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78年左右吃的主食是红薯干面、蒸死面饼,菜是干炒或水煮

【本文来自《志愿军吃的“炒面”不是面,大学时期有师兄自己倒腾了“炒面”,口感一言难尽》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老大爷呀

    特赦1959里有这个情节,功德林的战犯们为志愿军炒面,那看着是真的没法吃,志愿军真的太伟大了

看评论就知道你的年龄不大。
78年左右中苏边境紧张,父母让奶奶把我们送回老家河南(我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因为当时太小对老家吃的印象就是

主食:

红薯干面(红薯切片晒干磨粉),这个东西做的窝窝头贼难吃,我和哥哥都不愿意吃,所以就给我们蒸死面饼(其实是一样的原材料,只是窝窝头是发酵后的;死面饼是不发酵的,不容易消化,但是口感是比较硬不像窝窝头黏糊糊的)

菜:蔬菜是自己家种的,关键是炒菜是干炒或是水煮,起锅时用油撇子淋一点油(大概有一啤酒瓶盖?!),肉基本没有。

上面是老家农村78年左右的基本生活状态。

再说说当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情况:在我们回老家之前家里就开始备战,奶奶和妈妈缝了好多直径大概15厘米左右的长长的布袋,然后炒炒面(就是纯面粉加盐,放油不能长期储存,油会变质。),炕小饼子(发面里加一点盐,之所以是小饼子是为了能放进布袋里),饼子也比正常的饼子要干,目的就是便于长期存储。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挂一堆装满炒面和饼子的布袋。当时还偷偷的偷吃过小饼子,总感觉那个要比家里平时炕的饼子好吃,好像自己吃了备战粮就参加了抗战一样!

有大一点的孩子还会偷拿一条干粮袋挂在身上,然后神气半天,最后总避免不了被父母一顿饱揍。
说这么多就是为了说明50年不会比78年条件好,当时对于普通人来说“有饭吃”就好,能吃饱当然最好,不挨饿也就很可以了!

至于什么营养,热量,能量——这都是顿顿能吃饱,而且还能选择着吃,再以后才会考虑问题。
想想电影《上甘岭》里为什么会有“多送点萝卜”这句话,至于炒面里放猪油、牛油,更不靠谱,因为这违背了长期存储这一最根本的原则(当时没有防腐存储条件),再说当时也没有这么多猪、牛可供宰杀。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