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八千担粮饷和情报,戴笠的权力究竟有多大?

原创 都护君 西域都护 昨天

上一篇文章《戴笠vs李克农,看国共双方情报战线较量》,讲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党与国民党在隐蔽战线之间的较量,有读者留言说起军统戴笠。

今天,就讲讲剧中提到的军统黑幕,还有戴笠在抗战时期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一、军统到底有什么黑幕?

剧中的这一段,是通过余则成的对话引出的。

在刺杀汉奸李海丰成功后,余则成提出想撤回重庆。

500

但被拒绝了!

500

戴笠的特使要求余则成继续潜伏,并且交给了他一项秘密任务

500

而这个任务背后,居然藏着军统不可告人的黑幕!

戴笠的特使最初的解释,是一批战略物资。

500

可当余则成真正接触后才发现,这里面水太深了!

500

原来是日本人扣押了戴笠和胡蝶的一整船私人物品。而戴笠为了换回这些财物,给日本人提供了一万八千担粮饷和新四军情报

看到这,很多人会问:

胡蝶是谁?她与戴笠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她的私人物品会被扣?

还有这一万八千担粮饷和新四军情报,在当时是什么概念?

先说胡蝶。

500

胡蝶,原名胡瑞华,她与阮玲玉,都是当年上海滩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有民国第一美女之称,也称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

1943年,胡蝶与戴笠同居,也有传闻说胡蝶被戴笠软禁。

500

总之,两人一段纠缠的绯闻,在当时重庆,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为什么说是纠缠的绯闻?

因为,胡蝶早在认识戴笠之前就已经结婚了,丈夫是潘有声。

500

1937年,日本占领上海,随后胡蝶便举家迁往香港。

1942年,胡蝶夫妇将30余箱私人物品和财物寄往重庆,但随后被人劫走。

无奈之下,胡蝶找到了戴笠求助。

情场老手的戴笠,为了博美人一笑,不惜动用整个广东省的军统特工去找,但都没找到。

于是,戴笠便按照物品名单,重新购买了一份。

由于,要购买的物品,很多国内没有,只能在国外购买。这批物资由上海集中运往重庆的途中,被日军扣押了。

这段有历史记载的事实,在剧中有点小瑕疵,因为剧中写的是1945年;而戴笠帮胡蝶购买物品应该是1943年。或许,编剧是想把更多的信息揉进来吧,所以时间节点牺牲一下。

那么问题来了,这一万八千担粮饷和新四军情报,在当时是什么概念?

先说粮食。

在战争年代,粮食才是硬通货。有纸币、有银元、法币、金条都不如有粮食。因为粮食,是招揽军队、稳定后方的重要物资。

所以,《亮剑》里的粟裕才会说:有多少粮食就会有多少俘虏

500

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而这一万八千担粮食,相当于多少钱?

按照民国的重量计算方法,一担粮食大约是100-120斤。那1.8万担粮食,大约就是200万斤。

如此多的粮食,在当时物资紧缺的国统区,能养活多少军民百姓?

除此之外,戴笠还提供了在南方新四军的情报。为了换回自已的财物,不惜出卖国家的战略资源和情报,戴笠这波操作真的是“亮了”。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

为什么戴笠就能在国外买到物品?还能跟日本人谈交换条件?

这就要说到戴笠的权力范围了。

二、戴笠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首先,说一点,抗战时期,戴笠确实在抗日方面有一定贡献。

他统领下的军统局,招募了大量的有志爱国青年,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戴笠还在各沦陷区安排了大量的情报特工,构架了广大的情报网络。组织并策划了从对汪精卫、殷汝耕、张敬尧等臭名昭著的汉奸暗杀计划,成功策反了一批日伪军政人员,使很多伪军不敢助纣为虐。

此外,他还与美国海军开展情报交流,建立了中美合作所,共享中美对日情报。

500

应该说,抗日初期的戴笠和军统,也为抗日做过一些积极的事情。当年在上海,军统的潜伏特工与日伪特工总部(俗称76号)互相斗法,各自为利益,大打出手,双方损失惨重。

这一段历史,也是时下谍战剧最受欢迎的素材。后来,虽然双方私下达成了和解,随后,戴笠便逐渐显露了走私捞钱、积极反共的真面目。

尤其是当时,戴笠所管辖的部门之多、权力之大,超乎很多人的想象。他除了掌管统局,还曾兼任过缉私署署长战时货物运输管理局局长

1938年,戴笠接管国民政府交通检查局,1940年更名为战时货运管理局

1943年,戴笠同时兼任财政部缉私总署署长

此时戴笠手中的权力几乎到达了巅峰,他管辖的部门有:军统局、缉私署、货物运输管理局、忠义救国军,总人数曾一度达到50万人

500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当时,国民党的正规军总共也就三百万。戴笠自己控制的人数,相当于国民党正规军的六分之一,比很多战区司令管辖的人还多。而且,戴笠手中不仅人多,涉及的部门和权限也非常广。

我们来逐条解释一下:

军统局:全称是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主要负责情报、特工等工作;

货物运输管理局:全称是战时货物运输管理局,主要负责货物的进出和流通;

缉私署:全称是财政部缉私总署,主要负责打击走私行为;

忠义救国军:由江浙别动队和上海青帮组织联合组成的游击武装力量,实际控制人都是军统局特务。

所以,根据戴笠所兼任的职位,翻译成现在的政府部门,他一个人控制了情报、特工、游击队、海关、交通、缉私等一系列部门。

500

信仰主义丧失、内部贪腐成风,就更容易滋生腐败。

戴笠领导下的军统,在抗战时期,发现国统区物资短缺。于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走私货物,大发国难财。与日伪政府、日本特务机关等敌对部门频繁的进行非法交易。

而戴笠自己就是货物运输局的局长,同时还兼任缉私署长。也就是说,走私和打击走私,都是他一个人负责,所以没有人能监督他。于是,他就命令手下,常年走私粮食、棉麻布匹、橡胶、石油甚至是军火和药品。

而这一段历史,不仅电视剧《潜伏》里涉及,其他谍战剧也曾提到过。比如《伪装者》里,明台就曾发现军统上海站私下替高层走私。

500

还有《渗透》里,许忠义更是把走私做成了生意,连戴笠都有股份。

500

回看历史发现,戴笠的敛财手法,堪比和珅。

权势熏天的戴笠,不仅构建了一个特务帝国,更是一个走私帝国。

前方战士浴血奋战,而当时国民党上层却在做这种龌龊勾当,难怪最终亡党亡国。

作者:冯末末  自由撰稿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