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酷《大蛇》上线3周票房破3000万,如何实现网络电影类型突破?

作者 / 吴丽仟

2018年全行业进入了“资本寒冬”。

有人说,资本的寒冬正是网络电影的春天。但真正做网络电影的人很清醒:“资本捂的很紧,能投网络电影的钱比以前少了很多。”

在阿里巴巴大文娱集团优酷事业群开放平台总经理梁洁看来,这个行业有做零售的、做批发的,还有做奢侈品手工艺品的。现阶段所谓寒冬,把投机性的泡沫捏掉了,那些踏实生产优质内容的公司只会加码和变得更勇敢,其实是好事儿。

今年6月,优酷成立了开放平台。主要就是引入阿里巴巴生态资源,接入金融、 IP 运营、宣发、广告招商等功能,通过分账、运营及数据服务,帮助创作者实现内容价值最大化。

4个月不到,它们迅速推出第一个爆款《大蛇》,上线3周破3000万票房,打破全网纪录,相当于一部获得票房过亿的院线影片。

500

这令我们很好奇,优酷内容开放平台在争夺头部制作公司和优质内容上,它的杀手锏是什么?下一个超越《大蛇》的项目何时出现?它能否持续做爆款呢?


500

类型创新的《大蛇》,

与优酷打破网络电影的同质化

很多人问,优酷内容开放平台究竟是做什么的?

简言之,这是优酷为创作者构建了全品类视频内容一站式生态平台, 网络电影是核心业务之一。

500

这次《大蛇》取得这样的成绩,一方面得益于团队嗅觉灵敏,长期致力于寻找稀缺和创新性题材。其次,影片在特效和后期制作上十分用心、质量过硬。据介绍,影片上线前的预约阶段,平台发现《大蛇》预约数量十分可观,于是迅速加大了宣推等资源的投入。

效果显而易见,这也给了优酷内容开放平台探索类型化的信心。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妖魔鬼怪的题材占比太高,让人误以为只有做这个类型才有出路。

但如今,优酷更想做一些刹车性的引导和指导。即不一味鼓励某种已经进入红海的类型,引导片方勇于尝试一些新类型新题材。比如惊悚、冒险、灾难题材等门槛较高的类型化尝试,比如融入甜宠、科幻等新元素。

过去四年,大家普遍认为网络电影粗制滥造。但如今情况开始发生转变。梁洁称,艺术不能像“保底型理财产品”一样旱涝保收。“我们希望以及鼓励合作伙伴包括合作伙伴体系中的片方、发行方要自律、修炼、提升,这是重点要做的事儿。”


500

头部趋近饱和,

肩部和腰部内容的出路又在哪儿?

众所周知,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只有头部才有机会,大多数的肩部腰部内容难以得到释放。为此,优酷的打法是,除了要吸引头部项目,优酷还要主打肩部和腰部,挖掘潜在用户。

为此,他们建立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内容评估体系。

据悉,在上线前,各相关部门将针对项目的品质情况圈定上线后的基础资源。播中阶段也会进行动态调整,“当一个内容在资源链上展示了一定时间,会看它流量与UV的两个增长率,如果是平滑的甚至有下跌趋势,意味着当前的曝光位置已经不再适合它。

另外,播放效果超出预期会追加资源,为其提供更多的定制服务。

据介绍,一方面优酷内容开放平台设定了预约功能,能有效帮助他们发现潜在用户,包括地区、性别、年龄、职业,依靠阿里的大数据做支撑,可以助其上线后做一系列的做精准营销。

另一方面,在《大蛇》9月初上线至今,优酷首页做了一个基于精品信息流化的调整,像《大蛇》就一定程度上借助了首页改版带来的优势转化,大大提高了推荐效率和观看回报。

梁洁表示,他们也希望《大蛇》的成功,能影响到一些头部的电影制作公司、主创团队、导演,更多拥抱网络平台和网络电影。尤其在院线电影成本高、风险大,回报率低的情况下,平台也愿意为优秀的影视人提供一条收入可观的新出路。


500

下一个爆款何时出现?

平台和片方要抱团也要共生

下一个超越《大蛇》的作品、下一个分账新高何时会出现?

事实上,什么项目、什么时间节点一定会爆,这是无解的。

梁洁表示,接下来优酷内容开放平台会逐步搭建一个真正规模化的生态,给予内容方最多的支持,也帮助他们更加精准地找到自己的用户。

对于未来的理想状态,优酷有清晰的规划和节奏。

第一,平台整体付费会员的规模达到一定量级;其次,会员用户在日常内容消费里的转化,需要达到一个更好的水位;第三,优酷获取内容的三种模式,买版权,投自制和分账,这三种模式需要进行一个有效的捏合和搭配。

优酷内容开放平台不仅以B端的感受和判断为准,而是建立一套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有效机制。梁洁认为未来一定是靠数据说话的。这需要平台提供足够丰富的用户数据支撑,“帮助片方更为精准地找到自己的受众,并且能够直观地看到自己的用户画像。”

除了网络电影分账,未来像网综等产品,有机会吗?闻此,梁洁告诉一起拍电影:“我觉得所有品类的潜力都很大,网络电影是因为整体产量大,较大的分母天然决定它成功的概率更高些。”

据悉,优酷内容开放平台也创建了网剧分账模式,更多有代表性的项目案例也开始不断涌现。但他们的长远目标其实是往产业上做布局。“这个布局不仅仅只是服务于片子播前、播中、播后,还要往IP阶段,剧本阶段包括拍摄阶段,成片后期阶段等等,往这些环节上渗透。”

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从业人员意识到,艺术绝对不能像理财产品一样用来批发和贱卖。现在市场回归冷静,大家只能也必须往品质化精品化的方向走。

至于风险,既可预期又不可预期。

尤其在当下的环境下,平台和片方要共生。“不会有任何一个角色完全的承担整个行业链条中唯一的风险,大家只要把心摆正,把需要做精良的东西分清楚,风险一定在预期范围内,甚至一定会越来越多的被不同的行业角色所认知和认可。”

至于网络电影的春天何时到来?或许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制作公司深挖自己擅长的部分,找到独特的风格和类型。其次,口碑项目也能获得更好的分账预期和票房收入。

最后,随着平台的不断发力,逐步完善服务、商业转化等一整套流程,且越来越能够承接一些院线电影,让头部中部和底部不同公司看到自己生态的价值。“这可能是第一个春天。”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