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也搞性别分类?听着荒唐但小心“成真”

饮食也得按性别分类?上个月刚听说有“男女版盒饭”  盒饭也要分男女,为啥不是大小份?同样15元,凭啥女版少饭也少菜? 评论 168 生活 ,这几天又冒出来“男女生零食礼包”  “性别不一样零食当然要不同?”百草味也“翻车”了 评论 123 国内 。

说起来这两件事情的“原理”是不一样的。“盒饭”案例依据的是“量”,硬是把大小份说成“男版”“女版”。“零食”案例依据的是“质”,把不同的食品当成衣服那样,分成“男人吃的”“女人吃的”。

吃东西都得分男女,听起来的确荒唐,当前国家也不提倡这种做法,但如果大家对该现象一直“听之任之”,难免将来会在“潜移默化”之下渐渐接受“设定”。别的地方我不清楚,邻国日本早已是这幅光景了,比如男性一般不去甜品屋,女性则很少进拉面店。

500

500

500

500

500

上面这五张截图出自1989年播出的日本动画《乱马1/2》第15集,男主人公在获得了“变换性别”的能力后,终于可以化身女孩一饱口福了。【平成以来日本男生“女装文化”的日趋发达(1989年正好是平成元年),和社会上充斥着严重的性别刻板印象的情况应该不无关系。】

500

上图出自《爱吃拉面的小泉同学》,除了女主角店内都是男性,与现实生活基本吻合。网上介绍“日本女性一个人不去拉面店”的文章很多,我这里就不细说了。近年来随着日本国内参加工作女性的增加,以及世界上女权思想流行的影响,情况慢慢有所变化。

穿衣服“男女有别”容易理解,毕竟服装有“明身份”这一社会功能,但食品有必要也来这套吗?除了商家拿来当噱头,我看不到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反而容易增加性别之间的矛盾,更是逆着男女平等的进步潮流而行。 大家应对此予以批判,不该步日本社会后尘。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