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民党退回民进党提案说开去
近来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有所表现。虽然以猪内脏大战苏贞昌一役有些粗躁,可能在国际观瞻上有所欠妥,但回心一想,难道「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当年民进党「立委」对抗国民党籍「立法院长」时所采用的手段,更为粗暴,更为卑劣。民进党当局却还有面脸批评,这真是「亚哥莫话亚娣,话起大失礼」。现在国民党终于从已经变形的政党政治和议会政治中醒悟过来,脱弃了「皮鞋」也穿起了「草鞋」,这还能怪谁?正是民进党「立委」带头将议会议事风气搅坏的。
回到认真的问政议事日程上,国民党党团及其「立委」昨日又乘胜追击,有出色表现,先后退回了民进党「立委」的几个提案,而且还是事关国家领土完整统一的提案。其作风的决断勇猛,与此前完全不一样,令人眼前一亮。
国民党昨日退回的几个民进党提案,主要的有以下三个:
其一、是由民进党「立委」陈明文、王美惠等人提出《政党法》第十四条条文修正草案,明定政党标章不得与「国旗」「国徽」相似、相近。该案昨日在「立法院」院会处理时,遭国民党「立委」反对、提案退回程序委员会。
其二、是由民进党「立委」蔡易余、余天等人提出的「宪法」部分条文修正草案,建议删除「宪法」涉及蒙古与西藏的条文,此案也在国民党反对下,退回程序委员会。
其三、是由民进党「正国会立委」发起,有五十八位「立委」连署的「迈向国家正常化」「修宪案」,除意图修改「宪法增修条文」中的「国家统一前」、「固有疆域」等字外,也纳入实质废省等;至于国旗相关规定,则另以法律定之。不过,该提案昨日在院会也被国民党退回程序委员会。
第一个提案,是民进党「立委」在「玩嘢」,纯粹是「搞搞震」,本末倒置,颠倒时序。实际上,在历史上,是中国国民党的党徽现世于前,「中华民国」的「国旗」、「国徽」确定于后。要改,应是改「国旗」、「国徽」,而不是要人家的党徽予以迁就。实际上,「正国会立委」的「修宪」提案,就已经「预先宣告」要修改「国旗」,但由于事关重大,要改就得向「宪法」的第一章「总则」「动刀」,这是连李登辉六次「修宪」,陈水扁一次「修宪」,都不敢碰触的;现在台海间「遏独」的态势比此前更强,料想蔡英文更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实际上,这个提案只是民进党「立委」以个人连署方式提出,而不是民进党党团的提案。但也可窥见,民进党内确实是有一股「台独」势力,在窥测方向,蠢蠢欲动。
按照这些民进党「立委」的逻辑,连「国歌」也得修改。因为「国歌」歌词的第一句就是「三民主义,吾党所宗」。而民进党并不信奉三民主义,因而不是歌词中的「吾党」,这岂非等于承认台湾地区仍然由国民党掌政?因此,相信总有一天,民进党也将会提出「修改国歌」的提案,且拭目以观之。
第二案要删除「宪法」中有关蒙古和西藏的条文规范。这涉及到国家领土的完整统一,因而即使是裁撤了「蒙藏委员会」,也不敢完全将之「消灭」,更不敢将之合并于「外交部」,而是分置于仍然属于内政事务的「文化部」和陆委会。如果此案可过,下一步就是在「修宪」时,将整个大陆地区都删除出去。
实际上,第三个提案的「正国会立委」「修宪案」,就主张修改「宪法增修条文」中的「国家统一前」、「固有疆域」等词句。这正是「一边一国论」的具体展现,更是《正常国家决议文》的意图「入宪」。倘其图谋得逞,就已经是「台独宪制化」,完全符合中央政府启动《反分裂国家法》的要件了。
因此,这三个「台独」提案,都不是由民进党党团提出,而是以民进党籍立委」以个人连署方式提出。可能是并不完全符合蔡英文的「修宪」意图,也可能是在蔡英文的纵容下,实行「进可攻退可守」的「修宪」策略,以先行「试探水温」。
无论如何,蔡英文在其任内,都必须进行一次「修宪」,这是其个人「历史留名」的「伟业」。因为其恩师李登辉推动了六次「修宪」,陈水扁也有一次,蔡英文怎么也要搞一次,不能「空手而卸任」。但在第七次「修宪」后,已经不是由「国民大会」或「任务型国民大会」表决通过,而是改由「立法院」以高「门槛」提出「宪法修正案」,经公告半年后,进行公民投票复决,有效同意票超过选举人总额之半数才可通过,在程序上比前复杂,「门槛」更高。所需时间也多。
因为要进行「公民复决」,因而在蔡英文任内,只有两次机会。因为要提高投票率,使得「修宪案」能获得超过选民总数(不是投票人数)的半数同意票,就必须提高投票率,因而不能单独投票,必须与大选捆绑。而在蔡英文的任内有两次大选,一是二零二二年十一月的「九合一」选举,二是二零二四年一月的「双选」。为保险起见,似是要赶在「九合一」选举时合并进行公民复决。
因此,现在只剩下两年的时间。由于「公告」就要半年,因而剩下的时间就不多了。从蔡英文「五二零」讲话的精神看,似是以「趋易避难」的手法,只是改动较有朝野共识,比较容易处理的技术性议题,如「下调公民年龄」等。这是考虑到,一是能够在其任内怎么也要完成「修宪」,二是更主要的是,希望在任内,无论是台湾地区社会内部,还是台海两岸,都「平安无事」,不要因为「修宪」而发生动荡,不但是危险,而且也难以驾驭操控,甚至车翻人亡。
但「正国会立委」并不死心,还是要提出含有「台独」意识的「修宪案」。值得注意的是,「英系首领陈明文也参与了签署,是否因为「行李箱巨款案」后较少得到蔡英文的「摸头」,而要向蔡英文「撤骄」(非「娇」)?值得观察。
实际上,这个「修宪案」固然是「正国会」要推动《正举国家决议文》「入宪」的「台独」行径,但也并非表明现象那么简单,还含有要与蔡英文「别苗头」的心理情绪。这是因为,「正国会」创办人兼精神领袖游锡坤,对蔡英文的一个说法,是极为不满的。那就是,蔡英文每次在民进党「全代会」上,对党代表提交「冻结台独党纲」的处理手法,都以民进党后来已经通过了《台湾前途决议文》,按照「后法优于前法」的原理,承认「中华民国」的《台湾前途决议文》,已经取代了主张建立「台湾共和国」的「台独党纲」,因而无需「冻结台独党纲」。
但是,在《台湾前途决议文》的九年之后,游锡坤在二零零七年担任民进党主席时,却又主持「全代会」通过了《正常国家决议文》,按照「后法优于前法」的法理,《正常国家决议文》不但取代了「台独党纲」,而且也取代了《台湾前途决议文》,为何蔡英文还在喋喋不休地大说《台湾前途决议文》?
为了解决这个争执,时任民进党主席卓荣泰在去年九月的「全代会」上,主持通过了《社会同行世代共赢决议文》。是「后法优于前法」,将《正常国家决议文》「压」了下去。
但有「水牛伯」之称的游锡坤或其门徒仍不服气,索性以提出「修宪案」的更高形式,来强调《正常国家决议文》的正当性。但未能得到民进党党团的「背书」,不过也有五十七名「立委」连署,除了有几位是「时代力量」及「太阳花学运」背景的「立委」参与之外,多数民进党「立委」都参与了。
这就显出,多数民进党籍「立委」,与民进党党团,以至党主席蔡英文之间,正在暗中较劲。当然,也不排除是得到蔡英文的默许,进行「试探」。
犹记得,当年民进党处于劣势,与国民党统治者进行斗争时,是采取了「冲突、妥协;再冲突,再妥协;取得进步」的策略。在民进党已经成为强势,无须再次以此手段来与国民党进行斗争后,现在已经将之利用到党内斗争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