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说能让人“更会来事”?——《Science》先点头后摇头

前不久的韩春雨事件再一次提醒了大家,即便是发表在《Nature》、《Science》这样顶级期刊上的科研成果,也未必就一定是真材实料无懈可击。最近一期《Nature Human Behavior》上,就发表了这么一篇自查自纠,颇有些清理门户意味的论文,题目就叫Evaluating the replicability of social science experiments(评估社会科学实验的可重复性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2-018-0399-z)。

该文章选择了2010-2015年间发表于《Nature》和《Science》上的共21篇论文,其中来自《Nature》的有4篇,《Science》有17篇。正如文章的标题所言,被选取的21篇论文都采用了实验方法对社会科学问题进行了量化研究。作者团队对这21篇论文进行了缜密的重复研究——所使用的样本规模约为原始样本规模的5倍,检验结果显示:4篇《Nature》论文中有1篇实验结果不可重复,而17篇《Science》论文有7篇不可重复。

在这些没能通过可重复性检查的论文中,有一篇发表于2013年《Science》的论文因其标题和研究对象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该论文作者为Kidd D. C.和Castano E.,题为Reading literary fiction improves theory of mind(阅读文学小说可以提高心智理论水平)。

如果觉得这篇论文标题中Theory of Mind这个词语学术气息过于浓厚,那么把它换成一个让人更容易理解的概念,这篇论文的题目就变成了《阅读文学小说让你更会来事/教你更好做人》。

1什么是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

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ToM)是指个体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心理状态,包括情绪意图、期望、思考和信念等,这个理论源自于哲学,由认知学派引入心理学领域后,近年来已经成为认知心理学与神经心理学的热门课题和研究重心之一。

心智理论到目前仍然是一个理论假说,但却可以把很多心理和社会现象纳入同一个理论体系下给予解释。在心智理论体系下,人际交往能力可以被视为一种借由解读他人心理状态来预测、解释乃至干预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而解读心理状态的前提是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有一定的认知水平。研究者们发明了“阶数/级数”这一概念来衡量这种心智理论能力的发展程度。

一阶心智理论:人我有别

一阶心智理论能力意味着能够认识到人我有别,即:自己和他人是不同的认知主体,而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想法,各人只拥有各人能够获取的信息,而各人的行为则受到各人的想法、欲望及信息的影响。

在这一认知的基础上,主体开始根据他人的知识、欲望推测其行动,或由他人的行动反推其动机及心理,例如 “她没有捡起她的笔是因为她不知道笔在桌子下”(属于认知类心智理论,Cognitive ToM),“她很高兴因为他帮他把笔捡起来了”(属于情感类心智理论,Affective ToM)等等这样的想法,包括把“我知道她很高兴”、“我知道她不知道她的笔在桌子下”纳入主体知识库的行为,仍然属于第一阶。

很多动物也被认为拥有一阶心智理论,甚至能够表现出足以令人类惊叹的机智、敏锐和狡猾,但如果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员,却滞留在一阶心智理论的水平,就会难以认识到人类行为背后复杂、多重的动机,甚至会被主流社会视为心智发育不够健全。例如被资助者把他人的好心帮助视为钱多烧包,或者子女面对父母的管教时,认为对方只是多管闲事,和自己过不去,想要控制自己等等,而我们也有一个词来形容这种人,叫做“不知好歹”。

二阶心智理论:亲疏之辨

二阶心智理论意味着意识到他人也拥有一阶心智理论能力,从而能够在认识分析他人的行为和动机时把他人的心理活动纳入考虑,比如“他帮助她捡起笔是因为他知道她不知道笔在桌子下”,“她很高兴是因为她知道他对她有好感”等等才属于第二阶。主体拥有二阶心智理论,才能认识到个体间关系和个体对这种关系的认知也可以构成个体行为的动机,从而认识到自己和他人之间,他人与他人之间的亲疏远近之别。

但是仅仅拥有二阶心智理论,并不足以让人真正处理好复杂的多方人际关系,这是因为正常人都有着二阶以上的心智水平,在为人处事中倘若过于一厢情愿、自我中心,仍然逃不脱“没眼色”、“不通世故”、“不会来事”等等评价。

500

——“我难道为了叫你疏远她,我成了个什么人呢!我为的是我的心。”

——“我也是为我的心。你就知道你的心,从来也不知道我的心。”

三阶心智理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同样,一个人能够意识到他人也有二阶心智理论想法,意味着他本人拥有了第三阶心智理论能力。掌握三阶心智理论,是一个人可以真正的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和从总体上认识和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前提,也可以说是一个人心智真正走向成熟的标志。

500

——“你放心。”

——“你的话,我早就知道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格言,就是三阶心智能力的典型体现。这一格言真正的精髓,并不(仅仅)在于其中包含的道德和价值判断:即因为“己所不欲”的事情是不对的、不好的,所以不应该施加给别人,而是因为大家都不是傻瓜,终究可以判断出一个人对他人的所作所为究竟是否是“其所不欲”的,并将由此评判此人的为人和行为方式,进而采取应对措施。

500

四阶心智理论:“与小真理对立的是谬误,与伟大的真理对立的是同样伟大的真理”

以此类推,拥有第四阶能力的人,能够意识到他人也有三阶心智能力。可以说,心智理论对于智慧的定义,就是把“别人和自己一样智慧”作为自己认识思考的前提。

拥有四级以上心智理论能力,意味着能够以一种超然的视角和态度来反观自己与他人的价值立场及其存在前提(但这并不意味着采取虚无主义的价值观);意味着能够理解他人与自己的立场不同,并非就是因为他人不明真相或者不可理喻。

500

 真正自由的东西,要能够质疑那些改变它们的基本驱动力——我们未必真的有自由意志,但如果我们不曾对此进行过怀疑,那我们肯定没有自由意志

需要指出的是,心智理论的认识水平和对心智理论的运用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我们日常所说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等等说的都是后者。虽然相应的心智理论认识水平是运用心智理论的前提,但Keysar在2003的实验证明了拥有心智理论,并不意味着其能力能够在人与人的交流中得到有效发挥,这也和我们“高智商的人未必高情商” 的常识相符。

500

心智理论经典实验,由Keysar B.等人于2003年设计

实验对象分成搬运者和指导者两组,按照研究人员的要求搬运网格架上的物品,然而只有搬运者能看到网格架上的所有物品,在指导者那边部分网格被关上了。搬运者们被要求在执行指示的同时也要从指导者的视角进行思考。

例如,网格架中有三种尺寸的球,但是指导者只看得到中等尺寸和大尺寸的。因此,当他要求搬运“最小的球”的时候,搬运者事实上应该移动的不是实际上最小的球Y,而是中等尺寸的球X,那才是指导者视野范围内最小的球。

参加实验的对象都必须经过研究人员的反复确认,确保他们清楚地知道搬运者和指导者的视角不同,而且必须运用这项认识去准确地解读指导者的指示。该实验结果证明,心智理论信息,即沟通双方的信念及意图等相关信息,并不会被自动地、高效地运用于人们的互动交流中,即使在实验对象均为成人大学生时也是如此,人们的交流很可能因为人们的自我中心偏见而失败。

事实上,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很多“规矩”、“礼节”,就是人们将复杂的高阶心智理论规律“降阶化”的结果,使得更多人无须去理解规矩形成背后复杂的人际博弈互动和原理,而只需要掌握像“这种时候微笑就可以了”等等简单可操作的规则,就可以降低沟通成本,维持社会人际关系的正常秩序。这也是为什么在更倾向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社会中,以及人际关系更加复杂的社会阶层和群体中,总是有更多、更复杂的规矩和礼节。包括时下种种教人提高“情商”“人际关系”的速成书籍,也可以说是对这一类内容的归纳和演进。

总而言之,要想在日常生活中“更会做人”“更会来事”,除了要一方面提升心智理论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还要提升心智理论的应用水平。这两者都是心智理论的主要研究课题与研究任务。


2心智理论与文学创作

有说法称创作文学作品至少需要拥有四阶心智理论能力。笔者个人认为,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只有作者达到了四阶心智理论能力,才能在其作品中构建出足够真实、逻辑自洽的虚拟世界,而非单纯为主角的历险记或奇遇记搭建布景;才能在其作品中塑造出足够真实和立体的人物,而非脸谱化或功能化的道具。这当然不是说具有了四阶以上的心智理论能力的作者,写出来的作品就一定更伟大更高明,但作者本身的心智理论水平,和作品能否在更广泛的时空范围内得到更多读者的共鸣,能否成为超越时代与国度的不朽的文学著作确实有着莫大的关系。

如果用心智理论的观点来分析一下《红楼梦》前80回和后40回,我们会发现,前80回的作者,是一个跳出圈子外的孤高而悲悯的旁观者,而后40回的作者明显被一套世俗社会的价值观所主宰,而且还根据这套价值观安排了很多后续情节走向和人物命运,所以我们的确有理由质疑这两部分内容出自不同作者的手笔。相对于具体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上的走样,后40回的根本问题在于拉低了整部作品的格局。

既然文学创作行为,即构建一个虚拟世界需要足够的心智理论水平,那么探索这样一个虚拟世界,也就是阅读文学作品会不会对提升我们的心智理论水平(包括认知和应用两方面)有所助益呢?这正是《Science》论文Reading literary fiction improves theory of mind的研究内容。

3读文学小说能提高心智理论水平吗?——Science文章理论及其实验

论文作者首先指出,在该论文发表之前,已经有心智理论的相关研究探讨过阅读小说(英文中的fiction,包括了“散文虚构故事”等“准小说”题材,涵义范围略大于中文的“小说”)对于提高人际关系敏感度(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和自省共情能力(self-reported empathy)的作用,但给出的实验证据不足。但作者仍然对这些研究的结论表示了赞同,即:小说扩展了我们对他人生活的认识,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相似之处,阅读小说不仅能够改变我们对他人的看法,而且可以改变我们看待他人的方式。

作者认为,阅读小说,尤其是文学类小说,能够使人参与到一个心智理论构建的进程当中。有别于推理、爱情、恐怖等流行小说,文学类小说具有“作者向”(writerly,区别于流行小说的读者向)、“多重性”(polyphonic,multiple perspective)、“反套路”(defamiliarize)等等特点,这要求文学类小说的读者去尝试解读他人的思维,参与角色的构建。

“就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文学小说的世界充满了复杂的个体,他们的内心活动很难被轻易辨别,但仍需要进行探索。好在探索虚构的世界比探索现实世界的风险更小,这样就提供了在不用面对潜在威胁后果的情况下思考他人经验的机会。更为关键的是,尽管我们自己许多平凡的社会经历可能是刻板并且一成不变的,但文学小说经常会打破我们的预期。文学小说的读者必须运用更丰富、更灵活的阐释来推断人物的感受和思想。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参与心智理论(ToM)进程。与文学小说相反,流行小说更易读,更倾向于描绘内部一致和可预测的世界和人物。因此,它们更可能只是在重申读者已有的期望,而不能有效地令读者的心智理论水平得到提升。”

为了证明这一论点,作者接下来一连设计了5个实验,实验1用来比较阅读文学小说和阅读非小说文字对于人们心智理论的作用效果,实验2到5则被用来重点测试阅读文学小说和流行小说对人们的不同影响。每个实验都召集了几十到上百名参与者,在被分组后,参与者分别阅读优秀文学小说选段、流行小说选段、非小说类短文(如新闻报道之类)。之后,各组参与者会接受RMET测试,以验证参与者的心智理论水平是否发生了变化。

RMET(Reading the Mind in the Eyes Test),即眼神读心测试,是心理学研究中用来检测共情能力的常用手段。参与者要观看一组照片,每张照片只显示人物的眼睛部分,参与者要据此推测并选择人物的情绪状态。

500

一张眼神读心测试(RMET)图,你能看出这双眼睛的主人此时的心理状态是什么吗?

作者通过方差分析法(ANOVA)对实验1-5的结果进行了检验,并得出了差异显著的结论,即阅读文学小说确实能够提升人们的心智理论水平。

然而我们已经知道,这个结论没能通过《Science》杂志自己这一次可重复性检验评估。

4诱人的结论,不可重复的结果——科学研究需要投入的觉悟

虽然实验结果不可重复并不等于论文作者蓄意造假,也有可能是实验的设计或执行环节存在疏漏,或者实验结果本身确实具有偶然性,但不可重复的实验结果,仍会不可避免地令人质疑研究结论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甚至研究课题本身是否还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尤其是《Nature》、《Science》这样的顶级学术期刊,其意义不仅在于发表各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更是对全世界相关领域的研究方向和目标的前瞻和引领,这一次暴露出如此高比例的社科论文实验结果存在可重复性问题,确实令人担忧。

我们再回到Reading literary fiction improves theory of mind这篇论文上,证明阅读文学小说是提升心智理论水平的有效手段,无疑是一个十分诱人,而且有着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结论。这个结论一方面从逻辑上如前文所述,能够自圆其说,另一方面从感情上,我们也希望那些被我们称为人类精神财富的文学著作,能够真正为我们发挥一些“财富”的功能,比如让我们在读过它们之后成为更好的人。

然而为了验证这样一个宏大而且带有普适性的命题,作者所设计的实验不仅规模有限,从程序环节到结果分析所用的模型方法也十分简单,而且在最核心的实验机制上——要求在人们读了一段文学作品之后,心智理论水平就得到立竿见影的提升,也显得过于一厢情愿了。“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最终结论被“实验结果可重复性”泼了冷水,也只能说并不算太让人意外。

作为一个从小到大非常不会来事,经常不知好歹的人,笔者也很希望能一边读着小说,一边就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情商。不过如果想在这个课题下得到些更确切的研究结论,那么我们可能还需要:

1. 扩大研究对象范围,比如建立一个云平台,对成千上万的文学小说读者开展研究。

2. 设计某种长效实验机制,通过若干年的跟踪观察,看看一个人在完成了一个包含若干部作品的读书计划之后,心智理论水平的提升进步情况。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可以参与到这样一项研究中来,就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闲暇之余便找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来读一读,定期不定期地总结反思一下,看看自己在做人和处世方面,是不是又多了些感悟和提高,那么我们就不仅仅是在读小说,更是在为人类的心智理论研究添砖加瓦了。

500

“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

1. 这里根绝一切犹豫;

2. 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作者:Harry 1986)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