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长征从出发到芙蓉转兵会议纪实

1934年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的第一、 三、五、 八、 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多人, 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瑞金、 于都、 长汀、 宁化出发, 开始长征。

    为了便于统一指挥, 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 总政治部及其直属队组成中央军委第一纵队, 叶剑英为司令员兼政委; 由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机关及后勤部队、 卫生部队、 全国总工会、 共青团等单位组成中央军委第二纵队, 李维汉为司令员兼政委; 红一军团的军团长是林彪, 政委为聂荣臻; 红三军团的军团长是彭德怀, 政委为杨尚昆; 红五军团的军团长是董振堂, 政委为李卓然; 红八军团的军团长是周昆, 政委为黄匙; 红九军团的军团长是罗炳辉, 政委为蔡树藩。 中央军委第一纵队、 第二纵队和红一、 三、 五、 八、 九军团合称为中央红军。 中央红军经过英勇奋战, 突破敌军第四道封锁线后, 翻越老山界。

  11月25日,中革军委决定红军从广西全县、兴安间抢渡湘江,突破国民党军队的第四道封锁线。

      11月27日晚上,先头部队红一军团前锋渡过湘江,抢占控制了北起全县屏山渡南至界首镇渡口之间约30公里的湘江。大部队因携带辎重过多,行动迟缓,尚未过江即遭到优势敌军夹击。为确保中央领导机关和其他部队抢渡湘江,红三军团红五师在灌阳县的新圩、红一军团在全县的脚山铺、红三军团红四师在兴安县的光华铺苦苦阻击各路合围之敌,与数倍于己并拥有飞机、大炮的强敌展开鏖战,付出了巨大牺牲。抢渡湘江的红军遭到敌人飞机的狂轰滥炸,损失惨重。

  12月1日,国民党军队发动全线进攻,企图夺回渡口,围歼红军于湘江两岸。红军经过整日血战,阻止住敌军的猖狂进攻。17时,中央领导机关和红军大部队渡过湘江。但是,担任后卫的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和红三军团第十八团被阻止在湘江东岸,最后大部壮烈牺牲。

      12月2日,为避免血战湘江的情景再现,党和红军领导人在西延召开会议,主要就为什么受挫、怎么去湘西(即是否从西延北出湖南城步)等问题进行争论。会议最后决定:第一,即刻放弃西延休整,启程向湖南进发。第二,立即改变行军线路,不从西延北出城步,向西经越城岭分路北上湖南:一路从兴安华江千家寺出发到龙胜江底乡;二路经雷公岩翻越百步陡到达兴安塘洞村(今属资源两水);三路翻越梯子岭、猴子坳、雷公田到塘洞,与二路部队会合。

      12月3日16时,朱德签署《我野战军决脱离敌人继续西进的部署》:“甲、全敌约一师,今日进占大埠头。全桂之敌,昨占界首,……刘薛两敌主力则将经新宁到武岗、城步、绥宁堵我前进。乙、我野战军现决脱离敌人继续西进。其任务以我军一部尽力迟阻追敌,主力则向西开辟前进道路,并钳制企图向我翼侧截击的湘桂之敌。我前进道路采取北经小李、西山岭、社水、皮水隘向龙胜以北,南经枫木山、广塘、千家寺、中洞向龙胜及中间由枫木山经塘坊边、两渡桥西进的诸道路。”傍晚,红军征衣的血迹还未洗尽,便突然从油榨坪调头南下,来到兴安县漓源区华江一带。

      12月4日,党和红军领导人在塘坊边决定:压缩辎重部队,以适应转移需要。暂定前往通道以南地区,军委发布《关于我军向通道以南西进致各军团、纵队电》,指出:“敌十六师占领大埠头后,估计湘敌主力将出城步、通道向我截击和堵击,其一部将随我右纵队后尾追。而桂敌则将由大溶江口、龙胜,有袭击我军左侧之可能。我野战军以继续西进至通道以南及播扬所、长安堡地域之目的,……

      12月5日,中央军委在兴安县的塘洞( 今属资源县)获悉新桂系军队第七军正向龙胜方向运动, 敌前锋第十九师已经进抵龙胜官衙( 今和平街), 正向龙胜县城推进, 有在龙胜县马堤乡一带阻击红军的企图。 中央军委立即命令红三军团第四师第十二团由兴安中洞出发, 当天赶到龙胜县境的河口、 八滩布防。 红三军团第四师第十二团接到命令后, 作为先锋从兴安县中洞出发, 越过才喜界, 于当天傍晚进入龙胜县江底乡的矮岭和泗水乡的周家等地。

      12月6日, 中央军委第一纵队由资源县塘洞出发,经灰山、 猴背、 花桥, 抵达龙胜县江底。 同日, 红三军团大部队从兴安县中洞出发, 经过竹林界进入灵川县新寨,然后翻越才喜界抵达龙胜县的矮岭、 周家一带。

      12月7日,中央军委第一纵队在龙胜县江底休息。红三军团第四师推进到里排、 河口、 八滩, 架设浮桥过桑江河; 红三军团第十二团于下午5时左右到寨纳( 今泗水街)布防。 红三军团直属队及第五师由兴安县新文出发, 取道孟等界、 银矿山( 李江), 到达龙胜县的江底、 泥塘。 后卫第六师留守兴安县中洞, 向大溶江、 灵川方面警戒, 于17时取道才喜界、 黄家寨、 黄毛坪, 抵达龙胜县矮岭和河口等地宿营。

      12月8日,中央军委第一纵队由龙胜县江底出发,经地林头、 龙塘坪, 翻越黄强界进到洛岩、 东寨。 中央军委第二纵队由资源县花桥、 猴背出发, 经界牌到龙胜县江底。 红三军团主力推进到里排、 马堤地域, 并派1个团到碧林、 平寨一带。 第四师第十二团于下午5时在寨纳附近与桂军第十九师第五十六团激战1个多小时。 红一军团主力( 军团部及第一师)和红九军团由城步县茶园出发, 进攻江头司, 然后转回经五团、 芙蓉、 布弄、 中洞,到达里木、 自竹坪一带。 红五、 八军团分别从资源县塘洞、 满山溪出发, 经猴背、 花桥、 界牌, 进入龙胜县的江底、 龙塘坪地域。

      12月9日,中央军委第一纵队由洛岩、 东寨、 秧地出发, 经湖南省城步县五团, 翻越九斗界到龙胜县伟江乡洋湾、 潘寨宿营。 中央军委第二纵队由田湾、 塘房出发, 推进到横水、 芙蓉宿营。 红三军团从里排、 马堤街出发, 主力经牛头、 百湾至朗其、 大湾、 新寨、 老寨一带; 第五师完成扼守马堤通往碧林要道的任务后, 下午撤到碧林、 白岩宿营。 其第十和十一团日夜兼程赶到石京、 江口、 独境等地布防。 红一军团主力和红九军团由里木、 白竹坪出发, 翻越新坳界, 经东社、 昌背, 到达广南、 平等地域。 红五、 八军团由江底乡一带出发, 推进到东寨、 洛岩、里市、 芙蓉地域。

      12月10日,中央军委第一纵队由潘寨、 洋湾出发,翻越鸡心界, 经太平、 平熬等地到达平等乡龙坪寨。 毛泽东、 周恩来、 邓发等党政军领导在龙坪寨宿营, 毛泽东同志就住在吴勋老家。 中央军委第二纵队从芙蓉出发, 到广南寨宿营。 红三军团主力从朗其、 老寨、 大湾一带出发, 经凉坪、 平黄到江口; 第五师由崇林、 白岩出发, 经石京、 江口与主力汇合, 然后推进到独境、 庖田、 广南城一带。 红一军团主力和红九军团从广南等地出发, 走寨江冲, 翻越广西壕隘, 进入湘西绥宁县流源地域( 今属通道县), 红一军团二师进占湘西通道县城县溪镇。 九军团从城步的长安营进到木脚的木闹口和临口之间;十五师进入长安营。红五军团由东寨、 洛岩出发, 经湘境五团, 翻越九斗界, 到达潘寨宿营。 红八军团由芙蓉出发, 沿中央军委第二纵队路线到昌背、 广南地域。

      12月11日,中央军委第一纵队从龙胜县平等乡龙坪寨出发, 翻越广西壕隘进入湘西绥宁县流源地域( 今属通道县)。 中央军委第二纵队由广南寨出发, 翻越凉伞界, 到达绥宁县辰口( 今属通道县)。 红三军团一路由独境、 广南城出发翻越凉伞界到达湘西长安堡; 一路经宝赠、 西腰, 抵湘西陇城, 其后卫部队在独境一线与桂军第24师激战整日。红一军团一师从湘西绥宁县流源出发,经双江口地域( 今属通道县城)、岩坪、水南、芙蓉、金殿( 今属通道县)行至贵州黎平县牙屯卜( 今属通道县)宿营。 红五军团由潘寨出发, 经中洞、 白竹坪,翻新坳界, 到达昌背地域。 红八军团由昌背出发, 经广南寨, 翻越凉伞界到湘西马龙、 辰口地域。

       12月12日,中央军委第一、第二纵队分别由湘西绥宁县流源、辰口、双江出发,向西进至芙蓉及芙蓉附近的湘西绥宁县金殿地域( 今属通道县)。芙蓉由三村八寨组成,有400多户侗族人家的大村庄。在离村寨不远有一座古老庙庵,独立在半山上,叫木林庵堂,可容纳200多人。16时,中央军委领导人博古、李徳、周恩来、朱德、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人在木林庵参加的临时、紧急会议,讨论最紧迫的进军方向问题。会上,毛泽东力主放弃北上湘西与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得到与会的多数同志的赞同。会后19时半,以军委的名义向各军团发出了西进贵州’万万火急‘的进军电令。即转兵会议,今史称 "通道转兵会议"。一军团二师、九军团在通道县城县溪镇及附近地域集结,另派一个团的兵力携带电台到岩鹰坡向四乡、马路口侦察贵州方向的道路。十五师由湘西绥宁县黄柏经二江口、地连、菁芜洲( 今属通道县)进至湘西通道县瓜坪;左路三军团主力行至湘西绥宁县坪坦、黄土塘( 今属通道县)地域,先头师在牙屯堡、团头集结警戒。 

      12月13日,中路中央军委一、二纵队从湘西绥宁县芙蓉、金殿出发,经炉溪( 今属通道县)进至湘西通道县播阳所以北地域,一军团一师进到贵州洪州司。后卫五、八军团进到元现、土溪地域。根据12日湘西绥宁县芙蓉木林庵( 今属通道县)转兵会议后19时半发出的电令,右路前锋开始西进贵州行动,一军团二师与九军团从湘西通道县城县溪镇出发,进到湘西靖县新厂岩鹰坡、溶洞地域,十五师进入湘西通道县城县溪地域;左路三军团进到播阳所、黄垢地域,侦察部队前行贵州境界的江口屯侦察;在湘西绥宁县长安堡、黄土塘( 今属通道县)留下后卫部队。......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