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的双面矛盾:梁孟松与国产化是反向路

来源:微信公众号“问芯Voice

作者:连于慧

蒋尚义与梁孟松这两位出身台积电的技术悍将,近日来在两岸半导体圈卷起千堆雪。

蒋尚义来了,梁孟松要走。众人都在竭尽所能地“编织”着两人过往的恩怨,以及“指责”中芯国际为什么做出这样的人事安排,忙着编故事与咎责,却忘了最根本核心的问题。

中芯国际没有忘记梁孟松这 1000 个日子以来的拼搏与贡献,只是中国芯片产业前方的道路已经变了,而且是车头车尾式的彻底转弯。

500

12 月 18 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将把中芯国际放入实体清单,这个消息其实不令人意外。该说是不幸中的大幸吗?根据美国禁令,中芯国际只有 10nm 以下工艺受到美企设备禁运,至于 10nm 以上设备则采取逐条审批程序。

未来,国内科技产业最重要的两家企业:华为与中芯国际,将以“难兄难弟”之姿跃上美国商务的实体黑名单。

在美国的全面封锁下,未来中国科技产业的主旋律只有三个字:国产化。

当国内芯片产业订下“国产化”目标,这与过去三年来众人奋力拼搏 7nm 高端工艺技术目标,是车头车尾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以前面子,往后拼里子

“国产化”短短三个字背后代表的意义,是成熟工艺技术包括 55/45 奈米、80/90 奈米的崛起,这些工艺一直都被认为才是国内 IC 设计公司真正需求的最大宗。

以前是要拼面子(高端工艺技术),现在要认清事实拼里子(成熟工艺技术国产化)。

中芯国际没有要放弃梁孟松,但前方的道路上,他擅长的高端工艺技术可能已不再是最优先需求,公司的运营策略方向和人事安排也因此做出重大调整。

车头车尾式的转弯对企业和员工而言很痛苦。尤其这次梁孟松对于中芯国际安排蒋尚义的加入,以如此刚烈的方式来表达不满,更让这次事件发展几乎“失控”。

企业策略转弯的阵痛期即使再难,终究会过去,讨论甚至是“罗织”蒋梁二人过去存在与不存在的恩怨与心结,只会让人更看不清楚事实的真相而已。

无悬念的国产化之路

今年 12 月初,中芯国际宣布与大基金二期、亦庄国投成立合资企业,注册资本为 50  亿美元,由中芯国际占比 51%,总投资额为 76  亿美元,第一期建立月产能 10 万片的 12 寸晶圆厂。

这座北京新厂预计会采用与既有的北京 12 寸厂一样的制程技术,从 65/55nm、40/45nm 一直到 22/28nm。业界盛传,中芯国际这座北京 12 寸新厂会是这一波“去美化”产线的先锋。不过,公司则是否认了这样说传言。

业内人士直言,谁不知道“国产化”这条路有多难,但现在是真的被逼急了,非做不可,因为前方已经没有路了!

500

很多人有相同疑问:中国半导体发展超过 20 年都没有达成“国产化”设备的目标,现在又如何做得到?

某种程度这也是全球化的成果。彼此分工精细、各自以最擅长的优势来达成共同目标。即使是台积电在晶圆代工领域市占已超过 50%,其机台设备对美国依赖的程度也高达 80%。

但就是因为台积电大量享受美日在半导体设备上的技术领先研发优势,才能心无旁骛地把先进制程技术做到最精最好,最终练成独霸武林的“盖世神功”。

中芯国际当然知道箇中奥秘。

供应链对问芯Voice 表示,一直以来,中芯国际内部对于国产设备有很矛盾的情节,因为要达到 KPI 绩效考核的标准,也就是快速达到良率标准,唯有采购国际大厂的机台设备才做得到。如果使用国产化设备,初期一定会影响生产良率。

中芯国际的骨干一直都是海外菁英,绝对也是这套准则的奉行者,而国内两大存储器大厂代表:长江存储和合肥长鑫,也是同样的状况。

500

供应商表示,长江存储的研发骨干以海归派为主,初期采购国产设备的意愿偏低,因为用美商设备有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成功的案例可以参考。反之,采用国产设备会比较像做实验的“小白老鼠”,长江存储也是后来逐渐增加国产设备的比重,可能与大基金背景有关。

合肥长鑫也是同样状况,一直都是比较倾向采购美商设备,以期能快速达到好的良率目标,尽快让产能上量。

这样的逻辑其实不只反映在国内的半导体企业,是全世界所有晶圆厂运行的方针,也是为什么台积电一定是用欧美日厂商的机台。

只是,现在时空背景不同了,“国产化”成为不得不的选择,加上中芯国际正式被美国列为实体清单,没有悬念了!

业界人士分析,未来中芯国际在新厂房上,会极大化的采用国产设备和日本设备,而且现在已经上了美国商务部的实体清单,虽说 10nm 以上的设备可以申请以逐一审批来采购,但核准大概率是很低了。

时代巨变下的悲剧英雄

多年来,中芯国际一直在高端工艺发展之路上步履蹒跚地走着,梁孟松的加入确实让中芯高端工艺之路突飞猛进,直奔到 7nm 工艺门口,就这么临门一脚,被美国给挡了下来。有千千万万个不甘心,暂时也只能吞下来,毕竟以国内半导体技术水平,现在没有足够反击实力。

过去三年,中芯国际的发展确实是先进制程比较重要,且不讳言是要追赶台积电的脚步。

很多人指责中芯国际发展 7nm 工艺以来,虽然技术有突破,但营收占比仍是个位数,而且还要跟 28nm 算在一起,好像技术突破的风光表象没有反映在实质营收上。

但这样说也不太公平,高端制程做出来、达到良率稳定、大量生产,这都是不同阶段水平,中芯刚刚进了 7nm 的门,根基还不稳定,不能以台积电的水平来要求中芯。

在美国禁令之后,中芯国际的营运只能彻底转向,回归本质做成熟工艺,把成熟工艺产能做到最大化,大量扶植国内 IC 设计公司起飞。

梁孟松离职的传言,其实不是蒋尚义加入的那一刻才爆发,这个传言业界已经流传好几个月了。当时大家都在点名,中芯国际如果少了梁孟松,该找哪一位技术大牛来坐镇呢?蒋尚义一直是业界点名最多的人选。

主要是因为蒋尚义的资历强、辈份够,能够镇得住公司的技术研发团队,让中芯国际无论是对内或是对外,都可以有个交代。

梁孟松对于中芯国际的技术突破,乃至于整个中国芯片发展史上,都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如果要说是谁把梁孟松暂时从神坛上请下来,答案是美国。

过去曾有人说,梁孟松的专业能力强,但在际遇上注定是一位悲剧英雄。这次他遇到的天敌不是蒋尚义,也不是任何人,是一个时代的巨变。

​2020 年,庚子年,确实很残酷。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