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陈独秀、蒋介石最大的不同在哪里?《毛选》中早有答案

文 | 赵清 栩然  

发布 | 栩然说(ID:xuranshuo)

500

1

大家好,很长时间以来我都试图把“毛泽东思想”里一些生涩难懂、难以消化的理论“去概念化”,把里面的深层蕴意掰碎了,以大家都能理解、能消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以此发表过很多篇文章。

从评论区的留言来看,大家还是对这种表达方式非常满意的,并表示非常感兴趣,希望我发表更多此类型的文章。

为了满足大家的愿望,为了选择素材,我阅读了大量的史料,甚至把考研、成人高考等关于“毛概”的教学视频都翻出来看,结果......我凌乱了!

说在这里,请允许我吐槽一下,因为我感受到了超级的枯燥和乏味:

这些“毛概”教学视频里,老师们反复的强调哪些是考试的重点,哪些知识点可能会在单选题、多选题或问答题中出现。

诸多的知识点杂乱无章的在脑子里盘旋着,让我感觉脑袋很胀,里面的内容让我觉得“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尤其在讲解到毛主席著作《反对本本主义》时,视频中的老师说这本书的知识点是“批判迷信本本,批判墨守成规”,并强调“不要记错,因为这是常考的重点”时。

我不禁哑然失笑:一味的照本宣科,这不是在用“本本主义”的方式来讲解《反对本本主义》吗?

 

500

 

与大家一样,我在学生时代也有过这样的痛苦经历:上“毛概”课时,讲台上的老师“叨咕叨咕”的讲个不停,可台下的学生们却听得云里雾里,一个个走神,甚至睡倒一片。

可是,为了考试、为了分数,只好把这些不知所云的东西强行灌入脑中。

学生时代的我就有一种想法:“毛泽东思想”一定是非常精彩的,只是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会扼杀我们的好奇心,甚至让我们对历史产生“枯燥无味、形同枯槁”的误解。

真正需要改变的,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该以什么样的角度来看待“毛泽东思想”,到底是该灵活理解,还是该死记硬背?

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我们对事物看法的不同;

对事物看法的不同,决定了我们产生行为的不同;

行为的不同,决定了我们处理事情结果的不同;

一个个不同的结果累积起来,就构成了我们命运的不同。

说到学习知识时思维方式的不同,很多人都会想到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两个人物——兰彻和查托。

二人处理知识的方式,刚好是“灵活理解”和“死记硬背”两种思维方式的典型,不同的思维方式也促成了二人的不同命运。

 

500

 

如今,我早已告别了学生时代,已经没有了考试的压力,为什么还要阅读《毛选》呢?显然,我不是为了分数,而是真心觉得能从毛主席身上学到不少的东西。

下文中,我就试图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解读同一个历史时期发生的事,领略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事物,结果究竟有何不同。

想来想去,就以1927年的历史来进行解读吧。

为什么选择1927年呢?

因为这一年是各种矛盾集长期积累后爆发的一年,是党史、国史、军史各种大事件出现的一年,也是各种思维方式激烈碰撞的一年。

 

 

2

第一种思维方式,叫做“点性思维”。

如果用这种思维来学习,那么学到的知识就犹如散落一地的“点”,很容易让人感觉杂乱无章、非常混乱。

为什么呢?因为各个“知识点”都是独立的存在,这之间没什么关联,也没什么规律,容易成为记忆的负担,容易被人遗忘,也容易让人产生“学这个没意义”的厌烦感。

应试教育就经常以“点性思维”来传授知识,所以经常有个口头禅叫做“知识点”。

 

500

如果用“点性思维”来学习1927年的历史,那么可以概括出“毛概”的一些考试重点:

1927年3月5日,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927年发生“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导致大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

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在武汉召开,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理念;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在湘赣边界爆发;

1927年10月上旬,毛泽东对工农革命军进行“三湾改编”,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的理念;

1927年10月中下旬,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罗霄山脉,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11月,毛泽东遭到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错误指责,被撤销政治局候补委员职务;

 

......

 

坦诚的讲,要罗列以上知识点非常简单,只需要在网上搜索即可,而且把以上每个知识点都展开来说的话,都会有更多、更细的知识点。

好,现在给你半个小时时间,在网上查一查每个知识点的具体内容,然后把这些内容记下来,半小时后我们测验一下你到底记住了多少,要算分数的。

哈哈,相信你已经有些反感了,别误解,我只是开个玩笑,模拟一下应试教育的做法。

只是,就算我们记下了所有知识点,考试拿了满分,又有什么作用呢?

如果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我们只会记住历史的某一天发生了什么事,某个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这个事件有什么影响,然后把这些“知识点”刻在脑子里,这些全部都是“流水账”。

“点性思维”的局限性就在于我们只是停留在“知道”的层面。

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让人感觉莫名其妙,让知识成为头脑的负担。

 

500

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吗?

丝毫没有。

难道毛主席本人看待事物也会觉得“乱七八糟”吗?

不可能。

我们认为“乱七八糟”的知识,毛主席本人却利用它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挽救了中国革命,带领人民走出了属于中国自己的道路。

并不是“毛泽东思想”有局限,而是用“点性思维”看待“毛泽东思想”会有局限。

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点性思维”上,在沟通时很容易让对方感觉不知所云,在做事时很容易没有章法、乱搞一气,在看待事物时很容易陷入孤立和片面,这让我们很容易遭遇人生的“天花板”。

 

 

3

第二种思维方式,叫做“线性思维”。

如果用这种思维来学习,我们会将一些知识点串接起来形成一条线。这样的话,我们不会把各个历史事件看成独立、不关联的“小点”,学起来就更容易。

一旦将历史事件串联起来,我们就很容易看到事情发展的前因后果,把它当做故事来看,甚至能体会到当事人的心情。

与“点性思维”相比,“线性思维”更能让我们看到事物之间的关联性,更能降低学习的负担,使我们对知识产生兴趣。

如果用“线性思维”来学习1927年的历史,那么我们试着来串联出两条线。

第一条线:

1927年春,尚不满34岁的毛泽东在武汉写下《菩萨蛮·黄鹤楼》,其中一句写道“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

1927年5月21日,国民党反动军官许克祥发动“马日事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政变”,做出“分共”的决定,随后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宁汉合流,大革命宣告失败;

1927年8月1日,由周恩来、贺龙、李立三、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发动的“南昌起义”打响;

1927年8月7日,在武汉举行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理念;

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卢德铭领导的“秋收起义”在湘赣边境爆发;

......

500

让我们简要解析第一条线:

真正决定历史走向的动力,并不是在某一天突然爆发出来的重大事件,而是那些长期以来在潜移默化中积累出的矛盾,那些重大事件不过是长期蓄积的矛盾在某一刻的爆发而已。

我们往往会记住一座火山在某一刻爆发时的壮观景象,殊不知其内部的岩浆早在几百年前、几千年前甚至几万年前就已经酝酿,爆发只是迟早的事。

我们的现实生活也是一样,如果某对夫妻因为一件不起眼的小事而恶言相向、大打出手直至离婚,其实结果并不是这件小事造成的,而是长期相处过程中积累出来的摩擦和矛盾,在这一刻因为一件小事爆发了而已。

从历史上来看,“四一二政变”、“马日事变”、“七一五政变”的接连爆发,也不可能是毫无征兆、突然出现的,而是经过前期一系列的矛盾积累出来的。

自1924年1月份国共第一次合作甚至更早的时候这种矛盾便已经产生,只是在1927年集中爆发而已。

既然早有前兆,那么当事人不可能没有提前察觉。如果我们精读《毛泽东诗词赏析》一书,就会知道里面最悲壮、最苍凉的一首就是刚刚提到的,1927年春创作的《菩萨蛮·黄鹤楼》。

500

解放后毛主席本人在解析当年写下“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这句词的时候,自己都承认当时的心情是非常沉郁的,1927年春他已经非常不看好大革命的前景,一时之间连他自己都非常迷茫了。

随后大革命的失败也不是突然发生的偶然事件,而是矛盾长期积累最终导致的结果,年轻时的毛泽东对此早有预判。

既然大量的共产党员被屠杀,那就必须以斗争的方式保护自己;既然大革命的道路走不通,那就只能走另外一条道路——武装斗争。

就这样,毛泽东才会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理念,随后“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就相继爆发了。

第二条线:

1927年3月5日,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927年5月31日,毛泽东在汉口主持召开全国农协和湖北省农协欢迎太平洋劳动会议代表的大会,提出“中国农民运动是革命进程中主要之力量”;

1927年8月7日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除了提出“武装斗争”之外,还提出了“农民是中国革命的力量源泉”;

1927年10月中下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罗霄山脉,由此井冈山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500

如果再结合毛泽东写于1925年12月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以及大革命期间毛泽东与陈独秀关于“农民运动”的重大分歧,把所有的信息串接起来之后,第二条线就会非常清晰。

在第二条线中,毛泽东自始至终都非常关注“农民运动”,也强烈的意识到中国革命离不开农民阶级,随后才会在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才会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决策。

只是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为代表的绝大多数人都反对“农民运动”,中共内部产生了分歧,在行为上也产生了不一致,毛泽东要搞农民运动,而陈独秀等人要“北伐”。

现在,如果我们用“线性思维”将原本零散的“知识点”串接起来,是不是觉得历史更加生动了,更能快速的记忆了?是不是觉得看历史就跟听故事一样,也能产生兴趣了?

当然,“线性思维”也有其局限性,因为我们只是将一些临近的事件连接了起来,并没有将事物之间的联系扩展到更远的地方。

同时,“线性思维”容易让我们只注意到故事的表面,并没有深入挖掘到历史事件深层次的原因,探索历史的必然性。

如果我们想更远、更深的看待事物,就必须突破“线性思维”的局限,进入更高层次的思维。

 

4

第三种思维,叫做“面性思维”。

顾名思义,“面性思维”就是把事物之间联系得更广、更宽,让我们能更加整体、全面的看待全局。

当我们用“面性思维”做决策时,就会以全局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不将眼光局限于某一个小局部。

与“线性思维”相比,“面性思维”能将较远的事情也联系起来。

如果说“线性思维”是将“点性思维”中的各个点串接起来形成一条线的话,那么“面性思维”就是将“线性思维”中的各条线串接起来形成一个面。

当我们用“面性思维”看待事物时,就会发现表面上并不相关的事物之间具有规律性,很多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是一致的。

 

500

应试教育容易让我们轻易产生一些结论,比如说总结1927年的历史事件时,我们只是参照史书上的结论:

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观点是错的,毛泽东“搞农民运动”的观点是对的;

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攻打大城市”的观点是错的,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观点是对的;

......

一旦我们轻易接受结论,就很容易丧失好奇心;一旦我们丧失了好奇心,就再也难以挖掘事物内部的玄机。

须知,陈独秀等人也是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站在这些历史当事人的角度上讲,他们的见识一定比普通人更多,思考问题一定比普通人更广、更深。

站在这些历史当事人的主观意愿上讲,他们更希望中共能壮大起来,革命能成功。

如果我们只是轻易的用“观点错误”来概括这些比我们见识更多、眼光更广、见解更深、意愿更强的人,不去挖掘他们一系列决策背后的原因,岂不是本末倒置?何以锻炼我们的思维?

事实上,我们读到的每一个历史人物,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都会依据自己的认知并结合当前的形势,做出最佳决策行为。

不管是陈独秀还是毛泽东,这些历史当事人各自得出结论、做出决策,其实都是有依据的,他们都能将所接收到的信息串接起来形成“面性思维”。

 

500

 

在历史当事人陈独秀看来,彼时的共产党还是一个小党派,要想革命成功就必须依附最强大的军阀力量。

那么谁才是最强大的军阀力量呢?毫无疑问,是国民党。

当下国民党最关心的是什么呢?北伐。所以,共产党的工作重点也是北伐,而不是“农民运动”。

我们的力量还很弱小,所以要依附,在强大的力量面前依附才是弱者生存的办法。先是依附于蒋介石,蒋介石反叛了再依附汪精卫,汪精卫反叛了再寄托冯玉祥......

其实,陈独秀对国共两党这种不对等的“依附关系”心知肚明,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又有什么办法?毕竟自己是小党派,只能对一些不公平的待遇忍气吞声。

因此,许克祥“马日事变”时陈独秀才下达了“放下枪”的命令,在他看来共产党的整体利益大于被杀戮共产党员的个体利益,何况背后的共产国际也下命令不抵抗。

如果我们用“面性思维”来看待1927年的历史,我们就更能理解历史当事人的处境,陈独秀也颇有难言之隐,我们不会单纯的将其“脸谱化”,简单的用“对”或“错”来进行评判。

在历史当事人毛泽东看来,他的观点却是另一个样子。

500

早在1925年,毛泽东就对中国社会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由此写下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对于农村的现实、农民的生活现状、农民运动的情况,他更是进行调查研究,于1927年3月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正是有大量的调查研究做支持,加之彼时湖南农民在运动中空前高涨的态势,才让毛泽东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现在湖南农民运动已经试点成功了,那将湖南的经验推广至全国范围,又会发生什么呢?(这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思想萌芽)

因此,毛泽东才会大力倡导农民运动,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八七会议”上更是提出“农民才是中国革命的力量源泉”,随后才会在秋收起义失败后率领部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

我们用“面性思维”来解读陈独秀和毛泽东,是不是觉得能比“线性思维”更全面的看待局势,甚至能体验到当事人的喜怒哀乐?

这时,史书上记载的已经不是让人头疼的“死知识”了,而是活灵活现的“活知识”。我们可以站在历史当事人的视角上,来统揽当时中国社会的全局。

生活中,如果我们用“面性思维”看待事物时,眼光就必然开阔很多,不会局限于某个局部和死角难以拔出来,更不会“因为一棵树而错过一片森林”。

当然,“面性思维”同样具有其局限性,即难以挖掘造成整体局势运动方向的根本原因。

比如说1927年时陈独秀与毛泽东的思维碰撞,二人都有全局观,都用“面性思维”来进行决策,站在整体局势的角度上,确保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却产生了截然相反的结论。

那么,究竟谁的才是符合现实的呢?

虽说历史对于二人的决策已经下了定论,但对于当时来说,一切都是扑朔迷离的,这需要更高维度的思维方式。

 

 5

第四种思维,叫做“系统性思维”。

“系统性思维”就像一块磁铁,能将周边的信息迅速吸收过来并进行加工和组合,让我们的大脑内部有一条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看清一切事物的本质。

一旦我们用“系统性思维”看待事物,从事物深层次的“根本原因”入手,就会发现“万变不离其宗”。

一切都是那么清晰明确,我们可以将纷繁复杂的事物抽丝剥茧、直指本质,言语上可以一针见血、入木三分,行动上可以直击核心。

毛主席的著作《实践论》、《矛盾论》、《论十大关系》等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系统性思维”,让人读罢犹如拨云见日、醍醐灌顶。只是这些著作是1927年之后写成的,在回看1927年历史时暂且不提。

如果我们用“系统思维”,站在“上帝的视角”来概览那段历史,以及1927年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一切都是清晰无比: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清朝灭亡,“大一统”的局面结束,随后天下便形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经过十几年的军阀乱战之后,中国大地上只剩下几路势力强大的军阀:以吴佩孚、孙传芳等人为代表的直系军阀、以张作霖为代表的奉系军阀......

为统一全国,蒋介石于1926年7月发动了北伐战争,讨伐北洋军阀。

1927年正是北伐战争时期,此时若你就是历史当事人蒋介石,你最重视的是谁?

当然是有军事力量,愿与其共同北伐的人。

蒋介石这么想,其他军阀也这么想,不管表面的言语或行为多么的复杂,决定其态度的根本原因只有两条:

一是你有没有枪?二是你愿不愿跟我是一伙的?二者缺一不可。

正因为如此,蒋介石和陈独秀二人看待彼此的态度压根就不同。

 

500

在陈独秀看来,革命想要成功就必须依附于蒋介石;可在蒋介石看来,陈独秀手上没有枪,在北伐上也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只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只要触动其利益就会对共产党痛下杀手。

陈独秀并没有用“系统性思维”识别这个“根本原因”,只是一厢情愿的依附于他人,由此衍生出的“面性思维”注定会将共产党引到错误的方向。

既然没有识别“根本原因”,一开始的方向都错误了,那么后来的努力注定无法挽回局面,大革命注定会失败。

反观毛泽东,显然他已经站在“系统性思维”的高度上看到了识别出了“根本原因”,发现蒋介石最关心的两点上,共产党却一条都不符:

蒋介石关心我们有没有枪,可我们没有枪;蒋介石关心我们是不是跟他一伙的,可我们革命也不是为了这些军阀。

因此,一系列屠杀共产党员的事变也是必然发生的,大革命的失败是注定的。

那么,在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如何才能挽救我党呢?毛泽东在1927年“八七会议”中也说得非常明白:

“枪杆子里出政权!”

500

早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一书中,毛泽东已经一针见血的指出:

“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那么,谁才是真正的朋友呢?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回答的非常清晰:农民才是中国革命的力量源泉!

在此之前,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农民阶级”是基本上是不入眼的,在毛泽东强调“农民运动”时经常就对他嗤之以鼻;

可眼下大革命已经失败了,毛泽东此前的预言也印证了,绝大多数人已经感觉革命无望、无路可走,此时毛泽东再次站出来强调“农民阶级”的重要性,才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重视。

正因为如此,后来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中,农民群体才占有极大的比重;也正因为如此,当秋收起义失败时,毛泽东才会在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500

直到后来,共产党内部依然存在“路线之争”,很多人坚持攻打赣州等大城市,而毛泽东认为“攻打城市是死路”,坚持依托农村为根据地,坚持“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

当然,这些事件已经不在1927年的时间范畴里,就不展开讲了。

若干年后,当我们回望那段历史时,就会发现在几乎每个重大转折点上,毛泽东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而其选择都以“农村包围城市”作为主轴线,其背后蕴含着他深思熟虑的“系统性思维”,从“根本原因”上找答案:

革命为了谁?为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中国社会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谁?农民!

农民最需要什么?土地!

怎么获得土地?武装斗争!

毛泽东还清晰的记得自己求学之时,遇到困惑时,恩师杨昌济就让他读胡林翼的书,里面有句让他印象极其深刻的话:

“天下事只在人力作为,到水尽山穷之时自有路走,只要切实去做。矢志不渝地去探索去追寻,只有历经重重磨难只有碰得头破血流甚至直到山穷水尽,才可能溯本求源知其精髓。”

命运好像有着谜一般的安排,早先埋下的伏笔如今已经呈现,1927年正是“山穷水尽”之时,也正是在这一年,毛泽东找到了答案!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1927年,当毛泽东给出“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两个答案,并喊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口号时,历史发生了伟大的转折,这背后蕴含着“系统性思维”的智慧。

 

6

如果我们只是记忆零散的知识点,那只是“点性思维”;

如果我们将各个零散的知识点有机的串联成一条线,那就是“线性思维”;

如果我们将各条知识主线有机的串联成一个面,那就是“面性思维”;

如果我们将各个知识面有机的串联成一个立体,那就是“系统性思维”。

此文以风潮涌动的1927年为例,从不同的思维方式上解读同一段历史,有没有发现思维的不同产生了视角的不同、感悟的不同?

事实上,《毛选》中的每个时间阶段都可以用上述四种思维方式进行解读,所带来的感悟也是截然不同。

如果仅仅以应试为目的,对“毛概”里的内容死记硬背、强行灌输,那么即便能倒背如流,又有什么价值?

本文就是以《反对本本主义》里的理念,来反对以“本本主义”的方式来阅读《毛选》。

这种思维的升级,不但可以用来学习,也可以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一些困惑,实在不知道怎么选择,或者绞尽脑汁也找不到答案,那就试着运用《毛选》中思维方式,给思维升级吧。

那么,从毛主席身上,我们究竟应该学习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呢?那就是:

如果在这一层次的思维上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只能在更高层次的思维上才能得到解答!

—— END ——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栩然说。微信上写毛泽东最集中、最深度、最有趣的地方,致力于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毛泽东,学习毛泽东,实现从三观到认知的重塑。

如果你想读到有深度、有洞见的好文章,推荐关注:栩然说,作者栩然将借助于对历史、现实和人们行为规律的分析,帮助你预测事情的走向,看透世界的本质,甚至洞悉人性的秘密。

关注“栩然说”,后台回复“毛泽东”可获取更多关于毛主席的精彩好文;

回复“合集”,可获取关于毛主席的全网独家资料合集

回复“君主论”,可获取“帝王心术”系列解读文章。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