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背景下的康熙朱批:西洋来人,内若有各样学问或行医者,必着速 送至京中
开海设关: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皇帝实行开海贸易政策,在东南沿海设立粤、闵、江、浙四大海关,作为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行政机构。乾隆二十二年(1757),朝廷只保留粤海关独家管理对欧美贸易事务,广州成为海上贸易大港。
粤海关: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设立粤海关作为海外贸易管理机构,乾隆二十二年(1757),广州成为清政府限定对欧美唯一通商口岸后,粤海关的地位更为重要。粤海关税收是清朝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澳门是当时外国商船来华贸易的第一站。外商到广州进行贸易,商船需要在澳门办理通行证、雇佣 引水员与买办。途经虎门,粤海关官员 登船检查、验证,并随船到达黄埔停泊,行商为其办理担保及海关手续后,由持有官府特许牌照的西瓜艇,将船上卸下的货物运往十三行货栈,然后再把出口货物运往黄埔装船,由行商向海关申请离港执照。黄浦口设有海关税馆、夷务所、买办馆和永靖营。
对欧美 一口通商: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蓬勃兴起之时,清代的中国只保留广州对欧美通商,客观上使广州成为中国与西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交往的窗口。
清乾隆二十二年十一月初十日(1757年12月20日),乾隆皇帝谕令洋船只准在广东停泊交易。
外洋船牌:清乾隆六年(1741)粤海关发给瑞典“哥德堡号”商船的通关证明。
十三行贸易:开海贸易以来,尤其是广州对欧美一口通商后,进出口商品都集中在这里,然后经过十三行商人进行交易。茶叶、丝绸、瓷器、棉布及中药材等出口量大增,进口商品主要有毛皮、毛织品、木材、胡椒、西洋参等,广州成为华洋商贸中心。
进出口贸易:开海贸易给向往与中国通商的西方国家带来了无限商机。英国、法国、荷兰、瑞典、美国等国家的商船相继来到中国,进行贸易。
中西汇流:开海贸易的同时,朝廷重视招揽西学之士,广州逐渐成为中外关系通道、东西文化窗口,是东学西传、西学东渐的前言地,在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随着外国商船纷至沓来,许多西方学者来到广州,他们重视学习中国的文字和文化,并在欧洲掀起了研究汉学的热潮,促进了中国哲学、农本思想、语言文字、中医中药、工艺美术、绘画和建筑艺术等的传播。
中国古典经籍的西传:1711年(康熙五十年),比利时卫方济翻译《四书》、《孝经》、《幼学》;1834年,法国雷孝思翻译《易经》。
中国位子和文学的西传:1719年,在广州经商的英国商人魏金森翻译《好逑传》;1728年,法国马若瑟在广州著《中文概说》;1732年,法国马若瑟在广州将《赵氏孤儿》翻译成法文,1755年伏尔泰将其改编成剧本并在巴黎公演,引起轰动;1813年,法国驻广州领事德经编《中法拉丁字典》。
儒家哲学思想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德国莱勃尼兹说:“我们从前谁也不相信在这世界上还有比我们的伦理更完善,立身处世之道更进步的民族存在,现在从东方的中国,竟使我们觉醒了。”1681年,比利时柏应理著《中国之哲学家孔子》;1697年,德国莱勃尼兹编著《中国近事》;1711年,比利时传教士卫方济刊印了《中国哲学家》一书。
中国重农主义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影响:法国魁斯奈说:“中国的法律是以自然律为依据的,无论从物质或道德方面来看,都是十分有益于人类的。”1767年,法国魁斯奈著《中国的专制制度》;1770年,法国钱德明著《中国乾隆帝和鞑靼权贵的农业观》;1776年,英国亚当·斯密著《国富论》,吸收了中国重农主义思想。
中医的西传:1671年,一位在广州经商的法国人将《脉经》翻译成法文;1688年,波兰医生卜弥格编撰的《中医津要》出版,被翻译成欧洲各国文字;1736年,法国人杜赫德翻译《本草纲目》,达尔文名著《人类的由来》参考了该书。
中国工艺美术的西传:法国路易十四命首相马扎兰创办中国公司,派人到广州定制甲胄徽章瓷。随后法国、英国掀起了仿制中国瓷器的热潮。
中国绘画、建筑艺术的西传:法国画家华托吸取中国画技法绘制《孤岛帆阴》,现藏卢浮宫。建于1816-1826年的德国皮尔尼茨宫,包括水宫和山宫,其中水宫的屋顶采用中国式屋顶设计。1753年由瑞典国王阿尔道夫·福雷德里克下令建造斯德哥尔摩中国宫。
手工艺人:当时十三行是外销艺术品的制作和贸易中心。1768年在广州的威廉·西克曾描述:“这里有玻璃画工、制扇工匠、漆器匠、石匠及各种各样的手工艺人。”
西学东渐:十三行贸易枢纽客观上促进了西方哲学、西医西药、西洋绘画、新闻报业、科学技术等在中国的传播。
时代背景下的【康熙朱批奏折】
两广总督奴才 杨琳为奏:
闻 续到洋船事,本年五六月内 有西洋兵头来澳门换班船二只 英吉利船一只,奴才已具折奏。
闻在案,今七月内又到有英吉利船二只,装载哆啰绒□吱黑铅银钱□物,又到咈□嘶船一只,装载胡椒白藤乳香□粗货。
据红毛船上人 向广州住堂之西洋人力若瑟说,五十五年(公元1717年) 带去与西洋教化王 红字票,已于五十六年十月内到大西洋,教化王见了红票 已差人前往都令府 去传艾若瑟,闻得 俟 艾若瑟一到罗马府 教化王庭 就要差西洋大人同艾若瑟来中国复命请圣安。
□语再本年五六七月内,香山澳门回棹□船在柔佛国 咖喇吧陸续搭回汉人共三十九名内,广东人十一名,福建人二十八名。奴才同䕶巡抚印务 布政使 王朝恩,传到亲询俱係未定例以前贸易在外,并称在外国贸易汉人知道禁止南洋俱思想回家。□语奴才□将福建人移送福建督抚去,讫仍劝谕澳门西洋人令其回帆之时,听汉人附搭不得多索船钱各西洋人感戴。皇上不禁他们贸易俱忍搭载以图报效将来留住外国之人自然陆续得归俟年终将搭回人数彚冊。提报合并奏。闻。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十七日奴才杨琳。
康熙朱批:知道了,西洋来人内若有各样学问或行医者必着速送至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