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什么留住人才?

今日上午,一则新闻刷爆微博、抖音各大头条,瞬间引爆舆论场。刹那间,上亿人关注,观众无不对此表示愤怒。

 

视频中,几名主管一手拿着话筒叫着员工名字,一手将员工的工作证扔到地上。员工想要工作证,那就必须弯腰捡起来。其实,如果是不小心掉到地上也就算了,可是这种故意而为之的行为简直是对员工人格最大的侮辱。

仅隔一天,网上到处都是员工离职的消息,更有媒体拍到了世硕员工成群结队离职的画面,工厂里边瞬间就变的空旷了很多,诺大的车间弥漫着人走茶凉的凄惨。

500

 

或许一切都是天意,毕竟早晚都会有这一天发生。也许电子厂工人的工时相对较为廉价,但是尊严却丝毫不会廉价一丝一毫。

 

当然,之所以会出现离职潮,这跟昆山世硕工厂的垃圾表态也有较大原因,很多员工甚至表示,就算不要工资,也要离开。

 

这一次,电子厂彻底刺痛了底层人们的神经。

在人才是最大竞争力的时代,企业如此践踏劳动者尊严,这些员工自然会“用脚投票”一走了之。但在吃瓜围观之余,我禁不住联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留住人才。

新时期,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各个地方——无论东部还是西部,发达还是欠发达地区都在使出浑身解数吸引人才。只是很多地方——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地区往往招不来人,或者人来了留不住。这时候这些地方的领导往往会把原因归结到区位因素或者人的观念上,譬如“我们这里艰苦,人家不愿意来”“时代不同了,人们更讲究利益而不是奉献”等等。

500

坦率的说,这些因素确实是存在的,但是真的仅仅是因为这些吗?说如今的人更现实更在乎利益,以前的人就真的不在意吗?记得有位老前辈说过,只讲奉献不讲回报这事儿“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普通群众可以;短时间可以,长此以往不行”。毕竟任何年代,人都是要生活的,马克思都说过“人先要吃饱穿暖,才能从事政治宗教文化艺术”。

关于很多地方(特别是西部等欠发达地区)为什么留不住人,笔者觉得,归根结底还是两个词——“待遇”和应有的“尊重”。但请注意,这里说的“待遇”并不仅仅是经济待遇,更不仅仅是钱。个人价值实现、发展机遇和上升空间等都在我说的“待遇”里。此外,对人应有的“尊重”也显得极为重要,让他们活的有尊严,而不是为了斗米折腰,既可以在反分裂包保卫国家的边疆中直起脊背,也要在面对生活的琐碎,在平凡的岗位上直起脊背。

当然在其中,经济待遇是最“俗”也是最现实的。毕竟人要生活就得用到钱,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离得开小钱钱呢?单身可能还好,一旦结婚生子,用钱的地方就更多。笔者爸爸说过,在他小的时候(上世纪60年代),在普遍工资水平30-40元一个月的时代,邻居家一位边疆工作的成员月工资可以达到70元。想象一下,你所在地区平均6000一个月,去边疆工作可以拿到10000+一个月,你不动心吗?现如今,边疆地区物质条件虽然不如内地,但比起六七十年代好太多了,笔者在边疆和大家一样买东西扫码坐车手机叫车。可是一个月5000勉强出头的工资别说超过发达地区,只怕是一半都没达到,这种情况下,人家选择更高收入的地方也是人之常情吧?

除了经济收入,对于年轻人来说,是否受到尊重爱护、是否有足够的上升空间,乃至具体的工作单位领导的领导风格,以及周身的工作氛围,都无不影响他们的选择。

笔者不是地域炮,然而现实是,目前我国偏远亦或是西部地区在这几方面普遍做得不好,甚至可以说这些地区的落后正是体现在这些“软件”上。比如笔者一个小伙伴在某法院工作,6年来已经有至少3名工作年限长、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辞职离开,离职的辅助人员(书记员等)及人没走心已经飞了的更是难以计数,类似情况并不少见。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重人才引进却不重视留人,辛苦从外地招人完成高层要求的人才引进和人口集聚,却对本地人才(包括土生土长的以及早先从外地考过来的)不闻不问,交流调动已经数年未见,上级机关从基层选人更是杳无音信,却不断从其他地方招人。

其次就是周边环境氛围太差,有些单位领导官僚习气极重,故步自封的同时往往妄自尊大,比起实际工作更热衷于在上级面前作秀。对单位工作人员平时颐指气使,到对方真的要离开了才摆出一副惜才的架势,做一些类似在单位大会上口头表扬之类的无实际意义的举动。大环境小环境叠加,导致人员流失不断,并且这并非个例,只是程度不同。

可能说到这里,有些人要开始叫苦了,“我们是艰苦地区,没钱啊”“人心不古啊,奉献精神不吃香了”。革命战争年代来够艰苦了吧,那时候的我党我军扩充队伍当然首先要讲信仰,但必须注意的是,相对好的“待遇”(尤其是对普通士兵)也是吸引穷苦子弟加入的重要条件。

500

可能现在的我们看他们的生活感觉没什么稀奇,可如果您了解那时候中国的底层劳苦大众是怎样挣扎求生,国民党军队里的士兵过的是怎样的绝望生活,你就知道红军的“待遇”是何等的诱人。不熟悉那段历史的,笔者推荐一本书《从国民党六十军到共产党五十军》,治疗果粉幻想症必备良药。

更重要的是,在共产党这边,一个普通的士兵和工作人员的人格也会被尊重的,这种金钱买不来的待遇也是我党能够得到支持的重要原因。

500

即使是革命战争时期和国家相对贫弱时期,我们的党和国家对待人才也是竭尽所能,怎么到了今天国家经济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反而不知道该如何留人了呢?其实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要的并不多——合适的经济待遇、合理的机遇和上升空间以及足够的尊重爱护。我想,各地方特别是偏远欠发达地区真的该好好在这些方面下功夫,这才能招到人、留住人。别光说奉献精神,没有的话笔者一个发达地区的大学生跑来边疆一待六年,是图5000出点头的工资还是冬天零下20度的严寒?还不是为了“我为祖国守边疆”的那份荣誉和使命。

作者:绿洲猎鹰,自由撰稿人。

投稿邮箱:laodaojun186@163.com;

联系微信:xiyuduhu2020

您的转发点赞,是对都护君最大的支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