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一号分离相机的技术与科普

【本文由“鹰击长空”推荐,来自《生日快乐!天问一号首次深空“自拍”为祖国庆生》评论区,标题为鹰击长空添加】

    绫Messiah

    谁搞得这个设计?搞啥呢?政治不要参合科学研究啊,老实把这个探测器安稳的降落在火星上,完成科学研究才是正道啊。

    搞这种设计,一来添加了无用的负荷,二来增加了姿态失控的风险,图啥呢?就图一两张国庆献礼?

    如果,我假设万一由这个设计导致了火星探测出了问题,那责任谁来负?十几年的心血,几十亿的投入,几百个团队的付出,都会毫无价值!

    政治还是不要参合科学研究吧,让科学家安心干自已的事不行吗?

你赶快闭嘴吧,自以为是,自作聪明
【如何拍摄天问一号奔火的华丽舞姿?】为了获取“天问一号”在奔火过程中的全貌状态,八院火星环绕器工程测量分系统团队专门设计了一套由多个“质量小、个头小、能耗小”的“小家伙”组成的监测系统。众所周知,在地面自拍时可以借助自拍杆等辅助工具,在选好角度、光影后进行拍摄,而“天问一号”的自拍却没有这么简单。由于本身个头较大,如果采用自拍杆策略,“天问一号”需要使用一个长达15米的自拍杆才能实现全貌自拍,不仅资源消耗大,而且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为此,八院火星环绕器工程测量分系统团队提出“分离式监测方案”,即在合适的光照条件下“抛”出一个轻型相机对“天问一号”进行拍照,并实时把图像传回“天问一号”探测器上。为了成功实现分离式监测方案,八院火星环绕器工程测量分系统团队需要一个能“分得出去、拍得清楚、传得回来、坚持得住”的小家伙:采用轻小型低冲击解锁分离装置使相机“分得出去”;采用彩色成像,配置800×600、1600X1200两档分辨率的相机让图像能“拍得清楚”;采用可实现400米无线通信的超强Wi-Fi通信让数据能“传得回来”;采用可提供长于1小时供电的一次性电池让相机能够“坚持得住”,让地面能够一览“天问一号”奔火的全貌状态。
考虑到相机在逐渐远离探测器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翻转,研制团队将相机设计为正反双头,保证相机在翻转过程也可以尽可能多地拍摄到探测器图像。经过四年的攻关研制,这个重约950g的小家伙历经重重考验顺利搭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进入太空,并顺利地将重约680g的头部分离出去,收获了清晰的图像,圆满完成了“天问一号”全貌可视化监测任务。(上海航天)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