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亿的热搜,一半人没读懂

作者 | 柳飘飘

本文由公众号「柳飘飘了吗」(ID:DSliupiaopiao)原创。

500

前几天,飘被突然冲上热门的一条微博,扎了心。

有博主发了一家网店截图,卖的是价格低廉、包装朴素的散装卫生巾。

500

图源| 微博@上网害人,下同

刺眼的除了21.99、100片包邮这几个数字,还有评论区的质疑:

这么便宜的三无产品也敢用?

用在私处的也敢乱买?

500

而底下的回答,却让人鼻头一酸:

“生活难。”

“我有难处。”

500

这条揭露“散装卫生巾”的微博,很快就登上了热搜,阅读量高达13亿。

那条微博,目前也被转发了8.5万次,评论6.7万,一石激起了千层浪。

500

500

有关于店家不是三无的产商资质说明。

也有企业出来辟谣,那只是店家盗用资质图片,产方并未出产散装过卫生巾。

500

图源| 微博@中国新闻周刊

但最轰动的,还是这个问题本质——

月经贫困。

关于月经,女性在这个问题上遭遇的难堪和耻感,早已不是新闻。

而这次更是将一个“隐秘的角落”,赤裸地暴露眼前:

2020年了,依然有大量女性,用不起卫生巾。

而沉默的她们,可能就在我们身边。

500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

上面两个回答中,提到的都是“难”,而不是“穷”

这不止是给自己保留的,最后的体面和尊严。

更暗示了一种“没得选”的困境。

“穷”可能只是一时囊中羞涩,周转不灵,只能在“好”和“一般”中做选择。

而“难”,对应的是。是没有退路,是没有办法,只有下下策可走。

所以为什么说月经贫困。

不是单纯买不起卫生巾这一样物品,而是买了它,就没有余力负担吃饭、上学等更重要的事情。

500

500

500

500

500

图源| 微博@长谷川细作

这种现象,在经济不发达、女性地位落后的国家很普遍。

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月事革命》中,提到过购买一包卫生巾有多难。

500

图源|《月事革命》,下同

用不起的原因,一是价格,二是渠道

先说价格。

贵不贵是个相对的概念,看它在整体消费中的比重更直观。

电影《护垫侠》里,男主买一包卫生巾就花了55卢比。按当时、当地的消费水平,一个家庭一个月的全部收入,可能只够买30包这样的卫生巾。

500

500

而在《月事革命》中记录的2019年,用不起卫生巾的印度女性,终于能靠机器自己制造卫生巾,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可,即使已经足够物美价廉,叫卖了一整天后,她们也只能卖出180卢比。

摊下来每包只要十几卢比的卫生巾,依然鲜少有女性消费得起。

500

500

除了价格因素,没有可以购买的渠道,也是个问题。

当她们拿着自制卫生巾,到街头村口的商店推销时,往往会碰一鼻子灰。

500

500

emmmm我就听听不说话

商店不肯上架,好奇围观的男人,也形成了一道尴尬的屏障,加深了月经羞耻的禁锢。

500

500

500

迫不得已的姐姐妹妹们,只能挨家挨户走贩,点对点上门推销。

直到培养起充足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才开始慢慢有了回头客。

500

500

只是因为印度落后才这样吗?

并不。

在不少发达国家,依然存在普遍的月经贫困问题。

500

图源| 微博@长谷川细作,下同

美国一档匿名读信的节目里,就多的是因家庭经济困难,只能用旧衣服剪成布条,替代卫生巾的心酸故事。

500

就算有政府补助,公共发放的卫生巾资源,也还是远远不够用。

500

500

在英国,卫生用品征收的,一直是奢侈品税。

这一税项,直到2017年才因为民众广泛请愿被调整。

500

500

图源| 微博@英国求学

作为女性必需品的卫生巾,要被征收重税,的确荒谬。

而国内关于卫生巾降税的话题,早也吵过一轮又一轮。

单独给卫生巾降税、免税,有用吗?

未必。

和其他生活用品一样收增值税的卫生巾,之前集体由16%至13%降税时,价格并没有因此下调多少。

500

图源| 豆瓣小组

降税免税固然重要,可呼吁降价,或许才更管用。

不过种种信号弹,至少都挑明了一个事实:

卫生巾在哪都不算便宜。

而月经贫困,也离我们并不遥远。

500

在讨论印度女性水深火热的生活现状时。

有不少人庆幸,我们至少还没沦落到如此艰难的处境。

因此,当极其便宜的散装卫生巾出现。

才引起大范围的舆论地震:

原来这个东西这么贵,原来身边还有人用不起。

500

500

这种“没想到”,直接先转化成了一波波质疑:

我惊呆了,那么穷你怎么不反思一下自己

现在一杯奶茶不就十几块了??

500

大家为什么都说贵??

一个月30都没有?

500

其实很奇怪,不知何时起,奶茶、火锅、各种网站会员,仿佛成了通用货币标准。

好像没有“几杯奶茶钱”搞不定的事。如果有,那就再加顿“火锅钱”。

可仔细想想,奶茶就便宜吗,是人人都能把奶茶当水喝吗?

在“散装卫生巾”的那条微博下,有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有的小学时就见过,同学从课本上撕下封皮,配合着卫生纸代替卫生巾。

500

有的用过最便宜的三无卫生巾,自知或不自知,背后都是“没有办法没得选”的困顿。

500

500

学生时代困难一点没关系,总还有机会摆脱。

但更多老一辈的母亲们,却终身受着“卫生巾太贵”的思想制约,舍不得给自己买好的用。

500

500

月经贫困,从来不是“少喝一杯星巴克”,就能解决的问题。

事实是,会面临这种困境的人,可能连星巴克是什么都不知道。

起初看到“不会吧不会吧”“这可能吗真的吗”一系列怀疑时,我第一反应也有些生气。

为这些话语里隐隐透出的优越感而难过,先入为主地愤怒这种同理心的缺失。

但冷静下来看,差异确实客观存在着,不应先相互苛责。

不同维度的世界,通过手机坍缩在一片互联网里,势必充斥着互不理解的冲突和矛盾。

我们很难设想富人的生活,也该允许有人无法共情“想象的贫穷”。

500

因此在对立之前,先试图和解,坦露更多真实的答案,才能真正达成交流。

而真实的答案就是,负担不起经期用品的开支,在国内真的不罕见。

城市里尚且如此,更何况遥远的山海深处。

四川省昭觉县,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那里的女孩子,从小缺乏安全教育,对月经毫无概念。

每个月可用的零花钱最多只有10元,少则不到2块钱。

卫生巾于她们而言,简直是奢侈品。

500

500

500

图源 | B站UP主:CGTN记者团,下同

在这样的窘迫下,她们不得不用粗糙廉价的卫生纸做替代。

这种粗纸,妈妈那一辈还很常见。飘亲手摸过,平时拿着都割手得很,更别说放在私处,走动会极其不舒服。

500

500

甚至有不少孩子因此想退学,或是月经期间休假在家。

不为别的,用这种粗纸当护垫,下地都是受罪。

500

500

500

500

绝望的是,这种局面是她们无力改变的,只能应承着旧时的做法,一代传一代。

500

科普博主@六层楼先生,在妇产科门诊时,还见到过不少女孩用的是家里自制的“月经带”。

对,就是博物馆里展出过的,卫生巾投入市场以前的“月经带”。由布袋和草木灰缝制而成,现在还有人在用。

500

图源 | B站UP主:蜡笔和小勋

以上都可以回答“为什么不对自己好一点,用贵一点卫生巾”的提问。

如果可以用更好的月经护理产品,为什么她们不用呢?难道是因为她们不想用吗?

500

没有靠谱的卫生用品,基本的舒适和安全都无法保障,无法有尊严地度过经期。

月经贫困,于我们只是一个名词、概念,于她们却是正在经历的生活。

因此,在面对散装卫生巾,这个映出真实世界的窗口时。

不妨问问自己,是停一停打开窗,释放愿意了解的善意。

还是关上那扇窗,相信“身边即世界”。

500

500

这次事件闹出的声量这么大。

一部分原因,是其中还牵扯进不少议题的讨论。

比如性别话题

月经贫困被热议,本质是女性对切身利益的争取,对贫困地区女性的援助。

但,总有些男性要在这时,抱着千分之一的了解,说着“没有人比我更懂卫生巾”的话。

比如,问女性为什么不效仿古人前辈用草纸,或者自己纳棉布,脏了就换洗的。

500

500

至于他们自己上厕所是否用草灰、做爱是否提前一个月自制猪肠避孕套,就不知道了。

还有些,把卫生巾这种女性必需品等同于品牌球鞋。

500

以及拿着190mm迷你版超薄规格叫板的——这也叫贵?

500

不得不向不了解的男性友人科普下,正常血量的日用卫生巾,至少是240mm。

190mm轻薄装这种规格真经期上阵,大概十分钟就要换一次,且无法坐卧呢。500

为什么事情最终还是会牵引到男女对立上?

大概是见证了太多次同样条件下,政策对不同性别的优待与冷遇

500

包皮手术纳入医保基金报销

图源 | 微博@新京报

这类现象并非国内孤例。

英国脱口秀演员Daniel Sloss,一段特别出圈的表演,就专门调侃过英国的医疗制度。

避孕套免费,但卫生棉条不是。

虽然避孕套的普及,最终也能“间接”保护女性免于意外伤害。但它毕竟并非刚需,却依然享有特权。

而对于女性而言,一定、绝对、肯定用得到的必需品,反而要额外花费不少钱。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图源 | 微博@英国求学,下同

作为一个男性,能代入女性视角不容易。

而吐槽得最狠的一句,直接点明了舆论愤怒的本质:

女性在这项独属于自己生命健康安全的权益上,没有真正的话语权和决定权

500

500

这早在2011年,《破产姐妹》的第一季里,就有类似的情节相呼应。

餐厅老板Han擅自给自动贩卖机里的棉条涨价,被Max和Caroline坚决抵制。

500

图源 |《破产姐妹》,下同

而老板Han坚决从商人重利的角度出发,完全无法理解女性被侵犯正常权益时的愤怒。

他可以因月经羞耻而嚷嚷“这是你们女人的事”“男人谈论这个不合适”。

但在做决策时,又毫不犹豫地下重手翻两倍涨价,反倒怪女性太敏感。

500

500

最后是Caroline道出真相:

如果是男人来月经,棉条会跟彩珠一样,免费扔下来。

500

500

500

500

说到底还是因为,女性为自己争取权益时,还是不够大声。

喜剧演员Michelle Wolf更是对此嘲讽到极致。

如果男人来月经,可能早就调动一切科研力量,集中研究出应对月经更好的办法了。

500

图源 | 微博@字幕少女,下同

要真要让男性畅想这事,他们可以更“无耻”一点:

技术上改变要是困难,就直接改变观念,让月经羞耻消失。

把耻感变成荣耀,把整个社会发展成以此为乐的自由环境。

这就是拥有话语权的自信,他们甚至可以拿着棉条做个空气投篮。

500

而活在当下真实语境的女性,连如何体面地包裹卫生巾,不至使人尴尬,都能讨论个几百楼,总结正确范式。

500

因此,解决月经困境,首先要我们自己,不再满足于小小一块棉花。

而是尽可能为自身争取,对失去的、可能拥有的,再敏感一点、渴求多点。

500

改变的第二层,除了自我争取,还需要他方支持。

比如性别差异下的体谅

生理上的不同,本就导致男女间很难感同身受。

话语权的不平等,又存在着天然的偏见与傲慢。

加上一些个体习惯性的想当然发言,无一不是激化矛盾的存在。

但依然有人在做后天上的努力,换位思考给予理解。

为了感受月经期间的不便,不少男性博主会进行“一日卫生巾”挑战。

500

图源 | B站UP主:肌肉山山

也有外国小哥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到了卫生巾的高消费。

500

500

500

500

500

图源 | B站UP主:贝乐泰是冠军

其实只要努力试图理解,再显著的差异,都不会是缺乏共情的主因。

怕的只是无法放下的优越感,对世界固执地预设。

就像难以置信“一杯奶茶钱”也会是负担一样。

同样的,也总有人不相信,这个国家还有6亿人,月收入在1000以下。

500

图源 | 微博@中国政府网

在“散装卫生巾”事件之前。

一位博主发布的微博,也以一种“精英式的礼貌”,质疑着每月挣不到一千块的这6亿人,是否存在。

500

可,明明这群无法“被看见”的人,就是活生生存在着。

他们,和他们所处的世界,不会因为一句“无法想象”而消失。

而脱离了幻想中的温室,才能理解那一句句“生活难”,究竟意味着什么。

500

图源 | B站UP主:浩宇在路上

说回卫生巾。

一个卫生巾,能引起如此巨大的回弹。

是深处那根弹簧,被压抑到极点的释放。

在观念、习惯到消费能力,全方位转变之前。

更想呼吁的是,要理解

要两个性别、不同维度世界尽量达成的共识。

放下无谓争吵,关注贫困地区女性的真正需求,尽力为她们做些什么。

这才是真正改变的第一步。

500500

图源 | 微博@长谷川细作

其实仔细想来,卫生巾全面普及,也不过是上世纪70年代发生的事。

赶上好日子的人,不必完全理解这群无力跟上时代的人。

但对不受眷顾的她们报以宽容,才是一个社会文明的良心。

女性主义研究学者上野千鹤子,在东京大学入学仪式上曾祝辞。

世界上会有如何努力也无法得到回报的人。

不要用得天独厚的条件,贬低不够好运的人。

而是要用你的优势,去帮助他们。

500

图源 | B站UP主:小粉圆_

要达成真正的理解,是很难。

路很远,但已经有人在走。

而我相信,我们终会捱到新天地。

本文由公众号「柳飘飘了吗」(ID:DSliupiaopiao)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彩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