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只有红旗河可以解决四川和重庆水灾

只有红旗河可以解决四川和重庆水灾

作者:anmin0001

原贴: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53386310_0_1.html

500

1.红旗河可以相当程度解决四川和重庆水患,比如抗洪级别提高到五十年、百年甚至数百年一遇

长江流域水灾,有70%来源于川水。这次四川和重庆大水灾,就很典型。

所不同的是,川水不只是淹中下游的人,好多时候还会淹自己人。譬如今年。

梅雨期结束后,长江中下游,比如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市的水灾问题,没多久就相继平息,大家现在在搞灾后重建和生产自救,但川水并未停歇,而是继续在上游肆虐,导致宜宾、乐山、雅安等好些地方被淹,重庆两万多临街铺子被淹三米五米,几十万人受灾。高峰时上游来水75000立方/秒,但三峡全部泄洪闸全开,也只能泄掉49500立方/秒的洪水。

这个问题就回到了小学数学题,上面金沙江一根大管子、雅砻江有3根小点的管子,岷江有3根管子,沱江有1根管子,嘉陵江有3根管子,还有南面的乌江有一根管子,还有一些小管子如赤水河等等,它们朝蓄水池里放水,下面的小管子也放水(三峡水库11个泄洪闸开闸),然后计算水池水位抬高的速度。三峡水库和上游的水面,就是那个水池。水池里的水抬高了,最后就淹了宜宾、乐山、雅安、重庆。

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别想向下游多放水,已经是所有的泄洪闸全开了,已经最大了。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写过,可以从三峡向下再修一条运河,一直通到大海,这样可以加大向下游排水的量,但是它没有什么经济价值。因此在我的思路里,这个方案应该否决。

现在的措施是上游水库加大蓄水的力度,少向四川盆地和重庆放水,然后三峡水库闸门全开。但问题不在这儿,而在老天还下不下雨。如果老天在上游还要下小雨,加大蓄水量没有问题,如果老天在上游还要下暴雨,特别是连续下的话,那你加大蓄水也没有多大的作用。因为上游的库容是有限的。

当然,眼前一两天两三天没问题,但它解决不了长久的问题,几年,几十年的问题,这法子解决不了。

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向西北调水,红旗河。每年向塔里木盆地调水两千或三千亿立方,低的话也应该在1000亿立方。低于500亿立方作用就太小了。给上游的川水找到另外一条出路,从而较好地解决长江上游的水患问题,也给中下游的抗洪减轻较大的压力。

四川和重庆水患问题解决得如何,从长期来看,主要取决于大洪水年份的降水量,还取决于红旗河在雨季的调水能力,取决于红旗河能够向新疆调出多少水。只要有西藏、云南、四川、重庆相关河流在不同海拔地区、极度干旱年份与水患年份的水流量数据,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

而且根据我前面那篇文章所记录的1905年以来长江流域水灾情况,可知长江流域水灾平均4.25年一次,如果不修红旗河,未来我们经常会看到水淹重庆、水淹四川或水淹中下游哪个城市的相关报道。

四川、重庆大水灾,更凸现了红旗河的价值。只有红旗河才能够较好地解决四川和重庆的水患问题。希望这两个地方的读者多多呼吁,把这个观点传播出去,争取早一天看到这项工程实施。

2.重庆水灾情况,让我想到了98年武汉

从电视画面看,重庆水灾,有些地方比武汉98年水灾要重;因为重庆是山城,并不平坦,低洼的地方受灾严重,但高些的地方是安全的。这导致重庆受灾面没有1998年武汉的大。

因此,未来想修红旗河的地方,一是重庆,二是四川。其中重庆领导人行政级别高,影响力大,推动力足够强。

3.红旗河最多10年必修

重庆这一淹,估计红旗河未来必修;重庆3000多万人,国家不能不考虑他们未来会不时面临水患威胁。就看什么时候定板,我个人预计最多10年内必然动工。今年全国水灾,政协会议要求各方面要上报大的水利工程计划,估计红旗河方案自然会报上去;十四五规划中,很容易报这个;其中四川和重庆的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估计会再次提出这个问题,而一直支持红旗河的有全国战略眼光的专家们,自然也会提出这个问题。高层有这三方面力量,加上民间的呼声,因此,十四五规划即使不通过,国家层面也会深入研究这个方案。

我个人估计十四五规划通过红旗河的可能性比较大。至少局部开工,比如采用先将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先不纳入进来的方案。先从金沙江开始向新疆那边修,条件成熟时,再把雅鲁藏布江、察寓河、怒江、澜沧江纳入进来。

对了,工程会比较大,河的长宽高可能会超过很多人的想象。也许会采取高速公路似的,开建两条平行的河。

这是一条极经济的河流,工程投资会很大,但对西部经济的带动作用很大,估计会超过以前所有的投资项目。比如水电,水电建了,电力支持中东部发展,但税收、就业留在西部当地,对西部贫困地区支持作用巨大;工程会带动西部的水泥、钢铁、基建等产业线的发展,带动当地农民就业;红旗河会在中国西北,如陕北、内蒙、甘肃、新疆形成30万平方公里的绿洲,并最终改变塔里木盆地生态,长期灌溉后,最终会改变西部的年降水量。这个计算很简单,年输水2000亿立方,相当于3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年降水667毫米,在中国目前的科技水平下,塔里木一定会发展得很好。年输水1000亿立方,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年降水333毫米,就可以搞节水农业。至少可以形成20万平方公里的绿洲(相当于20万平方公里年降水量500毫米),塔里木盆地可以绿化一半。

当然,干旱年份输不了那么多的水。这是第一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把这1000亿立方到2000亿立方的水输送到6000公里以外,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工程很大,难度很高。南水北调中线输水工程年设计输水量才95亿立方,西线我个人觉得至少应该是中线的10倍才会有强大的作用。而且对重庆和四川来说,输水量小了,难以起到削峰的作用,防洪作用就不突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