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云| 死掐俄罗斯,围堵中国,拜登放牧世界的野心

前言:在《美国大选,天选之子的宿命之战》中我曾聊过美国调教世界的策略,就是通过打造对手,教育小弟,奴役弱国,实现“牧羊战略”,本留了个包袱,准备另找机会深入聊聊,可这几天因为毛熊抗议的事,很多大号都开始谈这个话题。纠结要不算了,免得读者扔砖块砸我,说我拾人牙慧。可看了好多号,云里雾里,也没说清美国的政策逻辑,有的甚至欢呼雀跃地说,毛熊被搞,兔子定能从中受益,让我啼笑皆非。看来还是自己撸起袖子上算了,解馋又痛快,不留遗憾。为了避免如粉丝所说,最近美国问题这块猪肘子肉吃太多腻味,我只谈“野心”的源起,算是白切。

01

沙皇时代

啃《战争与和平》之前,我焚香沐浴几遍,但还是差点倒在罗斯人又长又拗口的名字面前。不过,本着不浪费的原则(书老贵呢),硬着头皮嚼,几章过后,渐入佳境,终于啃完。

500

终究还是“啃”,因为书虽然很伟大,但,,,挺无聊。写的是战争与和平,却在大段大段讲和平,各种酒会宴请,或者八卦故事,看得那叫一个乏味。等真正开始写战争,也并没有想象中的精彩,没有“七进七出”,也没有“火烧连营”。男一号没外挂,各种苦逼,被老婆绿,被对手揍,兄弟靠不住,自己差点挂,到最后也没爆。

完全没有读爽文的感觉。

当然,这才是真实的战争与和平,这就是生活。

看完这本书,我除了对俄罗斯人的名字印象深刻,还有个异样的体会,沙皇时代,俄罗斯贵族和欧洲贵族是真近。

这与俄罗斯第一猛人彼得大帝有关。当年他倡导“欧洲化”,为此搞各种改革,最具八卦精神的是“胡子税”。据说,为了让俄罗斯人在外形上更接近欧洲人,彼得不仅规定自己的臣民不允许穿袍子,还让毛囊发达的俄罗斯人剃胡子,设置“留胡权”,还明码标价,商人每年100卢布,贵族和官吏每年60卢布,城市居民30卢布。

闹得老百姓意见很大,一度引发动乱,但被彼得收拾一顿后老实了。

从此,在俄罗斯再难看到“维京胡”。

500

有点当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味道。

除了这,就是各种通婚。沙皇时代第二位“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就是德意志小国安哈尔特·泽伯斯特的公主。二帝同样提倡“欧洲化”。在两位猛人的努力下,到《战争与和平》一书的年代(19世纪初),俄罗斯统治阶层和欧洲融合的非常好,贵族之间用俄语、法语、德语交流基本不用翻译。

不过,这种融合确实也只停留在统治阶层,底层老百姓体会不到。

这是沙皇俄国最大的问题,同时也是后来俄罗斯被欧洲孤立的根源所在。

在此之前,俄罗斯和欧洲各国无论怎么打,都像黑社会争地盘,今天在街上火拼,明天又可以相约到一个茶楼喝茶。

有文章说俄罗斯长期以来都是欧洲的威胁,这话有些扯。

且不说当年“大帝”“二帝”搞欧洲化,单亚历山大“三帝”就曾和欧洲人一起搞定拿破仑。

至于克里米亚战争,那本来就是疯狗抢地盘的游戏,并不会让欧洲人觉得俄罗斯人有多另类。

要说世仇,英法百年大战,法德普法战争,哪个不是狗咬狗一嘴毛?

但到一战前夕,法德矛盾、英德矛盾、俄澳矛盾才是整个欧洲的焦点,而英法已经坐在一张桌子上喝茶,俄罗斯还和英国、法国搞成“三国协约”,亲热的不行,并且秘密商议瓜分奥斯曼帝国。

这时候你说俄罗斯要威胁整个欧洲,谁信?

02

布尔什维克的使命

十月革命后,一切变了,布尔什维克代表的是底层人民的利益,刚才说了,这个群体和贵族是完全隔离的,自然,他们和欧洲各国也尿不到一个壶。紧接着,苏俄宣布退出一战,开始关起门来搞改革,欧洲各国边打边观望,不知道这货要干啥。

500

过了5年,苏联横空出世,欧洲各国才意识到,这是个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存在,他不干黑社会了,他要“解放全人类”。

来看看苏联的精神导师之一恩格斯是怎么说的?他在《共产主义原理》中写道,“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

被点到名的国家虎躯一震,恶寒涌上。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践行者,列宁第一时间成立“共产国际”,用来指导世界革命。在苏联红军搞定国内战争后,俄共直接通过一项发动世界革命的动议。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甚至官宣:“国际无产阶级将时刻准备战斗,直到苏维埃俄国的版图扩展到全世界!”

全世界无产阶级兴奋不已,感受到信仰之光正在黑暗中泛白,东方某神秘大国也喊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更令欧洲各国统治者恐惧的是,苏联这个庞然大物可不只是说说,他狂点工业和军事技能点,短短的十多年内,就发育成了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经济和军事强国。

于是,“解放全人类”的口号更有说服力了,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瑟瑟发抖。

尽管希特勒的崛起,打断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进程,但那一阶段,欧洲共产党组织确实已成燎原之势。

1944年之前,欧洲8个小国(瑞典、挪威、丹麦、荷兰、瑞士、奥地利、芬兰、比利时),共产党总数由10多万人增长到70万人。连英国共产党也达到5万人。法国和意大利共产党的势力最大。到1946年,一度达到100万人,意共达到200万人。法国解放前已成立的71个省解放委员会中,共产党领导的就占半数以上。

同时,欧洲共产党人同样知道“枪杆子里出政权”,他们大部分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法共掌握25万义勇军游击队,意共掌握40万自由义勇军(数据来源:《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500

所以1944年丘吉尔在和斯大林的谈话中承认“在1919-1920年时,全世界都因世界革命而吓得发抖。”

03

斯大林想这样

说这段历史是想告诉大家,所谓的意识形态差异,确实源于阶级对立,某个阶段,也实实在在给西方世界带去了强大的冲击。

但这一切并没持续下去。

因为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深入,苏联的策略变了,或者说斯大林的策略变了,标志就是解散“共产国际”。

其实我一直认为斯大林是个典型的民族主义者,考虑最多的是苏联的利益,根本不可能真的搞什么世界革命。

他更多把共产国际当成替苏联服务的工具。

他这种想法无论教员,还是铁托都能体会到,当然,也包括后来更多国家的共产党领导人。

500

其实,这也正常,谈理想是一回事,真正掌权后,要实实在在做决策是另一回事,毕竟,你首先是国家领导人,然后才是同志,有几个到达国家权力巅峰的人不是民族主义者?

为了示好西方,苏联主动放弃对其他国家共产党的领导,甚至要求全世界的共产党人服从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把军队交出来(这就是新四军成立的背景)。

这一策略在二战以后也没什么变化,苏联已经放弃“世界革命”的想法,提倡“联合政府”。

斯氏事实上已经准备作为重要成员加入国际社会,而不是作为革命者改变世界。

但苏联再也回不去了。欧洲不可能再接纳他,因为原有的贵族交融已经不在,更重要的是,“旧大陆”迎来了新霸主。

而新霸主的策略就是通过打击所谓“极权国家”巩固自己的“霸主地位”。

在很多人看来,是丘吉尔的劝说,以及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造成美国加入二战。这是典型的把外因当主因,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其实,在此之前,美国政客们早已琢磨着打造美国“超级大国”的角色。

因为他们意识到,美国的地理位置很尴尬。

04

罗斯福的顾虑

在美国国内,长期有两种声音:

一种认为,美国是独立的“新世界”,东西两侧的汪洋大海是天然屏障,可以阻挡来自另一半球的任何进攻。而且大萧条后,美国的经济已经实现自给自足,并不依赖对外贸易。

因此,不少精英认为,只要保护整个西半球不受外来攻击就好,管“旧世界”那些破事干啥(“旧大陆”是指亚、非、欧大陆)。

这就是当时的“美国优先”。持这种观点的包括民主社会主义者诺曼·托马斯、后来的总统约翰·肯尼迪和杰拉尔德·福特等。

对于法西斯的崛起,这些人认为,旧世界在没有美国干预的情况下也能抵制轴心国的进攻,世界迟早又会恢复原样,过去几百年打来打去不就那么回事?

作为第三方,坐山观虎斗,两边卖军火、卖商品挣钱不香吗?旧大陆打的越凶,美国赚得越多(二战初期,美国是德国的重要物资供应方)。

这一理念延续到现在就是懂王和他背后团队的“世界观”,也是今天“美国优先”的出处。

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美国不应该局限于“美洲岛”(对旧大陆来说,美洲就是一个岛),应该参与全球互动、贸易,最好是能决定世界历史的走向。

其中的好处不言而喻。

而且他们还有一种顾忌,担心某种力量一统旧大陆后,美国将被彻底孤立。

持这种观点的恰恰是威望极高的罗斯福。

500

1940年6月,罗斯福宣称,如果闭关锁国,不管旧世界的事,美国将成为“被武力哲学统治的世界上的一座孤岛”。他警告,这样的命运会让美国民众“被其他大陆上轻蔑无情的主人们永远困在监狱中,戴上手铐,忍饥挨饿,在铁栏后接受喂食”。

罗斯福的口才自然没的说,此话一出,画面感、残酷性,扑面而来,美国精英们坐不住了。

1940年的美国在罗斯福新政的帮助下已经走出危机,国内安定繁荣,国外两头收钱,爽的不行,但罗斯福这么一说,顿时有了“居安思危”赶脚。

更何况,希特勒已证明其有能力掌控欧洲,法国六个星期被搞定,半个欧洲在他的淫威下瑟瑟发抖,丘吉尔一天到晚哭爹喊娘,美国人怎么可能不怕?

沿着罗斯福的假想,一旦希特勒统治欧洲,美国在半球的领导地位确实更像是一种“孤立”,甚至是监禁。

就这样,“美国优先”的提法被压下,美国人要统领世界,要维护世界秩序,不能让“极权主义者”得逞,这就是以瞌神为代表的“自由派”的政策逻辑。

05

放牧原理

大家如果看过我之前聊澳大利亚卖土产的事就应该有印象,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美国,这种国家都有“岛国思维”。

500

有岛国思维的国家心里慌的一笔,他们普遍患有被迫害妄想症,根子就在罗斯福描述的场景,怕被旧大陆孤立,怕远离世界岛。

这会造成两种结果,要么找到陆地支撑或者找个靠山,要么想办法站到舞台中央,当地球老大,俗称“越缺什么越叫唤什么”。

前者如澳大利亚、日本,后者就是二战前英国和二战后的美国。

学术界有个争论,如果中国有一天超越美国,再次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国会不会也像美国一样热衷于当霸主?

看了上面的分析你应该有答案了,根本不可能。因为中国本就在世界岛,没有“岛国思维”,也没有被抛弃的恐慌。

扯远了,说回罗斯福的决策。

从投入二战开始,美国把打击“极权主义者”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也为他在西方世界赢得正义。

我在“国运军事篇”中曾聊过,所有军事家都会把“正义性”作为兵家大事,政治家同样如此。

美国想要放牧世界,他必须要给个正义的理由,而“极权主义”就是超越意识形态的借口。

说起来又是驰名双标,连西方自己的民主方式都没统一,美国政客却经常用美丽国的标准来给其他主权国家分类。

你是民主国家,你是极权国家。

时间长了发现,只要他需要,任何国家都可以在“民主”和“极权”之间横跳。

这样的例子很多,伊拉克、利比亚、伊朗都是这样由小甜甜变牛夫人的。

凭借这个大旗,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先取得了对轴心国的绝对胜利,又取得了对苏联的胜利。

当他用来恐吓西方的“极权主义”国家一个个倒下之后,他并没有停住脚步。苏联解体时,美国人几乎没有考虑过要从世界各地撤回美军,相反,他们扩大了部署。

因为,放牧世界才是他们的目的。

没有“极权国家”,他们就创造。

所以,叶利钦脸都笑烂了也没用。

500

他们当裁判员,把几个弱小的国家划为“邪恶轴心国”。来看看名单,挺有意思:古巴、缅甸、朝鲜、伊朗、白俄罗斯和津巴布韦。

欧洲有,亚洲有,非洲有,美洲也有。全球有人的几个州都给你安排上,世界如此混乱,极权国家如此之多,怎么能离开美国的正义力量?

今天,美国在170多个国家部署了军队,在世界上大约40%的国家中“打击恐怖主义”,数十个国家都是美国制裁的目标(数据来源:《世界的明天:美国全球霸权的诞生》)。

同时,他们还给全世界安排了两个极权国家,那就是毛熊和兔子。

06

瞌神的梦想

有人或许会问,搞俄罗斯放牧欧洲还能理解,毕竟苏联曾让他们恐惧过,搞中国是为啥?欧洲对中国威胁没体验啊?按一些人的说法,中国既没到凯旋门踢过正步,也没慕尼黑阅过兵,在有些欧洲人看来,中国人还留辫子呢,怎么怕的起来?

其实,搞中国并不是为了欧洲,而是为了放牧亚洲。

有人说,瞌神上来后中美关系会缓和,这种想法很幼稚。

重返亚太是小黑时代定的战略,也是瞌神参与的点子。

因为亚洲的人口基数在这,明眼人都知道未来世界发展在亚洲,小黑和瞌神怎么可能放过这片蓝海?

所以,他们肯定会在这一地区创造一个“极权国家”,让美国有借口介入,不会让亚洲安安稳稳地发展。

再来看瞌神上台后的亚洲新闻。

1月19日,日本通过其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向联合国秘书长提交照会,认为中国在南海划设的有关领海基线“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指责中国“限制其他国家的航行和飞越自由”。

500

2月1日,缅甸发生军事政变,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总统温敏被扣。目前虽还无法看清事件背后的博弈,但昂山素季之前以亲西方著称,去年上台后却开始配合中国搞亚洲经济建设,在多个场合替中国说好话也是不争事实。

如果说跟这个毫无关系,那有些糊弄鬼了。

总之,以瞌神为代表的美国精英,既想放牧世界,又想站在正义的一方,自然不会采取懂王那种损人品的搞法,打击所谓“极权国家”才是他们必选伎俩。

对于中国来说,同一种配方,熟悉的味道。不要寄希望于毛熊替我们挡刀,我们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战场。而且困难并没有变小,反而更大了。

当然,崛起的路注定是艰辛的,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时间有利于我,只要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搞好内部建设,瞌神只有抓耳挠腮的份。

最后用教员一首诗结束文章。

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全文完,谢谢阅读。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观云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