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保国,如何把中国功夫,变成中国笑话
功夫,曾是中国人的骄傲,而不是笑话
最近网络上最火的男人是谁?
马保国。
一手闪电五连鞭绝技,和耗子尾汁的口音,让他成为了全网鬼畜和搞笑的素材。
百度百科给他的定义非常微妙:自称的英国武术大师。
除了马保国本人,他的儿子也子承父业,在成为一代功夫大师的道路上越走越偏。
拜这对父子所赐,现在整个互联网,提到“功夫”、“太极”、“传统武术”这些字眼的时候,不再有争议,只会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似乎很多人都忘了,曾几何时,功夫两个字,是中国人的骄傲,而不是笑料。
功夫,起源于什么时候
从有战争的时候开始,就有了武。但是武术的最早明确记录,可能是在宋朝。
据说,宋太祖赵匡胤征战天下的时候,有三十二路长拳。
到了明朝的时候,史书记载,将军俞大猷曾经单人前往河南少林寺,挑战寺内武僧,打遍少林无敌手。
同时代的戚继光,著有《纪效新书》,在这本书里记载:
“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囮拳,名势各有所称,而实大同小异。至今之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番、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吕红八下虽刚,未及绵张短打,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少林寺之棍与青田棍法相兼,杨氏枪法与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
这时候,武术已经有了门派和套路的分别。
到了清朝末年,又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拳师,其中有黄飞鸿,霍元甲这类为我们所熟知的拳馆教头。
也有叶问这样后来渐渐出名的功夫大师。
聪明的你一定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传统武术强大的时候,往往都是民族需要抵御外辱,奋发自强的时候。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传统武术不得不提的概念:武德。
马保国口口声声的“年轻人不讲武德”,虽然是他的一块遮羞布,但是武德是确实存在的,而且武德比武术存在的时间都早。
止戈为武。《左传》里面记载,楚庄王曾经说过,武有七德:
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
这些武德,就为后世的习武者提供了一个标准,或者说底线。
当外敌入侵,民不聊生,而国家有没有能力修正这一切的时候,习武者自然而然就挺身而出匡扶正义。
虽然说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打不过枪炮。但是习武人焕发出的那种不服输,不认命的,宁折不弯的精神,给整个危难中的民族,提供了一剂强心针。
建国后的武术发展
乱世需要武术,但是建国之后,武术就成了一个很头疼的事情。
不管哪个门派,哪个拳种,武术,终究是一种杀人技巧。习武之人乱世之中可以成为生力军,但是和平年代,却容易成为扰乱社会治安的定时炸弹。
在这种情况下,武术就朝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
第一种是简化了武术的杀伤力,强化了套路和表演的形式。这就是我们常见的各种武术套路比赛。
在这种比赛里,武术的表演意义大于实战意义,可以理解为中国本土化的体操表演。
另一种形式,就是将武术和电影结合起来,形成了我们中国特有的电影类别——功夫片。
提到功夫片,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李小龙,成龙,和李连杰。
但是其实,早在1928年的时候,就有第一部功夫电影《火烧红莲寺》。只是那个时候,整个电影的武打场面,都还是靠特效。
是的,你没看错,那个时候有特效。
虽然现在看,这种特效场面和PPT没啥差别了,但是在当时,那真的是一种全新的技术。
1949年,香港导演胡鹏拍摄了第一部以广东民间传奇武林人物黄飞鸿为主人公的电影《黄飞鸿鞭风灭烛》,此后的五十年,黄飞鸿成为中国武术功夫片的第一个著名品牌。
那个时候人们提起黄飞鸿,脑海里浮现的人物形象,不是李连杰,而是关德兴。
在关德兴演了七十多部黄飞鸿电影之后,一个师从叶问的年轻人站了出来。1971年,李小龙的第一部作品《唐山大兄》在海外上映。
从此,李小龙和他招牌性的踢腿动作,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功夫”四个字,成为了全世界的热门词汇。
李小龙,也成为了那个时代最耀眼的流星。
可惜,流星终究是转瞬即逝的,李小龙在短短的一生里,仅仅留下了四部半作品:《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及未完成的《死亡游戏》。
但是相对于这四部半电影来说,李小龙最大的成就,就是将中国功夫电影,带到了世界的影院里。
此后,有了成龙的《蛇形刁手》,有了李连杰的《少林寺》和《黄飞鸿》,有了甄子丹的《叶问》。
但是到了21世纪,电影行业出现了迅猛的发展。
各种特效和特技电影的出现,让功夫电影的门槛变得非常低。
原本需要十数个寒暑的勤学苦练才能得到的成果,通过特技和特效就能轻而易举地展现在荧幕上。
更有甚者,一个替身,就能完成所有的武打镜头。
李小龙和成龙时代的司空见惯亲自上阵,在这个时代成为了传说和不专业的代名词。这个时代的演员,吃一丁点苦头,都可以上头条,上热搜,成为专业的代表。
于是,武术在电影这个行业里的路,也走到了尽头。
但是谁也没想到,在电影的世界里,一帮年轻人吝啬于贡献自己的演技和专业性的时候,一位老人,在古稀之年,却用一种滑稽的表演,再一次让人们注意到武术的存在。
据说,马保国已经接到了邀请,在一部电影中出演一名功夫大师。
在流量的时代,出现这样的丑闻和闹剧,我一点也不觉得惊奇,只是心里实在是惋惜,好好的武术,就这样成为了小丑们的饭碗,和茶余饭后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