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嘴八舌侃战史(一)国共内战时期蒋军的战术问题(8)
蒋军江西剿共,前四次被打的惨败。尤其是第四次围剿,蒋军嫡系陈诚所部三个师被消灭。当时蒋介石写信给陈诚,说“此次挫失,凄惨异常,实有生以来唯一之隐痛。”在这种背景下,蒋军开始对军队的编制、训练、战术进行改革。而“堡垒战术”就应时而生了。这一战术最初是国军一将领金汉鼎提出的。此人与红军总司令朱德是云南讲武堂同班同学,二人一起毕业,一起加入同盟会,又同时担任滇军旅长,结义弟兄。对朱徳知之甚深,而朱德发明的“游击战术”的利害,更是感受甚深。于是最早提出建碉守卡的办法,主张通过建碉守卡,巩固"进剿"部队的阵地,并进而逐步压缩苏区,最后消灭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后来国军一旅长戴岳在江西贵溪、余江、弋阳等地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苏区的外围交通要冲地势较高处修建碉堡,堡内储备好粮食、柴、水等生活必需品,并搭建厂棚,收容逃亡地主,对赣东北红军的发展起到极大的限制作用,并写成《对于剿匪清乡的一点贡献》意见书,。该意见书共分5部分28条。书中认为,红军非历史上的流寇和一般封建军阀部队,是同广大工农群众有着密切联系的人民武装力量,敦促国民党军在战略上取攻势,战术上取守势。重点强调碉堡战术是为解决国民党"进剿"兵力有限与红军活动范围日益扩大的矛盾,使国民党"进剿"部队的有限兵力得以灵活运用,将过去需重兵死守的据点变成便于机动"进剿"的活点,以静制动,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以达到逐步缩小苏区,最终消灭苏区的目的。该意见书得到蒋军方面的高度重视。后经德国顾问团的总结和完善,最终成为了贯穿中国乃至世界战争史上经典战术。是战术奇迹!蒋军用来对付红军、日军用来对付八路军。美军在越南战争中也使用,还请蒋介石派胡琏带顾问团去帮忙。就是现在,美军在中东和阿富汗战场上还有此战术的影子。而且共军方面也承认“第五反围剿”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无力打破这个“堡垒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