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文,我也说几句

关于网文,我也有话要说。

网友出版了两本书,在网上被指“小学生作文水平”,其中一本软科幻小说评价两极分化,我看了开头,文浅白,但人性、思想性、想像力或许在网文中都算好的(从评价来看)。若只作为网文,文笔也好,人性、思想性也罢,都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东西。网上最流行的是小白爽文,既浅且爽,就像大热天喝了罐冰镇可乐一样。所以即使唐家三少一出道就被骂小学生水平,也无碍他一年拿一亿多稿费,蝉联作家富豪榜榜首。点击率越高的网文就越是纯粹的商品,并且多数是一次性用品,甚至唐家三少本人,都不曾从头到尾看完一本自己的小说,更不用说修改了。“忙”只是一个理由,你应先问他值不值得花几个月的时间去修改一个已经变现的小说?

我会去看网文吗?会。等网文形成一套评价机制并推出经典之后。因为目前评价网文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流量,冲着这一点我也会放弃。网文评价机制或许能对唯流量论起到平衡作用,你想进入这个体系,就得向它的标准靠拢。但是,影响网文评价机制的建立是:每一部网文都是皇皇“巨”著,学者们拼着看瞎眼的风险看完五百万字一本,结果却可能是:无意义。吃力又不讨好,这就是网文评价机制难以建立的原因。研究网络文学, 我认为最好由三四十岁的中青年学者来做,因为他们是伴随着网络成长的一代,看着动漫,吃着泡面打通宵游戏,看着网文长大的一代,最熟悉网文的世界,也最了解作者的成长背景。我之前看过一篇谈论网络文学的文章,看着学者冒着看瞎眼的风险读完几本网文后一本正经的评论,忍俊不禁。比如下面那一段,学者称是后宫模式的才子佳人小说——从传统文学类别找个现成的来套网文,大学者真的不怕翻车?这类网文在十几年前有个名字:种马文,或者叫意淫小说,现在有个名词也许可以用用:爽文。对,很不文雅,但是贴切。以下摘自某学者的文章: 

肆意宣泄的内容展现另类价值观

所谓才子佳人式的一夫多妻制,是指在网络小说中,主人公身具“郎才”的特点,而具有美貌的女子,不管出身贫困,还是富贵之家,都愿委身于他,这就是才子佳人的故事模式。但不同的是,网络小说中的主人公不是与一个佳人互订终身,而是与众多佳人互相爱慕,而且,这众多的佳人们还自觉地互相协调、和睦相处,共同辅助男主人公(如《逍遥军医》)。才子佳人模式素来被历代文学所表现,但网络文学中所出现的才子佳人模式的一夫多妻制的后宫式模式,是明显的媚俗模式,这与传统文学经典中的经典爱情故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处理方式上大相径庭。没有了富有内涵的爱情桥段,网络小说也就沦落成了只为收益而与“众”同乐的庸俗之作。这反映了青年一代处理此种情爱方式的态度,值得从社会学角度予以反思。

http://www.cssn.cn/wx/wx_wtjj/201509/t20150914_2253875_2.shtml  《网络文学:批评的迷茫与清醒》 中国社会科学网

 

虽然制订网文评价机制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但总得有人做。专家学者若想做好,一定要接地气,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就是加微信群或QQ群,隐匿在作者群里和读者群里,否则就容易犯上述那种错误。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