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中章北海在最后按按钮的时候为什么会慢了几秒钟?
2,076 人赞同了该回答
前几年看到大刘那个“因为销量惨淡没想写第三部所以把章北海写死了”的采访的时候,我其实是感觉有点复杂的。因为,说实话,我真的觉得,只有当他在临终前的最后几秒,说出“没关系的,都一样。”的时候,这个人物才最终立住了,饱满了,鲜活了。这句台词是这个人物最精彩的台词,这个段落也是整部小说中,我最喜欢的一段。
毫不夸张地说,我第一次看《三体》的时候大概是正好十年前,我至今还记得当初读到这里的时候那种……当胸一记闷棍的感觉。真的,毫不夸张。
只能说,作品最终取得的效果,跟作者的初衷确实很有可能相去甚远,但,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让大刘写下这么一段,我都非常感谢他,创造了这样一个人物。
对,没错,章北海并没有慢,他心底的那一丝柔软,也并非是给其他舰的,而是给东方延绪的,他是最早领悟五艘飞船之间的黑暗森林状态的人,是东方延绪慢了,而东方延绪也不是慢了几秒钟的事儿,因为蓝色空间号并不是最初发起攻击的那个,蓝色空间号是早早判断出黑暗森林状态,判断出其他舰迟早要攻击,预判了对方的攻击方式,然后全舰苏醒,舱内抽真空,穿宇航服——这甚至意味着,他们全舰是整体认同了黑暗森林状态的。
在太阳系的另一边,青铜时代号也是在全员投票之后,决定对另一艘舰发起攻击的。
就算章北海和东方延绪早下手那么几秒,也没有胜算的,而此时的东方还依然没有跳出“地球人类”的道德体系,还在认为章北海是在替他们下地狱,丝毫没有认清楚,当人类流落太空的时候,他们就如同第一个用火的那只古猿——那只古猿已经不再是猿了,流落太空的人类,本质上也不再是人类。
如果当初大刘选择不把章北海这个角色写死,他也必须是要在作为“新人类”,或者说,最终成功进化成“非人”的东方延绪自己领悟出黑暗森林法则之后,再发起攻击的,区别就是,让赢家从褚岩变成东方延绪而已。无论如何,后续可能存在的银河系人类的剧情,核心都是褚岩与东方延绪的二选一,大放异彩的那个,一定是一个全新的银河系人类,而不是一个“先知”一般的公元人。
毕竟,无论是从剧情安排的角度还是思想表达的角度来说,作者如果真写了一个……早早领悟了黑暗森林法则,然后干脆利落地发起攻击,的剧情……嗯……然后呢?
然后剧情就很难走下去了,总不至于后面要写,一个全知全能的“先知”,面对一脸懵逼的舰员们,然后跟他们解释什么是生存死局,什么是太空人类的新道德?然后又如何安放章北海这个角色的位置?是一个凌驾一切的“领袖”与“先知”?还是其他人眼中的“非人”?之后这个角色的位置真的会很难处理了。
但作为读者,作为一个喜欢这部作品本身的个体,我个人会坚持认为,章北海这个角色的死亡,以及那句“没关系的,都一样”,是这个人物的真正点睛之笔。这句话体现了这个角色的胸襟、情感和格局,让这个此前近乎冷酷无情的人,变得有血有肉了起来。
更重要的是,恰恰是这句“没关系的,都一样”,精准地点明了“自然选择”的本质。
大刘在取名的时候往往非常直接,很多时候可以说是简单粗暴,但从不随意。他们在的那搜飞船,叫“自然选择号”,而最后飞向深空的那艘船,叫“蓝色空间号”。
而人类彻底走入太空的过程,就是一种自然选择。
那个第一只学会用火的古猿,他身上的一个随机的、“自然选择”的基因突变,让他拥有了更强大的神经系统,让他的后代经过几百万年进化之后,半夜三更不睡觉地在知乎上敲字。
从个体微观的角度来说,这其实是不公平的,为什么就他基因突变了,而他昔日同伴的后代,还依然在非洲的树上,同样,为什么“蓝色空间号”上的人类成功飞入太空,成为银河系人类的始祖,达成了实质性的“逃亡”,而其他人,就必须被困在太阳系里?
但这就是自然选择,只有把尺度拉到足够宏观且足够理性的层面上,才能“没关系的,都一样”。
是啊,其实最终活下来的是章北海还是褚岩或是东方延绪,又有什么区别呢?
没关系的,都一样。自然选择已经结束,人类,就要飞向遥远的蓝色空间了啊……
【多说一句,这其实也是一种对“什么人有资格乘上逃亡飞船”这个问题的回答,答案就是,“没关系的,都一样”,随机的,仅此而已。其实包括电影《流浪地球》选择抽签进入地下城,也是类似的思路,都是自然选择,都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