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遇故支”这句文案,支付宝用错了吗?

最近,在支付宝全球周活动中,官方发布了主题为“他乡遇故支”的海报。

500

500

500

就是这个“支”字,好像出问题了。

今天上午,网友@曹师傅侬好 diss支付宝的微博被顶上热搜。

500

从曹师傅的微博中可以看出,他对这个字的使用非常不满。

评论区也有人赞同他的说法,认为“支”字用得不妥。

500

但也有人说,这没什么吧?支付宝APP的logo也是支字啊......

500

500

500

今天中午,@支付宝 官方微博正面回应了此事:

500

500

500

而在支付宝的声明后,@曹师傅侬好 又发了一条微博,继续讨论支付宝的“支”字:

500

全文如下:

来,讲道理么。

别陷入战狼和战狼ptsd这么low的争执。

之前有人对支付宝的名字或者标志是支字有意见么?

我管不了别人,至少我个人没有任何这样的想法,而且我个人以前也没看到有这样的针对。

一直到@支付宝  亮出这个新文案。

他乡遇故知原话是什么意思?

是在异地遇见某人。

支付宝用谐音梗

而且文案本身还是沿用原文的意思

也是在异国他乡遇见。

遇见什么呢?遇见故支。

因为句式和意思都是沿用的原文

所以这里的故支和故人一样,都认知成都是指代一类人的名词

这就是歧义的原因。

支付宝本身想表达的是他乡遇见原来的支付宝。

但因为引用的原文原因能被理解成他乡遇见认识的xx人。

这种文案歧义是事实存在的。

如果要争辩,就对着歧义本身说。

觉得过度解读?

不,如果认定支付宝这个文案就是故意在讽刺国人,这叫过度解读。

因为并没有感受到这种恶意。

但这个文案有歧义,怎么就成了要给支付宝盖棺定论了?并且让一群人基于此开始喊文字狱了?

一上来激动的战狼来了,小粉红,爱国党哦,干脆把支字删了。

以为拿着这些屁话就能掩饰事实存在的歧义了?

大家觉得这个反驳有道理吗?

以及,支付宝这件事,需要上升到中国人“受辱”这个高度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