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那个说“两岸统一是最高道德”的老人走了
9月10日,是大陆的“教师节”,海峡对岸的台湾有一位老教授却在这一天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享年86岁。
这位老先生,他一生热爱祖国,支持两岸统一。他就是胡佛。
据台媒报道,胡佛老先生在约一个月前因摔跤伤到脑部,住进台大医院,住院月余,不幸于今天逝世。
胡佛,1932年生,浙江杭州人,寄籍江苏扬州,1949年赴台。台大法律系毕业,美国爱摩瑞大学政治学硕士,台湾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1961年起任教于台大政治系,并曾任美国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胡院士先治宪法学,对“中华民国宪法”、美国宪法判例法、司法行为学着力甚深;后专攻政治行为学,对政治文化、政治参与、以及政治体系变迁,发展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理论架构,并开风气之先,筚路蓝缕推动经验性政治行为研究,为台湾政治变迁及大规模“跨国性政治行为”研究奠定了基础,学术成果深受国际推崇。
此外,胡院士还参与创办《思与言》杂志及澄社,推动台湾学术界人文精神与治学规范的提升,并著有数百篇政论散见于各大报章杂志,为维护自由与人权、落实民主宪政、促进两岸统一大声疾呼。他的言论经常有违于台湾当局及社会一般泛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益显其先见之明。
胡佛一生治学,桃李天下,他是台湾的政治学权威,包括马英九、江宜桦、吕秀莲等蓝绿政要,各大学不少法政学系院长、教授都是他的学生辈。
不仅如此,胡佛先生在大陆也收获了极高的赞誉。
胡佛是一个热爱祖国,支持统一的学者。他曾经表示“两岸统一是最高的道德”,在两岸论述上不乏真知灼见。他在2005年曾联合7位“中研院院士”发表“两岸和平论述──和平中国运动的起点”共同声明,2009年10月1日,他曾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参观国庆60周年大阅兵。
胡佛老先生还是观察者网的老朋友,他曾经多次为观察者网撰稿,旗帜鲜明的反对“台独”。
他在2014年曾赐稿观察者网,旗帜鲜明地表示《国家统一是必要之善》,国家也是一种“道德共同体”。国家既然有道德性,自会产生国家主义,将“小我”的互爱,扩大发展为对“大我”的国家共爱,也就是大爱。
有些台湾人说自己不是中国人,中国人就会感觉与这些人之间有了严重的认同与文化隔阂、道德是非的冲突,而中国认同越高者,越感到这是有道德问题的汉奸。
当马英九还是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时候,胡佛曾经评论“马英九掉进“台湾主义”的陷阱”。他当时说:
这些人有一套的思维,我称之为“台湾主义”,这些人主张台湾历史400年,目的是要从从历史的感情割断与中国大陆的关系;提出以台湾为主、向外扩张的“同心圆论”就是在切割空间关系,把两岸同胞物兴、历史渊源、乡土中国都割断;这些人讲台湾主体意识,以台湾为主体,要主导政权,外省人不能主导,所以要制宪正名,主张反核、南进政策,讲母语,说台湾之光,不论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主张,都是要与中国大陆切割,要证明台湾人不差,马英九跟着去搞,就掉在里头了。
马英九想要族群大和谐,要做全民的“总统”,所以把政权让一点给独派,问题是独派会满足吗?
胡佛的学生,台湾“中研院院士”朱云汉在发表《高思在云》之后,胡佛先生为这本书写了序。他说:
许多“断言”中国所进行的现代化改革,必然会在某个短期内崩解等等的言论,徒增历史的笑料而已。中国所造成的翻天覆地的巨变,本质上,确实也不是轻易地能从表层可以看得透彻的。
中国在“和衷共济”的天下观下所推展的“非西方世界崛起”的世界新秩序,会在东方随着太阳和煦的晨曦逐渐升起,光照大地。思念及此,我忽忆起宋代名臣宋祁的词句:“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木兰花》词上阕)。但愿东来的春意,能为世界新秩序中的人类生活,带来盎然的生气与不尽的繁盛。
在得知胡佛去世之后,朱云汉评价道:
胡老师是大时代的仁者、勇者与智者。两岸共同景仰的长者与导师。
祝这位老人安息,有这样的爱国者领路在前,无论两岸现状如何,我们都对两岸统一抱有信心。后辈前行,也希望老人的心愿能够早日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