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点儿啥】都说“辱法辱法”,“辱法”到底是怎么来的?

各位好,我是观察者网的董佳宁,这期节目我们来聊聊法国。近几年互联网上出现了很多法国笑话,用以嘲讽法国人爱投降,主要就是二战的表现过于荒诞。现在中文互联网上用“辱法”这个词来概括玩这种历史梗的行为,而且把“侮辱”的“辱”,换成了“乳制品”的“乳”,“乳法”。

说到“乳法”笑话,我可就不困了啊。先来两个:售卖法国二战步枪,就摔过一次,从未开火。还有,法国三色国旗很实用,复辟皇室举左边,发生革命举右边,对外战争举中间。也有很多图片类的,比如“法军装填穿甲弹”、“德军士兵销毁法军军火”、“1940年环法自行车赛”。当然,这种在别人伤疤上蹦迪的行为不太体面,我只能说,请你们加大力度。

不过归根结底,法国笑话是一种文化输出,但是这是谁的文化输出,这个问题我们要搞清楚。第一部分,我们先来看看“乳法”的起源。

最早的辱法梗可以追溯到英法百年战争时期,今天我们拍照合影时比的V字手势反过来,把手背朝前,手心冲自己,就是英国人在战争中对法国人的侮辱性手势。这一系列战争从1337年开始,直到1453年结束,打了一个多世纪。英法两国之前就一直不对付,积怨已久,战争的伏笔,在300多年前就埋下了。

法国的贵族老爷们,经常喜欢横渡英吉利海峡,跑到不列颠搞副业,搞成了就当了英国国王,征服者威廉就是这么起家的,而且英王还在法国留有封地,一时间是家大业大,富得流油。但是法国国王不乐意,宁这都占领了英格兰了,就别再惦记着那点法国封地了,这些地盘我要收回,先谈判,文的不行就来武的。因此到了14世纪初,英国还握在手里的地盘剩不了多少了。不过这些地区都比较富庶,法王一直虎视眈眈,总想着国土统一,这就成了一个导火索。

同时还有继承权问题,1314年法兰西国王腓力逝世,腓这个汉字,二声,左边一个月,右边一个非常的非。根据王位继承规则,子承父业,但腓力的儿子全死了,家族绝后。因此,继承权就名顺言正地落到了腓力的外孙头上,然而这位外孙恰巧是英王爱德华三世。法国贵族不干了,推举腓力的侄子当了国王,腓力六世,1328年即位。英王爱德华三世很不爽,本来以为王冠能多戴一顶,结果就这么飞了,实在不能忍。再加上两国长期的经济矛盾解决不了,就只能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了,于是就开始了英法百年战争。

百年战争出了两个早期乳法梗。其一,就是之前提到的反V字手势。这源于战争中的英国长弓手,他们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给法军造成了大量伤亡。法国人恨得牙痒痒,一旦抓到了英国长弓手,就要剁手指头。因此每当英军打了胜仗,就会向法国人炫耀自己完好的食指和中指,比一个反V手势。久而久之,这就变成了辱法手势,而且后来不仅仅是辱法了,辱谁都能用,丘吉尔就经常冲着自己的政敌打这个手势。还有一个电影,里面出现了“自动辱法机”,是一个音乐盒,一上发条就会弹出反V标志。

还有一个梗也与百年战争有关:法国人只能在女人,外国人,矮子的领导下打赢战争。其中,女人指圣女贞德,是百年战争时期的人物。在这位“奥尔良村姑”的领导下,法国人痛击英国侵略者,收复了国土。但后来战争失利,贞德被俘,惨遭火刑。不过她的事迹流传了下来,成为了“感动法国”著名人物,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勇士,后来被教宗封圣。

贞德十几岁就领兵打仗,身边还有猛将跟随,比如拉海尔(La Hire)。这位老兄真的有点猛,带着法军从奥尔良一路砍到诺曼底,1437年光复巴黎有他,扑克牌上红桃J的原型也是他。所以说,除了圣女和科西嘉的“矮子”,法国人也有能打的。对于贞德的军事素养可能有争议,但没有争议的是,她成为了法国的精神领袖,民族英雄,法国人抵抗侵略的象征,一直为后世传诵。

1453年战争结束,法国战胜了英国,拿回了除加莱港外全部领土。但英法的梁子算是结下了,怎么都解不开。一时间,英国民间仇法情绪高涨,日常就是吃饭睡觉骂法国。后来英国工业革命,成为“日不落”帝国,辱法的文化被带往海外,但这一时期的辱法是一种仇恨宣泄,跟法国人投降关系不大,“爱投降”主要还是指法国二战时期的表现。


第二部分我们就来讲讲,法国二战干了哪些荒唐事。法国二战的表现,简单来讲一句话足以概括,铜墙铁壁马奇诺,一碰即碎法兰西。法国号称拥有“欧洲第一陆军”,仅仅抵抗了40几天,就投降了。整个法国战役,德军伤亡约16万人,英法联军伤亡约226万人,联军各类技术装备的损失是德国的2-3倍。不过不愧是欧陆第一法兰西,好歹还抵抗了40多天,看看别的国家,卢森堡3小时,丹麦4小时,荷兰4天,比利时19天,波兰36天。

挪威抵抗的时间比较久,两个月。能抵抗这么久,前提也是得到了英国的帮助。挪威最终没有抵抗住,全境被占领,但没有像法国那样主动投降。哦对了,还得提一下希腊,坚持了216天,是欧洲被占领国里坚持最久的,不过前160天,他们的对手是意大利……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是全世界公认的,里面也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话题,这个我们以后再说。

二战贡献了了数不清的“乳法”素材,让人不知道该从哪个说起。再上两张照片吧,“巴黎的四季”和“法式军礼”。法国输得这么快,是因为军事思想落后,都1940年了脑子里还是一战那一套。这不能全怪法国将领,一战法国确实靠着堑壕战和密集重炮,耗赢了德国。

二战时法国的决策层,基本不相信飞机和坦克能改变宏观战略。再加上二战前法国经历的经济危机,和政治上的混乱,就选择了保守的战略。

另外,法国自身的战争潜力不如德国。经济危机让法国在世界的工业产值占比从1930年的7.6%,掉到了1937年的4.3%,而隔壁德三是10.4%,工业能力是法国的两倍。另外,当时法国的人口4100万,德国战前6000万,吞并了周围国家后达到8000万。高卢鸡很清楚,靠自己是打不过汉斯的,必须抱着英国佬的大腿,两个国家的工业能力加起来勉强压德国一头。

因此,修筑马奇诺防线的目的就好理解了,你看这碉堡它又厚又硬,你看这要塞它坚不可摧,而且修起来以后就不用那么多常备兵了,省钱。如果真打起来,一边靠铜墙铁壁撑着,一边动员就行了。如果再能让隔壁负担点修墙的钱,法国就能在整条国境线上,建立一座钢筋混泥土长城,绝对能Make France Great Again!

但马奇诺烂尾了,实在是没钱了,只有德法接壤的部分修完了。不过国会老爷们也能接受,马奇诺防线长达390公里,德国人不可能从正面攻破,唯一的路线是走低地国家,比利时和荷兰,都是缓冲带,英国也不会坐视德国占领这些国家,毕竟离自己家太近,得出兵。

到时候盟军只要在比利时和荷兰,重复一战的绞肉战就行了,而且在别人国土上打仗,自己不心疼。至于卢森堡?法卢边境的阿登丘陵地带难以行军,德军扛大炮,爬过来至少要10天,派点人看着就够了。只要德军敢犯秋毫,马上就会遭受法棍毒打。所以奥地利、捷克被吞并,英法搞绥靖;德国入侵波兰,从“波兰起伏”到“毫无波兰”花了36天,英法仍然坐视。

1940年5月10日,德国人终于决定rush法国了。一开始和盟军想的一样,德国两路大军,一路佯攻马奇诺,一路进攻荷兰比利时。盟军微微一笑,这套路熟悉啊,已经赢了,大军开赴荷兰、比利时。但他们忽视了坦克的作用。坦克是英国发明的,应用在了一战,法国鼓捣出了单炮塔布局,英法两国的专家,还研究了装甲兵军事理论,将其发扬光大的却是德国。

看到盟军的动向,“元首”感动了,谢谢你们这些渣渣看不起我,古德里安“冲鸭”!德国装甲集群快速通过阿登山区,2天就开进法国,攻下了色当。色当之前就是法国的伤心地。1870年普法战争,也是德国的立国之战,法皇拿破仑三世,科西嘉那位的侄子,御驾亲征,转进如风,且战且退,集体投降。拿三在色当,带着6万大军被俘,法皇以身作则,大力开发投降文化,以至于让法兰西第二帝国亡了。

二战算是梅开二度,法国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挖个坑把自己埋了。色当被攻破后,德军强渡马斯河,巴黎门户洞开。此刻法国士兵仿佛先皇灵魂附体,“没有谁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高呼Vive La France(France的法语和英语发音不一样),然后举起了双手。这的确是,“没有谁是一个人在战斗”,集体投降白给了呀。

但古德里安只想快速突进,根本没空管俘虏,无奈法军投降人数太多,他只能用扩音器喊:“我们没有时间俘虏你们,你们放下武器,不要挡路。”现在想想,这可能是法国的拖延战术,只要投降人数够多,德国人就得派更多部队去管,推进速度就会慢下来,高卢雄鸡简直太卑鄙了!

古德里安突破中路后,德军迅速向两翼穿插,围歼了大批部队。6月13日,巴黎不设防,次日德军开进巴黎,开战仅30多天,法国首都易主,破了“没有人能在法国投降前,占领巴黎”的魔咒。不过法军还是很专业的,组织投降井然有序,154万人被俘,军纪丝毫不乱,不愧为“欧洲第一陆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马奇诺防线虽然没在战争中派上用场,但在战后却被重新启用。冷战时期,法国军方接收了一部分设施,剩下的就拍卖了,改造成了酒窖、蘑菇农场、迪厅等设施。真是法国人民欢乐多啊,在这种“二战耻辱柱”上喝酒蹦迪,简直是一场狂欢!

刚讲的内容不是在“乳法”,只是把法国干过的事情,复述了一遍。不过法国还是有一些辉煌的历史的,第三部分的内容,就来讲讲这个。

法国确立欧陆霸主的地位,是波旁王朝时期。16世纪末,波旁王朝的第一位国王亨利四世,结束了长期困扰法国的宗教战争,给复兴提供了基础。他的儿子,路易十三执政后,领导法国赢得了三十年战争,确立了法国霸权。路易十三驾崩后,其子路易十四加冕为王,在位时间长达72年,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有着“太阳王”的称号。他建立了君主专制,法国成为中央集权王国,地方贵族远离封地,税照收,但必在国王眼皮子底下住着。

虽然“太阳王”很能打,车翻了一众欧洲反法势力,但国库撑不住了。到了18世纪,法国日渐西山。路易十五干的不怎么样,财政问题解决不了,国家越来越穷,但王室贵族仍然生活奢靡。到了路易十六时期,高潮来了,1798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法国大革命的争议很大,虽然法国人民战胜了封建君主,提出了天赋人权等西方普世价值观,建立了民主政府,但是这些政府换届比翻书还快,而且热衷斩首。用的是断头台,据说路易十六亲自改良过,把铡刀设计成了三角形,砍人更利落。然后大革命期间,就被送上去亲身体验了。法国断头铡,国王用了都说好。


从1791年启用断头台开始,砍人根本没停过。雅各宾激进派“恐怖统治”时期达到顶峰,三年内至少砍了6万人。如果你是压迫人民的贵族,“咔”,如果你是反革命分子,“咔”,如果你不认同雅各宾的理念,“咔”......不过斩人者,人恒斩之,雅各宾派的领导班子,最后也被“咔”了。

断头铡的历史悠久,名声显赫,甚至出口到了海外,纳粹德国都在用。直到1977年在法国铡了最后一个犯人,1981年才被禁用。因此,铡脑袋成了一个“乳法”梗,被称为法国的传统艺能,刻进DNA了。

法国大革命成全了一位猛人,拿破仑·波拿巴,1769年出生于科西嘉岛,刚出生没几天,科西嘉就并入法国了,严格意义上讲,他出生时算外国人。拿破仑虽然年纪轻轻,但战功显赫,整个欧洲都被打得瑟瑟发抖,跪下叫爹。后来他发动雾月政变,彻底终结了法国大革命。1804年底称帝,法兰西共和国又变回了帝国。不过也不能算是封建复辟,拿破仑立宪了,颁布《民法典》,成为全世界立法的基础和典范。

但王朝没有永恒,拿破仑最后还是战败了。1814年第六次反法同盟占领巴黎,波旁王朝复辟,路易十八回到法国,拿破仑遭流放。不过1815年初,拿破仑就逃了出来,获得了旧部的支持,建立了百日王朝。但同年于滑铁卢再度战败,又遭流放,6年后病逝。

这里还诞生了一个“乳法”段子,经常用来损法国媒体,说他们见风使舵。拿破仑出逃后,计划返回巴黎东山再起,他一路上收拢旧部,凯歌高奏。

当时某报纸头条标题是:第一天,“科西嘉的怪物在茹安港登陆”;第二天,“吃人的魔鬼向格腊斯前进”;第三天,“篡位者进入格勒诺布尔”;第四天,“波拿巴占领里昂”;第五天,“拿破仑接近枫丹白露宫殿”;第六天,“陛下将于今日抵达自己忠实的巴黎”。这家报社给拿破仑安上的头衔,随着他与巴黎距离的缩短,逐渐从坏变好。从一开始的“怪物”到最后变成“陛下”,人们见识到了法国媒体专业的业务能力,和强烈的求生欲。

不过这更像一个段子,而不是可考证的历史,但用来形容今天的法国媒体也不过时。去年我国领导人访问法国时,法国的报道到处都是“中国威胁论”,还说中国的“一带一路”是搞政治输出。当我国和空客签了价值300亿美元的商单后,媒体立即转变风向,马上支持中欧合作,大力赞扬“一带一路”。这变脸速度,川剧都直呼内行。

这几年,法国日子过得有点艰难。恐怖袭击不断,从2015年到今年,共造成270多人死亡。几周前还出了一个斩首案,历史老师被极端分子当街砍头,非常令人震惊。同时黄马甲运动愈演愈烈,2018年底开始闹到现在,还没结束。疫情也没控制住,28日新增确诊3.6万人,累计确诊128万人,死亡人数超过3.5万。总统马克龙宣布,从10月30日起,第二次全国封城。局势非常严峻,有点内忧外患的意思了。

欧洲和美英的关系也不太好,近期英国脱欧;法国这一边呢,二战后美国和法国一直就不对付。特朗普这几年更是公开“乳法”说,“你们法国一战二战都太菜了,没有美国参战,早就开始学德语了”。去年年底,特朗普和马克龙谈话时问道:“你想要一些棒棒的IS战士吗?我可以给你,想要多少给多少。”同时,还表示有很多欧洲人前往叙利亚加入极端组织,法国要为此负责。马克龙也是气的够呛,没少回怼。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