外不幸去世。

  没有了丈夫,妈妈独自一人抚养她和姐姐很辛苦。

  白天,她跟着奶奶在家听一台小小的收音机,里面的音乐深深吸引了她。

  晚上,妈妈下班回来,忙着做饭和家务,她也只能听收音机。

  5岁时,街道办要举行六一儿童节汇演,到处打听会唱歌的小朋友,问她:“你会唱歌吗?”

  “会啊!我会唱《绣金匾》、《阿佤人民唱新歌》、《在北京的金山上》……”她回答。

  说完,就大声唱起来,一点不怯生。

  老师特别高兴,立即对奶奶说,“你孙女我们幼儿园收了,不要你们的费用。”

  但母亲很要强,坚持要交学费。

  表演完毕,她轻松获得一等奖。

  也让母亲看到她音乐上的天赋,咬咬牙,来到少年宫给她报了学习班。

  从此,她每周日上午要抓紧写完老师的作业,下午去上声乐课。

500

  或许是因为只有母亲一个人养家,压力很大。

  杨岗丽总比别的孩子懂事,听话。

  经常是她在家写作业,外面的小朋友们在欢快的跳绳,做游戏。

  她虽然很想去,但从来都拼命忍住。

  有一次,她实在没忍住,偷偷跑去跟同学玩了一下午。

  几天后,老师来家访,妈妈知道她逃课的事,很气愤地打了她。

  她吓坏了,哭着告诉妈妈,“我再也不敢了。”

  12岁有一天,她又想逃避上课,早晨起来故意把头贴在墙壁上弄得很凉,然后说自己生病了。

  妈妈信以为真。

  这样搞了几次,妈妈很快发现她的伎俩,自然又要挨打。

  打完母亲又来安慰她,两人抱着痛哭一场。

500

  这一次,小小的杨岗丽终于明白自己一定要努力。

  其实,家里虽然穷,但妈妈对她很好。

  有一次演出,老师要求每一个同学的衣服上都要有“迈向青春第一步”这几个字。

  但杨岗丽不敢把这件事告诉妈妈。

  直到比赛前一晚,妈妈才知道情况,为做出这几个字,妈妈把家里的旧毛线拆掉,连夜赶织出来这几个字,然后缝在衣服上。

  比赛那天,只有她一个人穿着印字的衣服。

  看见妈妈的辛苦,杨岗丽知道,要更加努力唱歌。


500

  靠着认真学习和天赋,14岁那年在中央电视台“全国百灵电视赛歌会”中获奖。

  第二年,顺利考入南昌师范学校,专攻声乐。

  经过3年的系统专业学习,18岁那年,如愿考进江西歌舞团。

500

  在歌舞团里,她只能唱民歌。

  有一次表演,团里领导安排她扮演一个侦察兵,曲调很高,她知道不适合自己,但又不得不唱。

  而且,团里效益不好,很多人都去外面唱歌。

  杨岗丽知道自己擅长通俗唱法,也经常去歌舞厅唱歌。

  有一个晚上,她正在台上唱《爱的奉献》,唱得声嘶力竭。台下,曾经在少年宫指导过她的吴颂今老师来了。

  吴老师这次是专门回来带她去广州发展的。

  吴颂今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戏,在南昌某音乐刊物任职编辑期间,经常到少年宫去指导唱歌的孩子。

  那时,他就对杨岗丽印象很深,也多次专门给他开小灶。

  后来,吴颂今调到广州,依然活跃在乐坛。

  彼时是1989年,台湾甜歌星韩宝仪的歌曲已经唱遍大江南北,广州有很多唱片公司开始翻唱或引进她的歌曲,

500

  在当时的甜歌热风下,吴颂今认为,以杨岗丽的天资应该能火起来。

  两个人当即南下,首先去了广州中二唱片公司。

  这家公司拥有当时最先进的录音棚,足足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

  走进现代化的录音棚,杨岗丽十分紧张,声音不自觉地抖动,跑调很严重。

  录制了好几遍,还是不行。

  一直对她抱着很大期待的知名录歌导演终于忍耐不住了,觉得她根本没什么优势。

  第二次,吴颂今又带着她去见白天鹅影音公司的梁老板,录制口水歌。

  可录音效果比上一次还不顺,杨岗丽只得瑟缩着坐在旁边。

  梁老板直接说:

  “你觉得她如何漂亮,我不觉得呀。”

  吴颂今试图劝说:

  “她从小地方来,没见过大世面,如果包装一下,感觉肯定不一样。”

  谁知梁老板又直言:

  “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歌星最重要的是一双眼睛,这个小姐的眼睛灰蒙蒙的,一点神都没有。”

  一连跑了5家唱片公司,全部都被拒绝。

  原本满怀希望,谁知打击一次比一次重,回到家的杨岗丽,内心一定是难过的。

500

  后来,吴颂今为她重新定制了包装方法,把培养自信心作为首要。

  此后,杨岗丽在广州的录音棚默默练习了一年。

  1990年春,某家出版公司打算翻唱韩宝仪的歌曲,杨岗丽终于有了机会。

  经过前面的努力,这一次录制效果还算不错。

  印制出品时,没有用她的照片,而是在背面很不起眼的位置写着一行小字:“演唱杨岗丽”。

  这张专辑就是《90后韩宝仪》,很快在订货会上突破20万张销量。

500

  有这张专辑做背书,第二年,当制作公司跟知名甜歌皇后李玲玉因价钱问题没谈拢时,杨岗丽顺利拿到了机会。

  《为爱祝福》原创专辑出版后,销量火爆,杨岗丽也终于跟唱片公司签约,并改名杨钰莹。

  成功总是伴随艰辛和不易,但杨钰莹这一路似乎备受煎熬。

500

  1992年,伴随着电视剧《外来妹》的播放,演唱主题曲的杨钰莹走进国人的心中。

  大街小巷都飘荡着她甜美的声音。

  杂志封面,电视节目里到处都是她清纯的笑脸,无数男人开始把她当作梦中情人。

  这时,一个叫赖文峰的福建商人在杂志上看见杨钰莹的照片,一下子被吸引了。

  他买来杨钰莹的海报贴满房间,并放出豪言,

  “我将来的女朋友就是这个样子。”

500

  机会很快来临了。

  1994年,杨钰莹有厦门的演唱活动。

  赖文峰得知后,直接找到主办方,承诺包下所有的费用,要求只有一个,就是负责安排主要人员的住宿。

  第二天,杨钰莹从机场出来。

  赖文峰开着奔驰600豪华轿车在她面前一声急刹,后面紧接着的5辆奔驰600轿车全部连环撞在一起。

  这一幕,让杨钰莹看得目瞪口呆,还没等她回过神来。

  赖文峰从车里走下来,潇洒地一挥手,表示这些都是小事,让手下人去处理;

  然后殷勤地邀请她到另一辆早就准备好的劳斯莱斯里面就座。

  演唱完毕的那天晚上,赖文峰找到她,拿出一块上好的玉。

  表示说:“今天出了那件事后,把你吓坏了,我想来想去,只有这种办法能让我心安一点,请你一定要收下。”

  话语十分诚恳,杨钰莹只得收下。

  后来,这种大包大揽、极具豪气的行动一直跟着杨钰莹。

  从小生活就不太富裕的杨钰莹,何尝见过这样的阵势。

  对方轻松俘获了她的心。

500

  两个人的恋爱谈得十分火热,不过短短一年多,杨钰莹竟然想要退出歌坛,专心回家相夫教子。

  哪怕妈妈反对,杨钰莹还是从1996开始淡出歌坛。

  1999年,远华走私案爆发,赖文峰作为公司的总经理,自然逃脱不了关系。

  事情曝光后,各路小道消息纷纷指向杨钰莹,还有传言说,她签了一个三年期的“婚姻合同”。

  后来在《鲁豫有约》中,谈到这段感情,杨钰莹说:

  “那是我第一次谈恋爱,非常甜蜜,非常快乐,两个互相喜欢的少男少女一段纯真的感情。”

  “真正在一起相处了3年多,才发现性格上有很多不合适。当时,我们已经分手了。”

  可对外界来说,风口浪尖的杨钰莹此时选择复出,自然不会放过她。

500

  她去演出,台下总是嘘声一片。

  采访中,记者又一次问到赖文峰,她一听见这几个字就控制不住,无法好好接受采访。

  她说,

  “我与整个社会对抗,但对抗的结果伤痕累累。”

  说完掩面痛哭。

  其实,作为旁观者来说,我其实很能理解她。

  青春年少的女孩,遇到一个同样年纪的男孩猛烈追求,不心动太难。

  而且,发现不合适,她也决定及时止损。

  只是,时机巧合,事情变化太快,她没有得到申辩和证明自己的机会。

  或许,这些无法言说的隐伤,不自觉地积淀在内心深处。

500

  后来,杨钰莹把家安在深圳。

  她说,

  “因为这里离我的第二故乡广州比较近。”

  淡出舞台的日子,杨钰莹跟素人一样,开始到处旅游学习。

  走了很多国家,认真体验当地的生活,还经常去莲花山爬山。

  阅读和健身成了她最喜欢的事,每周都会去图书馆看书。

  没事的时候,约上几个好朋友,一块儿去KTV唱歌。

500

  每天晚上陪姐姐和妈妈一起散步。

  在家健身,做做美容保养,或是看电视,比如《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

  2012年的采访,鲁豫曾问她:

  “看见电视里的歌唱比赛,会想念那个舞台吗?”

  她回答:

  “想念还是有一点吧,但我不敢面对,还没做好准备。”

500

  那时,毛宁经常跟她打电话,约她复出,告诉她很多电视台都在邀请她。

  被拒绝多了,毛宁甚至以为,杨钰莹是不是长胖很多,变得不成样子了。

  飞到深圳才看见,她还是那么漂亮,一点没变。

500

  或许,她的潜意识里,也在暗暗为复出准备着,只是心中迟迟没能走出那场伤痛。

  2011年,跟几个朋友约了一次游江南。

  在微博上,看到很多留言都在呼唤她,这一次,杨钰莹终于鼓起勇气,走上舞台。

  第一次表演完,她紧张得不知所措。

  旁边的朋友赶紧安慰她,你今天表现很好,没问题啦。

  杨钰莹立马转过去抱着朋友大哭起来。

500

  这是一个多么渴望获得认可的人。

  2012年,杨钰莹在湖南卫视的跨年晚会上唱歌。

  正当她在舞台上轻轻地唱着,突然,后一位出场的杨幂坐着升降机出现了。

  现场的歌迷立马大叫:“杨幂,杨幂”。

  那一年正是杨幂大火的时候。

  虽然有些尴尬,但杨钰莹还是神色如常唱完了。

500


  新人辈出,光芒不在,容颜老去,十年后复出,杨钰莹面对的这样一个局面。

  所以,她不得不开始伪装自己,说好听的话,到处夸奖别人,把自己打造成高情商。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里说:

  “即使看起来非常优秀的人,心理也会感到自卑,只要还有目标要实现,就会有自卑感。”

  这一点,在如今的杨钰莹身上若隐若现。

  明明可以淡定如常,从容自在,可她偏偏不停地管东管西,为这里操心,为那个忙碌。

  用语言不断地讨好他人。

  这样真的太累了。

500

  记得在《浪姐2》里面,每个姐姐需要介绍自己的年龄。

  可杨钰莹却十分在意,坚持只说是哪一年出生的。

  “一定要讲吗?我看到第一季有的姐姐也没讲。”

500

  对年龄的敏感每个人都有,但如此计较的人不多。毕竟,年龄这个数字,不管大小,始终就在那里。

  杨钰莹这么在意年龄,当然是个人习惯,也无可厚非。只是,无形中暴露出,她比其他人更在意别人的眼光。

  其实,我对杨钰莹是有些心疼的。

  毕竟,她那么美,资质那么好。就算现在的市场跟过去大不一样了,但她依然不用如此刻意去赢得别人的好感。

  对她来说,经历过大风大浪,现在的一切都应该让自己过得舒心就好。

  可大约是太想证明自己,反而忘记了本该做什么。

  就像我们,总是患得患失,为别人的一句评价,焦虑担忧,为了获得认可,常常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不敢表达,不敢直言。

  可这样的累和忍,真的没有意义。

  就像奥黛丽赫本说过:

  “人,更重要的是,有能力自我恢复,自我复活,自我解救,自我救赎;永远不要指望任何人。”

  参考资料:

  吴颂今著《我给签约弟子杨钰莹写“真”》

  知乎微博等

自由撰稿人。冷眼看热闹,深度谈人生。揭穿职场真相,解码人生困境。你笨算我输。微信公众号:Jenny乔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