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史料中的“国府的抗战”——有枪杆子真好
有枪杆子真好
日本投降后,叛国投敌的汉奸当然应该受到严惩。1945年11月23日,国民政府正式公布《处理汉奸案件条例》,其中第二条确立汉奸的认定标准:
第二条:对于左列汉奸,应厉行检举:
一、曾任伪组织简任职以上公务员,或荐任职之机关首长者
二、曾任伪组织特任工作者。
三、曾任前两款以外之伪组织文武职公务员,凭藉敌伪势力侵害他人、经告诉或告发者。
四、曾在敌人之军事、政治、特务或其他机关工作者。
五、曾任伪组织所属专科以上学校之校长或重要职务者。
六、曾任伪组织所属金融或实行机关首长或重要职务者。
七、曾在伪组织管辖范围内,任报馆、通讯社、杂志社、书局、出版社社长、编辑、主笔或经理,为敌伪宣传者。
八、曾在伪组织管辖范围内,主持电影、制片厂、广播台、文化团体,为敌伪宣传者。
九、曾在伪党部、新民会、协和会、伪参议会及类似机关,参与重要工作者。
十、敌伪管辖范围内之文化、金融、实业、自由、职业、自治或社会团体人员,凭藉敌伪势力、侵害他人,经告诉或告发者。
12月6日,国民政府又公布经过修订的《惩治汉奸条例》,其中第二条规定:通谋敌国而有左例行为之一者为汉奸,处死刑或无期徒刑,犯前项各款之罪、情节轻微者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依据上述条例,国民政府惩治了大批汉奸。
在1947年总结《司法机关办理惩治汉奸经过情形》中,国民政府义正辞严地痛斥汉奸道:“抗战八年,沦陷地区达十余省之多,各地不肖分子率皆利令智昏,顿忘实祸,不惜甘心事敌,供其驱使,或组织傀儡政府反抗本国,或凭借敌伪势力鱼肉良民,国家民族受害之深,损失之大,空前未有。全国民众对于汉奸罪犯无不主张从严惩处,藉以整肃法纪,振奋人心。……汉奸无民族自信心,组织傀儡政府,编练伪军,直接供敌人之驱使,影响抗战,而陷区民众受其剥削,供其挥霍,精神无以寄托,生活时感流离,国家民族受害之深,无有逾于此者。”根据其后附表统计,对汉奸判处死刑者342人,无期徒刑847人,有期徒刑10066人。[1]
据1948年《中华年鉴》统计,自1945年11月至1947年10月底,全国各省市共检察汉奸案45679案,起诉者30185人,不起诉者20055人,其他13323人。经审判办结25155案,其中死刑369人,无期徒刑979人,有期徒刑13570人。
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建立了多个伪政权,为了维持这些伪政权的运行,更为了配合日军作战,日本又组建了大批的伪军部队。
最早的伪政权是“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成立的伪满洲国政权。抗战胜利后,由于东北为苏联受降区域,因此,国民政府并未参与对伪满汉奸的惩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将伪满政权的汉奸移交给中国。
1936年5月,日本又扶植成立了以德穆楚克栋鲁普(德王)为首的伪蒙古军政府,1939年9月,军政府改称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并未惩处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主席德王和副主席吴鹤龄等人,伪蒙军总司令李守信也逃脱了国民政府的惩处,甚至还担任了国军新编第十路军总司令,只有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副主席于品卿被中共晋察冀边区特别法庭判处死刑后于1945年12月处死。
在内地,最早的伪政权是原国民党冀东行政专员殷汝耕于1935年在河北通州成立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1938年2月,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并入伪华北临时政府。这个政权规模不大,伪军保安队兵员也不多,其中保安队的第一总队队长张庆余和第二总队队长张砚田还于1937年7月29日率部在通州起义。该伪政权的主要高级官员是:委员长殷汝耕和秘书长池宗墨。
殷汝耕,号称“日本通”,在蒋介石与日人接触的时候,往往带着殷汝耕做翻译。1935年11月,日本策划冀东事变,成立伪政权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殷汝耕担任了政府委员长。“七七”事变后,张庆余和张砚田率部发动通州起义,殷汝耕被逮捕,但殷汝耕在起义军撤退时趁机逃脱。殷汝耕在逃脱后受到日本人的怀疑,被关押了一段时间,从此不再担任伪政府的核心职位。汪精卫的南京伪国民政府成立后,殷汝耕先后担任“全国经济委员会特派委员”、“治理运河筹备处主任”、“治理运河工程局局长”等职。日本投降后,殷汝耕被逮捕,1947年3月以“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被法庭判处死刑,12月1日被执行枪决。
池宗墨是冀东伪政权的第二号人物,与殷汝耕同乡,为莫逆之交,殷汝耕任冀东行政专员时,将其引入专员公署任秘书长。1935年,池宗墨跟随殷汝耕投靠日本,沦为汉奸。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成立,池宗墨任政府委员、秘书长。通州事件后殷汝耕失势,池宗墨取代殷汝耕担任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代理长官。抗战胜利后,池宗墨被国民政府逮捕,1946年,以汉奸罪被判处死刑处决。
“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2月14日,南京陷落的第二天,日本在北京扶植成立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该伪政权后并入南京伪国民政府,改称华北政务委员会,但实际上仍独立于南京伪国民政府。该伪政权的高级官员大多是原北京北洋政府的官员,自北京北洋政府垮台之后,这些人不甘寂寞,待机而动,日本侵华后再次出山,担任伪政府官员,沦为汉奸。
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委员长为王克敏。日本占领华北后欲成立伪政权,便拉拢原北京政府的首脑人物,如吴佩孚、靳云鹏、曹汝霖等人,在被这些人拒绝后退而求其次选择了王克敏。王克敏早年以举人身份花钱捐了个道员衔,曾任留日学生监督,驻日公使馆参赞。北京政府时期,王克敏担任过财政总长、中国银行总裁等职务,国民政府时期他担任过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王克敏投敌,1937年12月,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王克敏任政府常务委员兼行政委员会委员长、行政部总长。1938年9月,任伪中华民国政府联合委员会主席。1940年3月,汪精卫伪南京政府成立,伪华北临时政府改为伪华北政务委员会,王克敏担任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和汪伪国民政府委员,两度出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是华北伪政权的头号汉奸。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逮捕,1945年12月25日,自知罪孽深重的王克敏在狱中服毒自杀。
曾担任北京政府国会议长、内政总长的王揖唐,在北京政府垮台后通过钻营,在1935年成立的冀察政务委员会成了一名委员。1937年王揖唐投敌后,任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常务委员兼赈济部总长,1940年3月汪精卫伪政权成立后,王揖唐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王克敏下台后,继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内政总署督办。此外,王揖唐还担任过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汪伪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等职。日本投降后,王辑唐被逮捕,河北高等法院判处其死刑,1948年9月10日,王辑唐被枪毙。
此外,华北伪政府的财政总长汪时璟和实业总长王荫泰在抗战胜利后被判处无期徒刑。司法委员长董康、建设督办余晋龢、教育督办文元模等人被捕后病死狱中。鲁迅的弟弟,华北伪政府的教育督办周作人也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
1938年2月,日本扶持汉奸在南京成立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1940年3月,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并入汪精卫的南京伪国民政府。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行政院长是梁鸿志。梁鸿志曾担任过北京政府安福国会参议院秘书长,1924年段棋瑞执政时,梁鸿志任执政府秘书长。抗日战争爆发后梁鸿志投敌,作为行政院长的他是中华民国维新政府的头号汉奸。维新政府并入汪伪政权后,梁鸿志担任汪伪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监察院院长、立法院院长等职。1945年10月2日,梁鸿志在苏州被捕,1946年6月21日,梁鸿志以汉奸叛国罪被判处死刑,11月9日在上海提篮桥监狱被执行枪决。
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立法院长温宗尧,清末就已经担任外务部参议、驻藏大臣参赞等重要职务。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温宗尧任南京临时政府外交代表。抗日战争爆发后,温宗尧投靠日本,任伪维新政府立法院长兼高等文官惩戒委员会委员长。1940年汪伪政权成立后,任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司法院院长。抗日战争胜利后,温宗尧被国民政府逮捕,1946年6月以汉奸罪被判处无期徒刑,1947年11月19日,病死狱中。
以汪精卫为首的、抗战期间最大的汉奸政权——南京伪国民政府,在头号汉奸汪精卫去世后,陈公博成为南京伪国民政府第一号人物。作为中共一大代表的陈公博在1923年被中共开除党籍,1925年,陈公博加入国民党,曾担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国民党中央党部书记长、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部主任等职。1938年12月汪精卫出逃河内后,陈公博追随其叛国投敌,为汪伪汉奸集团首要分子之一。1939年9月,陈公博任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1940年3月,汪伪政权成立后,陈公博任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政治训练部部长、上海市市长兼上海市保安司令、清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参与策划和实施汪伪集团的一系列重大卖国行动。汪精卫死后,陈公博接任国民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政院院长等职。抗战胜利后,陈公博逃亡日本,不久,在国民政府的要求下被引渡回国。1946年4月12日,陈公博被江苏高等法院以“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判处死刑,1946年6月3日被处决。
战前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副主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等要职的周佛海,是蒋身边最亲近的人。周佛海也曾经是中共一大代表,1924年脱党。抗战爆发后,周佛海对抗日前途极度悲观,积极倡导中日和谈,是推动汪精卫投敌的主要人物。周佛海在跟随汪精卫投敌后,1939年9月,任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兼财务委员会主任及特务委员会主任。1940年3月汪伪政权成立后,周佛海任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汪伪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和警政部长、中央储备银行总裁、清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物资统制审议委员会委员长、中央税警总团团长、上海市市长兼保安司令等职。周佛海身居汪伪政权要位,兼任数职,是汪伪集团首要分子之一。日本投降后,周佛海被重庆国民政府任命为军事委员会上海行动总队总指挥,后在舆论压力下被国民政府逮捕。1946年11月7日,南京高等法院以“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罪行,判处周佛海死刑。1947年3月,蒋介石发布特令,以“响应反正”、“戴罪图功”、“以观后效”为由,将周佛海的刑罚减为无期徒刑。1948年2月28日,周佛海因心脏病死于南京老虎桥监狱。
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早年参加同盟会,1932年曾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1938年12月,陈璧君随汪精卫出逃河内,公开叛国投敌。1939年9月,陈璧君任汪伪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1940年3月任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是汪伪集团的首要分子之一。陈璧君曾积极参与筹建汪伪政权、制定《中日基本关系条约》等一系列重大卖国活动。陈璧君网罗亲属,充塞汪伪政权担任重要职位,形成汪伪集团内部的公馆派。抗日战争胜利后,陈璧君被国民政府逮捕。1946年4月,陈璧君被判处无期徒刑,关押于苏州狮子口监狱,上海解放后,陈璧君被移送至上海提篮桥监狱关押,1959年6月17日,陈璧君死于狱中。
陈春圃是陈璧君的弟弟,早年经陈璧君推荐,为广东省省长公署机要课主任、国民党中央党部宣传部秘书。陈春圃还担任过武汉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秘书、国民党广州特别市党部常务委员、国民党侨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侨民教育处处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陈春圃追随汪精卫叛国投敌,曾具体负责汪精卫出逃河内的联络、交通等事宜。1939年后,陈春圃历任汪伪国民党中央党部副秘书长、行政院秘书长、中央政治委员会副秘书长、国民政府建设部部长、广东省省长兼广州绥靖主任等职。以汪精卫私人秘书身份参与制定《中日基本关系条约》、《中日满共同宣言》等一系列卖国约章,是汪伪集团的骨干分子之一。日本投降后陈春圃投案自首,被判处无期徒刑,1966年病死于上海监狱。
梅思平,曾担任国民党中央法制专门委员会委员。在汪精卫公开投敌之前,梅思平和高宗武一起秘密代表汪精卫与日本商讨投敌叛国的具体条件和办法,与日本签订《日华协议记录》和《日华协议记录谅解事项》等卖国协议。南京伪国民政府成立后,梅思平历任汪伪政府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组织部部长、工商部部长、实业部部长、浙江省省长、内政部部长等要职。1945年抗战胜利后因汉奸罪被捕,1946年9月14日被枪决。
曾供职于军统,担任军统第三处处长的丁默邨,1938年在上海投靠日本特务机关。汪精卫投敌后,丁默邨任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社会部部长、特务委员会副主任兼特工总部主任及肃清委员会副主任。1940年,丁默邨任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社会部部长、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丁默邨与汉奸李士群共同掌控汪伪特务组织七十六号特工总部,大肆镇压抗日爱国志士,残杀无辜人民,为汪伪政权卖力。1941年后,丁默邨历任汪伪清乡委员会委员、最高国防会议秘书长。1945年5月,丁默邨到浙江任职,任浙江省长、杭州绥靖公署主任、浙江省保安司令。1945年9月,丁默邨被国民党政府逮捕,1947年2月8日,被以汉奸罪判处死刑,同年7月5日被枪决于南京老虎桥监狱。
缪斌是在抗战胜利后被处决的第一个大汉奸。缪斌曾经担任过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国民革命军第1军党代表、蒋介石司令部军需局长、江苏省民政厅长。1938年,缪斌任伪华北临时政府新民会副会长,1940年后投靠汪精卫集团,曾任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考试院副院长等职。1945年3月,缪斌以自己为重庆国民政府代表的身份赴日与小矶内阁议和,日本投降后,缪斌自诩有功于重庆国民政府。1945年10月,缪斌被国民政府逮捕,1946年5月21日以汉奸罪在苏州被处决。
早年参加同盟会的国民党元老,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行政院秘书长的褚民谊,1938年12月追随汪精卫叛国投敌,任汪伪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1940年3月汪伪政权成立后,褚民谊任行政院副院长兼外交部长,同日本政府签订了《中日调整国交条约》与《中日满共同宣言》等卖国条约,1945年7月任广东省省长。抗日战争胜利后,褚民谊被逮捕,1946年4月,被南京高等法院以汉奸罪判处死刑,1946年8月23日被执行枪决。
林柏生自1925年做汪精卫的秘书,即成为汪的亲信人物之一。1933年,林伯生担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1938年去香港主持《南华日报》。汪精卫叛逃河内后,卖国投敌的通电——“艳电”即发表在《南华日报》上。1939年,林伯生任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兼中央宣传部部长,并任汉奸报《中华日报》社长。1940年,汪伪政权成立后,林伯生任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宣传部长,1941年任汪伪清乡委员会委员,1945年1月任安徽省省长兼蚌埠绥靖公署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林伯生随陈公博亡命日本,后又随陈公博一同被押解回国。1946年10月8日,林伯生在南京以汉奸罪被处决。
罗君强曾参加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也曾两度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脱党。1925年,罗君强加入国民党,担任过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政治教官、蒋介石武汉行营和南昌行营秘书。抗日战争爆发后,罗君强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办公厅秘书处长、蒋介石侍从室上校秘书,和周佛海一样,也是蒋身边的人。汪精卫叛国投敌后,罗君强投靠汪精卫,曾任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兼中央党部副秘书长、汪伪中央政治会议副秘书长、汪伪国民政府边疆委员会委员长等职,参与制定和实施汪伪政权卖国投敌的政策、法令和条约等。1942年,罗君强先后任汪伪税警总团副总团长、司法行政部长、安徽省省长,上海市政府秘书长兼财政局长、代理警察局长等职。日本投降后,曾被蒋介石任命为上海行动总队副总指挥,1945年9月被捕,后被判处无期徒刑,1970年病死于上海监狱。
此外,担任汪伪政权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长等职的杨揆一,担任过汪伪政权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铁道部部长的傅式说,伪南京市长的周学昌,伪参谋总长胡毓坤等人被判处死刑。汪伪政权中的陆军部长鲍文樾、考试院长江亢虎、宣传部长赵尊岳、司法行政部长吴颂皋、江苏省长陈则民以及南京市长蔡培等人被判处无期徒刑。
在各个伪政府中,掌握着战斗部队的将军们,在抗战胜利后又是怎样的命运呢?
庞炳勋原属国民军孙岳部,北伐战争期间改投冯玉祥,中原大战中庞炳勋又投了蒋介石。抗战初期,庞炳勋率部在临沂阻击日军,部队伤亡惨重,庞炳勋也成为有名的抗日英雄。1939年初,庞炳勋被国民政府派到敌后开展游击战,1940年任河北省主席兼冀察战区总司令。1943年,庞部在日军扫荡中惨败,受投敌的孙殿英陷害,庞炳勋被日军俘虏后降日,担任伪开封绥靖主任。抗战胜利之初,庞炳勋致电蒋介石表示戴罪之身听候发落,蒋不仅没责怪他,反而倍加安慰,任命他为新编第一路军总司令。
孙良诚是西北军冯玉祥手下的“五虎将”之一,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政府主席。中原大战中西北军溃败,孙良诚也失去军权。抗战爆发,孙良诚的部下赵云祥在敌后组织军队,由于怕被吞并因而欢迎老长官孙良诚做上司,于是,孙良诚担任了冀察战区游击指挥官。1942年3月,孙部遭受日军打击,其部下投敌并让日军围攻孙,逼迫孙良诚投敌。1942年4月底,孙良诚公开投敌,担任伪第二方面军司令。日本投降后,孙部接受国民政府的命令,在日军的协助下“确保原防地”,任国军新编第二路军总司令。
张岚峰出身西北军,曾任西北军军官学校校长,抗战爆发后,他回到家乡豫东柘城县以抗日为名组织军队。1938年春,张岚峰借口“不打日军,日军也不会进攻,可实现局部和平”为由降日。1938年7月,张岚峰被日军委任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豫东招抚使,回豫东一带组织伪军,到1939年夏,他组织起一支近两万人的军队,被日军称为豫东剿共军,之后又改编为和平救国军第1军。汪伪政权成立后,张岚峰任苏豫边区绥靖副司令兼和平救国军司令。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命令张岚峰部维持原防区,帮助国军受降,阻止中共军队接收,部队编为国军新编第三路军,张岚峰担任总司令,参加国军的剿共战争。
孙殿英在抗战前先后投过张宗昌、阎锡山、冯玉祥和奉系,也加入过国民政府北伐军。抗战爆发后,孙殿英历任冀察游击总司令、新5军军长等职。孙殿英在公开投敌前就与日军秘密来往。1943年,日军进攻国军第24集团军庞炳勋部,孙殿英坐视不救,并谎称遭到日军包围打击,向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要求加入日方工作,重庆政府同意他降日。孙殿英投敌后,协助日军俘获庞炳勋。抗战胜利后,孙殿英部被国军改编为新编第四路军,孙殿英任总司令。
吴化文原为韩复渠的手枪旅旅长,抗战爆发后韩复渠被处决,吴化文部被改编为整编独立第28旅,归山东省主席沈鸿烈指挥。在沈支持下,吴化文部队扩编为新4师,吴化文担任师长。沈鸿烈与鲁苏战区总司令于学忠交恶被调到重庆,新任山东省主席牟中珩压制吴化文。1943年1月,吴化文公开降日,担任和平建国军山东方面军总司令,在汪伪政权的支持下,部队扩充到近两万人。吴化文协助日军攻击于学忠,国军在山东的正规部队瓦解。1943年夏至1944年春,中共军队三次讨伐吴化文,吴化文部损失大半。抗战胜利后,吴化文任国军新编第五路军总司令。
郝鹏举在“七七”事变时,担任留日归国学生训练团少将教育长。郝鹏举颇受蒋介石赏识,被蒋派到蒋最信赖的胡宗南的部队任职。1940年3月,郝鹏举潜逃至南京加入汪伪政权,先后担任第1集团军参谋长、军事委员会将校训练团团长等职。1943年9月,郝鹏举出任苏淮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兼保安司令、徐州绥靖公署主任,集人事、财政、军事指挥权于一身。郝鹏举在徐州大肆扩军,到1944年冬,其掌握的部队达到4万人。由于在伪军中实力雄厚,郝部多次作为主力与中共的部队作战。鉴于战况对日本不利,在日本投降前,郝鹏举秘密和国民政府方面联系,被任命为新编陆军第13集团军总司令。抗战胜利后,郝鹏举担任国军新编第六路军总司令。
赵保原本是东北军的一个营长,“九一八”事变后投敌加入伪满军做了汉奸。1938年春,赵保原的部队开进山东,部队扩充到5000多人。1938年10月,赵保原反正投入国军,1939年,所部编为国军暂编第12师。赵保原主张联日反共,与日军密切配合,在日本占领的莱阳,赵保原公开设立办事处。1941年冬至1942年春,赵保原先后两次强征大批壮丁送交日军,赵部也多次协助日军进攻中共军队。1944年秋,赵保原再次降日,部队改编为剿共军第七路军,其中一部公开使用“皇协军第107团”的番号,11月,赵部跟随日军扫荡抗日根据地。1945年2月,赵保原遭到中共军队的讨伐,部队损失殆尽。抗战胜利后,继续利用国军暂编12师番号扩军与中共作战,兵败毙命。
熊剑东在抗战爆发后任忠义救国军别动总队淞沪特遣支队司令、六县游击司令,在苏州常州一带抗击日军。1939年3月,熊剑东在上海被日军俘获后投敌,组建伪黄卫军,任总司令。1942年11月,熊剑东任汪伪军事委员会委员,其组建的黄卫军部分被改编为伪税警总团。税警总团经费充足,装备精良,是汪伪政权最精锐部队。熊剑东于1943年3月任伪中央税警总团副总团长,总团长为周佛海,熊虽为副总团长,但实际负责。1944年4月,熊剑东还兼任上海市保安处处长、上海市保安司令部参谋长等职。抗战胜利后,熊剑东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上海行动总指挥部副总指挥。
任援道曾任国民政府津浦路北段的交通司令、京汉铁路警备司令、冀察政务委员会外交委员。他在1938年投敌,加入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担任绥靖部长、苏浙皖三省绥靖总司令,掌握着中华民国维新政府的军权。汪伪政权成立后,所部改编为第一方面军,任援道任总司令。任援道还任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代理院长、海军部长、江苏省省长、南京市市长等职。抗战胜利之初,由于在江南伪军中的重要地位,任援道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南京先遣军司令,之后其部队被改编,任援道被任命为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议。任援道意识到自己失去利用价值,担心有朝一日会受到惩治,于是用金钱贿赂有关方面,举家迁往香港。
李长江原是老资格国民党人李明扬的卫士。抗战期间,李长江虽然是李明扬的部属,但李明扬的军队多是李长江招募来的,因此,军队的实权掌握在李长江手里。1941年2月15日,李长江在泰州公开投敌,随即遭到新四军的讨伐,李长江所部损失惨重。投敌后,李长江的部属被日军分化收买,军队被项致庄改编,李不得不担任没有实权的军事委员会参议院副院长。1943年秋,李长江被日军邀往赴宴,饮酒中毒,终身致残,战后投靠老长官李明扬,逃脱了惩罚。
项致庄曾任国民政府警卫军炮兵旅旅长,南京炮兵学校教育处长,训练总监部参事等职。投敌后任伪军事委员会委员,伪军委会参谋次长兼总务厅厅长,但是并没有掌握军队。1943年10月,项致庄调任伪苏北绥靖公署主任,靠着周佛海支持,改编李长江部,成立第12军,任军长一职。1944年,私下又投靠重庆的项致庄接受陈立夫“迎接美军在浙江沿海登陆”的命令,与周佛海商量,调往浙江,担任浙江省省长兼杭州绥靖公署主任、浙江省保安司令。项致庄部下在杭州某戏院看戏,与日军发生冲突,打死了一名日军。为此,日方坚决要求项致庄辞去第12军军长职务,项致庄因而失去军权调任江苏省省长。抗战胜利后,项致庄被国民政府逮捕,以汉奸罪被判处死刑,1946年11月26日被枪决。
齐燮元出身北洋陆军,北京政府时期曾任江苏军务督办、苏皖赣巡阅副使,是掌握一方军政大权的直系大军阀,直系军阀失败后他隐居天津。日本侵占华北后,齐燮元出任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治安部总长、华北政务委员会治安督办、华北绥靖军总司令。华北伪军是齐燮元一手组建的,握有军权的齐燮元自恃有日本顾问森冈的支持,在省、市地方上,也极力扩充私人势力,因而遭到王克敏等人的不满。之后,齐燮元与继任的日本军事顾问大桥不和,失去日本人的支持。1943年11月,华北政务委员会改组,王克敏以齐燮元所指挥伪军在与中共军队作战中失败为由,免去齐燮元的一切职务。齐燮元下野后,再次回到天津。抗战胜利后,齐燮元被国民政府逮捕,1946年11月,齐燮元被处决。
继齐燮元担任治安督办兼华北绥靖军总司令的是杜锡钧,但是,1945年3月,杜锡钧的华北绥靖军总司令一职为门致中取代,杜锡钧只担任了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虚职。日本投降后,杜锡钧遭到国民政府逮捕,后被释放。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8月22日,杜锡钧在肃反中处决。
出身西北军的门致中曾担任西北军的军长及国民政府宁夏省主席等要职,中原大战后西北军瓦解,门致中失去了军权。1940年,门致中加入汪伪政府,任军事委员会委员虚职,1945年3月,门致中接替杜锡钧就任华北政务委员会治安总署督办兼华北绥靖军总司令。由于掌握了军队,抗战胜利后,门致中被国民政府任新编第九路总司令。
叶蓬在抗战前做过武汉警备司令、铁道部警察总局局长,投敌后担任汪伪参谋总长、陆军部长、湖北省长、武汉绥靖公署主任等职,是掌握军权的。抗战胜利,叶蓬被国民政府任命为新编第七路军总司令。1945年8月11日,蒋介石发电任命叶蓬为新编第七路军总司令时,叶蓬却没有在武汉和军队待在一起,而是人在南京,无法指挥自己的部队。叶蓬也知事关紧急,19日,叶蓬电告蒋介石,表示他正在“间道入鄂”,将“统率所部,遵令办理”。叶蓬回到武汉,就任新编第七路军总司令,但所部伪军将领,各自找了靠山,不听叶蓬的指挥。10月,叶蓬被国民政府逮捕,1946年冬,在南京被枪决。
张步云原是山东高密县土匪,后被韩复渠招安。抗战开始,张步云借机扩充实力,1938年6月,归沈鸿烈指挥,后投敌。张步云为取得日军信任,主动攻击国军缪征流部。1939年8月,张步云又反正投入国军。1943年7月,第二次公开投敌,配合日军袭击国军于学忠部,于部伤亡惨重退出山东。1945年5、6月间,张步云被国民政府任命为纵队司令,但张部与中共军队作战全军覆没。战后,失去军队的张步云被国民政府以汉奸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
大批在抗战期间投敌的伪军,战后又摇身一变,变成国民革命军。1945年9月8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收编伪军庞炳勋等部为新编各路军总司令代电:
〔衔略〕兹将反正伪军各部番号核定如下:庞炳勋为新编第一路军总司令,孙良诚为新编第二路军总司令,张岚峰为新编第三路军总司令,孙殿英为新编第四路军总司令,吴化文为新编第五路军总司令,郝鹏举为新编第六路军总司令,叶蓬为新七路军总司令,门致中为新九路军总司令,李守信为新十路军总司令,吴元敏为新十一路军总司令,任援道为南京先遣军司令,招桂章为广州先遣军司令,王英为第十二战区骑兵第一集团总司令,邹平凡为新挺进军二十一军军长,傅双英为新二十二军军长,彭振国为新二十三军军长,刘竹笙为新二十四军军长,李雨霖为新二十五军军长,姜凤飞为冀东挺进军总指挥,包华孺为冀南警备司令,戒王为蒙古先遣军司令。特电知照。军事委员会。申齐。总导。印。
摇身一变的伪军,马上开始替国民政府抢占地盘,
在战争年代,有枪杆子真好。
[1] 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政治(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356-3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