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可能出现的问题

有人非得说我不够专业,对数字货币一无所知,看样子还是要加一段话才行。

区块链起源于比特币,2008年11月1日,一位自称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人发表了《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一文 [4]  ,阐述了基于P2P网络技术、加密技术、时间戳技术、区块链技术等的电子现金系统的构架理念,这标志着比特币的诞生。两个月后理论步入实践,2009年1月3日第一个序号为0的创世区块诞生。几天后2009年1月9日出现序号为1的区块,并与序号为0的创世区块相连接形成了链,标志着区块链的诞生。

2008年由中本聪第一次提出了区块链的概念  ,在随后的几年中,区块链成为了电子货币比特币的核心组成部分:作为所有交易的公共账簿。通过利用点对点网络和分布式时间戳服务器,区块链数据库能够进行自主管理。为比特币而发明的区块链使它成为第一个解决重复消费问题的数字货币。比特币的设计已经成为其他应用程序的灵感来源。2014年,"区块链2.0”成为一个关于去中心化区块链数据库的术语。对这个第二代可编程区块链,经济学家们认为它是一种编程语言,可以允许用户写出更精密和智能的协议   。因此,当利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能够从完成的货运订单或者共享证书的分红中获得收益。区块链2.0技术跳过了交易和“价值交换中担任金钱和信息仲裁的中介机构”。它们被用来使人们远离全球化经济,使隐私得到保护,使人们“将掌握的信息兑换成货币”,并且有能力保证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得到收益。第二代区块链技术使存储个人的“永久数字ID和形象”成为可能,并且对“潜在的社会财富分配”不平等提供解决方案 。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讨会宣布对数字货币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会议肯定了数字货币在降低传统货币发行等方面的价值,并表示央行在探索发行数字货币。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讨会的表达大大增强了数字货币行业信心。这是继2013年12月5日央行五部委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之后,第一次对数字货币表示明确的态度。 [13] 2016年12月20日,数字货币联盟——中国FinTech数字货币联盟及FinTech研究院正式筹建 。如今,比特币仍是数字货币的绝对主流,数字货币呈现了百花齐放的状态,常见的有bitcoin、litecoin、dogecoin、dashcoin,除了货币的应用之外,还有各种衍生应用,如以太坊Ethereum、Asch等底层应用开发平台以及NXT,SIA,比特股,MaidSafe,Ripple等行业应用

通过上面文字可以看出,所谓的数字货币的核心也是基于加密技术进行分布式存储的字节链条。加解密技术也不是那么完美,毕竟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果量子技术有了大跃进,对算法进行破解如果成了分分钟的事情,这是一个大概率会遇到的情况。另外依赖电子设备和网络传输的数字货币,可以攻击的地方也是有很多的地方。

1.如果保证数字货币的不可复制性?数字货币的唯一性是一个严重问题,就像优盘那样,扩容虚假优盘通过更改设备信息就变成了一个全新的大容量优盘。那么数字货币如果是关联设备的话,怎么保证设备的信息不会被盗改?盗版的windows系统到处都是,他们都没办法实现授权的唯一性,我们又怎么保证数字货币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现在数字货币的唯一性是基于加密技术,这本身就是要注意的事情,如果区块链里面有包含设备信息的话,在不更改加密货币的前提下更改设备信息,基本上数字货币已经被复制一次了。

2.软件界面的可模仿性。如果硬件和加密过程无法更改,怎么确保软件不会被模仿,李鬼遇上李逵,真真假假?模仿的界面通过病毒传播占据了大量的设备,并在后台运行另外一套数字货币,劣币驱除良币也是有可能的。

3.如果像是比特币那样的原理,如果存储设备出现问题或者被窃取,是不是意味着打水漂了?比方说通过大规模的病毒让电脑或者手机等终端设备自毁,那么也会出现大规模的货币系统问题。

4.关于互联网传输问题。支付宝账户和微信账户的安全性,依赖的是大数据以及多重账户验证的原理,那么央行的数字货币如果是支持离线操作,怎么能够保证大数据监测又如何进行账户验证?验证方式会不会被设备后台监控全球最大的互联网霸主美国是否有技术去切断中间环节。是否能够保证静态货币和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

5.对于印刷货币来说,假币的流行在于仿制品的质量。假币的数量取决于印刷速度。如果是数字货币关键核心技术被泄露或者攻破的话,是否会出现大规模的系统风险?这个印刷速度要远远大于机械印刷品的,出现系统性崩溃也是一瞬间的问题。

6.现阶段我们发行数字货币,依赖的是政府的信誉,如果政府信誉受损是否会严重影响经济运转?货币本身就是信用工具,这点无论用什么做贸易中介都会必然面临这个问题。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