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拿错剧本?印度网友还在畅想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商
网文都是原文翻译,因此如果出现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言论皆不代表本网立场,请列位看官多多包涵。
拿错剧本?印度网友还在畅想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商
本文译自Quora,原标题:Is India capable of taking over China’s role as the world’s largest manufacturer?
Krishnan Raveendran
Former Engineer 1971–2009
前工程师 1971-2009年
一个大写的“是”,非常有可能,但会以民主的方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商)。如果执政政权不是人民党(译注:莫迪所在的党),这将是一个大写的“否”。
请回忆一下尼赫鲁政权,那时的一切都是政府控制的,没有政府的许可证,任何私人企业都不允许从事任何制造业。在那些日子里,除了一些大公司外,其他人获得许可证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完全是官僚垄断和腐败。在Sastriji短暂在任之后,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来了。在英迪拉时期,她把这一切搞得一团糟,几乎不可能创办一家私营企业,因此在英国统治时代之后,她得到了臭名昭著的名字“许可证统治”(License Raj)。接下来是工会威胁,它几乎摧毁了制造业,所谓GC党控制的工会对印度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
然而,在拉奥总理时期,印度经济是开放的,我们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进步。其他国家的人开始关注我们,他们开始在印度开设业务。虽然进展有限,但毕竟有了开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和制约,加上制度上的腐败,发展情况也不太好。然后是十年的悲剧,统治不善和一系列的骗局充斥着印度经济,整个国家从各个角度都陷入了腐败和无能的泥潭。
街上的普通人因国大党联盟的错误统治而行贿,后人民党政府在LS(议会?)中占绝对多数,由莫迪担任印度总理。他和他的团队可以为所有行业带来结构性变化,包括在印度经商的便利性。跨国公司受到了鼓励,许多跨国公司在2014年之后在印度开设了自己的业务。现在,由于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有意在印度建立工厂,并逐步关闭其在华业务。在目前莫迪政权的态度下,越来越放松的规则和对制造业的各种支持,印度可以成为全球市场的制造业和供应链中心。我们的优势是我们的民主价值观和非扩张主义议程,这也是我们的文化遗产。正如我在一开始所说的,随着中国的日子不多了,印度一定会成为全世界的工厂。
Elstan Fernandez
former Senior Engineer Stats Chippac.Singapore (2000-2001)
前高级工程师,新加坡(2000-2001)
印度具备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一切条件:资源,数以十亿计的熟练和半熟练工人,聪明的大脑,研发中心,从南方到北方适合从服装到半导体的所有类型的工业城市等。我们需要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政治意愿,而不是政客们的贪婪。
印度如何取代中国成为后新冠病毒时代的全球制造业中心,包括汽车业。
印度将成为下一个全球制造业中心:一些行业已经意识到过度依赖单一国家制造业的弊端,并正在寻求扩大其生产设施的地理分布范围。
2010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然而,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崛起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最初是作为一个低端产品的生产商,从这些产品逐渐发展成为太阳底下从药品到电子产品的一切产品的制造中心。根据联合国统计司的估计,2018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制造业产出的28%。然而,冠状病毒的流行正开始在许多方面改变这一点。中国的停产造成的供应冲击促使全球企业寻找新的制造业中心,作为未来风险对冲策略的一部分。一些行业已经意识到过度依赖单一国家制造业的弊端,并正在寻求扩大其生产设施的地理分布。
这给印度带来了一个机遇,印度可以通过创造一个有利于制造业的环境,为全球企业在印度设立分支机构提供利润丰厚的交易,从而获得丰厚的红利。报告指出,许多公司已经开始与印度当局谈判,寻求在印度推行电子、医疗器械和纺织等行业的生产计划。印度需要抓住这个机会,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可行的替代制造业目的地。
打造世界一流的制造业生态系统
有趣的是,旷日持久的中美关税战已经让全球企业对将大部分制造中心留在中国感到紧张不安。新冠病毒的大流行进一步鼓舞和加速了他们将制造能力分散到中国以外地区的计划。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国家成为可行的选择。除印度外,越南、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和新加坡是全球公司正在考虑的突出选择。
印度需要积极主动地创造一个有利于全球制造业的环境,这样一旦类似新冠病毒的危机爆发,国际组织就可以将我们视为值得信赖的供应链合作伙伴。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一流的制造生态系统,提供高效和训练有素的人力资源,鼓励创新,使企业更容易经营,并保护知识产权。
印度最好能追溯到30年前的历史,学习中国人当年成为全球制造业强国的所作所为。推动中国成功的因素包括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物流、对制造业的全面政策支持以及较低的劳动力工资。如果印度能从中吸取教训,创造出一个由买家、卖家、技术和熟练劳动力组成的良好生态系统,它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全球制造业中心。
培养创新和技能
为了促进更多的外国投资,我们需要促进创新,促进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印度的机械化水平。制造能力有不同的层次,首先是一系列生产活动,如采矿、生产原材料和农业相关产品,这些活动对技能要求很低。
另一方面,纺织、服装和电子制造等活动需要低水平的专业技能。然而,制造高端复杂产品,如高端机械和化工产品,需要高度复杂的开发能力。作为一个希望成为制造业中心的国家,印度必须努力通过促进创新来提高其在各种生产领域的能力。
政府已经将重点放在利用制造业为数百万印度人创造就业机会上,比如“印度制造”和“印度技能”(Skill in India)的口号。加强工人技能发展,以建立一个庞大的熟练的人力资源库,也是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20年前,当全世界都希望将服务业的工作外包出去时,印度已经有了一批现成的IT专家和英语专业毕业生,他们可以抓住这个机会,使印度成为一个服务中心。
同样,要想成为最受欢迎的制造业中心,我们需要在该领域拥有一批熟练的人力资源。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成为每个部门的常态,工作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IT技术在每个行业的出现都对专业人员产生了需求,如3D打印专家、汽车分析工程师、服装数据分析师、电子纺织品专家等。印度必须提高劳动力的技能,着眼于这些未来需求。
印度制造业也必须顺应形势,以未来主义的方式规划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制造业中抢占一块主要的蛋糕。我们希望未来印度市场和制造业的发展能够使我们扩大制造业热点,满足全球工业的多种制造业需求。
作者:Pankaj M Munjal,Hero汽车公司HMC董事长兼总经理
来源:FTExpress。
Jim Wong
就人均生产率而言,最有可能是“否”。就综合生产率而言,有可能。
1. 印度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人口控制,印度的人口数量可能已经超过了中国,以至于它再也无法用现代农业技术来养活本国公民。
2. 它也无力教育本国公民。
3. 种族、性别和宗教歧视是印度的主要问题,至少有16%的人口可以被视为奴隶。
4. 尽管印度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但它仍将相当一部分预算用于军事。它袭击了所有邻国,占领了许多小国,然后用种族灭绝来解决问题。
5. 印度还有一个非常腐败、不诚实和无能的政府。不知何故,许多印度人都被欺骗了,以为美国会攻击中国,而印度可以获利并夺取中国的土地。
Jayaram Muthuswamy
former Bangalore Representative for JS,Magazine. (1970-1982),Lives in Thane, Maharashtra, India
JS杂志前班加罗尔代表(1970-1982),住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塔内
我的看法-“否”-。
与中国打交道,只关注经济增长 | 意见
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创造就业机会:为什么印度无法追上中国
印度真的能成为“下一个中国”吗?
除了文章中提到的(或没有提到的),还有一些更基本的错误需要更正。
l 各政党应该为经济增长和环境健康而共同努力,而不是为了保持执政地位。
l 即使现在,印度也没有在印度制造集成电路芯片。
l 中国复制了所有的技术——印度本可以获得许可制造?
l 应该检查政策的执行是否成功,而不是炒作。
l 中国有一个一党制的官僚机构,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目标。在印度,没有一个政党试图减少官僚的束缚。
l 印度并没有像中国那样集中精力在基础设施建设上。
l 政策应该是一致的和可预测的,应该有助于工业/农业的发展,税收不应该具有追溯力。
希望这会有帮助,保持安全!
Arunava Mookerjee
Lives in Kolkata, West Bengal, India1952–present
1952年至今,生活在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
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中心,是因为它没有给予在其制造业工作的公民任何权利,而印度公民作为雇员的权利是有法律规定和强制执行的,这些规定涉及最高工作时间和为这些时间工作而支付的最低工资,以及在这些法定参数范围内与雇主就工作条件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这是企业对其经营所在领土主权的尊重,但制造业的跨国公司并不热衷于在国家法律可能规范其管理行为的环境中运营,他们更愿意按自己的意愿经营。在这种情况下,基于其国内市场的巨大规模,印度可能成为世界上更大的制造业中心之一,但它不可能成为最大的制造业中心,因为中国过去30年发展起来的规模排挤了其他国家。
Wayne Yu
Lives in Australia
住在澳大利亚
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我不会说这永远不可能。然而,我认为两个关键因素是两国的文化水平和政府的组织能力。作为一个主要的制造业基地,除非一个制造商的目标仅仅是低端廉价商品,否则工人的文化素养对于建立一支高技能的劳动力队伍至关重要。在这里,中国和印度的识字率比较分别是93%和66%,更不用说中国政府各部门大力发展熟练劳动力的计划了,还有政府效率的问题,印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方面,中国显然以巨大优势击败了印度。目前的新冠病毒大流行的结果显而易见,更不用说中国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了,这对于支持大规模的制造业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因此,尽管印度有朝一日可能成为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但超越中国的障碍将是巨大的,我只是无法预见可预见的未来。
He Haolin
lives in China
住在中国
是的,但这需要一系列的工作,比如教育,基础设施等等,需要很长时间。
但我怀疑你不是真的想照顾印度人民,想为他们找到更好的谋生方式。
或许,你只是想表达对中国的仇恨,暗示印度可以拿走中国的东西,是不是?
因为我在这里看到太多这样的问题,如果我判断错误,我向你道歉。
但如果印度被这种心态所支配,再给你1000年也无济于事。
Sachin Telang
Marketing professional from University ofMumbai (2006)
孟买大学市场营销专业(2006年)
你需要创新来制造产品和装配线。
印度人认为塔塔,mahindra,godrej,bajaj会自动完成所有这些。
实际上,创新实际上来自中小型企业,而不是大公司。在印度,大企业压制小企业。除此之外,政府的规章制度和官僚主义使得普通人几乎不可能创业,因为初始投资难以负担,监管也很复杂。对于相同的问题,两个不同的部门将给出两个不同的答案。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ZF机关都不确定信息是否真的是正确的。
所以回答你的问题,“不会”。
印度的大集团经济将长期处于主导地位。除非政府放宽限制,决定公平竞争,否则它不会改变。
Govind Kumar
travelled china
曾在中国旅行
是的,印度有能力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商,这样对世界有好处,因为印度人口众多。许多外国公司也开始在印度投资和建立自己的制造商公司,如苹果、三星和更多的外国公司,如韩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等。印度也将帮助他们发展得更好。
印度万岁(Jai Hind)!
Pradip Gangopadhyay
Liv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979–2010
1979-2010年住在美国
是的,这可能会发生,但过程会持续30年。莫迪政府最近进行了大量改革,企业税的大幅削减,劳工改革等,这些都将对印度制造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此外,西方、韩国和日本制造商已经意识到依赖一个国家的危险,工厂和相关的供应链已经转移到越南和孟加拉国等国。从中国转移过来的工厂和供应链中,印度肯定会分得一杯羹。
------
樱落网专业翻译海外优质素材(包括新闻,问答,评论等)
添加公众号:樱落花影 ,点击菜单栏可访问网站
本文因技术原因有删节,查看全文可点击:樱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